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察的方案范文

一、儿童行为观察中样本描述方法有哪些优点
什么是描述的方法?是对自然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复制,观察者记录所观察的资料,然后对事实作分类和分析。
1、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者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 2、日记式记录法:对学前儿童做一段长时间的研究,以日记的方式记载学前儿童成长与发展中某特定范围的情形。
3、轶事记录法:观察者将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儿童的行为所用。 4、样本描述法:详尽的、连续的,或顺序性的行为描述及当时情境的描述。
第五讲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取样方法:时间取样、事件取样 1、时间取样:在事先设定的时间内,规律性间隔或随机性间隔观察和记录所选择的行为。某段时间=全部时间 2、事件取样:是指选择某一特定的事件作为记录的对象,只要事件一出现,便进行记录的方法。
第六讲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评量和检核的方法 1、评量和检核:观察者不仅要作观察,而且还要对行为做出评价或判断。评量法也被称作为等级评定。
是用来量化从观察中所得印象的一种方法。 2、行为检核法:一系列项目的排列,并标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
什么是描述的方法?是对自然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复制,观察者记录所观察的资料,然后对事实作分类和分析。 1、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者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
2、日记式记录法:对学前儿童做一段长时间的研究,以日记的方式记载学前儿童成长与发展中某特定范围的情形。 3、轶事记录法:观察者将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儿童的行为所用。
4、样本描述法:详尽的、连续的,或顺序性的行为描述及当时情境的描述。 第五讲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取样方法:时间取样、事件取样 1、时间取样:在事先设定的时间内,规律性间隔或随机性间隔观察和记录所选择的行为。
某段时间=全部时间 2、事件取样:是指选择某一特定的事件作为记录的对象,只要事件一出现,便进行记录的方法。 第六讲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评量和检核的方法 1、评量和检核:观察者不仅要作观察,而且还要对行为做出评价或判断。
评量法也被称作为等级评定。是用来量化从观察中所得印象的一种方法。
2、行为检核法:一系列项目的排列,并标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供观察者判断后选择其中之一并做出记号。
二、幼儿观察行为观察分析应从哪些方面分析
主要内容:一、《指南》对观察、了解儿童的意义.1.提供了导向性的指引,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内涵。
2.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帮助我们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了解儿童。 二、怎样理解和运用 1. 需要熟记其中的领域及其目标,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整体形象。
2. 目标下的“典型表现”为我们指明了观察、了解的不同维度,评估儿童的某一方面的学习与发展要从不同的维度去观察、了解,要从多方面的信息对其作出综合评估。 三、运用《指南》客观、积极地观察了解幼儿 1. 一日生活和游戏是儿童真实发展状态的表现,是最佳观察机会。
2.客观记录和描述儿童的行为表现是评价儿童和做课程计划的前提。 1)对幼儿的表现要客观地记录和描述,这也是教师了解幼儿以及制订下一步教育策略的基础。
客观地记录和描述而不是解释性、判断性的笔记。 2)在观察中重点记录有意义的行为表现。
深入了解表现背后的原因、兴趣和学习特点。观察者并不是被动的,及时地捕捉有意义的行为,使之成为进一步观察或者制订课程计划的基础。
A与观察目的相关的行为表现是有意义的。 B问开放性的问题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促进和加深幼儿行为的意义 C以观察到的有意义的行为表现为基础,创造不同情境,让幼儿探索新材料和与同伴互动,做进一步观察。
与同事讨论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观察记录质量的途径,不同的人看同一个问题的角度不同,在他人的批评中反思,继续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记录水平。 3.积极正面地分析和看待幼儿。
