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电子厂毕业论文范文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3000字

    建议看看下面的资料网,在这里想要谁给现写一篇,可能不会有,因为这里没人会为了这个区花费一些时间去写的,所以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用心去做,不管毕业论文还是平时作业吗,我相信你都可以做好的。

    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 http://www.wendangtianxia.com 这个网站的论文都是以words的形式原封不动的打包上传的,网上搜索不到的,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文写作建议看看下面的资料网,下面给你一些范文资料网: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百万范文网: http://www.jiaoyuda.com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网: http://www.wendangtianxia.com引文数据库: http://www.zazhijie.com社科类论文: http://www.ggykf.com经济类论文: http://www.nanbeiqiao.com 如果你是校园网,那就恭喜你了,期刊网里面很多资料中国知网: http://www.cnki.net龙源数据库: http://www.qikan.com万方数据库: http://www.wanfangdata.com优秀论文杂志 http://www.interpapers.com/kj/论文资料网 http://www.51paper.net/法律图书馆 http://www.law-lib.com/z法学论文资料库 http://www.law-lib.com/lw/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http://www.cnceo.com/school/职业经理人论坛 http://mba.001.com.cn/mbamba.htm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forumcn.com/sblw/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http://www.sse.orgs.cn/sse/yjkw/ 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http://www.lqzx.com/lunwen.htm论文商务中心 http://doc.cei.gov.cn法律帝国: http://www.fl365.com/gb/lawthinker/bbs/default.as学术论文 s http://www.hrexam.com/advanced1.htm论文统计 http://www.sci.com.cn。

    求一篇电子商务毕业论文范文,要求如下:毕业设计格式1、项目背景1

    电子商务范文: ---------------- 电子商务与传统渠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来源:联商网 电子商务与传统渠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在这个原则下,富有活力、畅通无阻、有序高效的宏观营销渠道才能形成,否则好似“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

    传统仍具生命力 野狼磨利爪,群体待出击。如今的市场刀光剑影,短兵相接,渠道商要在激烈的竞争和拼夺中取胜,必须具备野狼般的特质和本领。

    体力充沛、反应敏捷、群体出击、紧追目标。然而,业界普遍认为新时代渠道商正经受“内忧外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传统渠道正经受着网络时代生存的考验,它能否经过市场的狂风暴雨呢?戴尔神话早已成为IT后起之秀效法的楷模,当它进军中国市场时,他的直销模式在国内掀起了一股舆论的热潮。

    一时间,大小报纸都纷纷讨论传统渠道的生命力究竟还有多长。直销模式在传统营销模式中的客户导向型营销模式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但在国内一时间无法流行。

    除了不符合中国国情这一众所周知的道理外,还体现出重自销轻合作的情况,生产企业宁愿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建立自己的销售公司,组建营销渠道,也不愿主动与商业企业保持良好合作,造成市场萎缩,营销成本大量增加,企业效益下降,发展速度减慢。与其同时,压力就是动力,传统渠道商不断加强自身功夫的修炼,或以品牌、服务见长,或以技术、培训获利,传统的渠道商们经过了市场的洗礼,各自找到了自己更大的增值空间。

    当渠道商刚刚尝到饱食终日、安居乐业的日子的滋味时,眨眼功夫,因特网铺天盖地而来,它的兴起使得这一切游戏规则都改变了。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IT产业纯粹为适应传统产业要求而变革的历史,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完全影响到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从而导致传统营销方式越来越难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有人认为,互联网的出现将会压扁销售渠道,电子商务将会与渠道分流,渠道商将下岗。那些大小分销商、代理商感受到来自电子商务无与伦的压力,担心被渠道的扁平化给“扁”掉。

    令渠道商们松了一口气的是他们不但没有死,相反的是一大批 倒了下去,成了“革命先驱”。那些操之过急,仓促砍去中间渠道环节,看似减少了渠道成本,反而可能出现未能预料到的成本,或失去对渠道的控制。

    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渠道商正在和将要对IT产品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映了传统渠道的巨大生命力,笔者认为信奉“传统是永恒的”这一观点的人们自有他的道理。 传统应于安思危 然而,传统渠道销模式也有很大弊端和剧局限性,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渠道压缩势在必行,扁平化渠道建设已成为务实之道。

    以网络直销、网络中介、ASP等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渠道将对传统渠道产生重大冲击。不重视新经济渠道,而一味死守传统渠道的企业将丧失竞争能力。

