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化教育要不得范文
一、教育不能功利化800字议论文
现在,有一种倾向,即把教育简单地定位于所谓人力资源开发,知识及技能的取向被推向极端与绝对,出现教育功能和价值工具化、功利化的倾向:以教育为手段,以学校为场所,以学生为对象,从小学到大学,教育体系俨然成了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线。
功利化、实用化的倾向给教育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一,选拔竞争日趋激烈,现今我国的学校体系,与其说是一种教育制度,还不如说是一种以考试为基础的选拔制度更为确切,以就业生存为基本诉求而展开激烈的竞争角逐。高等教育现在是大众化了,但是大众化后好像竞争非但没有减少,而且还愈演愈烈。二,负担压力日益沉重,升学压力、就学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都非常大。三,教育质量水平日渐严峻,过于功利化、工具化,必然要丢失很多东西,比如,教育与教养脱节,“有教育没教养”;知识与素质脱节,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本来是教育的基本诉求,但在激烈的竞争下,原本属于素质范畴的东西也都外化为竞争的条件,如各类艺术考级等;学历与学问脱节,目前,高学历特别是博士学历需求旺盛,动力主要在于如企业高管、政府官员等成功人士,原因不言自明。
诚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教育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旨是理所当然的,不去掌握知识和技能,不去开发人力资源,教育的价值是无法凸显的。但是,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教育的目的只实现了一半不到,教育的社会责任没有这么简单,不应该到此止步。不能因为现实的需要就不顾长远,不能忘了教育的理想和灵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要强调“好”字当头。
化解教育发展中功利化、工具化倾向,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促进教育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应十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正确处理教育发展当前急需和长远目标的关系。近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照搬了近代西方的学校教育制度,信奉工具理性和纯粹的科学实用主义,是世俗的,也是功利的。当代中国的教育,理应兼具教化的功能。教育是文明传承的主渠道,是理想、价值与社会精神构建的主要驱动力,这是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的定位,不能以培养和毕业的学生数量为唯一尺度,应以全面发展为指向,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使教育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历的社会迈上学习的社会,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达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新境界,努力实现学有所教。
正确处理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推动教育全面、均衡发展,在建设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同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学校教育体系为教育发展的重点,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不能一讲教育,就是简单的学校教育,就是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个简单的链条。事实上,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被强调了好多年,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正确处理单一和多样的关系,既开发人力资源,为经济建设急需培养大批人才,也推动教育多样化发展,拓宽成才渠道,为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过去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现在越来越多地是在学校外发生的,特别是在成人阶段。这一发展趋势昭示我们,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战略空间,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终身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更高阶段,在这一阶段,教育是非选拔、非竞争的,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人,而是选择适合人的教育。只有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二、教育不可急功近利作文素材
