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根据地村简介范文
简述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形成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开展大规模游击战。
突出的特点是长于夜战,善于伏击,巧于计谋,常常乘敌不备,出其不意地攻城夺镇,截袭敌人各种车辆,毁坏敌人警备与交通设施,歼灭敌军有生力量,获取各种军用物资,使日伪军异常惊恐。在日伪军进行大规模“讨伐”时,采用“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分区作战”、“外线作战”等战术,跳出包围圈,粉碎日军“聚歼”计划。
在与强敌遭遇或遭围攻,战局不利时采用“迂敌侧后”、“抢占制高点”、“毙敌主官”等战法,使局势转败为胜、转危为安。对每种战术的运用也是采取多种形式,仅伏击战就有“待机伏击”、“诱敌伏击”、“口袋式伏击”等等。
夜袭战术的运用也是灵活多变,有“突袭”、“偷袭”、“奔袭”、“强攻”等。这些游击战法,不仅有效地打击了日伪军,而且为我军游击战略战术宝库增添了一份瑰宝。
意义: 一、歼灭了大量日军,延缓了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进程 二、动摇了日伪的殖民统治,打乱了日本企图把东北建成扩大侵略战争的后方基地的如意算盘 三、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四、对阻止日军“北进”计划,支持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起了积极作用 五、抗日联军协同苏军进军东北,密切配合,为打败关东军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和朝鲜共产主义者联合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战后东方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إ 七、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促进了全民族的总抗战 八、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促进东北全境迅速解放创造了条件。
游击战的简介
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
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游击战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相传为黄帝风后撰写的《握奇经》认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
对游击部队的作战行动,作了生动的描述。而在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详细使用游击战战术的人是楚汉时期汉的大将彭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游击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根据敌强己弱的特点,依托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保存和发展了自己。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大规模、长时期地开展游击战,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解放战争时期,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正规战。
长期的革命战争,使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战法,如破袭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地道战、围困战等。这些灵活机动的战法,显示了中国革命游击战争的丰富多彩。
。
八路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概述
1937年9月我八路军一一五师以五台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创立了北岳根据地;1938年1月正式建立了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政权。与此同时先后开辟了冀中、平西和冀东根据地。在抗战八年中,根据地军民和日伪军作战三万二千余次,毙伤日伪军三十五万余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地军民击退了蒋介石的多次进攻,不断扩大和发展了解放区。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1948年5月与晋冀鲁豫合为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8月改称华北人民政府。晋察冀管辖我省的是北同蒲路以东、石太路以北各县。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简介
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