    营销渠道组织形式最具竞争力的是公司系统营销渠道和连锁系统营销渠道。前者是指一家公司拥有和统一管理若干工厂、批发机构、零售机构等,控制市场营销渠道的若干层次,甚至控制整个市场营销渠道,综合经营生产、批发、零售业务而形成的渠道系统。

    而连锁系统营销渠道,这是一种由多个商店构成的,并见统一经营管理而形成的渠道系统。连锁系统营销渠道一旦形成,无疑我们的市场也多一条主体渠道。

    他们都要对付几方面的压力:供应商出于激烈竞争的需要,要统一报关和价格,低价竞争,尝试直销,这使得渠道商的利润降低;同级别的渠道商竞争的白热化,导致利润大大降低。这逞着他们降低成本,改变原有的渠道模式,其实渠道模式的演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从最初的厂家接受订制到厂家直销,从厂家直销到商家代理,从商家代理到行业直销,从行业直销到网上直销,渠道模式一直在顺应市场而不断变化和调整。电子商务为这种渠道裂变带来了突破口,仅仅依靠产品销售的做法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在这一行中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没有永久的增长点,增长之后必然是衰落。

    要保持竞争力,渠道商们必须在其它方面有所专长或具有增值的能力。国内领先的企业和一大批跨国企业率先搭建起了自己的网络营销平台。

    渠道商正在和将要对IT产品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像所有传统行业一样,渠道商必须向e进化。

    国内领先的企业和一大批跨国企业率先搭建起了自己的网络营销平台。电子商务在中国虽然刚刚起步,但潜力是无与伦比的,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提供商们应共同努力,携手向用户、消费者、厂商与经销商介绍中国rr电子商务公用平台在未来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爆炸”,而应用搜索引擎可以大大节省消费者时间和精力。

    因此,如果传统渠道借助电子商务,实现其形成的自动性和重组的灵活性,其运转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电子商务的瓶颈 开展电子商务不是建一个网站那么简单,维系网上业务的一系列服务体系,女砌流配送、客户关系处理等都是比较棘手的事。

    电子商务不是仅仅借助于网络这—虚拟平台或载体或媒介,而是依托于一个全新的开放式的不断变化的打破时空的商务。

    跪求一份比较好的关于电子的毕业论文

    大功率可调直流电源的设计

    论文编号:JD1033 论文字数:13679,页数:33

    摘 要

    50年代是我国电源整机的创建和仿制时期,主要是仿苏的电子管直流电源、磁饱和交流电源和仿美、仿欧的电子或磁放大式交流稳压电源,并逐渐实现了国产化。这个时期的电源体积大、耗能多、效率低,技术水平相当于国际30-50年代的水平。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电子系统的心脏的电源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电子管直流电源,磁饱和式交流电源逐渐被淘汰,晶闸管电源、晶体管电源、磁放大式交流稳压电源得到迅速发展,占据了电源市场的统治地位。

    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是现代电子电源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开关电源以功耗小、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几乎席卷了整个电子界,而线性电源则以其固有的稳定性仍占有一席之地。为了顺应现代电子技术设备对多种电压和电流的需求,在满足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同时,还应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是以晶闸管为主要器件,设计制作了一台输出电压50V~125V可调,输出的最大电流可达100A的大功率直流电源。设计中采用规格为KP400-5的晶闸管,此晶闸管文中系统的介绍了晶闸管移相控制的原理及其在变流系统中的应用。主电路的设计选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晶闸管移相范围为0≤ɑ≤90°)组成三相变压器,初级电路采用三角形接法,次级则采用星形接法,鉴于晶闸管元件的电压和电流过载能力极差所以在主电路中还加入了简单的过电压和过电流(短路)的保护。为了简化设计并满足体积小、重量轻、经济可靠的要求,在晶闸管的触发电路里使用了高性能晶闸管三相移相触发集成电路TC787。

