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史怎么写
1.家史怎么写
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史是记述家庭的发展、变迁历史的一种文章样式。 家史不同于普通的家谱。
因为家谱主要记述的是宗族的繁衍,世系的延续,行文极简,线条粗略,是纪实性资料,一般无突出的思想性。而现代的家史则是介乎于历史和文学之间的一种独立的文体,具有历史和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
在写法上,它以家庭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或写其发展全过程,或写其中的一二片断;既可以写全家或一个几个人也可以专门写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故事。但不论如何写,它都要形成一个连续的有机的整体,使人看出家庭发展、变迁的面貌,并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写家史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要提炼出新鲜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明确主题。家史不仅仅只是昔日事例的陈列,而是要通过对家庭变迁历史的叙述告诉读者一个鲜明的思想。
这就要求每一篇家史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家史的现实意义往往是通过主题来体现的。
没有主题,材料就是一团零乱的珠子,文章也就无法构成。为此,作者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详细地占有材料,仔细地分析材料,抓住材料的特点,开掘出其所包含的本质上的意义,再联系作者眼前的现实斗争形势和存在的带方向性的问题,反复琢磨,最后确定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2、要根据主题,对材料进行筛选和剪裁。家史写作不能搞有闻必录,有事必记。
虽然家史是写真人真事的,但它不是照搬生活的流水帐,不是要把所有的真人真事都写进去。它既要有真实性,又要有典型性。
这就要根据主题思想来进行剪裁,舍弃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对那些与主题关系密切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从中精选了最典型、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然后进行详细的记述。{其**}材料则根据需要,略写或不写。
3、通常要采取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才能更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激发起读者憎爱悲喜的感情。
4、语言要通俗、朴实,富有感情色彩、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这样才能读起来亲切,听起来动情,如入其境,似见其人,使人在感情上发生共鸣。
2.我的家史作文怎么写以“我的家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是“话题”,
我叫奚锐,20世纪80年代末出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听说过吧,就是那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间天堂.也许我的名字谈不上如雷贯耳,但大名鼎鼎还是算得上的.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还是挺有诗意的. 我的家族不大也不小,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族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和海外都有.我的祖先是哪个朝代诞生的,没有听我的父辈提到过.我的外公是一个老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离开家乡,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在艰难困苦岁月里,我外公信念坚定,坚决抗战到底不动摇,他坚决贯彻游击战思想,同时又在敌占区展开地雷战、地道战等多样化的战争模式,消灭了多股游荡在各个村庄的鬼子兵.老爷子的游击队战绩显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到八路军的连长,老爷子打仗那个叫猛啊,冲锋号刚响,就如猛虎下山冲了出去,那股气势令敌人胆寒. 建国后,老爷子根据组织安排转业到地方工作,从副县长、县长再到市粮食局长,最后从监狱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老爷子戎马一生,立下战功无数,生了2个儿子,3个女儿,全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勤奋工作着. 当然啦,我爷爷也不甘落后,怎么说也是一知识分子来着.他出生于上海浦东的一个贫苦人家,上世纪60年代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响应祖国的号召支援内地建设,来到安徽合肥南部的一个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爷爷这一辈子虽然平平淡淡,默默无闻,但是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真可谓桃李满天下,生了2个儿子,1个女儿,2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总算也是美满幸福. 纵观我的家族史,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与经历,爷爷与外公则是我最敬佩的.家史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啊.。
