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怎么写
1.图片说明怎么写
一幅新闻图片的好说明,恰似一条好的消息,必须具备新闻的“五要素”。要准确无误地告诉读者,新闻图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结果。图片说明要将最新、最有价值的“新闻由头”写在前面。让读者一目了然,使文字说明与图片相辅相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幅新闻图片的说明,要注重针对性,说明的文字要体现一事一议,不能贪大求全、借助图片做“搭车”的买卖而将与之有关的内容全部“装上车”。这种主题不突出的图片说明,会给读者造成一种拖泥带水、冗长烦人的感觉。
新闻图片的说明用词要实事求是,不能含糊其辞。综观一些报纸杂志,从中不难发现,刊发的一些新闻图片,诸如“最近”“近几个月”“前不久”“硕果累累”“成果显著”等等之类的文字说明,让人看上去显得缺乏新闻性和说服力。有的图片是以前或上一年拍摄的,现在重新加了说明就刊发,这样的做法更是掩人耳目了。
新闻图片的说明要言之有物,不能说空洞的套话。一幅新闻图片的说明语言要精,文字要短,要言之有物,准确无误,不能说空洞的套话;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推敲,反复提炼,使整个图片的文字说明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短小精悍。
图片新闻文字说明的写作要领
在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图片新闻几乎成了最直观、最快捷、最吸引受众眼球的报道形式。然而,在平时的报道中有些通讯员只片面追求图片的质量,而不注重图片的文字说明,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应该说,拍图片新闻并不只是把照片拍好就万事大吉了,图片的文字说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口。说明文字的质量好坏可能直接决定一幅照片能否被刊发的命运。这是因为一幅图片新闻的文字说明,它不仅在说明新闻事实,也在说明作者对新闻事实的识别能力,说明作者抓取新闻的本领。
如何才能写好图片新闻的文字说明呢?结合我从事新闻摄影多年的实践,认为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四点要领:
一是要注重提要性。这个“要”其实指的就是事物的关键所在,即“要点”“重点”。如何简洁、准确地把握说明事物之“要”,对于图片说明的写作至关重要。一幅图片新闻的说明文字一般都在100字左右。要在几句话里将新闻的主要因素交代清楚,一定要选择事物的精华与关键,提纲挈领,把最能体现新闻事实本质特征的内容介绍出来。当然,必要时还要选择读者最需要了解的内容加以介绍,同时还可以根据一段时期报纸宣传的中心思想来确定基调,以提高图片的命中率。
二是要注重新闻性。如果事实具备报道的价值,而且又是新近发生的,这就是我们现在要报道它的新闻根据。而报道的新闻根据又往往隐匿在形象表层的背后,这就需要图片的文字说明来公开交代“ 图片背后的故事”。所以说图片的文字说明里必须要用一点笔墨来交代图片报道的新闻根据,否则,图片新闻本身的新闻价值就无从显现。
三是要注重扩展性。摄影镜头直接面对真实的人和事以及真实的现场和感情,这就为拍摄者在写作图片说明时提供了遣词造句的依据。如果我们在写图片说明中只是片面服从画面所表现的意思,搞画面与文字对位式的简单联系,势必重复画面已经表达了的内容,这样的文字说明显然是缺乏感染力的。因此,凡有经验的摄影人要善于捕捉“画外音”,注意发现新闻事实中最有趣味、最能吸引人和最富有寓意的细节,从而创造出词、画交融的意境,达到彼此烘托、产生共振的目的,使画面的内涵随着文字的扩展向画外延伸,从而提高照片的分量和厚度。
四是要注重文学性。就是说在图片新闻说明的写作中不能单纯运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而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形象化的描绘、独特的构思和巧妙的句子结构以及富有感情色彩的因景抒情等手法,以提高图片的视读效果,不仅给人独特的视角冲击,更要给人情态领域美的享受。
2.新闻格式怎么写
1、标题 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导语 导语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消息的最基本内容。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
4、结尾 是对消息内容的小结。有些消息可无结尾。
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
