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研报告范文

    一、求社会硕士论文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论析

    摘 要: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最主要部分, 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遇 到的困难以及带给城市的问题两个层面。 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城市体制弊端, 少数民族自身人力资本缺乏以及城乡、民族之间文化冲突与文化不适应。 应当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 要构建预警机制、寻求消减对策, 强化其对 城市的适应与认同。

    关键词: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遭遇问题; 引发问题; 文化不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 少数民族开始走出家门进入城 市, 成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 口增长十分迅速, 目前在许多城市中甚至已经超过 当地少数民族户籍人口”[ 1 ]107。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 一个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迥异 的特殊群体[ 2 ]。 学界虽有学者研究少数民族流动人 口, 但却没有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进行专 门界定。 本文尝试就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 内涵、组成部分与主要内容、问题出现的原因等进行 论述, 以就教于方家学者。

    要探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 必须首先 明确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概念。 有研究者将城 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称为城市流动少数民族, 指的 是非当地城市户籍, 但在城市从事各种工作和活动 的少数民族, 并将其与城市世居少数民族、城市新进 少数民族一起纳入城市少数民族的范围[ 1 ]100。据此, 只要是从民族地区及非民族地区乡村、牧区或城镇 流向城市而非乡村、牧区及小城镇的少数民族人口 都属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范畴。 这种界定方 式偏重户籍和流入地。 还有研究者从文化层面理解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我们不只是把这些被调查 的民族 (指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笔者注) 看作 是人口较少的群体, 而且把他们看作是拥有和城市 汉族居民不同的传统文化、也拥有与城市其他迁移

    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群体”[ 3 ]40。 民族文化携带者的

    身份成为区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普通流动人口的重要标准。 在借鉴上述成果的基础 上, 笔者认为,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指从农 村、牧区、城镇流入城市且不改变户籍的、作为民族 文化携带者存在的少数民族人口。 基于某一具体城 市而言通常是指流入人口, 不包括流出人口。 当然,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还应该包括流入地不是城市的那 部分人口, 但以流入城市者为主体。

    由于城市是少数民族人口的最主要流入地, 少 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更多地指向流入城市的少数民 族人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自身的民族性、宗教 性、文化性等特点, 与之有关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 题更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美国社会学家R ·E ·帕克 (R o be r t E zra P a rk ) 对迁移产生的影响的认识则比 较全面,“人口从国内的某一区域迁移到另一个区域

    —— 例如当前黑人向北方移居—— 也会引起动荡。 从移居者自己的观点来看, 这种移居可以具有解放 的性质, 医疗分类信息使他们获得接触新的经济和文化的机会, 但 是, 对于他们所离开的和正在移入的社区, 这种运动 丝毫不差地都同样是一种扰乱。同时, 这种迁移败坏 了移居者的本身, 尤其对青年一代更是如此”[ 4 ]。 即 人口迁移虽然会为迁移者带来一些新的经济文化机 会, 但同时也会给迁出地与迁入地带来较大的动荡 与扰乱, 并影响到迁移者自身及其后代。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身上, 笔者认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风 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民族文化等 与流入地主要是城市存在着较大差异, 其在城市工 作、生活期间遭遇到来自城市社会管理体制与政策 乃至城市居民的偏见歧视等方面的障碍, 他们自身 遇到的不适应状况、带给城市社会的某些不良影响 等。除此而外,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还包括流出地 以及流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前者系少数民族人口 流动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某些不利影 响; 后者多系流动途中因为偶发事件等而出现的某 些问题, 不太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然, 城市是少数民 族流动人口问题的最主要发生区域, 城市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问题是其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二、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应如何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人口流动日趋频繁,边疆少数民族人员进入内地城镇从事经商、旅游等活动的数量逐渐增多。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涉及少数民族人口在流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民委于1987年印发了《关于加强进入内地城镇经商、旅游的边疆少数民族人员的工作的意见》,就有关进入内地城镇从事经商、旅游的边疆少数民族人员的问题,提出了规范性意见。