3.家史怎么写啊
平凡人笔下的家史我的家乡,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的小村庄——水南桥。
它离镇上大概步行只需30分钟,站在我们村的桥头可以遥望见镇上所有较高层的建筑物,尤其在晚上可以看见镇上大街上一片灯火通明的景象。在这里,留下了我成长的每一个脚印,走过这里,童年的点点滴滴便开始在脑海中回荡,思绪的潮水便开始蔓延。
我们村可谓山清水秀,山环水绕。家乡的空气永远都是那么清新,那么亲切。
横跨在我们村前面是一条规模较大的河——蒙河,它发源于当地最高的山——蒙山。流经附近十几个村庄,在我的记忆 里,那河里的水永远是那么清澈,那么透明,站在桥上,河底的一切水草,石头、贝壳,都一览无余,它曾经是我们小孩子游泳、嬉戏、拾贝壳、捞水草的好地方,也是大人们洗菜,洗衣服,灌溉的好场所。
这条河修于70年代,几十年来,它默默地养育着沿河的无数村民们,别无所求,而如今,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休啊!当我再次临近那许久未见的河水时,我却发现,它已不再是我记忆中的那么清澈了,它已被人们严重污染了。村民们为了赚钱,便在河里捞中沙,把河底搞得一坑一洼的,而且还往河里排污水, 哎,可怜的河再也没有从前的活力了。
听父辈们讲,70年代以前,村里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每当洪涝发生时,沿岸许多村民的房子便被浸在水里,水涨得极高,人们便匆匆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到二楼,这样只要洪水不退,人们就得在楼上呆10天半个月。而且,每当此时,许多人家牛啊、猪啊、都会被活生生地被洪水冲走,这对人们的损失是惨重的,对整个村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70年代以后,乡政府筹集资金,决定在我们村前修一条河——蒙河,此后,洪涝便不再那么放肆地侵蚀我们村了,虽然,春天依然会有很小的洪水袭来,曾经我人那流行一首民歌:“水南桥,水浸楼,婆婆打得媳妇跳。”这应该是对我们村严重洪涝的直接反映吧!卒落在我们村后面的是层峦叠嶂的山脉,虽然不是很高,但却特别多,而且山上的树木十分茂盛,树木主要有两种——杉树和茶树,这两种都是很有利用价值的,每年秋天我们村都会组织砍掉一批较大的杉树,每户人家至少得出一个劳动力,砍了后,再每家每户按人口分。
人们可以利用它们建房子或是卖了,那些被砍掉的枝条,人们可以托回家来烧,尤其是买不起煤的老人们,便靠这些枝条生火。过去,人们都不用煤,就是靠后面的山,每天都得去砍柴生火,茶树是那种春天开很白的花,秋天结那种圆圆的果实的树,这种果子可以榨油,称为茶油,这种油对人们的身体十分有益,能让人红光满面,还能驱除疾病,每当果子成熟时,全村人一起挑着箩筐上山去采摘,然后按人口平分我们村有31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在当地应该算是一个较大的村落,在当地也是挺有名气和威望的,当地人一提到水北镇,后面便不自觉地会加上水南桥。
我们村300多户人口都姓黎,在当地可是个大姓哦。村民们大都靠种地谋生,春天人们都种量的菜,每次赶集,也就是每日的2、5、8。
他们便天还没亮,就借着月光,挑着一担菜到镇上去卖,等到秋天稻子丰收时,他们便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剩余的全部都卖到镇上的仓库里,只要不发生什么大的洪旱,人们便足以养家糊口,日子应该说还过得殷实。从90年代起,由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吸引,许多年轻人都放弃读书而跑到如深圳、浙江、广东等地打工去了,近些年来,又有大批中年人到市区较发达的地方开黄包车,靠出卖自己的体力赚钱。
他们带着自己的妻儿,寄住在市区的一些贫民区,那里的住的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每天他们都踏着黄包车载人,夫妻俩轮着载,你上午载,他下午载,你还别说,他们这样赚得还挺多的。年青人在外地打工,中年夫妻又到市区里开黄包车,村里剩下的全是老人和孩子了,整个村庄显得空荡荡的,田里全是荒芜一片,一切都是那么寂寥 ,许多房子都是长累月地关着,没有了人气,整个村庄显得暗无生机,一切都是死气沉沉的。
人们一旦在外面赚了钱,便会回来建房子,由于中间全是那些用木块,土砖做成的老房子,所以他们的新房子便往四周扩散。于是那些老房子便形成了空心窟。
中间全都集中了那种古屋,散发出一种深沉的阴气,没有了人气,显得特别可怕。我们村一直以来都是在这里繁衍生息,也没有出现过什么迁移现象。
至于人物嘛,相传有一位先生36岁中了状元,后来便去了台湾。50多岁时回乡抚养双亲,也没有给家乡做什么贡献。
据说村里有一块状元匾,但不知为何,后来被人砸了。总的来说,我们村其实也没出现过什么很有名望的伟人,大部分都是平平凡凡的,然而正是在这里,在这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度过了十九个春秋,度过了自己天真无邪的、无忧无虑的人生阶段,在这里,留下了我最美好的回忆。