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扩展资料: 结构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分类 1.按事实发生状态分:突发性新闻、持续性新闻、周期性新闻; 2.按事实发生与报道的时间差距分: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3.按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影响范围分:国际性新闻、国内性新闻、地方性新闻; 4.按新闻事实的材料组合分:典型新闻、综合新闻、系列新闻; 5.按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分: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电声新闻、音像新闻; 6.按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分: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闻。
3.照片说明文字怎么写
这是转的! 新闻图片,文字说明大有学问! 编者按:在校报摄影部交稿夹里,常常看到“X日在X地发生XX事”的文字说明,编辑不知道它的深层意义及背景,很难采用,摄影部曾采取强致手段要求写150字的文字说明,结果落实情况不是很好。
摄影部记者要重视新闻摄影文字说明,首先要认识到自己不只是摄影爱好者,更是一名记者,要兼有采访和拍照的任务,要写出符合新闻规律、生动形象、回味无穷的文字说明。那么要如何写作呢? 文字说明必须加深新闻图片的意义 文字说明要围绕图片展开,不能离图万里,同时,又要图文并茂,忌讳就图论图。
要做到这一点,从文字上说,有三个方面: 1、对图片内容的延伸。也就是弥补形象语言的不足。
如两人谈话的图片,谈什么,就要用文字补充介绍。又如,一张打电话的图片,如果不用文字交待其新闻意义,就不成其为新闻图片。
再如典型人物的事迹和简历非文字代替不可。 2、对图片内容的强调。
也就是用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重复形象语言,使图片更具冲击力。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我3位新闻工作者牺牲,在反映悼念活动的照片中,《湖北日报》照片“烛光悼念”的文字说明中运用“自发”、“隆重”等形容词,提升了同仇敌忾的气氛,使照片增色不少。
3、对图片内容的评论,阐述图片的意义。一是现实意义,如《湖北日报》“种田还得讲科学”文字说明中,有这样几句:“同样的地,由于种子的科技含量不一样,产量竟相差200公斤,收入也相差200多元,由此可见种田还得讲科学。”
这就是对图片反映的现象的评论,也表明编辑发这张图片的目的。二是展望式评论,如有一张题为“木偶戏表演”的照片描述孩子们看演出时的兴奋表情,文字说明为:“他们那一双双眼睛简直是奇迹,是他们代表了巴黎,他们才是巴黎的象征和希望。”
把图片上的形象意义和未来用文字联系在一起,升华了照片主题。 说明文字与图片相比,要具有不可替代性 具体表现在: 1、事件过程,也就是新闻中的“五个W”,这是图片画面无法描述必须用文字表达的。
但与文字新闻不同的是,图片说明必须简炼,突出与图片相关的内容,用白描手法简要勾勒,舍弃繁杂的主题和无关的枝节。 2、背景说明,是使图片立起来的关键,有新闻意义的背景,可使图片在相同主题中脱颖而出,背景还可强化图片的故事性、对比性,使其丰满起来。
3、意义阐述,用来深化画面,升华主题,使图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得到充分体现,图片也可由平面走向立体,赋予更深的含义,由此也更具感召力。 4、画面交待,也就是指代画面和解释画面。
指代画面,即平常的方位提示。解释画面,是对画面上的某些读者不了解的物体进行说明,如新产品、新工艺的特性,也用于对黑白图片的颜色说明等,总之,是在不违背新闻事实的前提下,让读者更好地欣赏图片。
贵在画龙点睛,力避画蛇添足 图片说明文字较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准确地表述,是一门艺术。图片说明写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写得不好便是画蛇添足。
写好图片说明要做到: 1、深入采访,这是摄影记者的基本功。现在有些摄影记者很注重画面艺术,讲取景、讲用光,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只会用镜头讲话,不会用笔头讲话的摄影记者,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摄影记者。
只有深入采访,尽量占用材料,才能在提炼主题、选择角度等方面游刃有余。 2、求短求实。
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要写好一二百字的说明,不很容易,要求突出主要事实,语言简洁明快,内在逻辑严密,文法通顺达意,叙述生动有趣。
突出主要事实,要做到围绕照片所反映的事实进行阐述,对与照片无关的事实予以舍弃,对照片已经体现的事实略而不写,着笔于能丰富照片内容的事实而大书之。 3、语言简洁明快,就是要求照片文字说明简练,多用短句,少用定语、状语、补语过多的句子,不用生造的词句,尽量不用需要在文内注释的缩略词语,如交通建设上“四纵四横”项目等。
只要图文及义就可,不必叙述跨度太大。 4、照片文字虽短,但必须逻辑严密,文法通畅。
目前,在照片说明中逻辑方面的错误有:前后自相矛盾,文图内容不符,主体中途转换,造成照片说明不通,影响效果。照片说明的文法必须通畅,才能使人读得下去。
现今媒体上常见的错误有:缺少主、谓、宾语,错打标点符号,用词夸张失当等。 5、图片说明要生动有趣,要使画面跳跃起来,活起来。