亦称湘赣苏区。1929年1月,红军第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后,留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部分红军和各县赤卫队,在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特别委员会领导下,经过两年的斗争,扩大了根据地。
1931年 7月,中共湘东南、湘南两特委和西路、南路、北路 3个分委根据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将所辖的赣江以西地区合并为湘赣省。8月1日,中共湘赣临时省委在永新成立,王首道任省委书记。
10月,中共湘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和湘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莲花县花塘村召开,正式成立了中共湘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王首道、任弼时先后任省委书记,袁德生、谭余保先后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省委、省苏及省直机关均驻永新县城。
至此,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它包括赣江以西、袁水以南、粤汉铁路以东、大余以北的广大地区,约20余县,人口100余万。此后,省委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红军和游击队发动群众,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并建立了永新、宁冈、莲花、上犹、崇义等十几个县苏维埃政府。
1932年2月,湘赣革命根据地红军独立第1、第3师合编为红军第8军,由李天柱代军长,王震代政委。1933年6月,任弼时任湘赣省委书记。
同时,以由红8军改编的红17师和由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调来的红18师在永新组成红六军团,任弼时任军政委员会主席,1934年8月,肖克任军团长,王震任军团政委。随后红六军团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的率领下,撤离湘赣革命根据地向湘中转移,留下部分红军在湘赣地区坚持游击战争。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可靠的西部屏障和巩固的战略侧翼,同时也是沟通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桥梁。 。
写<<枣儿>>的孙鸿的个人简介
孙鸿
秦岭游击队队长洋县人——孙鸿
孙鸿(1915-1960),又名孙宏,化名华生、石坚,洋县华阳镇吊坝河人。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2月,华阳党支部建立,孙鸿任支部书记。3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途经华阳,他组织农民迎接红军,并向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政治部主任郑位三等领导汇报了地下党的活动情况,并亲自去县城送信,使红军及时与洋县县委取得联系。3月19日,红二十五军离开华阳后,孙又参加华阳区革命委员会的工作,任革委会委员和党支部委员。其时,国民军五十一师、三十八军特工队,在县保卫团的配合下,先后三次对华阳苏区发动进攻,苏区干部和群众,与敌浴血奋战。在第三次反“围剿”中,遭受严重损失,苏区党政停止活动。孙鸿此后离开华阳,寻找红军,历经艰辛,终于找到红二十五军,在军政治部宣传队任干事,随部到达陕北。
1936年6月,按照鄂豫陕省委书记郑位三“在秦岭组织游击队”的指示,孙鸿回到秦岭,先后在眉县法牛嘴、岐山县寺院子,太白山伐木场,以教私塾、背运木板为掩护,串连隐蔽在各地的华阳游击队员,做秦岭游击队的组建工作。
1943年4月,孙鸿在太白山大包梁成立秦岭游击队,自任队长,有队员28人,长短枪16支。游击队在眉县、岐山、太白、周至、佛坪、城固、洋县、留坝、褒城等地,采取“昼伏夜行,声东击西,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的灵活战术,开展对敌斗争。
1944年6月,游击队在佛坪县佛爷坪(今属周至县厚畛子乡老县城村)攻打了汉中专署监视修碉堡的保安队,放走上千名修碉堡的民工。冬季,在洋县铁河放走了敌保长芭万清关押的上百名壮丁,杀了二郎坝大恶霸丁玉祥及其他恶霸、土匪十一六人,缴获长短枪十余支。
秦岭游击队的活动,有力地牵制了关中地区国民党围困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军力,引起驻西安国民军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的惶恐,组建了秦岭守备区司令部(辖一个师、三个特务团和十八个守备大队)对付游击队的活动。1945年5月,胡宗南调遣一0四师3个特务团及地方保安队的兵力,“围剿”秦岭游击队,游击队弹尽粮绝,吃树皮和野草度日,坚持了两个多月,被迫离散。
此后,孙鸿回到老家华阳吊坝河小学教书,解放后曾任华阳、茅坪工作组组长,洋县建设科长、华阳副区长,区长等职。
电影《举起手来》剧情梗概作文
提起这个故事,还得从我姥姥(刘小微)说起。我姥姥上学的那个年代正是闹鬼子的时候,学校里经常有鬼子来抓爱国学生,而被抓走的学生又大多没有回来过。
一天,姥姥为了将爱国学生搜集的一份日本鬼子拿中国人进行细菌实验的证据送出去,而被鬼子盯上。姥姥的同学把姥姥推上墙头后,自己却牺牲在鬼子的子弹下。慌乱之中,姥姥跑进一个站台,钻进一个木箱子,被日本鬼子抬上了列车。列车出站驶入山区时,列车上负责押送任务的鬼子遭到隐藏在列车车厢煤堆底下的游击队员的袭击。