    (1)重视对少数民族人口流向地各级干部和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向当地干部和居民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进行“三个离不开”的教育,正确对待边疆少数民族人员到内地城镇的经商、旅游活动,充分认识这类活动的积极意义,并通过接触和交往,增加互相理解和信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诚恳、热情、欢迎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人员,防止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事件发生,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

    (2)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由于各种原因,进入内地城镇从事经商、旅游活动的少数民族人员,对当地的治安、工商管理制度等可能不太熟悉。应当主动地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有关的政策、法令、规定,自觉守法,服从行政、工商、治安、交通、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对进行非法活动的,视情节轻重,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3)建立健全市、区、街道、居委会等不同层次的民族工作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社区组织应当结合党政工作,把民族工作任务承担起来。要把本地和外来的少数民族人员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及时掌握外来少数民族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

    三、什么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入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层面的融入主要是城市就业和收入,也就是职业上的转换;社会层面的融入主要是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方面的市民化;心理层面上的融入主要是自我认同和心理归属。其社会融入实际上是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和二元心理结构的逐步消解的过程,即在经济上,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在社会上,从农民向市民、外地人向本地人转变;在心理上,包括认同和归属两个方面的转变。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经历了从“流入到生存、适应再到融入”的过程,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经济生活的立足阶段”到“社会行为适应阶段”,再到“现代心理认同阶段”的逐步递进深入过程。其中,经济生活的立足是其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其次就是社会交往与文化生活,包括人际交往、语言文字、培训学习、社区参与、休闲娱乐和节日庆祝等行为适应,最后是心理感受,包括生活满意度、留城倾向、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等。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权威报告显示,农民工群体正在发生着三大转变: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4]。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不仅包括其城市适应,更指的是其最终“沉淀”于市民社会中,成为新市民。如果说以汉族为主的农民工主体在经济、生活上已经基本上“融入”或“卷入”了城市社会,那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农民工)只能说是部分地“融入”或“卷入”城市社会。与汉族流动人口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职业、社会交往、语言、风俗习惯、心理等方面的社会融入程度相对更低。

    社会融入(social inclusion),也称社会融合,是国际移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国际移民理论认为,由于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文化差异,移民往往会出现一种“非整合”现象,即移民在迁入后一般表现出马赛克般的群体分割、文化多元主义和远离主体社会的三种生存状态。由于移民与东道主社会之间存在严重的社会差异和社会排斥问题,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围绕移民的社会融入问题纷纷开展了有关政策的制定,出台了许多相关的研究报告。早在1995年,联合国哥本哈根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就将社会融入作为社会发展三大领域之一,要求各国采取行动,切实推动社会融入。会议指出,社会融入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权利与责任,每个人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社会融合不只是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虽然社会融入的概念很难界定,但有学者认为尽管如此,它依然是可以定义的,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社会融入既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结果;社会融入是一种个人的和群体的现象,包括态度以及行为的改变;融入包括整体性融入和差异性融入,后者就是对主流社会的选择性适应。移民融入问题,应该说是世界各国均会遇到的共同性问题,所不同的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的更多是跨国移民融入本土社会的问题,而中国则主要是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社会融入主要指外来人口进入流入地之后,不断地在就业创业、娱乐消费、语言文化、社会交往和心理认同等方面作出种种调适,在适应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的基础上与周围社会逐渐融为一体的过程和状态。

    四、最新的少数民族人口调查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2.9533亿人。

    其中汉族115940万人,占91.59%;少数民族10643万占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万人,增长了11.2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55个少数民族人口数分组(单位:万人)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个)壮族 1617.88 满族 1068.23人口在1000—5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7个)回族 981.68 苗族 894.01维吾尔族 839.94 土家族 802.81彝族 776.23 蒙古族 581.39藏族 541.60 人口在500—1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9个)布依族 297.15 侗族 296.03瑶族 263.74 朝鲜族 192.38白族 185.81 哈尼族 143.97哈萨克族 125.05 黎族 124.78傣族 115.90人口在100—5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4个)畲族 70.96 僳僳族 63.49仡佬族 57.94 东乡族 51.38人口在50—1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13个)拉祜族 45.37 水族 40.69佤族 39.66 纳西族 30.88羌族 30.61 土族 24.12仫佬族 20.74 锡伯族 18.88柯尔柯孜族 16.08 达斡尔族 13.24景颇族 13.21 毛南族 10.72撒拉族 10.45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20个)布朗族 9.19 塔吉克族 4.10阿昌族 3.39 普米族 3.36鄂温克族 3.05 怒族 2.88京族 2.25 基诺族 2.09德昂族 1.79 保安族 1.65俄罗斯族 1.56 裕固族 1.37乌孜别克族 1.24 门巴族 0.89鄂伦春族 0.82 独龙族 0.74塔塔尔族 0.49 赫哲族 0.45高山族 0.45 珞巴族 0.29。

