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大专机电系论文范文

    求 大专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机电一体化发展前景 题目:姓 名 专 业 系 班 级 指导老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年 月 日 1 目录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机电一体化概要。

    。.3 1、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4 (1) 数字化。

    。4 (2) 智能化。

    。4 (3) 模块化。

    。4 (4) 网络化。

    。4 (5) 人性化。

    。4 (6) 微型化。

    。5 (7) 集成化。

    。5 (8) 带源化。

    。5 (9) 绿色化。

    。5 2、机电一体化产品。

    ..6 二、机电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6 三、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

    .9 四、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2 1、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12 2、 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13 五、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13 1、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计划。

    ..13 2、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13 3、优化发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13 4、突出发展重点,兼顾“两个层次”。

    。.14 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2 摘要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 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 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 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 关键词:机电 一体化 发展 系统 前言 一、机电一体化概要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 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 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 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 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 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 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 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 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 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 3 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 “机电一体化”涵盖“技 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1、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 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 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 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1) 数字化 微控制 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 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 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

    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 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 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

    (2) 智能化 即要求 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 决策等能力。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 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 广阔天地。

    (3) 模块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 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 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 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 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

    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 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4) 网络化 由于网络的普 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

    而远程控制的终 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 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 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 带来的好处,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给人 4 们带来无穷的知识和方便。

    (5) 人性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 用对象是人,如何给机电一体化产品赋予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显得 愈来愈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色彩、造 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还是一种艺术享受, 如家用机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6) 微型化 微型化是 精细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

    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s,简称 MEMS)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 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

    机电系毕业论文范文

    实习报告

    今年暑假,学院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工程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意安排了我们到几个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工厂进行生产操作实习.

    为期23天的生产实习,我们先后去过了杭州通用机床厂,杭州机密机床加工工厂,上海阀门加工工厂,上海大众汽车厂以及杭州发动机厂等大型工厂,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各厂工人的工作情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传感器在空调设备的应用了,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的应用了,精密机械制造在机器制造的应用了,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生产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杭州通用机床厂 7月3日,我们来到实习的第一站,隶属杭州机床集团的杭州通用机床厂.该厂主要以生产M-级磨床7130H,7132H,是目前国内比较大型的机床制造厂之一.在实习中我们首先听取了一系列关于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在机械工程类实习中,安全问题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该厂总设计师的总体介绍.粗略了解了该厂的产品类型和工厂概况.也使我们明白了在该厂的实习目的和实习重点.

    在接下来的一端时间,我们分三组陆续在通机车间,专机车间和加工车间进行生产实习.在通机车间,该车间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装配流水线,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平面磨床个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工艺和整机的动力驱动问题以及内部液压系统的一系列构造.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该平面磨床的液压系统,共分为供油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和控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液压系统分成不同的形式.按油液的循环方式,液压系统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油经各种控制阀后,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回油再经过换向阀回油箱。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机构运动不平稳等后果。开式系统油箱大,油泵自吸性能好。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其结构紧凑,与空气接触机会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较平稳,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因无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条件较差。为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流量的补油泵和油箱.由于闭式系统在技术要求和成本上比较高,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所以该平面磨床采取开始系统,外加一个吸震器来平衡系统. 现代工程机械几乎都采用了液压系统,并且与电子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成为现代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设计好液压系统,是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专机车间,对专用磨床的三组导轨,两个拖板等特殊结构和送料机构及其加工范围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学习,比向老师傅讨教了动力驱动的原理问题,获益非浅.在加工车间,对龙门刨床,牛头刨床等有了更多的确切的感性认知,听老师傅们把机床的五大部件:床身,立柱,磨头,拖板,工作台细细道来,如孢丁解牛般地,它们的加工工艺,加工特点在不知不觉间嵌们我们的脑袋.

    在通机工厂的实习,了解了目前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只是由于机械行业特有的技术操作熟练性和其具有的较大风险性,很遗憾地,不能多做一些具体实践的操作,但是观察了一台机床的各个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装配过程,使许多自己从书本上学的知识鲜活了起来,明白了本专业在一些技术制造上的具体应用.

    机电系毕业论文范文

    上面那篇没有发全,你自己到这里看吧 http://uni.sina.com.cn/c.php?k=%E6%9C%BA%E7%94%B5%E7%B3%BB%E8%AE%BA%E6%96%87&t=keyword&ft=1&f=1157829725&ie=utf-8那里还有一篇不错,太多了,发布出来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思路和对策 主题词:机电一体化、对策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二)"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1.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

    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

    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

    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4.“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

    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

    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5.微型机电化——微型化。

    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

    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分系统(整机)和基础元、部件两大类。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元、部件有: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电机、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伺服机构等。这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分析从略。

    四、北京发展“机电一体化”而临的形势和任务机电一体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目的是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把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一步;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前者是面上的工作,普及工作;后者是提高工作,深层次工作。

    (一)北京“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1.北京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工作量大而广,有难度(1)在700余家北京市属工业系统的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用微电子技术改造机床设备、工业窑炉、风机电泵、生产过程的任务还未完成需要量的一半。(2)北京工业系统还有2000余台机床设备亟需用微电子技术进行改造;在已改造的近6500台机床设备中,大约有15%需进一步改造。