写作文不能急功近利 昨天下午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玩具宝贝》,同学们都没写完,老师说可以带回家写,第二天再交.儿子写了一半,写的是遥控赛车,已经介绍完了遥控按钮的作用,接下来应该写赛车了.回家后接着写时,儿子说不知道怎么写,在那磨蹭半天,因为还要写一篇前天晚上布置的作文,我怕时间不够,也是我耐心不够,我就直接说怎么写怎么写,儿子几乎是原话照抄. 做完其他作业、吃完晚饭已经6点半了,儿子开始写《我的快乐校园生活》.这篇作文是老师前天布置给参赛同学的,星期五交,老师说写得好的作文,将会印在校本册上,大部分同学昨天都写好上交了.儿子前晚作业多再加上开始用握笔器写字很慢,只写了一点.前天我就把该写哪几点的大提纲拟给儿子,昨晚一开始他又说不知道怎么写,我看时间还早,坚决让他自己写.小子写的时候,时不时出来问我一下,我也偷偷瞄了他几次,见他写一下就摸一下这摸一下那,气死!过了接近一个半小时,8点了,快写完就差结尾,我再一看写的内容,不是空洞就是啰嗦,这可是参赛作文呐!想到誊写又得需要很长时间,怕时间不够,我就独自在那大刀阔斧地修改,几乎改得面目前非. 今天,想起我的做法,太急功近利了!就因为作文要去比较要去参赛,就为了那点虚荣,我缺乏作为家长应有的育儿方法;为了早点完成任务,为了省事,我失去了作为父母应该拥有的耐心.即使儿子得奖了,那也不是他真正的实力,写作文草草完成任务,根本不能提高他的写作水平.为了儿子能玩好、休息好,也是我脾气太急,缺乏耐心,这学期的作文很多是我“指导”出的,写的时间短了很多,但依赖性变强,作文能力也降低了,这学期的作文明显没有上学期写得好. 该反省了,首先,对儿子应该有一个定位,不能期望过高.儿子自小语言表达能力差,作文能力很一般,平时就应该鼓励他多开口,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写作应该经过这几步:1.能把话写出来2.话能说清楚,语言通顺3.能扣住主题,意思表达清楚4.语言优美5.思想深刻.这几步的训练不是一日之功,恐怕得几年甚至十几年.目前儿子状态还只是处在第一阶段,写日记和作文要给他充足的时间让他多想多表述,目前,只要能说出来写出来,不论语言好不好、意思表达清楚了没有,就已经有进步了.在辅导儿子写作中,只能提示他要写的大致提纲,千万不能直接把原话说给他.时间再急促、儿子写的再慢,也要让他用自己的话表述,切忌不能操之过急!耐心,一定要有耐心,相信我自己,相信儿子!。
三、如何看待今天读书和学习越来越功利化
一、功利化学习的来源。
毫不夸张地说,功利化学习已经深入中国学生的骨髓,从中小学教育开始,中小学生就开始高强度去训练应付考试的能力,试卷考什么就学什么,在十多年的学业生涯中,一次次过关斩将,最终走进了大学,在大学四年学校对考试稍微放松了一下,但要想考研,进入下一个更好的平台,又要面临一次不高强度的功力话学习。
因为长时间的功利化学习,很多大学生在十多年的学业生涯里战胜了上百次考试才得以毕业,但回头一想,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擅长做什么,很多人不知道,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
任何事情都有正面和反面,功利化学习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是功利化的,至少能够快速地解决个人的眼前问题,不管是学习问题还是工作问题,人们都可以通过功利化学习来快速解决这些问题。
高考备考是不折不扣的功利化学习,但如果却是人们快速走进好大学,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最佳途径;公务员考试更是功利化学习,但如果你做得好,那可以快速便捷地解决眼前的就业问题。
四、【19.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立意探索】 材料中涉及的两个人物:吴良镛和学生,也是我们要评论的对象。
知道评论对象,接下来应该将材料梳理一遍:学生听《志存高远身体力行》报告睡觉,这就不仅仅是个兴趣的问题。我们常说作文首先要弄清楚“是什么”。
这个“是什么”考验着你的眼光与思考的深度。一个人的兴趣和什么有关?和人文化修养有关。
要想从这个角度评论,还必须思考什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是什么,他们关注的点也许是 读什么学校、哪项专业更容易找薪酬高的工作。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考察形成他们这样兴趣点的原因: 中国教育缺乏人文化。
当前中国教育产业化、功利化问题突出等等。从 吴良镛院士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吴良镛院士身上的特征如:已经 92 岁高龄,但是整个 30 分钟的演讲全程站立,完全彰显了一名学者、长者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学者风范一目了然。
从材料整体来说我们也可以反思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应如何解决:如院士需要反省自己的讲座内容是否足够精彩,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佳作展台】 早点叫醒孩子 杜丽佳 92 岁高龄的吴良镛院士,老先生全程站立,彰显了一名学者、一个长者对学生的尊重,演讲内容也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遗憾的是,先生收获的不是如雷的掌声,而是如雷的鼾声,这些鼾声警示着我们所有的人。 这是一群在市场大潮和功利主义盛行中诞生的一代,他们面对的是 : 学校琢磨的是怎么发展教育经济,学生关注的是读什么学校、哪项专业更容易找薪酬高的工作,大学变成了赤裸裸的名利场。
由此衍生出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是将学生由人变为做题工具、考试机器,完全忽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导致学生缺乏素质,漠视人性。 在央视的《新闻 1+1 》主持人白岩松在关注复旦投毒案件时,连线了在现场采访到被告人林森浩,在董倩看来,一切都不可思议。
如此冷目,如此淡定,如此残酷。在央视的新闻画面中,还出现了一条横幅,感谢室友四年不杀之恩。
这是毕业生挂出的标语。可见,此次是有投毒事件,已经成了大家调侃的对象,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对和室友相处的方式。
