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台州临海临海桃渚镇建设发展论文范文

    台州临海临海桃渚镇建设发展论文范文

    写一篇介绍台州临海的论文!怎么写?!

    临海市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濒临东海。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临海古为章安郡,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自唐以后,历代均为台州府治。古城墙、古街区、古庙宇、古塔群,古风蔚然。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深远,文脉犹存。临海古迹,首推两座古城,一是临海古城,一是桃渚抗倭城。临海古城墙始建于晋,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山水城相依相绕,雄伟壮观,人称"江南长城"。古城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巾山塔影,东湖毓秀,唐代古刹,明清街衢,无不令人神往。另一座古城桃渚抗倭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戚继光曾在此屡败倭寇,是一座英雄城,也是东南沿海保存最完好的抗倭所城。桃渚千峰竞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占地5平方公里,已由国家地矿部列入“浙东雁荡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将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

    临海文教,始于汉晋,兴于唐,而盛于宋明,源远流长。自唐以降,临海即为台州文化中心,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千年文脉,至今犹存。屈晃、谢灵运、顾况、骆宾王、郑虔、朱熹、尤袤、王士性,都为一代文宗。唐郑虔为广文馆博士,诗、书、画被唐玄宗誉为“郑虔三绝”,在临海设馆广授门徒,遂成台州文教始祖。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有骆临海之称,他的诗集称为《骆临海集》。朱熹在临海办学讲学,在东湖小瀛洲建上蔡书院,并手书书院匾额。明代杰出地理学家王士性,著述颇丰,在人文地理方面成就高于徐霞客。史载,仅宋一代临海中进士者二百十七人,在全国各县中居第五。

    台州学院位于临海市,是台州唯一的本科院校,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经济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大学办学基本格局。学校办学基础扎实,成果显著,以2005届毕业的01历史本科班为例,学士学位授予率达百分之百。

    临海三百里奇山秀水,风景绝佳。宋代文天祥过临海,赋诗赞曰:"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清代冯赓雪赞之为"风景直冠东南"。武坑峰林、石柱桃江、龙湾海滨、牛头山湖、珊瑚岩奇观、永安溪漂流,以及浙东南第一高峰的括苍山,主客之景皆佳,四时之赏不绝,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临海盛产柑橘、茶叶,柑橘历史悠久,主要品种为无核橘,产量居全国首位;“临海蟠毫”为全国名茶之一。真丝绸衣、漆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闻名全国。

    临海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濒临东海。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盛产柑橘、茶叶,柑橘历史悠久,主要品种为无核橘,产量居全国首位﹔“临海蟠毫”为全国名茶之一。真丝绸衣、漆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闻名全国。境内风光秀丽,主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东湖、中山、古城桃渚等。桃渚千峰竞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占地5平方公里,已由国家地矿部列入“浙东雁荡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将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

    2006年9月,临海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请问台州临海东部发展会带动上盘镇的经济吗?求上盘未来发展规划图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临海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乡面貌大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临海已初步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县发展成为现代化工业城市。

    面对未来,临海市委审时度势,最近作出了加快温台沿海产业带临海东部区块建设,再造一个“临海工业”的重要战略决策。这是深入实施“腾飞”战略,加快“四市”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部署,也是响应省里建设温台沿海产业带战略,调整优化我市工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的一个重大举措,无论是对东部各镇,还是对整个临海,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إ。

    临海镇的园区建设

    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简介 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射阳化学工业园,2008年更名为“盐城市生态染整工业集中区”,今年3月经市批准成立为“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是全市特色产业园区之一,总体规划由中国纺织规划设计院设计,近期规划面积11.3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23.3平方公里。

    分为“染整核心区、高端织造区、科技研发区、服装家纺区、配套服务区、仓储物流区”六大区域。目前已有沙印、尚嘉、日达、悦达、七彩和盛泽的荣泽、盛泰克、亿昌等一批纺织染整产业项目先后入驻。

    染整核心区的“三纵两横”主干道已经拉开了整体框架,高端织造区已形成“两纵三横”主框架。苏北灌溉总渠引入的洪泽湖水系水源丰富;省道S226纵贯全区,距沿海高速20公里;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江苏省环保厅批准;入海污水排放口获得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准。

    目前园区各种要素正在逐步配套,已有恒源供热、沙印热电2家供热中心,有新晨、沙印2家污水处理厂,有临海110KV变电所、沙印35KV变电所,绿化、亮化、硬化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入园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撑。 该产业园将按照“培育沿海纺织基地,打造华东染整中心”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江苏一流、苏北唯一”的高端纺织染整产业园,到“十二五”期末,建成省级特色产业园区,确保实现“百亿销售、10亿财政”的目标。

    (一)交通便捷快速 公路:同三高速南至海南三亚,北至黑龙江同里,全长5500KM,依区而过。经苏通大桥,至上海298KM,仅2.5小时车程;至青岛480KM;至南京340KM。

