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开题报告范文格式

一、【(趣味英语)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
浅议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的撰写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开题报告 格式 注意事项 摘要 课题方案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能为研究者提供明确而可操作的程序.课题方案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实施计划、预期成果等部分.课题方案一般以表格形式呈现.撰写课题方案时要注意科学性、可行性和过程性. 课题方案的制定是课题研究的必要条件,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明确的、可操作的程序,而且为这些程序的操作提供可靠的方法,是课题研究的“蓝图” .科学研究是一个广泛收集信息,并通过分析、加工、处理得出有助于认识、解决相应问题的结论过程.由于师生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素养的限制,对课题研究往往停留在经验层次上,而忽略了科研的根本环节(信息的即时收集、分析、加工和处理工作).因此,重视课题方案的设计,对于保证研究的规范性,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⒈课题方案的内容 课题方案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成员分工、实施计划、可行性论证、预期成果及其表达形式等,其中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主要部份.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越容易操作.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⒉课题方案的格式 一般用表格形式呈现,也可用其它方式表达(详见附件:研究性学习课题“宠物热对社区生活的影响”的课题方案). ⒊撰写课题方案的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可行性.课题方案要详细、明了,研究方法和步骤要具备可操作性.实施计划要写得具体、翔实,各研究阶段时间安排要合理、充裕,课内时间一般用于选题、搜集资料、交流展示,而调查、实验、材料处理、论文撰写尽量安排在课外;若是实验研究要考虑重复实验,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研究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课题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师的指导能力来确定.资料搜集和实验尽量在校内完成. 二要注意科学性.课题方案要体现出立意新颖、结构严谨、行文流畅等特点.提出问题和目的意义要与预期结果相吻合;方案中各部分切忌张冠李戴;获得的信息资料和提出的观点要客观真实,经得起推敲. 三要注意过程性.整个研究过程必须在课题方案中体现出来,如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选题→开题→资料搜集→实施→结题→交流展示→研究后反思)和预期结果等等. 参考文献[1] 蒋志萍等.2003.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书)[2] 杨章宏.2000.教育科研过程.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书)附:研究性学习“宠物热对社区生活的影响”课题方案 研究课题宠物热对社区生活的影响课题组成员方卉 、郑晓辰、董晓、王宇喆、倪靓霞课题组长卢静 班级新高一夏令营指导老师吕柏盛 研究背景(为什么提出研究课题,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家庭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空余之时饲养起了宠物.原来饲养用于特殊用途的动物,也逐渐成为人们平日玩耍、取乐的对象.饲养宠物可以培养人与动物的情感,协调人与动物的关系,还能给人们带来愉快、活力和希望,增添生活乐趣,可以说益处不少. 随着宠物热的兴起,也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狂犬病死亡率居高不下,宠物随地大小便影响市容,宠物的叫声严重扰民等等.如何规范宠物管理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宠物热对社区生活影响的课题研究,探索宠物热带来的利与弊,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来规范城市的宠物管理. 研究内容: 1、了解嘉兴市居民社区中宠物饲养的现状,包括人们养宠物的原因,饲养宠物的有关事项,宠物的运动场所及时。
二、英语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和情感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根据这一理念,口语交际教学应努力凸显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精心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着眼整体,实现三维目标一体化。 【关键词】:双向互动 创设情境 三维一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从中可以看出,口语交际的教学应有别于以往的听话、说话训练。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优化口语交际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努力凸显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是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是口语交际训练不同于以往听话或说话训练的一个显著特征。
听话、说话是单向的活动,而口语交际则是一个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像日常生活中那样互为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并模拟生活实际双向互动地进行训练,才能体现出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切实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二年级的口语交际《秋游》教学: (1)(出示多幅秋景图片)师:小朋友们看,秋天多美啊,你们想去秋游吗?(想)我们到哪儿去,干什么呢?老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好吗?(四人小组商量,并说说你们为什么选这个地方。
一人发言时,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听,有不同想法或有疑问的等别人说完了再提出来) (2):请各组小朋友派一个代表把商量的结果跟老师同学们说说。(汇报时,其他同学认真听,有意见的提出来) (3)通过交流协商,最后大家确定秋游的地点 (4)去秋游应该准备哪些东西呢?应注意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后向老师提建议。
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围绕“秋游“这个主题事件,进行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多向交流。通过广泛的互动交际,学生学会了倾听、表达与应对,学会了尊重别人、与人合作。
二、精心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口语交际是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 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外部条件和动力源;和谐民主的氛围则是大胆进行口语交流的前提。
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不能称之为“交际”。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似的感觉,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营造氛围,打造人际情境。 “情动而辞发”,而情感的萌动需要良好的外部氛围作为土壤。
