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内部审计报告范文

一、求行政单位内部审计报告范文
淮 南 市 审 计 局审 计 报 告审文报〔2008〕23号被审计单位: 淮南市教育局审计项目: 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审计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安排,我局于2008年3月至4月对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实施中得到该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工作进展顺利,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市教育局是政府组成部门之一,全额财政预算拨款单位。
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教育发展规划,及组织和管理全市的教育教学工作等。截止2007年底,离退休42人,在职41人,其中:行政34人,事业7人。
(一) 2007年度组织收入执行情况财政安排市教育局本级预算组织收入131.5万元,主要收入项目是中考报名费、加试费、录取费及教师职称评审费等,当年实际收入175万元,增加43.5万元。(二) 2007度年预算安排情况预算收入772.19万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666.99万元,预算外资金收入105.2万元;预算安排支出766.59万元,其中:行政经费117.3万元,待细化教育专项经费440万元,离退休经费103.69万元,教育管理事务经费105.6万元。
(三) 2007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全年实际收入合计1646.7万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1390.1万元,预算外资金收入175万元;实际收入比预算增加874.51万元,主要是:城市建设维护费通过教育局账户下拨增加账面收入200万元,预算外收入增加69.8万元,其他收入81.58万元、因工资改革人员经费增加192.73万元,拨入专项资金增加330.4万元。实际支出1346.07万元,其中:拨出经费471.48万元(城市建设维护费200万元,农村中小学达标建设专项购置费200万元,其他71.48万元),行政管理经费支出422.58万元,专项支出178.12万元,离退休支出180.76万元,教育事务管理支出93.13万元;实际支出比预算增加579.48万元,主要是:城市建设维护费通过教育局账户下拨增加账面支出200万元、工资改革增加人员支出192.73万元、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专项支出178.12万元等原因。
本年结余300.63万元,上年结余41.57万元,期末累计结余342.20万元,结余的主要原因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有312.28万元未能在当年下拨。二、审计评价2007年,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教育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目标,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
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强职业教育,统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教育呈现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审计结果表明,市教育局2007年度预算收支编制基本做到“全口径”编制,预算内外资金和经常性专项资金已纳入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和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良好,预算和决算编制基本真实地反映了预算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会计资料较完整地反映了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财务收支情况,财务管理制度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完善。
但审计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三、存在问题1、预算与执行需要进一步加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预算与决算差距较大,主要是年初组织预算对年中临时增加的一些专项资金无法测算、工资改革增加了人员支出、对预算外收入测算不够准确等原因,如2007年11月下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专项480.4万元、实际预算外收入比预算安排增加69.8万元等;二是市教育局年初预算未安排设备购置费用,但当年实际发生了购空调、一体机等共16.86万元的设备购置费;三是市财政将年初预算中安排的职教专项经费150万元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下拨,调整了资金用途。2、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有些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财政部门负责管理资金,教育部门负责项目实施,资金拨付情况不能及时反馈给教育部门,影响工作的开展,如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实行县区统筹,市教育局不完全掌握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在督导项目进展时因缺少工作抓手,难以采取有力的监管措施;二是2007年安排市教育局预算内普通教育专项经费290万元,其中71.1万元作为市教育局组织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师资格认定、教科研、师德建设等活动经费,由于公务经费安排较少,这些专项经费中有一部分被用于弥补办公经费不足;三是扩大了教育费附加使用范围,市财政于2007年11月,将当年教育费附加322万元作为中职国家助学金下拨,不符合教育费附加“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规定。3、教育经费投入仍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量仍显不足。我市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95128.5万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3587100万元的比例为2.65%,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要求“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二是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够均衡,2007年我市教育及其他部门教育经费总支出109334.3万元中,人员支出77756.5万元,占71.31%,公用支出28030.4万元,占25.42%,基本建设支出3547.4万元。
二、求行政单位内部审计报告范文
淮 南 市 审 计 局审 计 报 告审文报〔2008〕23号被审计单位: 淮南市教育局审计项目: 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审计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安排,我局于2008年3月至4月对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实施中得到该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工作进展顺利,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市教育局是政府组成部门之一,全额财政预算拨款单位。
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教育发展规划,及组织和管理全市的教育教学工作等。截止2007年底,离退休42人,在职41人,其中:行政34人,事业7人。
(一) 2007年度组织收入执行情况财政安排市教育局本级预算组织收入131.5万元,主要收入项目是中考报名费、加试费、录取费及教师职称评审费等,当年实际收入175万元,增加43.5万元。(二) 2007度年预算安排情况预算收入772.19万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666.99万元,预算外资金收入105.2万元;预算安排支出766.59万元,其中:行政经费117.3万元,待细化教育专项经费440万元,离退休经费103.69万元,教育管理事务经费105.6万元。