    关键词 晶闸管,移相控制,触发电路,TC787,保护电路

    目 录

    第1章 前言 1

    1.1 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史 1

    1.2 本文的设计工作 2

    第2章 设计方案和主电路设计 4

    2.1 设计方案 4

    2.2 常见的三相整流电路分析 4

    2.2.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5

    2.2.2 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11

    2.3 整流变压器及晶闸管参数的计算和选择 15

    第3章 触发电路 17

    3.1 晶闸管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17

    3.2 同步变压器的选型 18

    3.3 触发电路的设计 18

    3.3.1 高性能晶闸管三相移相触发集成电路TC787 18

    3.3.2 TC787的主要设计特点 20

    第4章 保护电路 23

    4.1 过电压保护 24

    4.2 过电流保护 24

    结束语 26

    参考文献 27

    附录1 28

    附录2 29

    致谢 30

    以上回答来自: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

    给你一篇范文 自动装填模拟负载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编号:ZD594 论文字数:26560,页数:59,有开题报告,任务书,文献综述摘 要: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文章介绍了以可编程序控制器为基础的自动装弹模拟系统,充分论述了自动装弹模拟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控制中的应用和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讯系统的设计。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功能的可能性。文章简要介绍了军用产品可靠性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产品可靠性的设计方案,并阐述了该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案和主要特点。

    关键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 ;串行通信 ;自动装弹模拟系统 目 录摘 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 可靠性在自动装填模拟负载系统中的应用 11.1引言 11.2研究电气产品可靠性的目的 21.3可靠性的概述 2 1.3.1可靠性的概念 3 1.3.2特征量与分布 31.4可靠性问题的主要特点 61.5可靠性设计 7 1.5.1系统可靠性分析 7 1.5.2可靠性预计 8 1.5.3可靠性试验 91.6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9第2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作原理及概述 112.1引言 112.2设计方案的主要观点 112.3可编程序控制器 12 2.3.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概念及其历史 12 2.3.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要特点 12 2.3.3 PLC的发展历程 13 2.3.4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最新发展趋势 14 2.3.5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15 2.3.6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16 2.3.7编程序控制器的I/0滞后现象 17 2.3.8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语言的国际标准 172.4 可编程序控制器特殊功能模块 19 2.4.1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192.5 PLC与工业控制计算机和集散控制系统的比较 202.6 FX2N型PLC串行通信指令 212.7 通信原理 23 2.7.1数据通信方式 23 2.7.2串行通信方式 242.8 RS-232C串行通信接口 262.9串行通信中的技术问题 282.10通信功能的选择 29第3章 自动装填模拟负载系统设计 313.1引言 313.2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313.3下位机硬件设计 33 3.3.1 PLC的上位连接系统 33 3.3.2下位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选型 34 3.4 Visual C++编程语言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35第4章 PLC通信系统的设计 36 4.1引言 36 4.2 通讯系统流程 36 4.3 PLC软件设计 36 4.4 PLC流程图 36 4.5 PLC输出点 38结束语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1附录 42资料来源www.lunwenqq.com。

    有关电子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

    http://www.studa.net/ 给个大概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智能化数控系统 1 国内外数控系统发展概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

    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

    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CNC只能作为非智能的机床运动控制器。

    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CAD/CAM和CNC之间没有反馈控制环节,整个制造过程中CN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

    在复杂环境以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机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N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由此可见,传统CNC系统的这种固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结构,限制了CN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发展,已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对数控技术实行变革势在必行。

    2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 2.1 性能发展方向 (1)高速高精高效化 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

    (2)柔性化 包含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大,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控系统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 (3)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 以减少工序、辅助时间为主要目的的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发展。

    数控机床的工艺复合化是指工件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后,通过自动换刀、旋转主轴头或转台等各种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复合加工。数控技术轴,西门子880系统控制轴数可达24轴。

    (4)实时智能化 早期的实时系统通常针对相对简单的理想环境,其作用是如何调度任务,以确保任务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而人工智能则试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实时系统和人工智能相互结合,人工智能正向着具有实时响应的、更现实的领域发展,而实时系统也朝着具有智能行为的、更加复杂的应用发展,由此产生了实时智能控制这一新的领域。在数控技术领域,实时智能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正沿着几个主要分支发展: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学习控制、前馈控制等。

    例如在数控系统中配备编程专家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参数自动设定和刀具自动管理及补偿等自适应调节系统,在高速加工时的综合运动控制中引入提前预测和预算功能、动态前馈功能,在压力、温度、位置、速度控制等方面采用模糊控制,使数控系统的控制性能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最佳控制的目的。 自动装填模拟负载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论文编号:ZD594 论文字数:26560,页数:59,有开题报告,任务书,文献综述 摘要: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文章介绍了以可编程序控制器为基础的自动装弹模拟系统,充分论述了自动装弹模拟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控制中的应用和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讯系统的设计。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功能的可能性。文章简要介绍了军用产品可靠性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产品可靠性的设计方案,并阐述了该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案和主要特点。