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不必担心指责和奚落,交际的情感易于被诱发,交际的欲望易于被点燃。因此,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以一个听众、朋友的身份加入学生们中间,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装上阵,敢于表达并乐于表达。
如我听到一位一年级老师上《交朋友》,课前将教室布置成联欢会的会场,老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交友环境。课中叫学生上台自我介绍,当几位胆小的学生不敢说时,老师给以亲切地微笑:“慢慢说,你肯定能说好”。
“你的声音很好听,能让喜欢你的朋友听得更清楚吗?”当学生有了进步时,老师就用赞赏的话语鼓励孩子:“你讲得太棒了!”、“你越来越勇敢了!我很愿意和你交朋友!”适时的引导和鼓励给予学生莫大的动力。 作完自我介绍后,他又让学生走出位置自由找朋友,互相交流年龄、性格、爱好、学习、家庭等情况。
一时间,课堂上三五成群,七嘴八舌。在这亲切、和善、民主的人际氛围中,能言善道的孩子变得更为侃侃而谈,沉默寡言的孩子也能抛开顾虑,尽情交流。
2.模拟生活,再现生活情境。 (1)课堂模拟 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所以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要把生活搬进课堂里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特定的情境来模拟生活,让学生设身处地,境中练说。
如《招待客人》一课,我请一名学生演接待客人的小主人,自己当客人。“小主人”聚精会神地看着书,“客人”夹着小提包走上门。
师:“咚咚咚”敲门。 生:“谁呀?” 师:“我,葛阿姨”。
生:(开门把我迎进,亲切地说):“葛阿姨您好!”接着沏来一杯茶,有礼貌地说:“阿姨请喝茶”。 师一边喝一边问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他一一作了回答。
师起身要走,生送出门说:“阿姨再见!” 演出结束,我趁热打铁,让同桌表演刚才的一幕,进一步说说自己平时接待客人的事例,然后四人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生活情境进行模拟接待。整堂课沉浸在演演说说的欢声笑语之中。
(2)活动模拟 除了课堂模拟,。
三、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分为好几类,比如有文学方面的,商务英语方面的,教学法方面,语言学方面,文化方面的,翻译方面的等等。
每个方向有各自的写作要求,但都包括Title, Abstract, Introduction, Body, Conclusion,Note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当然,在写之前还要写选题报告,开题报告还有结题报告。
写文学方面的要看英文原著,当然也可搜索大量资料,但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得到高分必须要Do it by yourself. 还有我想说的是论文最好提早下手,这样才可以有大量时间不断的修改。 总之,要写出好论文就得多用心,多找资料,多跟论文导师交流,多看,多写。
四、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分为好几类,比如有文学方面的,商务英语方面的,教学法方面,语言学方面,文化方面的,翻译方面的等等。
每个方向有各自的写作要求,但都包括Title, Abstract, Introduction, Body, Conclusion,Note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当然,在写之前还要写选题报告,开题报告还有结题报告。
写文学方面的要看英文原著,当然也可搜索大量资料,但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得到高分必须要Do it by yourself. 还有我想说的是论文最好提早下手,这样才可以有大量时间不断的修改。 总之,要写出好论文就得多用心,多找资料,多跟论文导师交流,多看,多写。
五、英语专业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的格式是怎样的哦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1 introduction the inten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possible advantages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n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ranslation analysis. since early 20th century, translation studies gradually broke away from the marginal status within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established itself as an empirical science. from then on,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kept coming out and each claims its legitimacy for existence. among these schools is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dts). dts approaches translation from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is viewed to be a social activity having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the receiving culture and for the target community. therefore, translation is dealt with beyond the linguistic realization and language comparison, and is incorporated in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my attention was first directed to dts by its peculiar characteristic of observation,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the subject is whatever happen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from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spective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to the process of translator's choice of strategies, brainstorming and the revision, to the final product making appearance in the target community. the method of dts is basically descriptive. the prescriptive tendency and the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is abandoned. 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noted down. with accumulated data, some underlying truths about translation will come out which will prove to be instructive not only for theoretical probe but also for applied translation practice. i will apply this descriptive method in the case study of this thesis. a convenient tool has been set up to conduct dts. “norm” is operative at every stage of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fun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s well are skeletal structure of what constitute descriptive studies. 