杜绝图片说明中的八股模式,尽量少用或不用“图为”、“体现了”、“表示”、“这是”之类的苍白词语。《湖北日报》上有一幅李铁映考察我省的照片,说明很有特色,其中有这样一段:“李铁映亲切地说:‘只你一个人,够累的。
你不要拍我。看,祖国的山河多壮丽,真漂亮啊!应把大好河山拍个够!来,给我———’于是,他接过电视台记者肩上的摄像机,拍摄起来……”这段图片说明,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与画面相互辉映,令人为之动情。
总之,写好图片说明,做到画龙点睛,比文字报道要求还高,因为要在百余字内达到文脉清晰、文字优美、准确和意思完整等要求,的确是不。
4.照片说明文字怎么写
这是转的! 新闻图片,文字说明大有学问! 编者按:在校报摄影部交稿夹里,常常看到“X日在X地发生XX事”的文字说明,编辑不知道它的深层意义及背景,很难采用,摄影部曾采取强致手段要求写150字的文字说明,结果落实情况不是很好。
摄影部记者要重视新闻摄影文字说明,首先要认识到自己不只是摄影爱好者,更是一名记者,要兼有采访和拍照的任务,要写出符合新闻规律、生动形象、回味无穷的文字说明。那么要如何写作呢? 文字说明必须加深新闻图片的意义 文字说明要围绕图片展开,不能离图万里,同时,又要图文并茂,忌讳就图论图。
要做到这一点,从文字上说,有三个方面: 1、对图片内容的延伸。也就是弥补形象语言的不足。
如两人谈话的图片,谈什么,就要用文字补充介绍。又如,一张打电话的图片,如果不用文字交待其新闻意义,就不成其为新闻图片。
再如典型人物的事迹和简历非文字代替不可。 2、对图片内容的强调。
也就是用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重复形象语言,使图片更具冲击力。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我3位新闻工作者牺牲,在反映悼念活动的照片中,《湖北日报》照片“烛光悼念”的文字说明中运用“自发”、“隆重”等形容词,提升了同仇敌忾的气氛,使照片增色不少。
3、对图片内容的评论,阐述图片的意义。一是现实意义,如《湖北日报》“种田还得讲科学”文字说明中,有这样几句:“同样的地,由于种子的科技含量不一样,产量竟相差200公斤,收入也相差200多元,由此可见种田还得讲科学。”
这就是对图片反映的现象的评论,也表明编辑发这张图片的目的。二是展望式评论,如有一张题为“木偶戏表演”的照片描述孩子们看演出时的兴奋表情,文字说明为:“他们那一双双眼睛简直是奇迹,是他们代表了巴黎,他们才是巴黎的象征和希望。”
把图片上的形象意义和未来用文字联系在一起,升华了照片主题。 说明文字与图片相比,要具有不可替代性 具体表现在: 1、事件过程,也就是新闻中的“五个W”,这是图片画面无法描述必须用文字表达的。
但与文字新闻不同的是,图片说明必须简炼,突出与图片相关的内容,用白描手法简要勾勒,舍弃繁杂的主题和无关的枝节。 2、背景说明,是使图片立起来的关键,有新闻意义的背景,可使图片在相同主题中脱颖而出,背景还可强化图片的故事性、对比性,使其丰满起来。
3、意义阐述,用来深化画面,升华主题,使图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得到充分体现,图片也可由平面走向立体,赋予更深的含义,由此也更具感召力。 4、画面交待,也就是指代画面和解释画面。
指代画面,即平常的方位提示。解释画面,是对画面上的某些读者不了解的物体进行说明,如新产品、新工艺的特性,也用于对黑白图片的颜色说明等,总之,是在不违背新闻事实的前提下,让读者更好地欣赏图片。
贵在画龙点睛,力避画蛇添足 图片说明文字较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准确地表述,是一门艺术。图片说明写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写得不好便是画蛇添足。
写好图片说明要做到: 1、深入采访,这是摄影记者的基本功。现在有些摄影记者很注重画面艺术,讲取景、讲用光,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只会用镜头讲话,不会用笔头讲话的摄影记者,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摄影记者。
只有深入采访,尽量占用材料,才能在提炼主题、选择角度等方面游刃有余。 2、求短求实。
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要写好一二百字的说明,不很容易,要求突出主要事实,语言简洁明快,内在逻辑严密,文法通顺达意,叙述生动有趣。
突出主要事实,要做到围绕照片所反映的事实进行阐述,对与照片无关的事实予以舍弃,对照片已经体现的事实略而不写,着笔于能丰富照片内容的事实而大书之。 3、语言简洁明快,就是要求照片文字说明简练,多用短句,少用定语、状语、补语过多的句子,不用生造的词句,尽量不用需要在文内注释的缩略词语,如交通建设上“四纵四横”项目等。
只要图文及义就可,不必叙述跨度太大。 4、照片文字虽短,但必须逻辑严密,文法通畅。
目前,在照片说明中逻辑方面的错误有:前后自相矛盾,文图内容不符,主体中途转换,造成照片说明不通,影响效果。照片说明的文法必须通畅,才能使人读得下去。
现今媒体上常见的错误有:缺少主、谓、宾语,错打标点符号,用词夸张失当等。 5、图片说明要生动有趣,要使画面跳跃起来,活起来。