    关键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 ;串行通信 ;自动装弹模拟系统 目录摘要Ⅰ Abstract Ⅱ第1章 可靠性在自动装填模拟负载系统中的应用 1 1.1引言 1 1.2研究电气产品可靠性的目的 2 1.3可靠性的概述 2 1.3.1可靠性的概念 3 1.3.2特征量与分布 3 1.4可靠性。

    求一篇应用电子的毕业论文

    的波长值和光功率外,还要测量出各个光路的信噪比(OSNR)。

    这里,在测量OSNR时要注意测量仪表的噪声带宽。例如用HP70952B光谱分析仪(噪声带宽1nm)测量的OSNR要比用Agilent 86121A WDM光路分析仪(噪声带宽0.1nm)测量出的OSNR低约10dB;这是因为前者取出的噪声功率是后者取出的噪声功率的10倍,自然,前者测出的OSNR要低约10db(因光信号功率测量有差别)。

    由于DWDM系统有n个波长,n个光路,等效于n个虚SDH光通信系统,故在系统的重要测量点必须有光分路器(分光器),以避免在做波长和功率测量时中断系统,造成大量业务丢失。 为便于比较对照,将OSP-102/OMS-100组合测试仪和一个典型的实验室用光谱分析仪OSA的技术规范列在一起。

    3 可调谐光滤波器 为使具有光谱分析仪功能的仪表适合现场测试,需要有轻便灵巧的可调谐光滤波器选择光波长。它是一个可调法布里-泊罗(Fabry-Perot)滤波腔体,它的基本结构是由两块部分镀银的板构成反射平面,两块板相对分开的距离是可普的。

    其滤波原理是:对某个波长的光,当调节两块板之间的距离,使在两块板之间反射引起的部分射线在相位上完全重叠时,滤波器对该波长的光是直通的,而对其他波长的光会引入很大的衰减。 这种可调谐光滤波器与光分度计或旋转干涉滤波器相比有很多优点。

    它没有轴承、轴、马达等,不存在由于连续持久的操作引起磨损、破裂等问题;结构非常坚实,对振动不敏感。它是不可逆的光器件,无论是衰减,还是通常波长均与输入光波的射线极化无关;这一优点在有几个波长激光器都调整到有相同输出光功率时尤其重要。

    4 便携式光谱分析仪 适用于DWSM系统现场安装调测与日常维护的便携式光谱分析仪,除去前已介绍的HP 70952B,Agilent 86121A外,现举OSP-102插件和OMS-100主机配合专用于DWDM系统测试的便携式光谱分析仪为例,说明采用可调谐光滤波器一方面使成本显著降低,一方面使重量减轻。体积缩小,有利于便携。

    为便于使用,还增加了下述分立的应用方式。 (1)光谱分析仪方式 用可调谐光滤波器沿着要选测的波长范围调整移动,将以图形方式显示测量结果,可用游标定位估计波长、功率数值,以及各波长和功率差值的测试数据。

    还可用存储器存储两个光谱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 (2)光纤系统方式 用表列出直到16个光路或波信道的被测试的波长、功率和S/N。

    这种应用方式对光纤通信系统的日常维护测试特别有用。因为在DWDM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通常不希望光载频信号的功率超过规定的容限。

    (3)光功率计方式 可调谐光滤波器固定调整到所选的波长,以数字显示该波长的光功率,就可以用来检测该光路或信道光载频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即稳定程度。这一方式在检测中断故障时尤其有用。

    (4)监视器输出方式 将被滤出的光信号的一部分送到监视器输出,就能在不影响其他光路或波信道业务的条件下对DWDM系统的某指定波信道进行比特误码率测试,也可具体检测出哪一个波信道传输有问题。 5 展望 为了持续增加通信网络容量与通信带宽,光纤通信中电时分复用与光波分复用这两种主要扩容手段已结合,基础速率为2.5Gbps/10Gbps的8波、16波、32波、40波乃至80波的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已经商用,所有的波长都落在常规的C带(波段)内(1530-1565nm);它又可分为蓝带和红带。

    光路间隔已从100GHz(0.8nm)缩小到50GHz(0.4nm)。进一步增加波长数,例如增加到160波以上时将要应用L带(1565-1625nm),即所谓的第4代WDM光通信系统。

