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幕剧剧本格式范文

1.话剧(独幕剧)的格式准确一点是什么
格式:
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独幕剧按作品形式规模划分的戏剧类别之一,与多幕剧相对应。指剧情在一幕内完成的小型戏剧。通常只有一个场景,也可以有两个以上场景。由于它篇幅大都较小,有时又称之为小戏。在独幕剧中,一般人物较少,情节线索单纯,从一个生活侧面反映社会矛盾,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戏剧故事。
独幕剧是戏剧作品的一种形式,全剧情节在一幕内完成。篇幅较短,情节单纯,结构紧凑,要求戏剧冲突迅速展开,形成高潮,戛然而止。多数不分场并且不换布景。
2.剧本格式是什么样的
下面我具体谈一下剧本格式,剧本格式:1.写在前面的话:介绍人物(所有) 比如: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雷雨》) 人物介绍要有名字,身份,有时还要年龄,生平简介(如《茶馆》),性格特点等,有利于演员进一步把握角色的特征。介绍“景”:景是指具体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主要的地点等,在《雷雨》中就将四幕的布景都做了介绍。
2.正文:第N幕 人物(本幕出现的):…… 时间(具体):…… 地点:…… [幕启: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开幕的布景,人物的动作 XXX:(XXX的动作)……对白 [可以是不同人物的动作 ——幕落 有时会有旁白或独白,以()的形式写在相应位置 PS:像《哈姆雷特》一类的外国剧本对戏剧格式就要就不高。网上的一些我也都看过了,稂莠不齐,所以我也不拿来糊弄大众,以上就是剧本的格式,全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得哟~~~· 参考《哈姆雷特》《雷雨》《茶馆》《善良归家(独幕话剧)》,这可不是随便Ctrl C+Ctrl V 《哈姆雷特》《雷雨》《茶馆》之类我就不多说了,我来举个比较独特的例子:善良归家(独幕话剧) 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
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 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 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良身边急驰而过,金钱上,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善良:我是善良啊!我也不知道被哪些人扔到这儿了,你能带我回家吗? 金钱:(大惊失色)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筑起了一座金山,如果有了 你,我的金山不垮才怪呢!你去找别人吧。
(说着一阵烟似地跑了。) 善良叹了口气,只好又继续一个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上艰难地走着。
[远处有一辆宝马骄车向着善良飞奔而来,地位上,善良似乎再次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边喊边用力地挥着手。)
地位:你是谁?为什么在这儿挡我的车呢?(说着停车开了车门。) 善良:我是善良,不知被哪些人扔到了这荒原上,你能带我回家吗? 地位:(非常吃惊)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如果有了 你,我的地位怎么保得住呢?你去找别人吧。
(说着风一样地溜走了。) 善良长叹着,只好一个人继续在茫茫荒原上艰难地走着,眼眶里不由涌出了委屈的泪水。
(画外音:伤心的善良能不能回家呢?) [远处有一辆红旗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来,权力上。 善良:停车!停车!(善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再次挥动着沉重的双手。)
权力:你是谁啊?怎么这样狼狈呢?(慢慢地摇下了车窗。) 善良:我是善良,我被人们抛弃了,你能带我回家吗?(语气已经近乎乞求了。)
权力:(大怒)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有了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有了 你,我怎么保得住它呢!你还是呆在这儿吧。(话一完就不见了。)
[善良仰天长叹,一屁股坐在地上,两眼泪汪汪的,冻得直发抖。突然,一位老人出现在善身边,并给善良披上了一件大衣。
时光老人:孩子,穿上吧,请跟我一道回家吧。 善良:(惊奇)您是谁? 时光老人:我是时光老人,是特地来带你回家,把你带回人心中的。