至于我的家族嘛,我的祖父一辈都是从事竹木制造业的,他们那一辈都特别擅长于制造竹、木用器,比如箩筐、晒具、锅盖、房柱、楼板等。那个年代人们都大规模地从事农业,种大量农作物。
这就需要装农作物的用具了,生逢春冬比较空闲的时候,村民们便把各家的破了的竹木用器拿出来,请祖父他们。
4.怎么写家史啊
我的家乡,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的小村庄——水南桥。
它离镇上大概步行只需30分钟,站在我们村的桥头可以遥望见镇上所有较高层的建筑物,尤其在晚上可以看见镇上大街上一片灯火通明的景象。在这里,留下了我成长的每一个脚印,走过这里,童年的点点滴滴便开始在脑海中回荡,思绪的潮水便开始蔓延。
我们村可谓山清水秀,山环水绕。家乡的空气永远都是那么清新,那么亲切。
横跨在我们村前面是一条规模较大的河——蒙河,它发源于当地最高的山——蒙山。流经附近十几个村庄,在我的记忆 里,那河里的水永远是那么清澈,那么透明,站在桥上,河底的一切水草,石头、贝壳,都一览无余,它曾经是我们小孩子游泳、嬉戏、拾贝壳、捞水草的好地方,也是大人们洗菜,洗衣服,灌溉的好场所。
这条河修于70年代,几十年来,它默默地养育着沿河的无数村民们,别无所求,而如今,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休啊!当我再次临近那许久未见的河水时,我却发现,它已不再是我记忆中的那么清澈了,它已被人们严重污染了。村民们为了赚钱,便在河里捞中沙,把河底搞得一坑一洼的,而且还往河里排污水, 哎,可怜的河再也没有从前的活力了。
听父辈们讲,70年代以前,村里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每当洪涝发生时,沿岸许多村民的房子便被浸在水里,水涨得极高,人们便匆匆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到二楼,这样只要洪水不退,人们就得在楼上呆10天半个月。而且,每当此时,许多人家牛啊、猪啊、都会被活生生地被洪水冲走,这对人们的损失是惨重的,对整个村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70年代以后,乡政府筹集资金,决定在我们村前修一条河——蒙河,此后,洪涝便不再那么放肆地侵蚀我们村了,虽然,春天依然会有很小的洪水袭来,曾经我人那流行一首民歌:“水南桥,水浸楼,婆婆打得媳妇跳。”这应该是对我们村严重洪涝的直接反映吧!卒落在我们村后面的是层峦叠嶂的山脉,虽然不是很高,但却特别多,而且山上的树木十分茂盛,树木主要有两种——杉树和茶树,这两种都是很有利用价值的,每年秋天我们村都会组织砍掉一批较大的杉树,每户人家至少得出一个劳动力,砍了后,再每家每户按人口分。
人们可以利用它们建房子或是卖了,那些被砍掉的枝条,人们可以托回家来烧,尤其是买不起煤的老人们,便靠这些枝条生火。过去,人们都不用煤,就是靠后面的山,每天都得去砍柴生火,茶树是那种春天开很白的花,秋天结那种圆圆的果实的树,这种果子可以榨油,称为茶油,这种油对人们的身体十分有益,能让人红光满面,还能驱除疾病,每当果子成熟时,全村人一起挑着箩筐上山去采摘,然后按人口平分 我们村有31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在当地应该算是一个较大的村落,在当地也是挺有名气和威望的,当地人一提到水北镇,后面便不自觉地会加上水南桥。
我们村300多户人口都姓黎,在当地可是个大姓哦。村民们大都靠种地谋生,春天人们都种量的菜,每次赶集,也就是每日的2、5、8。
他们便天还没亮,就借着月光,挑着一担菜到镇上去卖,等到秋天稻子丰收时,他们便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剩余的全部都卖到镇上的仓库里,只要不发生什么大的洪旱,人们便足以养家糊口,日子应该说还过得殷实。从90年代起,由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吸引,许多年轻人都放弃读书而跑到如深圳、浙江、广东等地打工去了,近些年来,又有大批中年人到市区较发达的地方开黄包车,靠出卖自己的体力赚钱。
他们带着自己的妻儿,寄住在市区的一些贫民区,那里的住的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每天他们都踏着黄包车载人,夫妻俩轮着载,你上午载,他下午载,你还别说,他们这样赚得还挺多的。年青人在外地打工,中年夫妻又到市区里开黄包车,村里剩下的全是老人和孩子了,整个村庄显得空荡荡的,田里全是荒芜一片,一切都是那么寂寥 ,许多房子都是长累月地关着,没有了人气,整个村庄显得暗无生机,一切都是死气沉沉的。
人们一旦在外面赚了钱,便会回来建房子,由于中间全是那些用木块,土砖做成的老房子,所以他们的新房子便往四周扩散。于是那些老房子便形成了空心窟。
中间全都集中了那种古屋,散发出一种深沉的阴气,没有了人气,显得特别可怕。我们村一直以来都是在这里繁衍生息,也没有出现过什么迁移现象。
至于人物嘛,相传有一位先生36岁中了状元,后来便去了台湾。50多岁时回乡抚养双亲,也没有给家乡做什么贡献。
据说村里有一块状元匾,但不知为何,后来被人砸了。总的来说,我们村其实也没出现过什么很有名望的伟人,大部分都是平平凡凡的,然而正是在这里,在这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度过了十九个春秋,度过了自己天真无邪的、无忧无虑的人生阶段,在这里,留下了我最美好的回忆。
至于我的家族嘛,我的祖父一辈都是从事竹木制造业的,他们那一辈都特别擅长于制造竹、木用器,比如箩筐、晒具、锅盖、房柱、楼板等。那个年代人们都大规模地从事农业,种大量农作物。
这就需要装农作物的用具了,生逢春冬比较空闲的时候,村民们便把各家的破了的竹木用器拿出来,请祖父他们来修理一下,以准备稻谷丰。
5.家史怎么写