    为了适应波长数不断增加的DWDM系统迅速发展的形势,测量仪表和测量技术也在迎头赶上。例如Ando Electric公司最近推出一系列针对DWDM市场的解决方案。

    其中有AQ4321A/AQ4321D可调激光源,它不仅光输出功率高,而且波长测量精度高,在1520nm时可达到±0.01nm的测量精度。AQ6317B是测量DWDM系统和部件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光谱分析仪,它有大的动态范围,并同50GHz光路间隔的L带DWDM系统兼容。

    还有AQ8423Z光放大器分析仪,它覆盖C带和L带波长,能与AQ6317系统光谱分析仪配套。它可精确地测量噪声指数NF和光链路中光放大器的增益,分隔ASE光噪声和经过光放大器放大的光信号,并能达到最小光路间隔25GHz的最佳效果。

    当将AQ8423Z与AQ6317B联合使用时可测量多达200个光路的NF图形。最近又推出新的多波长测量仪,一次可完成多达256条光路的波长测量。

    总之,DWDM系统的测量技术和测试仪表正向着更多波长、更好的波长测量精度和可分辨出更小的光路间隔,即向着能满足未来更高波分密度、更巨大的网络容量的传输设备的要求发展。

    电子类的毕业论文

    以下均可参考,满意给我加分,1. 基于FX2N-48MRPLC的交通灯控制 2. 西门子PLC控制的四层电梯毕业设计论文3. PLC电梯控制毕业论文 4. 基于plc的五层电梯控制5. 松下PLC控制的五层电梯设计 6. 基于PLC控制的立体车库系统设计7. PLC控制的花样喷泉 8. 三菱PLC控制的花样喷泉系统9. PLC控制的抢答器设计 10. 世纪星组态 PLC控制的交通灯系统11. 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设计 12. 四路抢答器PLC控制13. PLC控制类毕业设计论文 14. 铁路与公路交叉口护栏自动控制系统15. 基于PLC的机械手自动操作系统 16.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17. 基于机械手分选大小球的自动控制 18. 基于PLC控制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19. 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 20. PLC在电网备用自动投入中的应用21. PLC在变电站变压器自动化中的应用 22. FX2系列PCL五层电梯控制系统23. PLC控制的自动售货机毕业设计论文 24. 双恒压供水西门子PLC毕业设计25. 交流变频调速PLC控制电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26. 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27. PLC控制自动门的课程设计28. PLC控制锅炉输煤系统 29. PLC控制变频调速五层电梯系统设计30. 机械手PLC控制设计 31. 基于PLC的组合机床控制系统设计32. PLC在改造z-3040型摇臂钻床中的应用 33. 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切割系统电气控制设计34. PLC在数控技术中进给系统的开发中的应用35. PLC在船用牵引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36. 智能组合秤控制系统设计 37. S7-200PLC在数控车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38.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 39. 三菱PLC在五层电梯控制中的应用40. PLC在交流双速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41. PLC电梯控制毕业论文42. 基于PLC的电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43. 欧姆龙PLC控制交通灯系统毕业论文44. PLC在配料生产线上的应用毕业论文 45. 三菱PLC控制的四层电梯毕业设计论文46. 全自动洗衣机PLC控制毕业设计论文 47. 工业洗衣机的PLC控制毕业论文48. 《双恒压无塔供水的PLC电气控制》 49. 基于三菱PLC设计的四层电梯控制系统50. 西门子PLC交通灯毕业设计 51. 自动铣床PLC控制系统毕业设计52. 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 53. PLC控制的行车自动化控制系统54. 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的设计 55. 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56. PLC在电梯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57. 组态控制交通灯58. PLC控制的升降横移式自动化立体车库 59. PLC在电动单梁天车中的应用60. PLC在液体混合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61. 基于西门子PLC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仿真设计62. 基于三菱PLC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 63. 基于plc的污水处理系统64. 恒压供水系统的PLC控制设计 65. 基于欧姆龙PL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66. 西门子PLC编写的花样喷泉控制程序67. 欧姆龙PLC编写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程序 68 景观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69. 贮丝生产线PLC控制的系统 70. 基于PLC的霓虹灯控制系统71. PLC在砂光机控制系统上的应用 72. 磨石粉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73. 自动药片装瓶机PLC控制设计 74. 装卸料小车多方式运行的PLC控制系统设计75. PLC控制的自动罐装机系统 76. 基于CPLD的可控硅中频电源77. 西门子PLC编写的花样喷泉控制程序 78. 欧姆龙PLC编写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程序79. PLC在板式过滤器中的应用 80. PLC在粮食存储物流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81. 变频调速式疲劳试验装置控制系统设计82. 基于PLC的贮料罐控制系统83.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监控系统设计1.基于labVIEW虚拟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3.单片机脉搏测量仪 4.单片机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毕业设计论文5.FPGA电梯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6.恒温箱单片机控制7.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 8.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毕业设计论文9.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论文 10.110KV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11.报警门铃设计论文 12.51单片机交通灯控制13.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14.CDMA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部分进行仿真与分析15.仓库温湿度的监测系统 16.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17.单片机控制交通灯系统设计 18.基于DSP的IIR数字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19.智能抢答器设计 20.基于LabVIEW的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信21.DSP设计的IIR数字高通滤波器 22.单片机数字钟设计23.自动起闭光控窗帘毕业设计论文 24.三容液位远程测控系统毕业论文25.基于Matlab的PWM波形仿真与分析 2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27.波形发生器、频率计和数字电压表设计 28.水位遥测自控系统 毕业论文29.宽带视频放大电路的设计 毕业设计 30.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设计毕业论文31.球赛计时计分器 毕业设计论文 32.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毕业论文33.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毕业论文 34.基于CPLD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毕业论文35.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36.m序列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37.正弦信号发生器 38.红外报警器设计与实现39.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40.基于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毕业设计论文41.步进电动机竹竿舞健身娱乐器材 42.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 毕业设计论文43.单片机汽车倒车测距仪 44.基于单片机的自行车测速系统设计45.水电站电气一次及发电机保护 46.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显示温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求应用电子技术毕业论文12000字