善良:您为什么要帮我?先过去的三位都很怕我,难道您不怕我吗? 时光老人:因为只有我知道你才是最宝贵的。 [在他们一道回家的路上,时光老人指着路边四轮朝天的三辆车哈哈大笑 时光老人:你看,他们没有你,金山再高也会垮掉,地位再高也会掉下来,权力再大也不会 持久。
我正是因为拥有了你才能长留世间,世间只有你才是永恒的!(剧终) 综观全文,有以下几点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一、立意高远。剧本做到了把较抽象的事物人格化和具体的事物抽象化的统一,剧本中的金 钱、地位、权力虽是抽象的,但作者一联系生活实际就具体化了;尤其是金钱、地位、权力抛弃善良的结局、时光老人的言行,再加上画外音的巧妙运用深刻地表达出人们需要善良,善良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这一主题。
这比那些空喊口号的文章要深刻得多,立意也高远得多。 二、形式新颖。
文章用剧本的形式写成,而且在布局上、表达上都很符合剧本的要求,有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的交代,有供演出的舞台说明,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具有个性的人 物对话,有矛盾冲突突,真可谓是别出心裁,表现了作者较深厚的文学功底。 三、构思表达精巧。
作者以其丰富的想像力,编述了善良被抛弃又回到人间的故事,巧妙地 设计了四个具体的场景,在这四个场景中情节和语言都富于变化。如刚开始面对金钱时,善良是“满怀希望地招着手”;两次被拒绝后,面对权力时,善良是“挥动着沉重地双手”。
特别是结束时,时光老人的话语和画外音的设计,可谓是画龙点睛,余味无穷。独幕剧格式就非常简单,因为本来就是小剧本,无须赘述。
3.剧本的基本格式
文学剧本的写作格式 (一)文学剧本的写作格式 文学剧本是电视剧的基础,由剧作者完成,是未来电视剧的框架,对未来电视剧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以及风格等作出明确规定。
就篇幅而言,一般情况下每集电视剧的长度加上片头片尾播映时间大约五十分钟,写成剧本大约一万五千字到两万字之间,包含的场景多则七十到一百以上,少则十几个乃至几个场景。也有较长的,如最近播映的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每集长度达九十分钟以上。
有些系列短剧,每集长度不过二十多分钟,写成剧本也不过六七千字左右。 在对剧本的要求上,剧作者与导演视角总是有所区别,剧作者往往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希望剧本有更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导演看重的是可拍性,注重剧本的情节和结构,讲究视觉效果,其文学色彩在拍摄中往往会被剥离开去,剧作者与导演对剧本的不同要求,也就形成了两种文学剧本样式,一种偏重文学性,另一种则偏重镜头感。
1、偏重文学性的剧本 特点: (1)剧本不但是可供拍摄的(习惯上称为“可拍性”),而且也很注意文字语言的修辞和文采。它既为导演拍摄提供了基础,又能成为一种普通读者阅读的文字读物。
(2)往往以场景的时空变化来划分剧本的文字段落,但不在每次时空转换的时候标明时间、地点之类,而是通过对情节的描述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3)不对拍摄技术作明确的规定(比如注明什么“特写”、“推”、“淡出”之类),而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直接描写把内容暗示出来。
[示例一] 1921年1月的一天,午后。 伦敦,泰唔士河畔,码头上。
冬天的伦敦,细雨中,浓雾渐渐散开,但湿气还是时时扑面而来。接船的人群中,徐志摩身着深灰色长大衣,外裹一件雨衣,戴着礼帽,衣领也都翻立起来。
他右手挎着一把长柄雨伞,左手捧着一束鲜花。一旁,站着刘叔和,也是一身御寒的衣着。
一会儿,一辆黑色小车驶近,停下,陈西滢从车窗内探出头来,抬手向徐志摩打了个招呼: “志摩,我先去把车停好。”说完,小车慢慢向停车场驶去。
停好了车,陈西滢向着徐志摩、刘叔和走来。 徐志摩: “来,来, 西滢兄!叔和,这位就是陈西滢先生,说好了今天介绍你们见面的。”
刘叔和走向陈西滢:“久仰, 久仰! 志摩早就说了, 您是大名鼎鼎的吴稚老、吴稚晖老先生的外甥!” 陈西滢: “叔和兄的大名,我陈西滢也早就如雷贯耳了。今日相识,十分荣幸。”
徐志摩: “好了好了, 都那么客气做什么?以后,大家还要互相关照才是。” 刘椒和: “我们也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 了。
不,这话不对,志摩的家眷一会儿就到,他不算沦落人了,不与我们为伍了!” 2、偏重于镜头的剧本 特点: (1)编剧把提供导演拍摄作为自己唯一的责任和目的,并不准备使自己的剧本成为一种文字读物。因此,多采用对动作或画面的直接白描,不追求文采,无可读性。
(2)以场景(有时甚至细致到以镜头)来划分文字的自然段落。在每段之首专用一行文字标明场(或镜)号,场面发生的地点、时间等等。