    (3)北京工业系统尚有近250座工业炉窑亟需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改造;且610座已改造过的工业炉窑也很有进一步应用模糊技术进行二次改造的必要。(4)北京工业系统CAD应用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北京工业品设计,CAD应用率仅17%(而美、日等国已超过85%;国内先进地区也超过了30%);CAD的覆盖率才达到11%(而全国CAD应用工程领导小组指出,“八五”期间大中型企业要达到35%,中小型骨干企业要达到15%—20%;到“九五”时,按国务委员宋健的要求,基本。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可支持任意流程的微机电系统设计工具技术* 常洪龙 苑伟政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微/纳米系统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 摘要:论述了微机电系统设计工具的发展概况,并针对微机电系统的多样性对设计工具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可支持任意流程的微机电系统设计工具架构。

    该架构以系统级行为建模与仿真、器件级物理建模与仿真和工艺级版图设计与工艺仿真三个设计层级为主干,但特别地提出以六个数据自动传递接口来连接任意两个设计层级。这样,三个设计层级通过六个数据自动传递接口构成一个设计闭环,使得用户可以从任意一个设计层级开始设计,并完成设计循环,提供了在设计流程上的最大柔性。

    以网表、标准格式的实体模型和版图文件分别作为这三个层级设计数据的出入口,并设计了相应的信息提取算法及程序,实现了任意两个级别之间的数据自动传递,从而可以支持在该架构下的全部六种设计流程。所进行的设计实例表明,基于该工具可以针对不同的微机电系统器件选择最优的设计路线,是对当前通用微机电系统结构化设计方法的发展和提高,可显著提高设计效率。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设计工具,任意流程,宏建模,接口,结构化设计方法 你好,我有相关论文资料,需要的话请加我QQ,497267666,谢谢。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该如何写

    日本企业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一概念,当时他们取名为“Mechatronics”,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目前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机械技术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它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经典的机械理论与工艺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3) 系统技术 系统技术即以整体的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4) 自动控制技术 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5) 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现代工程要求传感器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的考验,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6) 伺服传动技术 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是实现电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

    机电毕业设计目录 001CA6140车床主轴箱的设计 002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003FXS80双出风口笼形转子选粉机 004MR141剥绒机锯筒部、工作箱部和总体设计 005PLC在高楼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006Φ3*11M水泥磨总体设计及传动部件设计 007车床变速箱中拔叉及专用夹具设计 008乘客电梯的PLC控制 009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 010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 011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012机油冷却器自动装备线压紧工位装备设计 013基于AT89C51的锁相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014基于普通机床的后托架及夹具的设计开发 015减速器的整体设计 016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的PLC设计 017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 018螺杆空气压缩机 019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 020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021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 022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 023四层楼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024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025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 026锡林右轴承座组件工艺及夹具设计 027新K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设计 028压燃式发动机油管残留测量装置设计 029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中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030知识竞赛抢答器设计 031自动洗衣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 麻烦采纳,谢谢!。

    跪求机电大专毕业论文设计!!·

    GO法及在机电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GO法的基本原理,以某机电系统为算例进行了该系统基于GO法的可靠性分析。

    在定义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GO模型,并进行了GO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关键词:GO法;系统;可靠性引言GO法为goal oriented词头的缩写,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早用于分析核武器和导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一种以成功为目标导向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1]。

    传统的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故障树法(FTA)和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法(FME-CA),二者均以系统故障为导向分析系统的故障,查找薄弱环节。但是FTA法和FMECA法只适合于两种状态的(成功和故障)无时序或不考虑时序的系统,并且只能反映系统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在本质上属于静态分析方法。

    若系统为多态问题时,需要将多态问题转变为两态问题,再采用故障树法求解,缺点是需要建立不同时段的故障树模型,大大增加了计算量,而GO法则能很好地解决多态问题,且相对于FTA法和FMECA法,GO法更适合于有时序系统的分析。1 GO法概述GO法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系统可靠性研究分析方法,基础是决策树理论。

    GO法的基本思想是把系统原理图、流程图或者工程图直接按一定规则“翻译”成GO图,再通过GO图对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因此GO法是通过建立GO图和进行GO运算来实现的[1]。GO图由操作符和信号流构成,采用正常的工作路径连接,其模型主要反映系统顺序操作过程及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更好地反映系统的原貌。

    GO图图形紧凑,在外形和逻辑布局上不会因编制者的不同而迥异,易于检查、审核和修改。GO法用于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具体过程如流程图(图1)。

    (1)定义系统。即是确定分析对象(系统)的范围、功能和部件,明确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给出原理图工程图或流程图;(2)确定边界。

    即是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确定系统和其它系统的接口;(3)成功准则是明确什么是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由于GO法是以成功准则为基础的,因此成功准则不同,评价结果亦不同;(4)建立GO图时应对图中的操作符和信号流进行编号,且编号唯一;(5)输入数据。