儿童能够表现出任何一种能力都是一个过程,我们观察、了解儿童需要善于发现儿童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 可借鉴《活用幼儿学习指标》介绍的一种方法,通过儿童表现的三种情形发现其的进步:A 最初朝向某项学习指标迈进的情形(萌发); B 朝向某项学习指标进步的情形(进步中); C达到某项学习指标的情形(达到)。
《指南》中说,游戏中观察幼儿,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尊重。幼儿的能力和学习方式有个体差异,幼儿的学习和探究经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只要没有危险,请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宽容。
而且最好不要过多干涉幼儿的游戏。一鸣在我的引导下,大胆指出自己的意愿,一定程度上对我有了信任感,所以即便是游戏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游戏,他都会用疑惑的眼神望向我,收到肯定的眼神后自由的参与到活动中。
了解幼儿,一日生活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他们的真实表现往往会反映在最习惯性的生活活动和游戏中。寻找颜一鸣在生活、游戏中的点点滴滴,观察记录再进行分析,帮助他更快的适应到新的生活、学习氛围中。
三、结合观察法的运用,设计一个引导儿童观察的实例
1、观察法。幼儿自己运用五官探索发现冰、水、气的特点。
2、实验法。教师设计相关实验,幼儿动手参与实验,体验“冰--水--气”及“气--水--冰”的过程。
3、演示法。教师对实验进行演示。
4、讲授法。教师讲解相关的知识与原理等。
5、谈话法/问答法。教师进行启发性提问,以引导幼儿思考、获取知识;师生就某些知识点进行问答练习,以巩固知识。
6、讨论法。幼儿就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思考进行讨论。
7、游戏法。教师设计与水的三态相关的游戏,请幼儿参与其中,进一步巩固认识。
四、幼儿的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怎么写
行为记录: 自主性游戏时辉辉要玩搭积木,可是建构区里已经都有了很多孩子了,辉辉一看连忙挤了进去,旁边的孩子说:“你看我们已经满了六个人了啊。”
辉辉还是不听,仍旧挤,对着旁边的孩子就推,一边推还一边说:“我就要玩。”看见没有孩子让给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就哭了起来。
行为分析与指导 在家的任性习惯在一遇到问题时就会显露出来,语言交流的欠缺和任性的脾气,让辉辉缺少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老师就请他先起来,然后说:“辉辉,如果你进行继续哭下去的话,那么什么好玩的游戏都玩不到了,但是如果你现在不哭,先到其他的地方去玩,那么你不仅可以玩到其他好玩的游戏,而且明天你也可以再去玩搭积木了。”
辉辉听了老师的话,先是停住了哭声,然后又点了点头,接着自己就去聪明屋里玩起了叠石头,一会就拼出了小花来。 虽然辉辉很任性,但是在抚平了情绪后和他讲道理还是通的,有时在给幼儿讲道理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多提供一些幼儿自己选择的机会,让幼儿有了自主的选择的机会幼儿也会有一种被认同的感觉,比起说教的方法要有效。
五、幼儿的观察方法有哪些
一、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无论什么样的观察活动都可以让观察者获取大量的信息,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获取的信息,其价值是不同的.因此,观察者首先应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师就因为没有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角度,而使其“客观描述”笼统、简单,致使观察活动流于形式,失去意义.例如,某教师对一位新生晨间入园适应情况进行观察,观察记录中仅有一句“xx走到门口,抱着妈妈说不愿上幼儿园”.可以说这是一次意义不大的观察,教师无法通过这次观察寻找有效的教育切人口.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新生在入园时都有哭闹现象,不同幼儿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只有通过对幼儿哭闹持续时间、父母处理方法、幼儿情绪变北过程等细节的观察,才能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寻找切实有效的新生入园教育策略. 二、重视对幼儿操作过程的观察 在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时,很多教师常常重结果、轻过程.如某教师这样记录:“xx到美工组玩了一会儿,什么也没画出来,就到别的组去了.”这位教师只注意了操作结果,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兴趣、如何摆弄材料等细节却忽略了,而这些信息往往更能使教师受到启发,并促使教师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该幼儿在现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幼儿操作活动过程的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