(三) 2007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全年实际收入合计1646.7万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1390.1万元,预算外资金收入175万元;实际收入比预算增加874.51万元,主要是:城市建设维护费通过教育局账户下拨增加账面收入200万元,预算外收入增加69.8万元,其他收入81.58万元、因工资改革人员经费增加192.73万元,拨入专项资金增加330.4万元。实际支出1346.07万元,其中:拨出经费471.48万元(城市建设维护费200万元,农村中小学达标建设专项购置费200万元,其他71.48万元),行政管理经费支出422.58万元,专项支出178.12万元,离退休支出180.76万元,教育事务管理支出93.13万元;实际支出比预算增加579.48万元,主要是:城市建设维护费通过教育局账户下拨增加账面支出200万元、工资改革增加人员支出192.73万元、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专项支出178.12万元等原因。
本年结余300.63万元,上年结余41.57万元,期末累计结余342.20万元,结余的主要原因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有312.28万元未能在当年下拨。二、审计评价2007年,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教育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目标,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
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强职业教育,统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教育呈现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审计结果表明,市教育局2007年度预算收支编制基本做到“全口径”编制,预算内外资金和经常性专项资金已纳入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和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良好,预算和决算编制基本真实地反映了预算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会计资料较完整地反映了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财务收支情况,财务管理制度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完善。
但审计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三、存在问题1、预算与执行需要进一步加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预算与决算差距较大,主要是年初组织预算对年中临时增加的一些专项资金无法测算、工资改革增加了人员支出、对预算外收入测算不够准确等原因,如2007年11月下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专项480.4万元、实际预算外收入比预算安排增加69.8万元等;二是市教育局年初预算未安排设备购置费用,但当年实际发生了购空调、一体机等共16.86万元的设备购置费;三是市财政将年初预算中安排的职教专项经费150万元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下拨,调整了资金用途。2、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有些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财政部门负责管理资金,教育部门负责项目实施,资金拨付情况不能及时反馈给教育部门,影响工作的开展,如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实行县区统筹,市教育局不完全掌握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在督导项目进展时因缺少工作抓手,难以采取有力的监管措施;二是2007年安排市教育局预算内普通教育专项经费290万元,其中71.1万元作为市教育局组织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师资格认定、教科研、师德建设等活动经费,由于公务经费安排较少,这些专项经费中有一部分被用于弥补办公经费不足;三是扩大了教育费附加使用范围,市财政于2007年11月,将当年教育费附加322万元作为中职国家助学金下拨,不符合教育费附加“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规定。3、教育经费投入仍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量仍显不足。我市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95128.5万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3587100万元的比例为2.65%,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要求“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二是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够均衡,2007年我市教育及其他部门教育经费总支出109334.3万元中,人员支出77756.5万元,占71.31%,公用支出28030.4万元,占25.42%,基本建设支出354。
三、内部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报告尊敬的公司董事会及主管领导:(一) 审计概况:为了……,我们对公司……进行了专项审计,旨在自我评价,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及财务核算,使之符合相关法规准则及公司内控制度的要求。
我们的审计目标是测试……内部控制方面是否存在漏洞,各关键控制点在实务工作中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审计涉及的期间是20 年 月 日至20 年 月 日。
审核的范围包括……等方面。说明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等内容; (二) 审计依据:我们在审计过程中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以及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规定计划和实施本项内部审计工作,并采用了我们认为应当采用的必要的审计程序,根据抽查结果,我们认为,下列情况应当予以关注:应声明内部审计是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若存在未遵循该准则的情形,应对其做出解释和说明; (三) 审计结论: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所作的评价; (四) 审计决定: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处理、处罚意见; (五) 审计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改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建议。
附件:审计项目负责人:审计小组成员:20 年 月 日。
四、内部审计报告有哪些内容
主要内容 1、审计概况 说明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等内容。
2、审计依据 说明在审计过程中遵守的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上级单位制定的制度等外部依据。 3、审计结论 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所作的评价,结论要正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该肯定就肯定,该否定就否定,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掺杂任何个人意志。
4、审计决定及审计建议 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处理、处罚意见或合理化建议。审计建议要确保可行性,不仅要体现一定的政策性和指导性,符合有关法规和制度要求,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否则被审计单位难以达到整改要求。
