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怎么写

1.【为什么“德”字心上无一横】
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开了全聚德烤鸭小铺后,请当时的一位叫钱子龙的秀才题写匾额.这一匾额几经风雨,跨了几个朝代,一挂就是130多年.可是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全聚德牌匾上的“德”字少了一横.这是为什么?请大家猜猜. 有人猜:当时杨老板把钱子龙请来,两人对饮开怀,杨全仁得知钱子龙书法写得非常好,于是马上拿出纸墨笔砚,请钱秀才题个字.由于钱秀才多喝了两杯,精神有些恍惚,一不留心,“德”字忘写了一横. 还有人说:当时,杨全仁创业时,一共雇了13个伙计,加上自己一共14个人.为了让大家安心干活,同心协力,所以让钱秀才少写一横,表示大家心上不能横一把刀.听到这儿,也许您会反问:那加上一横,不是更表示一心一意呢? 这些当然都是猜测和传说.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就像多音字一样,它是多写字,有两种写法,可以有一横,也可以没有横.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唐宋元明清书法名家的墨迹中得到印证.比如,现立于北京国子监孔庙的清朝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中的“德”字就没有一横;又比如生活在与全聚德创立同期的清代画家郑板桥本人书写的“德”字,有的带一横,有的不带一横.这说明,在过去“德”字的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 为了保持全聚德牌匾的历史原貌,所以牌匾上的“德”字一直少一横.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过去“德”字有两种写法,可以有横,也可以没有横,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全聚德为了保持其牌匾的历史原貌,所以牌匾上的“德”字一直少一横. 「德」从「彳」,即「行」之意,既是要实践才能体会,才能得到.右边从「十目一心」.我们可以明白,「德」就是要我们一心一意顺道而行,不偏不倚走人生该行的道路.又提示我们,凡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皆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警示中,随时警策自己要谨慎地沿正道而行,方可朝向优质的人生境界. 关于德字心上为什么少写一笔一这种写法是谦逊的表示所有宣德、正德年间的官方器物上面款识中的款字,有[德]字样的楷书、篆书,德字心上均无一横.这种写法是谦逊的表示! 古人在字的写法、用法及含义上,是非常讲究的.而德字笔画的多少,便有崇拜、恭敬,反之就有亵渎、辱骂等意义.德字他人多写几笔,有德高、大德、颂德等敬意.而他人少写几笔,有缺德、少德、不恭不敬等亵渎、辱骂的意思.自己用或代表自己,少写则谦虚、谦逊. 在佛教中信佛的人更是如此,比如:总不会把自己说的如何高深,修行的如何圆满,总会给自己留有一定的空间和余地.即便是德行好、德望高也得由他人口中说出,而自己总是谦虚、谦逊一点为上. 所以说,德字代表自己而少写则谦虚、谦逊.就有这样的含义.。
2.德字怎么写好看
练字。
字:
字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间,字斟句酌。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书法的作品:字画,字幅。字的音:字正腔圆。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合同,契约,字据。旧时称女子出嫁:待字闺中。生子,乳,爱: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德: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违背自然发展,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系。
3.【“德”字为什么少一横】
当年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请一位名叫钱子龙的秀才题写匾额.这一匾额几经风雨,一挂就是130多年.可是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全聚德牌匾上的德字少了一横.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当时杨老板把钱子龙请来,两人对饮开怀,杨全仁得知钱子龙书法非常好,于是马上拿出笔墨纸砚,请钱秀才题个字.由于钱秀才多喝了两杯,精神有些恍惚,一不留心,“德”字忘写了一横.还有人说,当时杨全仁创业时,一共雇了13个伙计,加上自己一共14个人.为了让大家安心干活,同心协力,所以让钱秀才少写一横,表示大家心上不能横一把刀.听到这,也许您会反问:那加上一横,不是更表示一心一意吗?这些当然都是猜测和传说.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就是像多音字一样的写字,可以有一横,也可以没有横.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唐宋元明清书法名家的墨迹中得到印证.比如,现立于北京国子监孔庙的清朝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中的“德”字就没有一横;又比如生活在与全聚德创立同期的清代画家郑板桥本人书写的“德”字,有的带一横,有的不带一横.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钱币方面来考证“德”字.例如,北宋真宗年间(公元1004年)铸造的“景德通宝”的“德”字就没有横,而明朝宣宗年间(公元1426年)铸造的“宣德通宝”的“德”字就有横.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过去“德”字有两种写法,可以有横,也可以没有横,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全聚德为了保持其牌匾的历史原貌,所以牌匾上的“德”字一直少一横.。
4.德字的草书怎么写
“德”字草书写法: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始于汉初。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等。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不拘章法,笔势秀丽流畅,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擅长今草; 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字文》、怀素《自叙帖》等,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
草书自狂草起开始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扩展资料: 草书十二条用笔细节 1、草书不见横画。
行草书有横线条的尽量短些,要有纵向感。可用虚、细线替代。