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accounted for with the help of norm. the case taken in this thesis is the chinese classic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two english versions translated respectively by yang hsien-yi and david hawks are compared and observations are made in regard to their translation approaches. in this regard, my observations are limited to several aspects, i hope in-depth observation and explanation will done in light of dts. 2 outline 2.1 development and major concepts of dts in this part i will describe holms' basic map of d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i will also discuss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such as pseudo-translation, multipl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ese, norm etc. 2.2 methodolgy i will in this part discuss the methodology of dts before i apply the same to the case study in this thesis with emphasis to be placed on semiotic approach and the concept norm. 2.3 dts in contrast to other theories a contrast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here with the objective to find the difference of dts from other theories such as equivalence theory and the chinese xin da ya criteria. some advantage will possibly be shown in this study. 2.4 case study in this part, translation of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also translated a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will be under investigation in light of dts. translation samples to be quoted here will be selected at random. 2.5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above elaboration of dts and the case study, possible conclusion will be on the advantage of dts in specific study of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n further research efforts will be made also. (note: while the topic will remain the same, the above arrangement of contents is subject to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0 000。
六、英语专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集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 (系) 专业 年 月 日 论文题目 On Translating English metaphors into Chinese(英语隐喻汉译)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一、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本选题旨在研究隐喻在英语日常用语中存在的普遍性、可译性及其翻译的方法,重点从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本选题突破了历来将隐喻的汉译局限在诗学、修辞学、文学等范畴。由于“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陈宏薇:1996),翻译对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对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研究应与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研究结合起来。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向:对隐喻的研究在国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以Lakoff &Johnson(1987)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而对于其汉译的研究却凤毛麟角。
国内对于隐喻的研究主要受Lakoff & Johnson理论的影响,其中以胡壮麟、朱永生为主要代表。在隐喻翻译的研究方面,李国南(1990),胡文仲(1994)对于英汉成语或谚语中的习用性比喻的喻体进行过比较,并探讨了其翻译的途径。
在近期出版的刊物中有对隐喻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章,其中以徐莉娜的《隐喻的翻译》为主要代表。但其研究的范围也只局限于文学、修辞用语的隐喻翻译。
三、主要研究的内容:本文分五个部分。一、简要介绍隐喻与语言以及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不可忽视文化背景,并简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论述隐喻在英语日常用语中存在的普遍性。三、分析隐喻的特点,从人类文化的共性论述其可译性。
四、讨论隐喻的汉译标准、难点、过程、基本方法以及根据语境而确定译法的原则。五、详述隐喻汉译的方法和技巧,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对每种方法的使用都不能走极端。
