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报告怎么写

1.怎样写改善前改善后报告
此类报告一般包含四个方面:
(1)改善前的存在的问题、困境或缺陷
(2)采取的改善的方案或措施
(3)改善前后情况的对比:
(4)改善后的成果
参考的事例:
生产流水线的改进
一、改善前的问题点:
1、流水线布局不合理,物流不畅通;
2、平衡率偏低,效率低下;
3、各工位所使用的工具无固定装置放置;
4、部分工位会因物料配送不及时导致延误生产;
5、5S推行不到位。
二、改善采取的措施:
1、根据现生产机型安吉尔Y1160LKD-C制定工艺流程图,对工序重组,平衡各工位,并设定标准人力及产能;
2、依据工艺流程图设计线体布局图,对各工位明确规定作业位置及摆放方式;
3、工艺员对所用工具制作定位装置以便按位摆放;
4、依据线体布局图推行5S;
5、在实际生产中对工位内容再作调整,对作业方法进行修正以求完善。
三、改善前后对比:
1、数据对比表
2、成本对比表
3、利润对比表
四、改善后的成果:
1、生产率:
A.改善前23人作业,间接人员4人,时产45PCS,27人*7元/H÷45PCS=4.2元;
B.改善后24人作业,间接人员4人,时产55PCS, 28人*7元/H÷55PCS=3.56元;
C.节约成本:4.2-3.56=0.64元/台,平均日产量以600台计算,每月工作26天; 即:
每天可节约成本:600台*0.64元/台=384元. 每月可节约成本:600台*26天*0.64元/台=9984元.
每年可节约成本:600台*26天*12月*0.64元/台=119808元. D.生产率提高了:4.2元÷3.56元-1=17.98%。
2、5S推行:
按制定的线体规划图进行按位摆放后,各工位均无乱放现象,5S推行较为顺畅,生产现场有序进行。
3、IE思想推行:
通过此次改善,让线长及全体员工都有深入参与,让他们有了成本意识,对工位及线体的改善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对于带动全体员工参与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
供参考
2.改善报告格式
情况汇报,就是情况报告,属于报告文种。
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情况报告”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
2.主体。这是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
3.改善报告怎么写~~~~
供应商月度品质评分表 品质评分: 一、受入LOT合格率(25分) 1.评分标准: LOT合格率 得分 LOT合格率 得分 100% 25 80%>得分≥70% 10 100%>得分≥90% 20 70%>得分≥60% 5 90%>得分≥80% 15 60%以下 0 2.实际得分: 受入总LOT数71 合格数:67 合格率:94% 得分:20分 二.工程不良率(10分) 1.目标值:3000PPM 2.评分标准: PPM值 得分 PPM值 得分 3000≥ 10 6000≥PPM>5000 4 4000≥PPM>3000 8 7000≥PPM>6000 2 5000≥PPM>4000 6 >7000 0 3.实际得分: 受入总数:1820.105K 工程不良数:203.69K 工程不良率:11911(PPM) 得分:0分 不良项目前三项:1.塑胶表面裂痕 2.侧面毛边 3.头部多料、毛边、刮伤 三.对策回复(10分) 1.评分标准:每缺失1件扣2分 2.实际得分: 要求对策总件数4件,未回复件数0件,得分10分. 四.改善效果(10分) 1.评分标准: 改善效果 得分 很满意 已完全杜绝此类现象发生,能长期保持此效果 10 满意 已控制此类不良现象的产生,但仍时有发生 8 基本满意 已有效控制不良现象产生,仍有少量发生 5 不很满意 有改善,但改善效果不理想 4 不满意 改善效果不明。
4.品质改善报告怎么写
我以前是生产管理,经常要写这样的改善报告。你的情况不明,所以没办法帮你写,但其实很简单。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道理,让你写改善报告并不是追究你的责任,而是让你这样的第一当事人想出不让这样的事再发生的办法,以杜绝同样的事或带有普遍性类似相同点的事再发生,正所谓“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发现不了的方法!”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再写这报告就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了,写起来就简单了。
(1)写出不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就写什么原因。要写清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的是怎么发生的,是谁发现的发现后采取了什么临时措施就是所谓的对策。一共发现不良品多少台,是否全数追回。等等
(2)写出你能想出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改善。这样的改善最好对事不对人,改善结果应适用于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不能只针对你一个人,或一小群人而是适用于每一个人,要不然,就没有意义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给我发邮件共同探讨cat8009@sina.com.cn
5.改善报告怎么写~~~~
供应商月度品质评分表
品质评分:
一、受入LOT合格率(25分)
1.评分标准:
LOT合格率 得分 LOT合格率 得分
100% 25 80%>;得分≥70% 10
100%>;得分≥90% 20 70%>;得分≥60% 5
90%>;得分≥80% 15 60%以下 0
2.实际得分:
受入总LOT数71 合格数:67
合格率:94% 得分:20分
二.工程不良率(10分)
1.目标值:3000PPM
2.评分标准:
PPM值 得分 PPM值 得分
3000≥ 10 6000≥PPM>5000 4
4000≥PPM>3000 8 7000≥PPM>6000 2
5000≥PPM>4000 6 >7000 0
3.实际得分:
受入总数:1820.105K 工程不良数:203.69K
工程不良率:11911(PPM) 得分:0分
不良项目前三项:1.塑胶表面裂痕
2.侧面毛边
3.头部多料、毛边、刮伤
三.对策回复(10分)
1.评分标准:每缺失1件扣2分
2.实际得分:
要求对策总件数4件,未回复件数0件,得分10分.
四.改善效果(10分)
1.评分标准:
改善效果 得分
很满意 已完全杜绝此类现象发生,能长期保持此效果 10
满意 已控制此类不良现象的产生,但仍时有发生 8
基本满意 已有效控制不良现象产生,仍有少量发生 5
不很满意 有改善,但改善效果不理想 4
不满意 改善效果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