    五、最新的少数民族人口调查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2.9533亿人。其中汉族115940万人,占91.59%;少数民族10643万占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万人,增长了11.2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

    55个少数民族人口数分组(单位:万人)

    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个)

    壮族 1617.88 满族 1068.23

    人口在1000—5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7个)

    回族 981.68 苗族 894.01

    维吾尔族 839.94 土家族 802.81

    彝族 776.23 蒙古族 581.39

    藏族 541.60

    人口在500—1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9个)

    布依族 297.15 侗族 296.03

    瑶族 263.74 朝鲜族 192.38

    白族 185.81 哈尼族 143.97

    哈萨克族 125.05 黎族 124.78

    傣族 115.90

    人口在100—5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4个)

    畲族 70.96 僳僳族 63.49

    仡佬族 57.94 东乡族 51.38

    人口在50—1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13个)

    拉祜族 45.37 水族 40.69

    佤族 39.66 纳西族 30.88

    羌族 30.61 土族 24.12

    仫佬族 20.74 锡伯族 18.88

    柯尔柯孜族 16.08 达斡尔族 13.24

    景颇族 13.21 毛南族 10.72

    撒拉族 10.45

    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20个)

    布朗族 9.19 塔吉克族 4.10

    阿昌族 3.39 普米族 3.36

    鄂温克族 3.05 怒族 2.88

    京族 2.25 基诺族 2.09

    德昂族 1.79 保安族 1.65

    俄罗斯族 1.56 裕固族 1.37

    乌孜别克族 1.24 门巴族 0.89

    鄂伦春族 0.82 独龙族 0.74

    塔塔尔族 0.49 赫哲族 0.45

    高山族 0.45 珞巴族 0.29

    六、求一份社会调查报告

    实习报告_毕业实习报告模板_毕业实习报告怎么写

    双击自动滚屏 文章来源:一流设计吧 发布者:16sheji8 发布时间:2009-04-09 09:30:23 阅读:299次

    毕业实习报告

    2007年3月,我结束了16年的学习生涯怀揣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来到杭州东部纺织有限公司工作。转眼间,一个月的实习期即将过去,回想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与收获,我深深的感到在我今后的发展给予我的是一笔多么宝贵的人生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日益显露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伴随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和使用,计算机已在科研、生产、商业、服务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提高效率的途径,与此同时,单位技术成本也逐年有了明显的下降,然而办公室里的人事费用却不断增加。在国外,花费在专业、管理和行政人员上的成本占了办公室总成本的2/3—4/5,这一现象使人们对办公室自动化的要求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尽快使用现代化管理设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

    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使用,改进了统计手段,改革了统计方法,提高了统计工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将为开创人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创造条件。

    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角色,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鉴于此,首先,必须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不可以因为实习生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向有经验的同志虚心求教,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其次,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要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与此同时,也要把眼光放高远,从公司工作的全局出发,了解公司运行的基本规律、从业人的基本心态、行政管理的原则等,这种观察和训练能够使我在更广的层面熟悉工作技巧,增强适应能力。最后,以“研究者”的身份实习。要在实习前通过“双向选择”(指定、自定)方式确定一些研究课题,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利用实习机会深入社会,为正是步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可用来进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查询,综合分析。干部统计作为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干部情况的调查,整理和分析,了解干部队伍的发展趋势,为各级领导机关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干部管理,改革干部制度提供准确数

    本文来自: 一流设计吧() 详细出处参考:

    七、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调查报告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边疆省份,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6%。

    其中世居本省的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 0少数个民族。10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满、朝鲜、蒙古、回4个民族人口超过10万,达斡尔族人口4.3万,其余5个民族人口不足万人。

    赫哲族有3910人,黑龙江省独有民族,鄂伦春族3871人,占全国鄂伦春族人口的52%。满族、回族普遍使用汉语文;朝鲜族、蒙古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文;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普遍使用汉语文;其他43个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在黑龙江开发和建设中,从外地调入、分配、转业、移居而来的,大多通用汉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人口按城乡比例划分,人口居住在城市和县镇的占27.3%;居住在农村的占72.7%。按民族地区和散居比例划分,居住在自治地方、民族区、民族乡镇的占39.9%,散居人口占60.1%。

    黑龙江省建有1个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个民族区(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69个民族乡镇,其中,满族乡(镇)24个、朝鲜族乡(镇)19个、蒙古族乡(镇)6个、达斡尔族乡3个、鄂伦春族乡5个、鄂温克族乡1个、赫哲族乡3个、联合民族乡(镇)8个。全省还认定少数民族聚居村680个。

    2005年,民族工作为富民、强省、兴边、睦邻,构建和谐龙江做出了积极贡献。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初步建立了多元经济结构,种植业、畜牧业已成为民族地区的基础产业。

    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占有耕地3973万公顷,人均0.37公顷,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中央免收农业税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民族地区种粮积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2005年末,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69个民族乡(镇)生产总值分别为23.5亿元和110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35%和34%。

    自治县财政一般性预算收人1.34亿元,是2000年的4.4倍。680个民族村人均收入3297元,高于全省农村人均收入76元,是2000年的1.38倍。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教育。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的中小学大部分进入规范化学校行列,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完成了“普九”任务。

    普通高校对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政策的深入落实,使一大批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了高校学习。少数民族医疗卫生条件有较大改善,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民族语文、出版、新闻、广播事业不断发展。

    八、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调查报告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边疆省份,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6%。

    其中世居本省的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 0少数个民族。10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满、朝鲜、蒙古、回4个民族人口超过10万,达斡尔族人口4.3万,其余5个民族人口不足万人。

    赫哲族有3910人,黑龙江省独有民族,鄂伦春族3871人,占全国鄂伦春族人口的52%。满族、回族普遍使用汉语文;朝鲜族、蒙古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文;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普遍使用汉语文;其他43个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在黑龙江开发和建设中,从外地调入、分配、转业、移居而来的,大多通用汉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人口按城乡比例划分,人口居住在城市和县镇的占27.3%;居住在农村的占72.7%。按民族地区和散居比例划分,居住在自治地方、民族区、民族乡镇的占39.9%,散居人口占60.1%。

    黑龙江省建有1个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个民族区(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69个民族乡镇,其中,满族乡(镇)24个、朝鲜族乡(镇)19个、蒙古族乡(镇)6个、达斡尔族乡3个、鄂伦春族乡5个、鄂温克族乡1个、赫哲族乡3个、联合民族乡(镇)8个。全省还认定少数民族聚居村680个。

    2005年,民族工作为富民、强省、兴边、睦邻,构建和谐龙江做出了积极贡献。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初步建立了多元经济结构,种植业、畜牧业已成为民族地区的基础产业。

    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占有耕地3973万公顷,人均0.37公顷,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中央免收农业税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民族地区种粮积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2005年末,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69个民族乡(镇)生产总值分别为23.5亿元和110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35%和34%。

    自治县财政一般性预算收人1.34亿元,是2000年的4.4倍。680个民族村人均收入3297元,高于全省农村人均收入76元,是2000年的1.38倍。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教育。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的中小学大部分进入规范化学校行列,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完成了“普九”任务。

    普通高校对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政策的深入落实,使一大批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了高校学习。少数民族医疗卫生条件有较大改善,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民族语文、出版、新闻、广播事业不断发展。