    临海高等级公路南北贯穿我园区,正在建设之中,预计2015年通车。港口:距国家二类口岸——射阳港30KM;至上海港298KM。

    年内建成3座万吨级码头,达到万吨级正常通行,3.5万吨级候潮进港能力。目前,已开通韩国釜山、日本长崎、新加坡和香港等国际海运航线。

    航空:距离国际空港盐城机场仅50分钟车程。已开通台湾、香港、广州、北京、昆明、哈尔滨和韩国首尔等城市。

    铁路:距新长铁路盐城火车站65KM。已开通北京、青岛、哈尔滨、西安、重庆、成都、沈阳、太原、兰州等专线,货物运输便捷。

    盐城——连云港铁路穿境而过,2013年将在射阳建成客、货运站。射阳港铁路支线已获得江苏省发改委审批。

    今年8月省委书记明确盐连铁路、盐泰铁路、大丰至蚌埠铁路纳长三角城际铁路发展规划,大丰港、射阳港、陈家港、滨海港、弓琼港五港铁路支线已纳入规划建设。(二)土地储量充沛 射阳有着广袤的滩涂,每年还以近万亩的速度向大海延伸,通过复垦置换,可为承接纺织染整项目准备充足的工业用地。

    园区近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染整核心区规划面积4050亩,已开发面积2130亩,还有余1920亩。(三)环境容量充足 纺织染整园污水排放口早在2004年就获得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许可,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5年通过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批准。

    目前新晨和沙印,2个污水处理厂都已投入运行,设计能力日处理印染废水10万吨。(四)用水资源丰富 经苏北灌溉总渠和五岸干渠,来自洪泽湖水系的水资源丰富,日供水30万吨。

    水稍作处理就可应用于工业生产。(五)产业集聚发展 射阳是全国毛绒生产基地,是全国纺织机械生产基地,是江苏省纺织产业基地县,是全国棉花生产状元县。

    年加工皮棉10万吨,可供150万锭纱锭生产。现有棉纺企业54家,棉纱锭60万锭,气流纺1.5万枚,织造企业40家,各类织机5450台,无梭织机2000台,棉企业占射阳纺织企业32%,占射阳纺织工业销售60%,主要代表企业双山纺织集团、闽豪纺织工业园等;毛绒及其制品企业15家,毛纺锭10万锭,拥有1亿米毛绒生产能力,主要以腈纶为主要原料,经编薄绒、长毛绒、绒毯、绒类玩具,主要代表企业振阳集团、德威尔集团等;还有服装企业10家,化纤企业5家,丝绢企业5家,针织企业10家,目前已形成纺织业、丝绸业、服装业、家纺业和化纤制造业等行业,可为各类纺织印染企业提供产业配套,真正打造龙型产业发展格局。

    (六)劳动用工富裕 射阳县人口近百万,其中劳动力在35万人以上,从事纺织业的占7成。拥有1所明达技术学院,2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10所县内职业技术学校,可为项目提供大批经过初步培训的技术人员和一般雇员。

    用工每月平均1600-2200元。(七)服务优质高效 该园积极顺应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势,按照“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质量最优、形象最佳”的要求,尽最大的努力、最大的责任支持服务项目建设。

    对每个项目都成立2个服务班子,1个班子办理项目手续,1个班子服务项目施工现场,对每个项目都实行“封闭式建设、驻点式服务”,确保入园项目顺利建设。(八)服务功能齐全 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正规化建设江苏一流的纺织染整产品展示馆,盐城市纺织染整研究所。

    即将建设研发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休闲中心和职工公寓,为入户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坚强保障。

    浙江省台州市桃渚镇的邮编是什么

    行政区地址邮政编码区号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南港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老街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桃渚街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宝镇路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镇海路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岙里自然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坝脚下自然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白箬峙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沧浪巷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车头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陈家岙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陈家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陈家自然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城南小区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城外村317012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德丰巷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东平路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东亚路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冬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冬瓜山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芙蓉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富洋路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荷花塘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横路塘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后面山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后所巷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虎山路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化龙路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涧大岙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涧二村317013 0576行政区地址邮政编码区号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涧三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涧四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康平街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老厂基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里村自然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里鱼山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里柱自然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利兰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连盘北路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六份自然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龙头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南港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南门坑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南山自然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南洋厂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浦后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浦后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三联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沙门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沙门头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山南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珊瑚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上蒋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上塘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双联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顺南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顺南街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四岔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塘坤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桃江路317013 0576 行政区地址邮政编码区号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外村自然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晚稻岙自然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万安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万安街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五份头自然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武坑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下财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下江山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下山头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下山自然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下石井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项庄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小岙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晓村路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晓村南路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新北路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新殿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新圹自然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新山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兴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杨家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应时巷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英雄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盈峙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永兴村317014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翟铨巷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张公巷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朱家自然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岙前村317013 0576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八份村317013 0576 行政区地址邮政编码区号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北。

