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中文系论文范文

    一、中文系毕业论文

    32.白居易讽谕诗的价值及的特色

    33.苏轼及苏门弟子的词之创作论

    34.《水浒传》的传奇性之我见

    35.晚唐五代词风格论

    36.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及得失论

    37.《桃花扇》人物论

    38.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蟠人物形象异同

    39.试论《红楼梦》中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个人情绪

    40.试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时所伴随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入功能

    41.试分析《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典型性

    42.试分析《水浒传》中三个英雄女性与三个反面女性在写法上的异同

    43.试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与李逵的关系及宋江毒杀李逵的悲剧特色

    44.试论《三国演义》中人才与死亡观的冲突

    45.试分析《三国演义》中作者塑造诸葛亮形象所用的创作手法

    46.试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性格悲剧及其对蜀汉形势之影响

    47.试论“异质同构”现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典型性

    48.比较分析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相同题材中女性形象之不同点

    49.试分析《西厢记》中崔莺莺性格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必然性

    50.试论关汉卿戏曲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

    51.试分析元散曲创作与元杂剧创作在语言上的异同

    52.试分析李渔“十部传奇九相思”对明清传奇创作题材选择上的概括性

    53.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崔张爱情与《牡丹亭》中杜柳爱情之异同

    54.试论汤显祖传奇创作中“生”角的类型化现象

    55.试论《长生殿》中背景描写对人物心理刻画的补充效果

    56.试分析洪升创作《桃花扇》时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手法

    57.试比较分析元杂剧与明清传奇创作中人物道白的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

    1.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2.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3.鲁迅小说中的忏悔意识

    4.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5.鲁迅小说的诗化特征

    6.鲁迅与老舍国民性批判比较

    7.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8.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9.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10.沈从文小说的抒情化倾向

    11.论沈从文创作中的人性内涵

    12.萧红小说创作的抒情色彩

    13.郁达夫小说艺术论

    14.废名小说的审美特征

    15.废名小说艺术论

    16.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17.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

    18.审美化的人生——张爱玲散文论

    19.冯至诗歌中的现代意识

    20.论艾青诗歌中的忧郁

    21.《围城》新论

    22.郭沫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3.《女神》浪漫主义风格论

    24.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

    25.周作人散文艺术论

    26.朱自清散文艺术浅析

    27.冰心“小诗”简论

    28.徐志摩散文艺术论

    29.徐志摩诗歌中的意境

    30.戴望舒与中国现代诗派”

    31.曹禺戏剧的诗意特征

    32.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

    33.巴金《寒夜》新论

    34.鸳鸯蝴蝶派再认识

    35.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论略

    36.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37.论《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形象

    38.五四文学社团研究。

    39.鲁迅作品研究。

    40.20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研究。

    41.20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研究。

    42.茅盾作品研究。

    43.巴金作品研究。

    44.老舍作品研究。

    45.曹禺剧作研究。

    46.沈从文作品研究。

    47.张爱玲作品研究。

    48.解放区文学研究。

    49.赵树理作品研究。

    50.郭沫若作品研究。

    51.戴望舒诗作研究。

    52.艾青诗作研究。

    53.闻一多诗作及诗论研究。

    54.徐志摩诗作研究。

    二、中文系毕业论文

    32.白居易讽谕诗的价值及的特色

    33.苏轼及苏门弟子的词之创作论

    34.《水浒传》的传奇性之我见

    35.晚唐五代词风格论

    36.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及得失论

    37.《桃花扇》人物论

    38.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蟠人物形象异同

    39.试论《红楼梦》中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个人情绪

    40.试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时所伴随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入功能

    41.试分析《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典型性

    42.试分析《水浒传》中三个英雄女性与三个反面女性在写法上的异同

    43.试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与李逵的关系及宋江毒杀李逵的悲剧特色

    44.试论《三国演义》中人才与死亡观的冲突

    45.试分析《三国演义》中作者塑造诸葛亮形象所用的创作手法

    46.试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性格悲剧及其对蜀汉形势之影响

    47.试论“异质同构”现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典型性

    48.比较分析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相同题材中女性形象之不同点

    49.试分析《西厢记》中崔莺莺性格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必然性

    50.试论关汉卿戏曲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

    51.试分析元散曲创作与元杂剧创作在语言上的异同

    52.试分析李渔“十部传奇九相思”对明清传奇创作题材选择上的概括性

    53.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崔张爱情与《牡丹亭》中杜柳爱情之异同

    54.试论汤显祖传奇创作中“生”角的类型化现象

    55.试论《长生殿》中背景描写对人物心理刻画的补充效果

    56.试分析洪升创作《桃花扇》时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手法

    57.试比较分析元杂剧与明清传奇创作中人物道白的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

    1.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2.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3.鲁迅小说中的忏悔意识