    九、人口与城市发展的调查报告

    珠海市常住人口及发展状况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决定,我市于2005年11月1日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在省政府和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体调查工作人员的努力,圆满完成了1%人口抽样调查任务,机器汇总资料也已全部处理完毕。现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对我市常住人口及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一、常住人口现状及增长情况 (一)常住人口①现状 珠海陆地、海域面积755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87平方公里,下辖香洲、斗门、金湾三个行政区。 2005年11月1日零时,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141.43万人,其中男性71.33万人,女性70.1万人。

    全市常住人口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在末位。 (二)常住人口增长情况 根据我市历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市常住人口37.41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63.54万人,比“三普”增加26.13万人,增长69.8%;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123.54万人,比“四普”增加60万人,增长94.4%;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常住人口为141.43万人,比“五普”增加17.87万人,增长14.5%。

    详见表一。 表一:珠海市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表 单位:人,人/平方公里 年份 指标 1982年“三普” 1990年“四普” 2000年“五普”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 小计 % 小计 % 小计 % 常住人口 374137 635365 69.8 1235437 94.4 141.43 14.5 其中:户籍② 370296 474891 28.2 569612 57.6 78.64 38.1 外来 3841 160474 40.8倍 665825 203.4 62.79 -5.7 人口密度 296 502 69.6 758 51 839 10.7 从上述表中可看出,珠海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三普”时期48.1%的增长率,提高到“四普”的69.8%,再提高到“五普”的94.4%,1982年-2000年的十八年间,珠海人口增长迅速,年均递增率为6.9%,特别是流动人口,增速大大快于户籍人口,年均递增率达到30.8%。

    踏入21世纪后,珠海人口增速放缓,年递增率降为2.7% 二、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显示,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 日,全市出生人口为16530人,出生率为11.39‰,死亡人口4132人,死亡率为2.68‰,自然增长人口12398人,自然增长率为8.71‰。 三、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一)人口年龄构成状况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显示,我市141.43万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6.26%,15-64岁人口为110.61万人,占78.21%,65岁以上人口7.83万人,占5.53%。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1.12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61个百分点。珠海是个新兴的移民城市,五普前0-14岁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占常住人口比重达到20%以上,与珠海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

    随着城市逐渐扩大,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加强,0-14岁人口所占比重在逐步下降。由“四普”时期的23.97%,下降到“五普”的17.31%,再下降到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16.26%。

    和全省相比,珠海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显著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小:一是少儿人口比重较轻,比全省平均水平(21.32%)低5.6个百分点;二是老年人口比重小,比全省平均水平(7.41%)低1.88个百分点。

    珠海是年轻的移民城市,大量流入珠海的外来人口属于青壮年劳动力,因此导致珠海劳动年龄人口几乎占常住人口的八成。 (二)人口性别构成状况 据资料汇总显示,我市141.43万人口中,男性为71.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0.52%,女性为69.98万人,占49.48%,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2.1%。

    与“五普”相比,人口性别比上升1.87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接近,只低0.53个百分点。

    虽然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较低,但出生婴儿和少年儿童人口性别比则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2005年出生人口中,男婴占54.25%,女婴占45.75%,出生人口性别比达118.58;1-4岁组人口性别比更达到124.7%。

    四、家庭、婚姻情况 (一)家庭户规模的变化 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户规模的变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人口迁移流动、生育政策和家庭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汇总资料显示,我市共有家庭户41.64万户,比“五普”增长37.79%,其中城镇家庭户36.58万户,农村家庭户5.06万户。

    我市家庭户规模自建市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家庭户规模(人/户)从“三普”时期4.4人,下降到“四普”3.8人,再下降到“五普”3.10人,到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2.84人,家庭户规模越来越小。

    与全省平均水平(3.39人)相比,少0.55人。 城镇家庭户规模低于农村。

    资料显示,我市2005年城镇家庭户规模为2.8人,而农村为3.19人。 (二)婚姻状况的变化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绝大部分成年人都处于一定的婚姻状态下。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在婚姻状况栏沿用“五普”指标,同样分为:未婚、初婚有配偶、再婚有配偶、离婚和丧偶。 1.未婚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未婚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29.71%,比“五普”下降2.37个百分点。

    从性别比来看,男性未婚人口高于女性未婚人口。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