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怎么写
1.《咏鹅》怎样写
标题:咏鹅
体裁:唐诗
朝代:唐代
作者:骆宾王
原文: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唐代诗人。字观光,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写作背景:
这是骆宾王在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鉴赏: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浮水”、“红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鲜明。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2.鹅的外形写作文到底应该怎么写呢
我家住农村。农村不少人家都养着鹅。少的一二只,多得一大群。尤其在冬春两季,草地上、田埂边、屋舍前、小河里,都会有鹅的身影。远远看去,白白的,像一团团的棉花,又像一簇簇盛开的白莲,更像一个个在地上滚动的雪球。常令我驻足欣赏的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时、鹅的那种自由自在的情景。
有时候鹅的主人家会赶着一大群鹅从鹅棚里放出来。这时的鹅,会连跑带飞地从棚里冲出来。它们根本不会理睬你前面有人还是没人,向着它们要去的目标——河边冲去。真有点像田径场上的运动员冲向终点的气势。像我这个胆小的孩子,见它们气势汹汹的样子,哪敢正面迎接它们,早就远远的避开了。
鹅出棚更有趣的是会边飞奔边引吭高歌。几十只大白鹅仿佛都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会不约而同地发出粗细各异,长短不同的“吭吭“声,活像一支移动的乐队,飞跑向河边。
鹅到岸边下水的动作更会让人拍手称杰。如果在动物中举行一场跳水比赛,那跳水冠军非属鹅不可了。因为它能跳得最远。它会借助跑步的冲力,先用双脚一登,再张开翅膀,然后使劲拍动翅膀,随着肥大的身体的重力,再慢慢下落,这时快到小河对岸了。看它们拍翅的动作,真以为它们在飞鸟中学会了飞行的动作呢
3.【幼儿园小班教案绕口令鹅和河怎样写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绕口令,能清楚、准确地读准绕口令中的字音. 2、培养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绕口令录音、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理解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图书. “老虎是怎样追小兔的?” “小兔想了什么办法来战胜大老虎?” 2、解释绕口令: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朗诵绕口令,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边讲解绕口令边提问: “这首绕口令的名字叫什么?” “山上的老虎想干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山下的小兔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躲过了老虎?” “你觉得绕口令中的哪几个字不容易读清楚?绕口令中的哪几句话容易读错?” 3、幼儿学说绕口令: 重点学说难念的字与易读错的句子. 幼儿分小组接龙朗诵绕口令. 附:绕口令 虎和兔 坡上有只大老虎,坡下有只小兔兔; 老虎饿肚肚,想吃小兔兔. 虎追兔,兔躲虎, 老虎到处找兔兔. 兔钻窝,虎扑兔, 刺儿扎疼虎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