2、忌由快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一样的现象,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3、墨淡无神。
重新起笔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要交代清楚。 4、忌单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
5、中间一行是作品重点。一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
这也叫“书眼”。 6、长线条字很重要,收笔时要谨慎,一般笔势结束时用干笔。
7、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忌团状。 8、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要结实。
要有铁划银沟的粗笔,又要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9、墨干时速度稍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
行草有楷意,楷书要行写。 10、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要交代清楚。
11、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
12、中侧并用,八面出锋,细处用中,厚处用侧。
5.德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一、德字的甲骨文: 二、德的释义: 1、道德,品 行;特指好的品行。
2、心意;志向。 3、恩惠;好处。
4、德国的简称。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德,升也。
从彳。 白话版《说文解字》:德,境界因善行而升华。
字形采用“彳”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正德[zhèng dé] 明武宗(朱厚照)年号(公元1506—1521)。
2、德政[dé zhèng] 有益于人民的政治 措施。 3、贤德[xián dé] 善良的德行。
4、阴德[yīn dé] 阴功。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好事。
迷信的人认为在人世间做好事可在阴间记功,故名。 5、德量[dé liàng] 道德涵养和气量。
6.德字的草书怎么写
“德”字草书写法: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始于汉初。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等。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不拘章法,笔势秀丽流畅,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擅长今草;
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字文》、怀素《自叙帖》等,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草书自狂草起开始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扩展资料:
草书十二条用笔细节
1、草书不见横画。行草书有横线条的尽量短些,要有纵向感。可用虚、细线替代。
2、忌由快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一样的现象,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3、墨淡无神。重新起笔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要交代清楚。
4、忌单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
5、中间一行是作品重点。一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这也叫“书眼”。
6、长线条字很重要,收笔时要谨慎,一般笔势结束时用干笔。
7、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忌团状。
8、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要结实。要有铁划银沟的粗笔,又要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9、墨干时速度稍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行草有楷意,楷书要行写。
10、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要交代清楚。
11、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
12、中侧并用,八面出锋,细处用中,厚处用侧。
7.(德)字草书怎么写
德字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 德字草书小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dé 部首:彳 笔画:15 五笔:TFLN 注音:ㄉㄜˊ 结构:左右 仓颉:HOJWP 郑码:OIAW 释义: 1.道德,品 行;特指好的品行:~育。
美~。~才兼备。
2.心意;志向:同心同~。离心离~。
3.恩惠;好处:感恩戴~。 4.德国的简称。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道德[dào dé] 社会意识形态之 一。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 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 巴金 《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2.品德[pǐn dé] 品质道德:~高尚。 叶圣陶 《给少年儿童写东西》:“一定要使少年儿童喜欢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处,无论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娱乐方面。”
3.缺德[quē dé] 缺乏好的品德,指人做坏事,恶作剧,开玩笑,使人为难等等:~话。~事。
真~。 老舍 《骆驼祥子》四:“把三只活活的牲口卖给汤锅去挨刀,有点缺德。”
4.私德[sī dé] 在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失检。 许地山 《银翎底使命》:“ 黄先生 说:‘我们先看看里头写的是什么,不必讲私德了。
’” 5.积德[jī dé] 迷信的人指为了求福而做好事,泛指做好事:~行善。你可积了大德了。
老舍 《茶馆》第一幕:“ 常二爷 ,您是积德行好,赏给她们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