扩展资料 审计方法 1、顺查法。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和会计核算程序,依次审核和分析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
2、逆查法。按照经济活动进行的相反顺序,先审查会计报表,从中发现错弊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依次审查和分析报表、帐簿和凭证。
3、抽查法。提供三种抽样方法,包括等距抽样、随机抽样、PPS抽样,从被审单位被审计对象中抽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借以推断审计对象总体有无错误和弊端。
4、审阅法。 5、分析法。
6、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结合法。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确定审计样本是在内控制度与重要性水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对某一样本产生怀疑时,审计人员可能会扩大样本的数量或对某一样本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审计。
7、效益评价审计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部审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部审计报告。
五、谁有内部审计报告的范文
***内部**审计报告尊敬的公司董事会及主管领导:(一) 审计概况:为了……,我们对公司……进行了专项审计,旨在自我评价,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及财务核算,使之符合相关法规准则及公司内控制度的要求。
我们的审计目标是测试……内部控制方面是否存在漏洞,各关键控制点在实务工作中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审计涉及的期间是20 年 月 日至20 年 月 日。
审核的范围包括……等方面。说明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等内容; (二) 审计依据:我们在审计过程中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以及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规定计划和实施本项内部审计工作,并采用了我们认为应当采用的必要的审计程序,根据抽查结果,我们认为,下列情况应当予以关注:应声明内部审计是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若存在未遵循该准则的情形,应对其做出解释和说明; (三) 审计结论: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所作的评价; (四) 审计决定: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处理、处罚意见; (五) 审计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改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建议。
附件:审计项目负责人:审计小组成员:20 年 月 日。
六、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一、提高内审工作的认识。
近年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认为财政部门实施了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资金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物资的购买实行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再开展内部审计了,甚至有些领导将内部审计等同于纪检监察,对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发生了错位。 这些错误的观念,严重地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要把审计与强化内部经济监督管理联系起来。
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行政发文、政府审计、财政监督等手段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职工、财务人员、具体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者对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不断拓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路子,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保驾护航,服务本部门、本单位中心任务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搞好系统内部审计的基本保证。在对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实施改革的时候,我们不能强行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都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各行业的行政事业主管部门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如果行业主管部门都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势必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应强调与其它职能部门相对独立,特别要求的是与财务、纪检、监察部门分设,不能有行政隶属关系,内部审计机构要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 三、明确内部审计工作思路。
行政事业单位要搞好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思想从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审计工作中所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向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为领导的决策服务,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
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立足于帮助,使之改正或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恰当作出处理和给出建议。要正确地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只讲监督不讲服务,也不能只讲服务不讲监督,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
四、按章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
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依据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经法规建立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开展审计工作,从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熟练地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规范;其次,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及责任制度,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