结论部分,总结研究隐喻汉译所具有的实用价值。1.引言2.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存在的普遍性2.1隐喻的定义2.2关于隐喻研究的常用术语2.3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3.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特点3.1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分类3.1.1习用性隐喻3.1.2新生隐喻3.2英语隐喻与汉语隐喻3.3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可译性4.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4.1翻译的标准4.2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难点4.3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过程4.4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基本方法及原则5.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方法与技巧5.1直译法5.2意译法5.3转译法5.4直译和意译结合法 四、参考文献:[1]Aristotle. “Rhetoric” (W. R. Roberts, Trans.) In W. D. Ross (Ed.) The Works of Aristotl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Original Work Written ca. 330 B.C.), 1924.[2]Brodkey, Linda. Review: The Languages in metaphor. College English, 1988, (1): 89-94 [3]Goatly, Andrew. 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 London: Routledge, 1997.[4]Jin Di and Eugene, A. Nida. On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mpany, 1984.[5]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6]Nida, Eugene A. & William, Reyburn. Meaning Across Cultures. New York: Maryknoll of N. Y. Orbis Book, 1981.[7]Soskice, J.M. metaphor and Religious Languag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5.[8]Tylor, Edward Burnett. Primitive Culture. London: John Murray, 1871.[9]陈宏薇(不加汉语拼音,下同).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10]陈文伯.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1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1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13]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14]冯明之. 英文成语故事 [M],香港:万里出版社,1992.[15]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6]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17]徐莉娜. 隐喻的翻译 [J],中国翻译,1999,(3):18-22.五、预期的课题进度计划:1.2007年4月25日 完成初稿,并上交指导教师审阅。
2.2007年5月9日提交论文第二稿。3. 2007年5月16日提交论文第三稿。
3.2007年5月17日-6月9日继续修改论文直至定稿。5.2007年6月13日提交毕业论文。
6.2007年6月14日-23日准备论文答辩。7.2007年6月24日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进度计划不能照抄,应根据实际情况从3月5日起至6月24日止编写计划。)
六、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一)条件1.已经修完英语专业的所有课程,对英语国家概况和跨文化交际有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2.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具备有关本论文研究所需的丰富的书籍、期刊等参考文献;3.已经收集较丰富和全面的文献资料;4.具有上网条件及丰富的网上资源。(二)方法及措施1.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网;2.小组讨论交流。
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建议:签名:年 月 日 注:此表前六项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否则不得开题;此表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评分的依据。
七、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论文题目:学生姓名: 学 号:专 业:指导教师: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系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外语系网页),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5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9月26日"或"2004-09-26".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3.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4.论文提纲5.参考文献6.研究进度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指导教师:年 月 日 系部审查意见:系部负责人:年 月 日。
八、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
外语系2007届英语专业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为进一步严格学术规范,加强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有效指导以及减少学生在写作过程的盲目性,外语系特要求学生在论文选题和论文写作前期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外语系特对本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作以下规定:
I. 英语专业学生开题报告写作语言为英文(填写毕业论文登记表中“开题报告”用中文)。
II. 开题报告写作步骤为:
1. Title (论文题目)
2. Thesis Statement (中心论点)
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Study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Situation of Study (研究现状)
5. Difficulty of Study (研究难点)
6. Detailed Outline (详细提纲)
7.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III. 学生按规定时间完成开题报告后,指导教师组织小组开题并填写审核意见。
IV. 指导教师同意后,学生方可进行论文写作。
V. 本期末学生离校前须与指导教师见面,商讨下一步写作计划等事宜。
VI. 下期开学报到后小组长召集全组成员与指导教师见面,汇报论文资料收集或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VII. 参考文献要求用APA格式或MLA格式。
VIII. 页面设置
纸型:A4(210 X 297毫米)即宽度:21厘米,高度29.7厘米。
页边距:上1.8厘米、下1.35厘米;左2.2厘米、右1.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装订线:0厘米,距边界:页眉1.6,页脚1.6。每页:32行,跨度23.5磅。
外 语 系
2007-1-1
潼 城 大学
外 语 系
Tongcheng University
(B.A. Thesis Proposal)
论文题目:
(英文题目在上、汉语题目在下)
专 业:
指导教师:
学 生:
班 级:
学 号:
日 期:
1. Title
2. Thesis Statement
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Study
4. Situation of Study
5. Difficulty of Study
6. Outline
7. References
开题过程:
论文小组长(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