    台州临海怎么样

    临海市地处浙江省台州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位于省境东南部沿海、灵江中下游。面积2171平方公里,人口104.23万。

    三国吴置临海县。1986年撤县设市。

    1988年划入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市境西部是括苍山脉,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米,为浙东第一高峰;中部为丘陵,分布有狭长的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东部为滨海平原。

    椒江干流灵江自西向东流贯全境,至三江口汇合永宁江,始称椒江,经椒江市流入台州湾。沿海分布头门、雀儿岙等大小岛屿,有渔业和盐业。

    中文名称: 临海 外文名称: Linhai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政府驻地: 临海市古城街道东方大道 电话区号: 0576 邮政区码: 317000 地理位置: 浙江沿海中部 面积: 2203平方公里 人口: 104.23万 著名景点: 江南长城景区 火车站: 临海站 车牌代码: 浙J 基本概况 临海市,是浙江省省辖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属台州市。

    历史悠久,人 文荟萃,经济、文化发达,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和大批珍贵文物,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

    自唐广文博士郑虔来台州开办学馆、启蒙教化之后,民重耕读,教育发达,名人辈出。在历代科举中,出过3位状元,1位榜眼,1位武探花,共有进士357人,其中最盛的宋代达217人。

    清光绪年间,建有中学堂2所,高等小学堂6所,初等小学堂30所。历经漫长岁月的风雨沧桑,临海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

    古城墙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台州古城、谭纶画像、戚继光表功碑、千佛塔、桃渚城、涌泉、溪口古窑址群、郑虔墓、翼龙化石产地保护区等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峰、珊瑚岩群分别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多功能国家级地质公园。

    临海是浙江中部沿海的一座古城新市,属沿海经济开放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57.24亿元,全市工业企业有6200多家,服装、机电、化工、建材、轻纺、食品饮料成为主要产业,并逐步走上集约化经营轨道,规模效益开始显现。

    杜桥眼镜市场成为全国四大眼镜市场之一。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330.5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1%,增幅位居台州第二;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40.19亿元和22.13亿元,增长22.0%和2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0.66亿元,增长1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5317元和10851元,增长15.5%和13.1%。

    全市超亿元市场4个,超5000万元市场18个,市场商品成交额达27.1亿元。199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25元,跨入了小康县市行列。

    引人注目的古城墙修复工程、涌泉寺、三峰寺等旅游景点建设基本完工,形成了临海观光旅游热线。现有大专院校1所,中小学616所,教育工作高标准地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市政公用事业目标管理上了新台阶,成为“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市”。 临海资源丰富,有铅、锌、铜、氟石、蜡石、珍珠岩、萤石、陶土、白土、墨汁土、花岗岩、玄武岩等矿藏,盛产木材、柑橘、茶叶、蚕茧、中药等经济作物,还有黄鱼、大黄鱼、墨鱼、鲳鱼、鳓鱼、石斑鱼、鳗鱼、梭子蟹等海鲜产品,向称“鱼米之乡,柑橘之县”,列为全国林业基地县和茶叶基地县。

    工业生产逐步形成以摩托车、纽扣、化工、彩灯、眼镜、汽车配件等为龙头的企业集团和骨干产业链。风景名胜繁多,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优越,旅游业发展迅速。

    地图 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建立了38个总面积达668公顷的农业示范园区和高产示范园区,形成了以水果、蔬菜、水产、畜牧、兔业、茶叶、笋竹等七大系列为主的农业经济产业链。名、优、特产项目数以百计,“临海蟠毫”、“羊岩勾青”分别成为全国、全省名茶,有柑橘、葡萄、杨梅、枇杷、栗子等五大名果。

    全市1994年实现荒山绿化。总库容2.025亿立方米的牛头山水库通过省级验收,正式交付使用。

    内外交 通方便,甬台温铁路(国家沿海铁路)纵贯全境,104国道和甬台温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临甬(临海至宁波)、临金(临海至金华)两条省道纵横交错,全市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公路网,直达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20多个城市。水路运输有红光深水码头和对外开放的液化气专用码头,内外轮可通过海门港连接上海、大连、香港及世界各地港口。

    路桥机场距临海市区50余公里,可谓水、陆、空交通俱备。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已达10万余门,电话普及率达到10.62%。

    顺利通过全国第二批电气化(县)市和省第一批自力更生治水(县)市建设项目验收。 引人注目的古城墙修复工程、涌泉寺、三峰寺等旅游景点建设基本完工,形成了临海观光旅游热线。

    现有本科院校1所,中小学616所,教育工作高标准地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市政公用事业目标管理上了新台阶,成为“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市”。

    自然地理 临海是浙江省省辖市,台州市代管。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西北距省会杭州市245公里。

    介于北纬28°40′~29°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