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建设目标范文
1.未来科技城的建设目标
---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高地。引进10位左右在业内有重大影响、具有科技研发国际前瞻力的战略科学家,集聚100位左右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具有旺盛创造力的研发领军人才,培养1000位左右精通研发技能、掌握关键技术的科研骨干,形成一批国际一流、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
---引领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在新能源、信息、冶金、节能环保、航空、新材料等关系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重大产业布局的领域,依托企业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的战略研发、关键技术的跨越发展、重要技术的集成示范、共性技术的合作攻关,加速推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研发机构5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0%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全新运行机制的人才特区。借鉴国际一流科研机构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科研体制改革和资源整合力度,着力探索建立企业投资为主、国家支持为辅的科技投入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研协作机制,建立研发机构负责人按照有关规定自主决定团队成员聘任、研究内容或技术路线、科研经费使用等的内部运行机制,建立以期权股权等方式分享利益的长效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积极作用。
2.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最终目标是要建成 一个面向应用和产业化方向、综合性、开放式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世 界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 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 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 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
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上海还明确了到2020年、2030年分步走的战 略。到2020年前,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为长远发展打下坚 实基础。
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要素、创新企业、创新组织数量和质量位居 全国前列,重要科技领域和重大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的科技成果和产业化项目。 再用10年时间,即到2030年左右,着力形成 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在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合作与竞 争中发挥枢纽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
具体任务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 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 制度藩篱。
二是创新人才发展。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 视野和产业化能力的领军人才,打通科技人才便捷流动、优化配置的通 道,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
三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培育 开放、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支持创新的功能型平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 社会氛围。
四是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和重大科技创新前瞻性布局。瞄准世 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之地,前瞻 性布局一批科技创新基础工程和重大战略项目,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 发展。
3.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根本目的是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支撑国家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赢得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地位。无论是从我们国家近代以来的历史看,从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看,还是从国际社会激烈竞争看,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都日益凸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没有自主的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就不可能避免受制于人的局面。所以,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旧中国科学技术极端落后的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但是,要突破制约我国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核心还是要通过自主创新进一步实现重大技术、关键技术的突破,进一步缩小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差距,力争在某些领域能够超越。进入新世纪,中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颁布并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取得显著成就。2010年在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方面要进一步重点做好哪些工作呢?《报告》强调了四个方面。
一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或者说基本上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这是一个重大战略目标,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努力。而不断推进的抓手就是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要按照既定的计划,扎实推进重大专项实施,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创新实施机制,尽快攻克一批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带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是“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关键科技问题,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报告》强调的三个突破,涵盖产业、民生、国家安全,既是对科技工作的要求,也是科技工作的目的。要强化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工作,加快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形成完整产业链。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充分发
挥国家高新区的重要载体作用,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有基础、有条件、有特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资源消耗低、带动系统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前瞻部署生物、纳米、量子调控、信息网络、气候变化、空天海洋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报告》的这一部署,意义重大。人类科学技术正在酝酿新的革命性突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我国科技工作必须具有长远眼光,善于抢占先机,及早行动,赢得主动,在关系未来的重大科技领域取得发言权。要强化创新基础条件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在战略必争领域部署一批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报告》提出的这些要求,核心就是以改革的办法,最大程度地动员和整合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着力在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和创新服务上下功夫,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特别是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下大力气加快推进国家科研院所和大学的深度融合,实现要素资源效益最大化,增强科技工作的活力、动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引领力。
各级政府贯彻《报告》关于科技工作的部署,就要自觉地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摆在实施国家战略的高度,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高度,自觉地、主动地关心支持科技工作,为科技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改善工作条件;积极主动地推进关系发展科学技术的体制、制度改革,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持续推进科技进步的制度体系,动员各方面力量为创新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技术共同奋斗。
4.中国科技网的发展目标