    4.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5.鲁迅小说的诗化特征

    6.鲁迅与老舍国民性批判比较

    7.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8.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9.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10.沈从文小说的抒情化倾向

    11.论沈从文创作中的人性内涵

    12.萧红小说创作的抒情色彩

    13.郁达夫小说艺术论

    14.废名小说的审美特征

    15.废名小说艺术论

    16.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17.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

    18.审美化的人生——张爱玲散文论

    19.冯至诗歌中的现代意识

    20.论艾青诗歌中的忧郁

    21.《围城》新论

    22.郭沫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3.《女神》浪漫主义风格论

    24.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

    25.周作人散文艺术论

    26.朱自清散文艺术浅析

    27.冰心“小诗”简论

    28.徐志摩散文艺术论

    29.徐志摩诗歌中的意境

    30.戴望舒与中国现代诗派”

    31.曹禺戏剧的诗意特征

    32.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

    33.巴金《寒夜》新论

    34.鸳鸯蝴蝶派再认识

    35.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论略

    36.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37.论《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形象

    38.五四文学社团研究。

    39.鲁迅作品研究。

    40.20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研究。

    41.20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研究。

    42.茅盾作品研究。

    43.巴金作品研究。

    44.老舍作品研究。

    45.曹禺剧作研究。

    46.沈从文作品研究。

    47.张爱玲作品研究。

    48.解放区文学研究。

    49.赵树理作品研究。

    50.郭沫若作品研究。

    51.戴望舒诗作研究。

    52.艾青诗作研究。

    53.闻一多诗作及诗论研究。

    54.徐志摩诗作研究。

    三、找一篇师范中文系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范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四、谁能提供一个中文系的毕业论文范文网址

    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论文网站。

    论文之家 http://www.91qikan.com 优秀论文杂志 http://www.interpapers.com/kj/ 论文资料网 http://www.51paper.net/ 法律图书馆 http://www.law-lib.com/ 法学论文资料库 http://www.law-lib.com/lw/ 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http://www.cnceo.com/school/lwj.asp 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http://mba.001.com.cn/mbamba.htm 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forumcn.com/sblw/ 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http://www.sse.org.cn/sse/yjkw/gkfblw.asp 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http://www.lqzx.com/lunwen.htm 论文商务中心 http://doc.cei.gov.cn/ 法律帝国: http://www.fl365.com/gb/lawthinker/bbs/default.asp 学术论文 http://www.hrexam.com/advanced1.htm 论文统计 http://www.sci.com.cn/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http://www.lib.pku.edu.cn/xwlw.html 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http://www.lib.tsinghua.edu.cn/new/thesis.html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论文中国 : http://www.chinawrite.com/ 新浪论文网分类: http://dir.sina.com.cn/search_dir/jy/lw/ 中国论文联盟: http://www.lwlm.com/ 大学生论文库 http://www.syiae.com/lunwen 论文资料网: http://www.51paper.net/。

    五、跪求中文系毕业论文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留存的诗虽然为数不多,但却有着深湛的思想意蕴、沉厚的时代内容和浓挚的艺术气韵。

    诗中豪气纵横,笔触犀利,充盈着阳刚之气、骏健之风,形成了与其词风遏然有别的独立诗格。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抱负非凡的女作家,她在诗、词、文、赋等方面都有所成就。

    长期以来,她的诗在其词名的掩盖下,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尽管她的诗流存下来的不多,但其诗作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要比她的词更为广阔,并且充满了辛辣讽刺,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因此,我们在研究李清照时,必须顾及她的诗作,这样才能对她的思想、生活与创作等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李清照的诗所反映的思想内容,首先是不满现实政治的黑暗,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北宋末年,宋王朝已走向大动乱乃至灭亡的时代。统治阶级荒淫昏玻,政治腐败;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诗人深为国家民族的命运担忧,她在《语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中,借“安史之乱”的史实,抒写个人的感慨和识见,有力地揭露了黑暗的现实,告诫统治者要任用“贤相”、“良将”,一致抵御外侮。她大声疾呼:“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俱在”。