    模型建立后,应确定系统中各单元的状态概率,然后操作符编号输入数据;(6)GO运算。通常由GO程序来完成,对于较小的系统也可以由人工进行;(7)评价系统。

    根据系统的功能和要求对系统进行评价。2基于GO法的某系统可靠性分析机电系统大多具有多态、有时序和实际物流的特点,是一个动态系统,且各零部件之间及零部件与系统之间互相作用,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符合GO法的应用范围。

    用GO法可以很好的描述时序过程和所有可能的运行状态,计算结果更加反映真实的条件。因此GO法在机电系统可靠性分析中可以解决其它可靠性分析方法不易解决的问题[2]。

    2.1某系统GO图的建立。图2为机电装备中的一个点火系统电路图,由一个电源、两个开关(S1和S2)和两个点火装置(F1和F2)组成。

    电源为整个电路提供能量,开关S1和S2分别控制两个支流电路的连通,只要点火装置(F1和F2)及所对应的开关有一路正常,系统就能正常工作,即处于成功状态。GO图是根据系统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和逻辑关系,用信号流连接操作符,最终的到一个完整的流图。

    对该系统GO图的操作符和信号流进行编号(见表1),且假定该系统中各单元的状态均为两态(1为成功态,2为故障态)。整个系统由4类操作符组成。

    电源是系统的输入,用类型5操作符表示;开关s1和s2有两种输入信号,主输入信号为电源的输出,次输入信号为控制信号,用类型6操作符表示;点火装置用类型1操作符表示;两路输出为并联关系,逻辑关系为“或”,用类型2操作符表示,GO图见图3。2.2 GO运算。

    GO运算有定性运算和定量运算两部分[3]。定性运算按操作符运算规则,逐个分析输入信号状态和单元状态的组合,得到输出信号状态,最终得到系统的输出信号状态,再求出路集和割集。

    鉴于篇幅不再列表表示。定量运算是在分析每一个操作符的输入信号状态和单元状态组合得到信号状态的同时,计算输出信号的状态概率,逐步计算得到代表整个统输出信号的状态概率。

    定量运算方法有状态组合法和概率公式法[1],由于该模型比较简单,故选择状态组合法进行求解,最终求得系统状态概率如表2。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并结合系统设计指标对系统的功能进行评估。

    若系统要求大于计算出的状态概率0.8339,则应对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或改善。3结论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GO法思路简单清晰,易于理解,在计算系统的可靠度的同时可以进行故障查找,然而GO法操作符类型繁多,不能直观、明了地表示系统的各种状态。

    且使用GO法建模需要对模型有专业的了解,有碍于GO法的推广。本文仅取一简单算例对GO法进行了手工计算,GO法计算程序的开发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1]沈祖培,黄祥瑞.GO法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2.[2]李会杰,代冬升,李雅峰.GO法及其在某装备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8(9).[3]徐文征.G。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专科

    二)观点要创新 毕业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

    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术论文之所以要有创新性,这是由科学研究的目的决定的。

    从根本上说,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则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因此,研究和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论文如果毫无创造性,就不成其为科学研究,因而也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虽然着眼于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但创造性仍是其着力强调的一项基本要求。

    当然,对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创造性的具体要求应作正确的理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3也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

    文章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即使只是提出某种新现象、新问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这也不失为一种创造性。国家科委成果局在1983年3月发布的《发明奖励条例》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成就中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才是发明,……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成就,则是发现。”

    条例中对“新”作了明确规定:“新”是指前人所没有的。凡是公知和公用的,都不是“新”。

    这些规定,可作为我们衡量毕业论文创造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条例》所规定的原则,结合写作实践,衡量毕业论文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考虑: (1)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虽是别人已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了新的论证角度或新的实验方法,所提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人以启发。 (3)能够以自已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

    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能够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4)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

    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等。 (5)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

    (6)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所得等)来证明已证明过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要求对前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否定那些陈旧过时的结论,这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必须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

    但是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而是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和发展。 资料来源:www.lw3721.com。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专科

    二)观点要创新 毕业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

    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术论文之所以要有创新性,这是由科学研究的目的决定的。

    从根本上说,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则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因此,研究和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论文如果毫无创造性,就不成其为科学研究,因而也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虽然着眼于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但创造性仍是其着力强调的一项基本要求。

    当然,对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创造性的具体要求应作正确的理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3也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

    文章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即使只是提出某种新现象、新问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这也不失为一种创造性。国家科委成果局在1983年3月发布的《发明奖励条例》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成就中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才是发明,……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成就,则是发现。”

    条例中对“新”作了明确规定:“新”是指前人所没有的。凡是公知和公用的,都不是“新”。

    这些规定,可作为我们衡量毕业论文创造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条例》所规定的原则,结合写作实践,衡量毕业论文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考虑: (1)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虽是别人已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了新的论证角度或新的实验方法,所提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人以启发。 (3)能够以自已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

    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能够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4)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

    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等。 (5)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

    (6)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所得等)来证明已证明过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要求对前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否定那些陈旧过时的结论,这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必须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

    但是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而是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和发展。 资料来源:www.lw3721.com。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