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传记

1.怎么写传记
写传记,是写历史,是写传主一生的历史,写历史中的传主的一生,写传主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如实地写作者对传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写、所说、所作、所为,并把这些摆到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变化中。就是说,需要跟随传主的步履,不虚构,不夸张,不回避,不掩饰。实事求是,写传记的科学基础就在这里。
事迹材料是写传记的必要依托。传记作者的手头都得要有第一手材料,要有个人观察所得、或经过鉴别核实的材料。这种材料来之不易,但只要你付出努力,终有所得。搜集材料的过程,也是认识传主的过程。作者对所搜集拥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揣摩,日子一久,一个完整鲜活的形象,便渐趋在头脑中形成,把这个自己感受并认识的生动形象写出来,传达给读者,是会让读者产生共鸣的。
写传,要精于对历史人物事迹的发掘,在发掘后的材料中恰当地裁剪出历史人物一生中最能表现其思想性格特点的材料,在写作前搞清这个人物一生中值得注意的事迹,判断出他的主要倾向,而给予客观公正的评述。
有了丰富的史料,还要力求使它生动,赋予其故事性。传记作者的功夫是发现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有机衔接,从衔接中提炼出藏匿其中的故事并将之合理地放大。并且通过对已搜集到的资料反复推敲,找出主人公思想和生命历程的端绪,想办法把笔触伸进其内心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也将发现很多生动传神的故事。
还有一点,就是需要大量的深入细致的采访,尽可能采访到与传主长期在一起的人。他们在与传主在交往中,自然都会有一些生动情节。写传记,得大面积地采访相关人员,如同沙里淘金,一串串被历史遗忘的珍珠便从他们的口中重现出来。
一本传里,如果不少生动的故事,反映传主在彼时的所作所为,不愁立不起传主的形象。需要指出的是,所说的故事,当然不是为了取悦读者而瞎编乱造的,件件桩桩都要取材于事实。故事也有大小,有精彩与一般之别。有时用几个小故事可以凑成一个大故事。
历史、后人、传记作者对传主的评价,是传记中所不可缺少的,虽然这种评价可以展开地写在传记中,也可以隐约地含在传记中。
总之,坚持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性,写成准确的可靠的人物传记类信史,是传记写作应定下的要求和目标。保持传记的真实性,既是对传主和历史负责和尊重,也是对传记作者自身负责。在严格遵守历史真实这一原则的前提下,一切可用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都可以适当地吸收到人物传记的写作中来。替传主向读者打开一扇既是史实又是心灵的窗口,让读者从他们已经熟知的人物和事件中再度获得一些新的感知和审美。
2.个人自传怎么写啊
自传是自述生平和思想变化过程的文章,是党组织了解入党申请人的重要材料,也是党组织审查吸收新党员的必备材料之一. 个人自传的基本格式及内容通常为:(1)标题 居中写“我的自传”(或自传);(2)正文 主要包括个人成长经历(从上小学或7周岁写起,就读学校、担任职务、所受奖励与处分、参加何种进步组织、有无相关政治历史问题等),个人思想演变(这是主体部分,结合成长经历谈对一些重大政治问题的认识等等)和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家庭成员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该怎么写,主要社会关系一般是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亲属,谈谈他们的职业及政治面貌等),大致就是这三部分.(3)结尾 署名和日期,这一项与一般书信格式差不多.一般来讲,写一份自传大约要六七千字吧,我所在的支部是这么要求的.。
3.怎样写传记稿
传记是以文艺笔调来描写人物的事迹、思想面貌以及与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 的叙事散文,一般分史学性和文学性两种传记。
写传记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 要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客观地、历史地考察、研究、分析撰写对象的生平 事迹、性格特征、思想脉络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表现,从而确立传记的主题, 表现一种思想倾向或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寓理于叙事之中,使读者受到一定的教育 和启迪。
力避史料式的纯客观的生平纪录。 2。
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它描写的必须是真人真事,不允许毫无根据地任意夸 大或虚构,要做到时间、地点、人物以至重要细节都准确无误。
在写作中,要坚持实 事求是的原则,“不虚美、不隐恶”,既写得,也写失。这样才能使人信服,也使侧重 史学性的传记真正具有史料价值。
3。 传记,它必须具有文学色彩。
侧重文学性的传记,在不违反真实性的原则下 允许合理的艺术加工,着力于人物性格的刻画,用创造性的笔法从不同侧面去挖掘 人物的内心世界,力求把人物写活,写得有血有肉。这样的传记,才会使人爱读,拥 有读者。
4.我的自传怎么写
某年某月某日,随着一阵“哇哇”的哭声,我被迫离开了妈妈的肚子,一个可爱的婴儿来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于是我放声大哭,可是,等我睁开眼睛时,一张张笑脸看着我,所以我又喜欢上了这个世界. 一眨眼的功夫,时间老人已把婴儿时期带走了,幼儿时期缓缓走来.妈妈和幼儿园的老师都说我好动.为此我觉得自己得了儿童多动症,其实我确实挺爱动的.在幼儿园里,我基本不会规规矩矩的坐上三分钟;就算坐在椅子上,也是东摇西摆.结果一次在课堂上“发挥”多动时,老师误以为我在吃东西,我的脸烧了又烧,简直就像一只掉进油锅里的虾., 上小学的我是十二岁的我,会承担责任了;十二岁的我会像挤海棉一样挤时间了;十二岁的我,会自己面对困难了;十二岁的我,成熟了许多;十二岁的我已经长大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自己已经会应付了.面对十二岁的人生,我好像还有点混浊,但比起以前已经进步了许多.对于我来说,未来是一条坎坷的岔路,我一定要选择正确地道路,要一直努力认真的向前走.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考上北江中学、北江高中、重点大学,的机会了. 俗话说:“功夫不费有心人.” 也许真正的未来,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困难,迈开轻轻的一步,就是成功的殿堂!/link?url=eOCalEsJ7MrJAjo6zI-a4ipZ7KDYCRkQaqzcTqn943rz_VCd6Le_69euTPQFdSMP6wx6vACbptrL6S8n_n4Kvq。
5.近代历史人物的传记该怎么写
传记就是记录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名人事迹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总述人物的功绩成败,也可以在记叙成长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议论. 写人记叙文以记叙人物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如人物传记、人物通讯、人物轶事等等.写人的记叙文重在刻画人物的性格,并通过这种性格的刻画来反映生活,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写人一般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法:⑴,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⑵,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⑶,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⑷,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梦境幻觉、动作暗示等.⑸,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⑹,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写人.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人物的性格更鲜明、形象更丰满.通过相关人物的反映、评说,从侧面间接地烘托描写对象,可以起到睹影见竿的作用.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⑺,通过事件来写人.可以通过写一件事来刻画一个人,也可以通过写一件事来刻画几个人.写人的几种方法可以单独进行训练,也可以综合进行训练. 如以下两篇(适当扩充) 闻一多(1899~1946)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 ,又改名一多 .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 ,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 .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月 ,在清华文学社作《 诗的格律研究 》 的学术演讲 ,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 .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