可以想象,应该有很多类似林森浩成长轨迹的人,当他们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他们又会怎么办?我们的教育元素,经过了怎样的组合,让一个天真好学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杀人的凶手?我们又怎么能期望这样的教育下的孩子还懂得尊师重道呢?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实业家,他们会抓紧一切时间往前飞奔。他们没有兴趣听“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他们更有兴趣听如何成为世界首富的报告。
其实,挟在物质的洪流中,偶尔停下来,给日益急迫的心灵一片休憩之地,补给之所,往往能更快到达真正的终点。中华自古即被称作礼仪之邦,就是目不识丁的山野村夫也懂得,“程门立雪”的故事不胜枚举。
我相信一个懂得礼仪的下一代远比一个只会赚钱的莽夫更能讨家长的欢心。 “志存高远,身体力行”,耄耋老人的话语不应是催眠曲,而是我们当下教育的警世恒言。
可是我们不能等孩子睡熟了以后再来唤醒,你很难唤醒一个睡死过去的人,要叫,请早点! 【点评】 前两段用材料中的两个对象作对比,突出强调作者的态度,接着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举林森浩的例子证明当下这种人文缺失的教育造成的严重后果;后两段提出要求,呼吁我们从早做起,逐步强化,体现出考生清晰的行文思路。本文气势磅礴,立意深刻,运用多种议论手法,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失为一篇佳作!。
五、爱情中的功利化气息较浓
【功利化教育】 功利化教育,指的是以强烈的终极利益为欲望追逐的动力,完全忽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目的,无视过程的愉悦享受,仅求得结果速成的一种教育心理和行为模式。
以学校乱收费、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考证过级热、高分低能、考试舞弊等现象为表现形式的教育功利化现象正蓄势而发,如洪水猛兽般侵蚀着教育事业的根基,吞噬着未来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成长。 教育功利化就像是一个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或是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它的积弱和连锁破坏效应带来的不仅仅是对教育产业的摧残和人才资源的破坏,更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严重威胁。
【表现】教育功利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盲目考证过级,即功利化的“艺术热”现象。从小学到大学,从家长到社会都是以考试定人才。
二是鼓吹“读书无用论”。特别是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读书无用论”公开向社会叫嚣,用现实的理性挑战知识的困窘。
三是片面追求成绩排名。搜狐《教育观察》认为,中国学生素以勤奋、刻苦、踏实著称,但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却让人不敢苟同。
一头扎进书海中,以高考为最终极目标,不闻窗外之事,以至流传起一个考上清华的同学不知道马拉多纳,没有听说乔丹之类的希奇事情。在现实中,惟有好的学习成绩才是人才的标准,才是家长炫耀的资本,才是教师眼里的乖小孩。
但是随着社会价值追求的多元性,以及现实成功人事的经历研究,“第十名现象”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但是,在家长的观念里,有好成绩,考好学校,这样功利性学习取向始终影响着学生,约束着教育改革。
【原因】1、源于教育的目的被严重歪曲。 站在国家的角度,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修养的公民。
而站在个人的角度,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但事实上,素质和知识早已不是家长、学生和学校的终极目标,通过学习赚钱或通过学生赚钱才是终极目标。
2、源于师生关系被异化。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可纵观如今的教育界,哪个老师不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一味地向其灌输教材中的所谓知识,哪个学校领导没把学生的考试分数当成是自己的工作业绩甚至是升迁跳板。又有多少教育工作者不是对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宠爱有加,而对学习不好的则“废物”、“笨蛋”、“”之类的恶语相向。
昔日纯洁美好的师生关系被各种功利化目的所挟持,教师不单纯是教师,而是各种利害冲突下的选择性施教者;教与学的平衡被打破,学生也失去了学生的本质,演变成了学习的机器甚至是功利的载体。在这种语境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有蜕变为功利的危险,人们如何期望老师和学生之间能相互理解和尊重,如何能够看到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
3、教育功利化与社会的整体大环境有关,改变教育的堪虞现状,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但重要的是人们应该正视问题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扭转教育功利化的趋向,中国教育才有希望得以更快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