[示例二] (1)校园(外 日) 俯看,浓郁的树木,古色古香的建筑。 越过大片树林,看见一片湖水。
湖光粼粼,杨柳依依。 湖畔的长椅上,相依相偎的恋人,埋头读书的学生。
对面,几幢红砖大楼,由远而近。 (2)机房(内 日) 齐雪竹坐在电脑前,专注地看着着电脑屏幕。
细长的手指在键盘上熟练地跳动着。 屏幕上出现一行行英文字母。
齐雪竹看着屏幕低声念着。 字幕:齐小姐:我们已于4月16日收到您寄的电子邮件,您在信中回绝了我校给您提供的入学机会及奖学金,对此我们深表遗憾并祝您好运…… 齐雪竹呆呆地看着屏幕,抬起双手,插进自己头发里,摇着头,痛苦而困惑,喃喃自语:天啦,这到底怎么回事…… 声音越来越大,在大楼里回响。
(3)教室(内 日) 萧锋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侃侃而谈:……在我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包含了中国人全部的道德理念。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得到的,别人肯定也不想得到。
譬如说…… 呼机的响声。萧锋住口,皱着眉头往下看着。
台下, 学生们回头看着, 目光集中一个学生身上。 学生满脸通红,低头把呼机关上。
萧锋淡然一笑:譬如说,假如你是个老师,此刻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是你, 那你肯定不希望听到这种声音。 教室里又响起了呼机声。
萧锋停住嘴,皱起眉头,看着底下的学生:谁的呼机?肯不能关掉? 学生相互看着,有人摸出呼机来看着。 萧锋神色严厉:把呼机都给我关掉! 有学生笑着:老师,是您的呼机! 萧锋伸手往腰间一摸,把呼机拿出来看了看,尴尬地笑了笑:哦,对不起! 学生们看着萧锋,哄笑。
(3)经常明确地从技术上规定拍摄的方法,甚至详细地对摄制组的其他创作人员(导、演、摄、录、美——)也作出许多的较为具体的指示。 [示例三] (1)外景。
泰晤士河口,日落。风在尖声呼啸,宛如鬼啸。
远景。小男孩匹普沿着河口岸边跑来,他沿着弯曲的小道跑向摄影机,摄影机用跟摇镜头拍摄。
小道旁边竖着一个把犯人尸体示众的绞架,匹。
4.怎么写戏剧独幕剧
剧情在一幕内完成的小型戏剧,我们通常称为独幕剧,它可以有一个场景,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场景。
在独幕剧中,一般人物较少,情节线索单纯,从一个生活侧面反映社会矛盾,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戏剧故事。 “独幕剧”这个术语,据说是20世纪初从日本挪用过来的。
而日本的这个称呼,又是根据英文oneact play来的,它的本意是“一次动作的戏”,因此,把它译为“独幕剧”并不确切。但是,这个词已约定俗成并沿用至今。
从时间长短上对独幕剧并没有什么特定的限制,可长可短。最长的独幕剧无从考证,但最短的独幕剧却有例证。
20世纪初,未来派剧作家康纪罗写的独幕剧《只有一条狗》,全剧只有30个字: 登场人物? 一条街,黑夜,冷极了,一个人也没有。 一条狗慢慢跑过这条街。
(幕下) 独幕剧也分为独幕喜剧和独幕悲剧等。 独幕剧也随着戏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戏剧理论界认为独幕剧大约产生于17世纪,当时叫它为小戏,一般在大戏开始之前演出,目的是为了照顾那些迟到的观众。如法国莫里哀于1668年前后创作的《逼婚》。
而现代意义上的独幕剧,是伴随着19世纪末西方戏剧史上名噪一时的“小剧场运动”而诞生的一种戏剧体裁。
5.剧本的具体写法是什么 比如为班级写一个剧本 怎么写比较好
剧本呢,一般有独幕剧和多幕剧之分。
一般地,为班级写剧本的话,应该用多幕剧比较合适。首先呢,要确定剧本的主题和内容。
然后划分一下,可以分成几幕。基本上,每幕的场景是没有太大变化的。
剧本的开头是这样的:时间:地点:人物:[幕起然后,举个例子来说明文中的格式吧。同学甲(面带微笑地) 我们出去玩吧。
{同学乙点点头,合上书本,走出了教室。对人物的神态,用“()”来注明,对于人物的动作或环境描写,用“[”就可以了。
最后,要写上[幕落至于取材,可以从平时的学校生活中取材,可以通过一件小事来反映一个特点或品质。对于人物的台词,要接近于生活,更口语化一些,不要用太多的书面用语,也不能太过繁琐。
最好在起草完之后读一遍,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微调。
6.话剧剧本有什么格式要求呐
一、话剧剧本
剧本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供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文学脚本,它是戏剧的基础,是一剧之本。
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高潮部分也是编写剧本和舞台演出的“重头戏”,是最“要劲”、最需要下工夫之处。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