一场激烈的近距离枪战后,鬼子不仅损失一架飞机,押送的大木箱子还被游击队员成功截走。为了将大木箱子在鬼子出动之前送达太行山深处的游击队根据地,游击队长将大木箱子交给一个赶着驴车回村的中年农夫(郭达),不想农夫赶着驴车还没到村口就遇到从城里追出来的一队鬼子兵。在途中,让农夫吓得目瞪口呆的是,驴车上的大木箱子里坐着一个漂亮的女学生,旁边还躺放着一尊金光灿灿的佛头像。
原来,抗战已经进入尾声,如秋后蚂蚱一般的日本鬼子想乘机捞一笔,把这尊佛像运回日本。而这个女学生就是我那危急乱藏身的姥姥。农夫的机智虽然巧妙地骗过汉奸翻译和路边小队长对驴车的搜查,却被强令带路,进入石桥村。进入石桥村,村里上到没齿古稀的老奶奶,下到稚气未脱的儿童团员都用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保护国家文物、解救我姥姥的队伍中来。不仅如此,村里埋设的地雷、老奶奶喂养的大公鸡、农夫拉车的驴也都让鬼子出尽了洋相、吃尽了苦头。
经过一天的巧妙周旋,我姥姥和农夫配合打回村里的游击队员全歼了鬼子的小分队,成功地保护了国家文物。我姥姥和农夫在游击队员的护送下,拉着佛像国宝朝游击队根据地走去的第二天早晨,唯一侥幸逃出村子、经过几次折腾已经神经失常的鬼子兵“罗圈腿”(潘长江)在爬上山顶的那一刻,听到“举起手来”的一声大吼,向着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乖乖地举起了双手,在鬼子兵“罗圈腿”的身后是巍巍的太行和逶迤雄壮的万里长城。
地道战的内容简介
1941年,河北平原 抗日根据地的道沟地道战,是这种形式的前身,但当时还不普遍,也不完善。1942年敌人大扫荡以后,斗争环境异常残酷。为了便于我军民坚持平原对敌斗争,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验,在广大平原地区领导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初期的地道主要是为了我地方干部隐蔽斗争,在一些党员或“堡垒户”的住宅院内,挖掘能容纳一、二人的小地洞。虽然这种地道在反“扫荡”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不灵活,一旦被敌人发觉,没法躲避。为了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就逐渐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两层,或修两个洞口,或把两个洞连接挖通。这样,虽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它只能作为临时藏身躲险的处所。
地道的分布范围大概是北起北京南郊,西到保定中部偏南,东到沧州以西廊坊偏南,南至石家庄北部及衡水中北部地区。面积大概是以保定中东部为中心方圆直径为130公里。
从1943年开始,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地道战开始后,敌人也曾费尽心机,采用寻找洞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办法进行破坏。但是,党领导群众不断改进地道,使其更加完善。为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除对群众进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外,还把洞口巧妙地隐蔽起来,用墙壁、锅台、水井、土炕做掩护;为使敌人不敢进入洞内,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内挖掘纵横交错的“棋盘路”;为了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还在洞内设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门,或者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且设有直通村外的突围口。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地道战的广泛开展,对平原地区进行严酷的反“扫荡”斗争起了重大的作用。例如,1943年3月,驻灵寿的日伪军200多人包围了正定县高平村。拂晓,敌人开始进攻,群众已进入地道,民兵游击组、爆炸组利用地道工事监视敌人。当敌人进入地雷阵时,先后两次拉响4枚地雷,炸死20多个鬼子,敌人吓得在街上乱跑,又接连响了9个地雷,加上手榴弹和冷枪,打得敌人乱跑乱窜,防不胜防。至中午,敌人伤亡40多人,狼狈逃回据点。
1945年4月1日,敌人约一个团的兵力向清苑县冉庄进攻,冉庄群众依靠地道击毙敌人17名。4月3日又打退了敌人三个团的兵力进犯,击毙团长以下40人,打得敌人不敢再来进犯。地道战是平原人民对敌斗争的伟大创举,在河北平原抗日斗争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地道战中国自古便有,宋,明,清都有记载,但近代抗日战争中被我们的先辈发挥到了及至.大概在1942年左右冀中等中国平原地区开始有个别村庄利用地窖的来躲避倭寇的扫荡直至后来发展到地窖相连甚至村村相连,最终用于歼敌.
当然具我所知不仅仅我们在而二战是用了地道战,在太平洋战争中倭奴也曾用来抵御过美军对倭国本土的进攻,如硫磺岛战役期间,对美军造成了较大的伤亡.
在后来的美越战争中越共也曾用过以抵御外敌. 可以看出在战争双方装备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利用有利因素是完全可以取到预想不到的效果的.
参见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