五、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通过实施"三个结合"不断改革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即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二是微观审计与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相结合,既从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要求出发安排审计项目,又在审计若干具体项目后,综合加以分析,找出共同性或倾向性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规范单位财务收支行为提出建议;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恰当进行处理,又要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从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等方面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使之不再有重复发生的可能。
六、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品德好、业务精的内部审计工作队伍的目标,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学习和培训、开展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不断总结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等途径,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适应新形势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更高要求。
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办法,妥善解决好他们的激励、待遇等问题,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要严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入口质量关,要把那些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较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较强的、为人正直的同志调整到内部审计岗位上来;三是要抓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工作,与财务人员一样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和后续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岗位培训,不断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内容,增强业务技能,以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四是要明确审计人员职责,严肃审计纪律,审计部门是监督部门,这决定了审计队伍的素质应该更高、审计纪律更严。
七、财务审查报告范文
这是一份模板,你可以看看 关于ABFI82M产品的内部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 [2010] 第 01 号 董事会: 根据***的指令,于2010年5月4日,对ABFI82M产品实施了内部专项审计。
本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和评价该产品的盈利情况,以及整个营运过程是否正常,成本核算是否合理等。 审计工作得到了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与销售、采购、工程、PMC、生产、财务等部门人员进行了面谈,并抽查了相关业务的处理文件。
现将审核结果报告如下: 一、情况概述 该产品对我公司而言,是一款生产工序较多、周期较长、批量较大的新产品,产品从模具设计开始,经过模具制造、塑胶件注塑、丝印、组装等多道工序。 该产品于2009年8月开始投入前期的模具制造,反复试模,2009年10月开始塑胶件的正式投产,2010年1月首批交货。
截止6月30日,该产品总订单数734,850件,总交货数589,650件,尚未交货数145,200件。 审计发现,该产品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塑胶件的成交价低于生产成本9%,每个塑胶产品亏本0。
09956美元。按总订单数 734,850件计算,亏本 73,162美元,折合人民币499,690元。
经过全面、系统、客观地审计,查明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报价偏低、脱离实际,还有就是材料涨价也占有很大比例。 二、主要问题和整改意见 1、成交价缺少数据依据(具体数据见主表(1)、附表(1)、附表(2)) 在对产品报价的审核过程中,我们发现,报价含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如:该产品的成交价较原始报价下调19%,每件减价0。22719美元。
但是,我们却找不到有关价格下调的可信的数据依据或相关书面文件。 2、报价缺少严格的审核程序 报价缺少严格的审核程序,即便有也似流于形式。
强调:审核程序很关键,应做专业的、全面、细致的把关。 3、报价缺乏系统核定资料 现存的报价数据,缺乏系统、客观的测算核定资料,报价有严重脱离实际的现象。
如:在Calor夹具的报价中,只有材料成本,忽略了工费成本(50元/时);再如:FTI82M产品组装测试的生产周期,实际是380秒,而报价只有280秒,差异悬殊,报价的真实性、合理性得不到有效的数据支持和保障。 4、生产制造成本倒挂(具体数据见主表(2)、附表(2)) 生产制造成本高于报价,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装配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其中:装配成本变动差异占总差异的196%,与报价比超支了104。
5%,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实际生产周期和实际小时费用都高于报价;原材料成本变动差异占总差异的78%,与报价比超支了48。 2%,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涨价。
5、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悬殊(具体数据见主表(3)、附表(3)) 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且部分成本项目差异悬殊。其中:工资成本平均高于标准成本116%,机器成本也平均高于标准成本55%。
进一步查找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财务部的标准工费率偏离实际; B、生产部的报工错误; C、工程部的工艺路线设错(比如要5个人的只算1个人)。 针对以上差异原因,各部门正在改善,财务部也已在6月份启用新的标准工费率。
期待6月份的成本分析,会有实质性的改观。 6、内控监督制度不健全 按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相互制约;而我司市场部、采购部,在报价、询价环节,违背这一制约控制原则,自己报价、询价,自己销售、采购。
三、评估意见和建议 1、将企业经济效益放在首要地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说占有市场很重要,但经济效益更重要。面对同行的低报价,应做横向考察,探究低报价的原因,结合本司实际情况,区别可比不可比因素,考虑必要的安全系数,再确定减价与否及幅度。
2、建议成立价格审核评价小组 建议成立价格审核评价小组,该组主要工作是对销售报价及采购询价,进行综合审核,将内部数据与外部信息来源相比较,进行趋势预测,提出最有利的合理交易价格,并评价职能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业绩,对发现的异常差异或异常关系采取必要的调查与纠正措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持。 3、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 按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控制制度和机制,加强过程的控制和监督,并通过内部审计,促使企业的各种控制得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杜绝失误和漏洞。
4、妥善保管各种价格资料 报价询价资料是证明员工谨慎勤勉工作的直接资料,也是企业管理重要的控制手段。 公司应建立报价、询价、比价制度,并制定统一表格、制定规范的记录规则,妥善保留有关资料,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也为未来提供参考。
附件: 1、主表 一 《ABFI82M产品原始报价、成交价格及实际成本对比》 2、附表(1)《ABFI82M产品模具成本一览表》 3、主表 二 《塑胶件成交价与实际成本差异一览表》 4、附表(2)《ABFI82M产品报价明细表》 5、主表 三 《ABFI82M产品标准单位成本与实际单位成本差异表》 6、附表(3)《SAP系统中ABFI82M产品的单位成本表》 审计项目负责人:**** 20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