CSTNET以确立实现中国科学院科学研究活动信息化(e-Science)和科研活动管理信息化(ARP)为建设目标, 先后独立承担了中国科学院“百所”联网、中国科学院网络升级改造等近百项网络工程的建设以及国家“863”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流量计费系统、网络安全系统等项目的开发,并且负责中国科学院视频会议系统、邮件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目前,正在参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的建设。
5.如何搭建教学科研平台,提升执教能力
芝诺大数据教学科研平台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手段,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机制,让企业、行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逐步实现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把控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该平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前提下,使培养的学生有更宽广和跨学科的知识视野,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在创新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大数据行业各个岗位真正的职业技能。
芝诺大数据教学科研平台构建总体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平台硬件,二是教学与实验支撑系统(包括:芝诺数据综合分析ZDM平台、芝诺数据教学实训平台),三是产品服务。
教学与实验支撑系统由芝诺数据综合分析ZDM平台和芝诺数据教学实训平台构成,教学与实验支撑系统部署在大数据教学科研一体机中。
1)平台的建设能让高校大数据专业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培养实用性人才所需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与就业率,为“大数据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2)平台的建设将支撑大数据去冗降噪、大数据融合、大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研究,能够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有助于大数据方向发展和自主创新,有利于创新团队培育和高水平研究成果积累,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推动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
3)平台的建设搭建可以发挥学校的行业优势,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推进
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开展项目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4)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本项目通过对芝诺数据教学实训平台和芝诺数据综合分析ZDM平台的建设,支撑大数据去冗降噪、大数据融合、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以工程实训和创新拓展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提升高校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实现自主创新的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进程、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和新兴战略性产业迅速发展,完善科研平台和教学实验平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合作。预期达到以下效果:
(1)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环境,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与产业界接轨的、良好的实验条件;
(2)模拟企业环境,引入以实际项目为蓝本的实训项目,构建实训基地;
(3)为开设大数据类公共选修课提供实验环境;
(4)支撑高校科研项目的实施及科研论文的发表;
(5)为学生在数学、统计、计算机类学科竞赛获奖提供教学实验环境支持。
6.要写一份科研团队的团队发展建设规划要从哪几方面写啊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规划书 团队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学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设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团队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10月 制订 填 表 说 明 一、《规划书》所列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地逐项填写,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所属学科按下述一级学科名称填写:⑴管理学;⑵马克思主义;⑶哲学;⑷逻辑学;⑸宗教学;⑹语言学;⑺中国文学;⑻外国文学;⑼艺术学;⑽历史学;⑾考古学;⑿经济学;⒀政治学;⒁法学;⒂社会学;⒃民族学;⒄新闻学与传播学;⒅图书文献情报学;⒆教育学;⒇统计学;(21)心理学;(22)国际问题研究;(23)港澳台问题研究;(24)综合研究。 其中,二级学科名称,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中的学科名称填写。
三、规划书要求A4纸打印,装订要整齐。 一、基本情况 团队名称 依托重点学科或学术机构 级别 □国家 □省级 □校级 研究活动 类 型 所 属 学 科 隶属二级学科 负责人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担任导师 E-mail 联系电话 子课题名称 负责人 年龄 职 务 职 称 学历 学位 团队研究 人员情况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其他 博士 硕士 45岁以下人员 注:“研究活动类型”栏应填写研究基地科研活动的侧重点,包括“综合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二、学术团队 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情况 姓 名 年龄 性别 技术职务 研 究 方 向 备注 三、建设规划 团队的研究方向、特色、定位 续三、建设规划 团队建设期内研究的主要内容 团队建设的预期目标(主要包括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梯队建设等方面的预期目标) 团队建设的年度研究任务及实施步骤 四、指标分配(每个子课题填写一页) 子课题一 课题负责人 梯队 成 员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 硕士 40岁以下人数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专业 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签名 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五、经费计划 1。 经费预算 支 出 科 目 金 额 (万元) 计 算 依 据 合 计 图书资料费 数据采集费 调研差旅费 会 议 费 计算机耗材费 印 刷 费 其 他 2。
经费分配 分配科目 金额(万元) 所占总经费比例 分配依据 子课题一 子课题二 子课题三 子课题四 其 他 六、所在单位推荐意见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七、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八、学校审批意见 主管校长(签章): (公章) 年 月 日 。
7.如何加强科研示范,展示平台的建设
详细阐述科研平台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出科研平台建设是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科学研究、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基地,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学科内涵建设的关键。
他从研究基地组织结构搭建、科研方向设置、人才队伍培养、学术氛围营造、科研工作开展、科研成果展示、近期发展规划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和指导。方潜生要求,基地建设务必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瞄准国家需求、面向区域发展、整合相关资源,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要突出重点,加强对城镇化中热点问题的研究。
要进一步改善研究条件,理顺机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开展科研的积极性。要以基地建设促进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为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集聚发挥重要作用,把基地建设成为彰显办学实力的“品牌”、推动科技创新的“载体”和服务社会发展的“纽带”,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8.如何明确系统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1)进行用户类型分析。
确定系统的用户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调查分析确定用户需求。不同用户类型对系统有不同的要求,应用情况也各异。
判断用户类型是进行系统建设目标和任务分析的关键。 (2)对现行系统进行调查分析。
通过对现行系统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职能范围、日常工作流程、信息来源及处理方式、资料使用状况、人员配置、设备配置和费用开支等各方面的调查研究,指出现行工作状况在工作效率、费用开支、人力配置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作为待建系统的突破口。 (3)明确系统服务对象。
系统服务对象不同,其目标也不相同。 (4)用户应用现状调查。
根据用户业务的方向、深度以及用户希望系统解决哪些实际应用问题可以确定系统设计的目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为以后总体设计中的系统功能设计和应用模型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