博物馆设计说明怎么写
1.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案大概怎么写
你好! 给你一篇作为参考。。。 《山西博物馆陈列艺术方案设计》 山西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千古不息的黄河滋润着这方北国的黄土地,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文明。山西博物馆陈列艺术方案围绕“晋魂”主题,将一幅源远流长的三晋文化和无数绚丽的历史长卷奉献给广大观众。
在总体设计中,我们选用馆藏文物的典型,突出营造晋文化的氛围,体现山西博物馆的鲜明地域特点,以文物为主,借助辅助展品,如场景复原、展柜、展台、壁龛,陈列展示文物,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山西史前文化、夏文化、商代方国文化、晋文化、北朝文化、唐宋元明清文化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中原文化和北方部落氏族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在山西区域性上所具备的鲜明的地方特色。设计根据陈列体系与内容构架,从整体到局部,空间均衡、重点突出、富于变化,观众参观路线顺畅,安全通道清晰,采用象征、寓意等手法,运用丰富的陈列语言,建立起内容与展品间的内在联系,起到升华陈列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以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绿色陈列”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使陈列设计既具有较高的学术艺术定位,又能以人为本,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序厅以简约的晋文化印象,为空间加入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门厅柱体设计为青铜纹饰,与天井三晋青铜纹饰交相映衬。大厅以“晋”字为源头的汉白玉石柱,将各楼层贯通,其最高处“晋”字源头涌出一汪泉水从顶端溢下,流经雕刻有不同时期文化遗存的柱体,通过柱基汇入中央的“双龙玉环”池中。龙,象征着华夏,标志着泱泱中华文化的厚积;环,寓意聚合,体现着中华各民族的交融与团结。厅中央如玉似镜的池面互映着内厅,与馆外环境的叠水遥相呼应。序厅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启发人们从更深层次理解晋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曲雄浑壮伟的交响乐“晋魂”从这里奏起……
二层文明摇篮展厅透过破开不同时期积淀的文化层看到山西地形与地貌的模型,预示着混沌初开、采集渔猎的先民生活。从原始岩画和场景复原上反映出华夏文明的曙光。文物陈列全部采用背景、模型、文物、辅助展品相结合的方式,使观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文物,再次陈述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植根和摇篮之地。
二层过厅采用与晋国霸业相呼应的立体造型,中间突出晋文化特有符号,左右墙面分别以石器时代岩画与夏商龙型觥来寓意过厅所连接的两个展厅的内容。
二层夏商踪迹展厅的序取材于象征夏商时期晋已步入青铜时代的“
2.历史博物馆设计说明怎么写
一. 目的
1. 熟练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2. 进一步掌握建筑与环境及已有建筑物的关系,把环境及历史的特殊性做为设计构思的重要因素之一,使新建筑成为城市及历史文脉延续的和谐因素。 3. 了解博览建筑外部形象与功能、室内空间及内部流线组织的关系, 4. 培养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提高方案构思表达、图纸表现的能力 二. 设计内容
1. 在我市大钊公园或南湖公园,地形自选(要求:1. 或靠山或临水或兼有2.
交通便利3.考虑旅游需要4.扩建用地)。
2. 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左右,突出;绿地率≥30%、建筑密度≤40%;充足的室外展示场地、停车场地 3. 房间的设置、功能与面积指标自定 (根据展示内容,可通过调研,查阅资料等获取) 三. 成果要求
1. 总平面图 1:300-1:500 2. 设计说明 (仿宋字)
3. 平面图 1:100 、1:200(包括室内布置) 4. 立面图 1:100 、1:200(四个立面) 6. 剖面图 1:100 、1:200 7. 外观透视或轴侧图 8. 室内局部透视图、剖视图 9. 工作模型(材料自定,不上交) 其中外部透视或轴测图必须用彩色表现
图纸一律要求用A2图幅(图纸尺寸420mm x 594mm) 四. 进度安排(8周)
1. 分组讨论及调研,查阅资料,参观,进行初步方案构思
最迟12周 周四 提交 调研分析报告(500字以上)、概念或初步设计方案 (草图纸)
2. 修改,完善方案
最迟14周 周四 提交 二次设计方案 (A2 草图纸,并应设计布置图面) 3. 深入完成设计,绘制图纸,制作模型 最迟18周 周四18:00 提交所有设计图纸 五. 参考书目:
1.《建筑设计资料集》二版4,博物馆、展览馆部分 2.《建筑学报》相关文章;
3.怎样写设计说明
展示设计说明怎么写给一个我写的展示说明你参考: 展厅设计说明 本案的设计理念旨在结合展厅的规划定位创造运动形式感的空间概念,把空间感、立体感、运动感、节奏感的设计表达结合产品展示切入主题定位。
3000平方米的展示厅分成两层。为了更好地满足功能需求,依据空间特性,每层都承载了各自的主要任务及具体功能。