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史是记述家庭的发展、变迁历史的一种文章样式。 家史不同于普通的家谱。
因为家谱主要记述的是宗族的繁衍,世系的延续,行文极简,线条粗略,是纪实性资料,一般无突出的思想性。而现代的家史则是介乎于历史和文学之间的一种独立的文体,具有历史和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
在写法上,它以家庭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或写其发展全过程,或写其中的一二片断;既可以写全家或一个几个人也可以专门写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故事。但不论如何写,它都要形成一个连续的有机的整体,使人看出家庭发展、变迁的面貌,并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写家史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要提炼出新鲜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明确主题。家史不仅仅只是昔日事例的陈列,而是要通过对家庭变迁历史的叙述告诉读者一个鲜明的思想。
这就要求每一篇家史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家史的现实意义往往是通过主题来体现的。
没有主题,材料就是一团零乱的珠子,文章也就无法构成。为此,作者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详细地占有材料,仔细地分析材料,抓住材料的特点,开掘出其所包含的本质上的意义,再联系作者眼前的现实斗争形势和存在的带方向性的问题,反复琢磨,最后确定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2、要根据主题,对材料进行筛选和剪裁。家史写作不能搞有闻必录,有事必记。
虽然家史是写真人真事的,但它不是照搬生活的流水帐,不是要把所有的真人真事都写进去。它既要有真实性,又要有典型性。
这就要根据主题思想来进行剪裁,舍弃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对那些与主题关系密切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从中精选了最典型、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然后进行详细的记述。{其**}材料则根据需要,略写或不写。
3、通常要采取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才能更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激发起读者憎爱悲喜的感情。
4、语言要通俗、朴实,富有感情色彩、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这样才能读起来亲切,听起来动情,如入其境,似见其人,使人在感情上发生共鸣。
6.家史怎么写300字
我给我家写家史如果你问起我的家庭,也许我会说不清。
但你看了我给我家写的家史,也许你便可以明白了。我爷爷姓 ,名 ,出生于 只读书到小学毕业。
人很慈祥,也很和蔼。我奶奶出生于 年 月。
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很温柔。她和爷爷在同一个村子里,相识相恋,结婚。
生出了爸爸和姑姑。奶奶是一个非常乐于助人的人。
我的爸爸叫 ,。是我们班的家长委员会会长。
文化程度是高中。虽然文化不高。
不过我一遇到难题,他就会很耐心的帮我解答。 我妈妈是一名售票员。
很文雅,虽然是个急性子,但和我一样爱看电视剧。 我,出生于1998年3月。
很好动,很爱运动,甚至很任性、很野蛮。不过,再野蛮的人也会怕鬼呀。
不过,只要有人在我身边我就不怕了。虽然,我不是独生子女,有姐姐。
不过,我有一个快乐的家!一个幸福的家。
7.500字家史怎么写
简单,范文如下:我的爷爷奶奶是浙江台州人,1960年,他们响应建设祖国的号召,从老家来到萧山。
奶奶在杭二棉,爷爷在杭齿厂。1966年我爸出生,正好是文化大革命。
听爷爷讲那年头一天到晚搞运动,背语录,一些经典的语录我爷爷今天都能背。那时候商品供应很匮乏。
买米、买油、买豆制品样样都要凭票。哪象现在,超市里什么都有。
听爷爷讲,他跟奶奶结婚的时候,为了买一部自行车,俩人省吃俭用了大半年。这辆自行车现在还放在车棚里,爷爷说要留个纪念。
1985你,我爸爸高中毕业考上中专,家里人都非常高兴。爸爸说,他上中考的时候,不但不用花一分钱,学校每个月还要给每位学生发20元的生活费和粮票,哪象现在上大学,一年没有2万元根本下不来,而且毕业后找工作还是难题。
1997你2曰14日,我来到这个世界。因为是在情人节出生,那天晚上还下着雨,所以我的名字就叫戴雨奇。
那天晚上,爸爸还买了很大一束玫瑰花送给我妈,产房里的很多产妇看了都很羡慕。这一年,敬爱邓小平爷爷离开了我们。
他去世后不久,香港就回归了。小平爷爷,您如果在天有灵也该安息了。
您对中国改革开放做出的巨大成就,人命永远都不会忘记。 今年最佳得高兴的事就是我们乔迁到湘湖湘湖林语的新家,这里远离闹市,环境清幽,是个居住的好地方。
我们家是千千万户中国家庭的一个缩影,通过我家的变化,可以看到祖国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发展,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祖国繁华昌盛,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