    电力电子技术在输电领域的应用 谭恢曾 ,谭晓天(1. 湖南省电机工程学会,湖南长沙430007;2. 湖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湖南长沙4]0007) 摘 要 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在直流输电、直流联络与系统稳定中的原理与应用。

    关键词 电力电子技术; 直流输电;直流联络: 系统稳定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198(2004)06—0059—0,10 前 言 电力电子技术是指以晶闸管为代表的大功率电 子器件(主回路工作电压伏特、千伏特级, 电流安 培、千安培级),以电力为处理对象,对电能进行调 节、控制与转换的技术。自从1974年美国 Westinghouse公司的w.E.Newell在IEEE上发 表论文,把电力、电子和控制工程3者结合处定义 为电力电子技术以来,电力电子器件性能不断完善,参数水平逐年提高,其应用范围已经广及电力、铁 路、电机控制、机器人以及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

    电 力电子技术在输电领域的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用晶闸管取代原来利用水银整流管的直流输电。本 文仅从直流输电、直流联络和输电系统稳定等几项 典型事例, 简要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在输电领域的应 用。

    1 直流输电 直流输电只有2根输电线路,线路建设费用低 廉。当输电距离超过某一定长度(即交直流输电等 价距离)时,直流输电可以取得经济效益。

    直流适 合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世界上很多直流输电的距 离都在7o0~1 500 km 的范围。直流输电没有电抗 的影响,稳定问题易于解决,在由直流联络的2个 交流系统之间也不存在同步运行稳定问题。

    在区域 电网联络中,采用直流可以减小短路容量,也有利 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因此在现代输电网络中,越来 越多地采用直流输电方式。

    早期的直流输电利用水银整流器进行交、直流 变换。后来随着大功率晶闸管元件性能改善,参数 收稿日期;2004—07—15 水平提高,用品闸管组成的换流阀取代水银整流器,便组成了现代直流输电的基本格局。

    图1表示采用 晶闸管换流阀的直流输电系统示意图。童薹蔓1 c亍 j L匡 一卜 图1 直流输电系统示意图 图中SCRI与SCR2分别表示连接直流输电线 路和交流电源或交流输出系统的晶闸管阀。

    SCR1 担负着把交流转换成直流的任务,通常称为整流阀;SCR2的工作任务恰好相反,是把直流还原为交流,称为逆变器。KZ。

    与KZ 分别代表晶闸管阀的控制 部分,虚线框内的I ,C表示安装在直流侧用于吸收 高次谐波的滤波器。根据晶闸管控制回路工作情况的变化,现代直 流输电技术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在70~80年 代,早期应用的晶闸管,采用高频脉冲信号控制晶 闸管主电路的工作状态,是名副其实以弱电控制强 电的方式。随着光电子学技术的进步, 以光间接触 发晶闸管的方式于80年代投人使用。