    否则,就将重蹈唐朝的覆辙,出现“时移势去真可哀”的局面。这首立意新颖、气势豪放、笔力雄健的诗作,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作品,充分显示了她的政治敏感性和勇于干预现实的精神。

    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外族的不断人侵,终于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李清照被抛入“九地洪流乱注”的苦难生活中,饱受着流离失所的折磨。

    在乱离生活中,她目睹了统治集团投降派逃跑偷安,人民生活极度痛苦的社会现实,心中激起了满腔的愤怒。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春,金人挥师南侵,高宗自扬州渡江南逃。

    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随丈夫乘舟沿江去芜湖、途经当年项羽兵败自刨的乌江县,她写下了简洁犀利、铮铮有力的五绝《乌江))(此诗亦题作《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室南渡后,主降主战两派斗争激烈,由于赵构无心抗战,投降派在朝中操纵大权,中原恢复无望,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李清照以项羽于坟下宁死不屈的气节,斥责统治集团逃跑偷安、无心抗敌的罪恶行为,主张活要活得有志气、死要死得悲壮,对南宋政权苟且偷安进行了辛辣讽刺。

    爱国之心溢于诗行,政治倾向性极为鲜明,诗人俞正燮曾称赞这些诗句“忠愤激发,意悲语明”。 这些诗刺痛了南宋君臣的神经,所以招来了流言蜚语和无端的诬蔑,但诗入仍以诗歌形式针贬时弊,干预现实。

    她针对有些民族败类如张邦昌、刘豫之流,充当敌人的傀儡,在敌军卵翼之下先后成立伪楚、伪齐政权的可耻行径、又写下了《咏史》一诗: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庆。 所以播中散,至死薄殷周。

    李清照期望南宋朝廷能像东汉光武帝刘秀那样,光复社傻,统一南北,重振汉族政权。诗中以两汉喻指两宋,把类似王莽新朝的楚、齐伪政权,拟为令人憎恨的“赘庆”,说明南宋继承北宋。

    正如东汉继承西汉一样,才是合法的政权,坚决反对伪楚、伪齐。并热情颂扬不与曹魏合作以至慷慨牺牲的稽康,借以讽刺张邦昌、刘豫等傀儡,呼唤忠耿之士刚肠疾恶、不畏强暴。

    这类体现诗人关怀国运、重视气节的爱国主义诗篇,对鼓舞人们当时的抗敌斗志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朱嘉评此诗云:“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李清照诗作反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她对故国旧家的怀念。经过几年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加深了诗人怀念故国旧家、同情北方沦陷区人民的感情。

    宋高宗绍兴三年癸丑(1133年),李清照有感于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胃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写下《上枢密韩公诗》,诗作倾吐了患难时代一个普通百姓的真诚心声和愿望。她自恨无力拯救祖国的危亡,只能表示“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坯土”,以深沉的笔触倾诉了自己对故土的殷殷思念和对中原人民的无限关切。

    她避乱金华时写的《打马赋辞)),更是以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发出“佛狸定见酉年死”的诅咒。她还热烈歌颂横戈杀敌的民族女英雄花木兰,感叹自己“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与广大人民结伴还乡。

    这些思念故国旧家的诗篇,都是其爱国思想的映。 李清照诗的再一方面内容,即由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的追求自我解脱的思想。

    诗人的青年时代,赵、李两族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中都是失败者。她虽然不曾参与直接的斗争,却受到间接的影响。

    冷酷现实的教训,使她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仕宦生活的险恶,感到无比僧恨,幻想逃到虚幻的超现实的境界,以摆脱尘俗的干扰,她的《感怀》诗,便是这种思想的反映。特别是那首《晓梦》诗,更是把这种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

    因缘安期生,邂逅曹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与瓜。 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虽非助帝功,其乐何莫涯。 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磋。

    前十四句写梦境,后四句写梦醒时的心情。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