首层是品牌形象与新产品、主打产品抛光砖的主要展示场所,表达个性风格是这个空间的关键。利用地面折线分割跑道的表现与背景形象的鲜明颜色相互配合产生强烈视觉冲击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开阔的顾客休息洽谈区结合墙面产品形象展示,传达出其功能主题。 在其中部设计中,运用厚重的体量感,如椭圆体及长方体,将所有的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诠释着富有建筑语言的独特空间设计,突出了形体动态。
配合直板、立板及板间设计,刻意营造高低错落,虚实变化,以简约流动的直线及折线条,把运动的方向、速度、轨迹作为产品的展示背景,一气呵成,室内空间“运动”的表达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使产品成为了全场的主角。 中后段设计中,设计师精心布置的多功能媒体展示厅,放置着演示设备,以帮助品牌形象更好地建立。
一层和二层之间的楼梯,延伸至一个共同的空间,透过悬吊的半透明发光管子错落有致而成的中庭,使其上下层之间产生了视觉上的联接。二层的专卖形象店、体育用品店、瓷片立板及板间展示、办公等区域也与首层的流动折线轨迹相互呼应,继续承载整个展厅的鲜明定位。
不多的附加装饰成分,使产品展示和整个空间达到平衡协调。在颜色的选择上,延续了亲切的感觉,行间序列呈开放式,各区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的展示都能够呼应。
通过其开放式的手法使得空间相互空间更自然融合,交互作用。 。
4.有谁知道哪有博物馆设计方案的文字说明啊~
中国国家博物馆设计方案说明 设计构思- 花园中的百宝盒 •光线赋予展示的文物活力和生气。
•国家博物馆的主要使命是对文化瑰宝的收藏,保护和展示。 •博物馆的形象应该是其使命的最好象征。
本方案中充满自然光的玻璃宝盒容纳着主要公共活动空间, 象征着国博的崭新形象。 •宝盒们给现有的建筑物增添了一道现代背景。
•新加建的部分由玻璃和石材宝盒两部分组成。三个石质的宝盒是主要的展厅建筑。
三个玻璃的宝盒是新国博的主要标志。 •花园是此方案的另一主要思路。
新建筑群坐落于一个开阔的园林中。 其间的主要公共空间如典礼大厅和国宾接待厅都借鉴了中国园林中亭阁形式。
•自古以来,园林是人们提高修养和互相交流的场所。 •“花园中的百宝盒”是对此方案的最佳描述。
•这三座隐现微妙的玻璃宝盒,从天安门广场和观礼台都清晰可见,将成为首都新的标志之一。 •新国博的布局与其城市环境相融合—是周边城市机理轴线的延伸。
•新国博的玻璃宝盒与对面的人民大会堂的宏伟体量相呼应,但在高度上次与其最高部分。 功能布局和流线 •新国博由三部分组成: 保留建筑主要用于行政,业务,学术和服务用房,正好可以利用现有的排窗来自然采光,而新扩建的部分则利用最先进的工程技术来满足展区和储藏区的特殊需要。
•此方案具有清晰易懂的流线组织。无论从北入口或西入口入馆后,参观者都可选择从任何一个一座玻璃宝盒进入展区。
鉴于展品众多,观众们很难一次就领略所有的展厅,所以展区按比较合理的规模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由中庭来组织展厅。
•从长安街人们可直接进入有醒目的新形象的北入口。北侧的玻璃宝盒接待来自北门的人流。
•它是一个提供休闲服务和宣传教育的殿堂。修长的竹子顺主轴线将参观者带入一个宏大的圆鼓状建筑,里面醒目的自动扶梯和电梯引领着人们直达中央殿堂。
在这座鼓状建筑的顶端就是将广场尽收眼底的观景台。在此处也可由侧面直接进入展厅。
•中间的玻璃大殿是新国博的主要接待大厅。 •由西门入口穿过柱廊可直接进入中央大殿。
•南侧的玻璃大殿设有典礼大厅和国宾接待厅,亦是进入临时展区的前厅。 •由通透的玻璃宝盒式的公共空间可以直接进入封闭的石材宝盒形的展览区域。
•三个带有天光的中庭是整个展览区的组织节点,人们可在此定位,休息和集散。 •第二层展厅是国际交流展区和临时展区。
第一层与此层相似。 •第三层为基本陈列展区,可依需要作部分屋顶自然采光。
•展厅建筑的结构采用了预制的模数楼板,内设预埋的通风采光系统。为施工过程节省时间和资金,并在机电的布置上为展厅的灵活布置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此方案的展厅设计提供了多种的布置方式。图示为其中的几个例子。
•基本陈列区是以时间为顺序的环形流线组织。圆柱体顶部的观景台是流线的终点。
•在观景台上,中国悠久的历史展品自然而然的衔接到首都中心的新面貌。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壮阔景象是一个新旧元素有机组合, 一个活的历史画面,一个最佳的展品。
•此方案将塑造出国博的崭新形象- 展示过去,代表现在并憧憬未来。 施工程序 •在2007年底前工程必需交迄的要求,使我们决定建立一个无阻碍的工程区,并且尽量减少对原建筑翻新所需的大量时间. 我们考虑拆除原建筑物的东侧部分已设立一个无障碍的营建区. •玻璃和石材的百宝盒都采用模数制和标准的预制组件,这样不但节省资金,而且也省时间 - 组件不必等待基地准备工作的完成,而可同时在其它地方制作。
我们的方案包括一个为快速调节各个施工组的 “快速追踪”系统. 所有这些措施将保证博物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工。 总结 •令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形象从广场上昼夜可见 •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与其周边城市机理相融合 •清晰的流线组织 •展厅灵活布局的多种可能 •快速和简洁的施工过程 •组合式的体块设计便于分期施工 •对现有建筑的最佳改用方式 •结合绿色建筑技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