    光信号通过光 纤输出,在受信端再通过光电转换变成电信号,仍 以电信号控制晶闸管主电路工作状态。用光纤取代 高频电磁脉冲,是晶闸管控制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但 在触发瞬间仍采用电信号有待改进,还需取得质的 突破。80年代后期,以光信号直接触发的光晶闸管 开始正式投入使用。

    光晶闸管换流阀触发回路采用 发光二极管和光纤。当光晶闸管的受光部位接受到 数mw~数十mw近红外线(波长0,75~3,urn)光 ·59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专题综述 湖 南 电 力 第24卷/2004年第6期 脉冲的时候,半导体耗尽层及其附近产生电子~ 空 穴对而导通。

    实用中以o.9~1.05 gm 波长光脉冲 最合适,作为这个波长范围的光源有镓砷(GaAs)系 发光二极管。在远距离直流输电中,担负换流任务 的晶闸管阀都是由成百上千个晶闸管元件,通过串 联、并联或混联的方式来获得所需要的高电压与大 电流的。

    这种情况下,用光脉冲取代电脉冲意义重 大:可以减少控制回路电气零件数目,提高换流阀 的可靠性,也使形体庞大的换流设备小型化有了可 能。另外光晶闸管的主回路和光脉冲触发回路. 电气上可以完全分离,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噪声容量。

    与光间接触发晶闸管换流装置比较(见表1),光直 接触发换流器体积变小,重量减轻,电气零件数大 大减少,维护周期也加长了。表2表示已经实用化 了的采用15.24 cm 晶圆制成的光晶闸管部分参数。

    表1 触发方式的效果比较 表2 实用化了的光晶闸管部分参数 名 称 参 数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 RRM 通态平均电流/,I'【AV) 浪拥电流/ISFM 通态峰值电压/(,rM 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du·dt 通态电流上升率/di·dt一 断开时间/T 最大工作结温/7'8 kV3.5 kA> 70 kA2.9V【在3.5 kA 时)> 3 000 v/us> 300 A /“s<:400“s l25 (' 直流输电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目前 世界上至少在2O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5O个以上 的直流输电或联络设备在运行。

    我国自1989年9月 第一条超高压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 葛洲坝至上 海±500 kV 直流输电投入使用以来,先后又有天生 桥—— 广州、三峡—— 常州、三峡—— 广东(惠 州)等直流输电投入使用,500 kV直流输电线路总 长度超过3 800 km,输电能力900万kW 。其中特别 要提到的是三峡直流输出。

    三峡直流工程总计3个 单项工程,输电线路3条总长2 965 km、换流站6座 总容量l 800万kW 。随着三峡电站机组相继投产、 · 6O · 。

    电子系毕业论文

    参考下面2篇,还有很多,可以参考参考资料:

    【题名】:论机械电子光学新进展

    【摘要】:物理学中的光学,机械学(力学)和电子学(电磁学)相互之间的渗透,导致边缘学科和技术发展甚快,异常活跃,本文在介绍了机械电子学,光电子学和光机械后,笔者提出一个新新名称,机械电子光这或者电子机械光学(简称机械光学)并重点加以论述。

    【题名】:浅谈机械电子学的研究

    【摘要】:机械电子学是80年代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计算机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电子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机械技术中的精密工程都有较大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逐渐认识到只有将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在一起,从实现功能出发,才有可能获得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或系统。在欧美和日本,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与机械技术融合于一体,出现了数控机床,又如高级自动相机、复印机等,它们在市场上都有较强的竞争力。日本、中国、法国等国家的研究者,对机械电子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机械电子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机械电子学是以计算机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三者为主体熔合而成的,如图1所示。机械电子学的产品或系统,是具有高级控制功能,智能化的,又能实现类似于人类的高级活动,并能完成高级目的功能的产品或系统。在市场上,它能创造较高的附加值。

    参考资料:

    电子专业的毕业论文什么写

    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

    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

    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

    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

    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

    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

    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

    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

    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

    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

    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

    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

    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

    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

    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

    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

    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

    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

    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

    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

    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

    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