杜绝图片说明中的八股模式,尽量少用或不用“图为”、“体现了”、“表示”、“这是”之类的苍白词语。《湖北日报》上有一幅李铁映考察我省的照片,说明很有特色,其中有这样一段:“李铁映亲切地说:‘只你一个人,够累的。
你不要拍我。看,祖国的山河多壮丽,真漂亮啊!应把大好河山拍个够!来,给我———’于是,他接过电视台记者肩上的摄像机,拍摄起来……”这段图片说明,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与画面相互辉映,令人为之动情。
总之,写好图片说明,做到画龙点睛,比文字报道要求还高,因为要在百余字内达到文脉清晰、文字优美、准确和意思完整等要求,的确是不容易的。
5.如何写好新闻消息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理解这一定义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 1.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 “新近发生”是个很容易理解的话语,新闻的“新”主要就体现在这里。
我们又把新近发生区分为“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两种情况,套用英语的时态来解说,“已经发生”是过去时态,“正在发生”是现在进行时态。 前者是已经结束了的事件,后者是正在发展变动尚未出现结局的事件。
当下的新闻由于传输设备的现代化,报道速度越来越快,正在发生的事件尚未出现结局就已经被报道出来。对一个事件连续追踪报道,甚至干脆进行实况转播,让报道和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时进行,已经是新闻界常常采用的手段。
据此,我们在定义中补充了“正在发生”的话语。 还有必要解释一下“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这一话语。
现代新闻报道的对象未必都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当时不为人们所知,虽已时过境迁,但一旦发现它的时候,它仍然有很强的报道价值,这样的事件仍然可以被作为新闻报道出来。
例如二战期间日本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美军击落,一些详情细节直到80年代才被报刊披露。2000年美国总统竞选,副总统戈尔正努力角逐民主党总统提名时,美国报刊突然披露“戈尔年轻时嗜大麻”,把几十年前的往事也抖搂出来了。
1970年中国云南发生强烈地震,当时为了粉饰太平,只报喜不报忧,2000年初还有报纸载文报道其详情。 这些事件差不多算是“旧闻”了,但由于是刚刚发现的,仍能给人以新鲜感,所以新闻报道也少不了这样的类型。
2.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 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值得报道,我们强调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有价值的。
所谓有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一是有教育作用。
就像美国《现代新闻报道》的作者华连所说的那样“教诲”“鼓舞”读者,也就是对读者的思想、道德、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是有认识作用。
可以使读者获得有关社会、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是有怡情作用。
这里所说的怡情,不包括低级趣味在内。 那些对影视明星的私情家事不厌其烦地加以报道的所谓新闻,实在是把肉麻当有趣。
我们所说的“情”,是指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趣。 3.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是报道事件的,但事件本身并不就是新闻。一件有价值的事件,还必须通过“报道”才能成为新闻。
报道,指记者或其他新闻工作者、爱好者对有价值的事件进行采集、处理之后,再通过相应的新闻传播途径公之于世的手段和过程。 参考资料: 。
6.怎么写新闻报
1,首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 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 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2,首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
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个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个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一点不能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