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魏碑怎么写

    1.方笔魏碑应该怎样写

    以方笔为主要形态的魏晋书法,正是靠严格的中锋运笔,捻管欹斜转折调锋写出来的。

    书写时,露锋起笔,落纸铺毫,沿笔画中线行笔,方棱笔画和转折处,靠笔管相应欹斜,配合捻转调锋,最后露锋收笔至笔画端头。笔毫锋尖自始至终都行走在每一点画的中线,是一丝不苟的中锋运笔。

    方笔魏碑起笔收笔的瞬间都是露锋,更不回避笔偃。正是靠笔管欹斜配合捻管调锋,确保自始至终严谨的中锋,是方笔魏碑运笔的关键。

    (二)魏碑方笔书写示例红色V形标记是提示起笔、收笔的位置和方向,带有箭头的圆形标记是提示转折处笔管欹斜和捻转的方向,相应欹斜捻管调整笔锋,锋尖始终走在点画的中线。1、右三角点 笔尖着纸于点的左上端,向右下行笔的同时均匀下按,至右侧转折处笔管向右欹斜,笔腹外侧着纸,随即顺时针捻管转向下行,相应均匀提笔,最后笔的尖锋收于点的下端(左图)。

    2、左三角点 笔尖着纸于点的右上端,下按行笔至左侧转折处,笔管向左外侧倾斜,笔腹左侧着纸,随即逆时针捻笔调整笔锋向下行笔,逐渐提收到点的下端(左图)。 书法 其他形状的三角点运笔方法雷同,只要选定方便的起笔收笔位置,相应采取捻管及倾斜方向即可。

    3、正、倒等腰三角形 正等腰三角点从顶端起笔下按,偏右下行,在靠近底边时笔管向右侧欹斜,同时顺时针捻管向左水平方向行笔,渐行渐提至左侧底端收笔(左图)。也可以从底边左角起笔斜向右上,笔管稍向左上欹斜,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右沿底边渐行渐提,收笔到右下角。

    倒等腰三角点从左上角起笔斜向右下按,笔管稍向左下欹斜,逆时针捻管调锋沿上底向右渐行渐提,收笔到右上角(右图)。 4、横画 把横画当成联结两端三角点的笔画来处理,左上端起笔,笔管向左倾斜,逆时针捻管后沿横画中线调锋向右铺毫中锋行笔到接近右端,笔管向上倾斜,顺时针捻笔向下收至右下角。

    (左图)或行笔到接近右端,笔管向下倾斜,逆时针捻管收至右上角(右图)。5、竖画 笔尖从竖画左上角落纸,笔管稍向右上欹斜,随即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下铺毫中锋行笔,接近竖画下端时,笔管左倾逆时针捻管逐渐提笔收到右下角(左图)。

    6、双折 起笔同横画,铺毫行笔至第一转折处笔管向右上微倾并顺时针捻管向右下斜行,至第二转折处笔管再次向右外倾斜同时捻管调锋左行,逐渐提笔收至尖端(右图)。书7、方折 向下方折,按横画运笔至方折处,笔管稍向上欹斜,笔腹外侧着纸,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下铺毫行笔,折笔处外侧方棱,内侧圆弧,形成魏碑特有的外方内圆特征,收笔同竖画(左图)。

    底边向右方折,按竖画行笔至方折处,笔管向左欹斜,随即逆时针捻管调锋右行(中图)。右图是连续方折的示例。

    8、左钩 竖画写至折钩处,笔管向右下欹斜,以笔腹右侧着纸写出竖钩尖角,随即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左上行笔,同时逐渐提笔收至竖钩的末端(左图)。9、右弯钩、戈钩、心钩 竖笔写至弧转处,逆时针顺势捻管,笔锋始终铺毫行笔在笔画中线,至折钩处笔管向胸前欹斜,逆时针捻管随捻随提,调锋向左上行笔,笔尖收至弯钩的端部(左图)。

    10、撇、撇钩 起始方笔的撇,上端落笔后,笔管向右倾斜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左铺毫行笔,渐行渐提至尖端(左图)。尖端起笔的撇钩,笔尖着纸后边行边捻管边轻按,使笔锋保持在中线行走,到撇的折转处笔管向右下倾斜,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上行笔到撇尖收笔(右图)。

    11、捺 起始方笔的捺,上端落笔后,笔管向左欹斜同时逆时针稍微捻管调锋向右下铺毫沿笔画中线行笔,到撇脚折笔处笔管向左下欹斜,同时逆时针捻管向右调锋渐行渐提,收笔至撇尖(左图)。右边的‘点’和‘捺’之间的'3'形笔画,横笔落纸之后,须就势连续顺、逆、顺时针捻转笔管,配合欹斜写就(右图)。

    12、口 四角方折口字,从左边按竖画捻笔写起,第二笔按方折写成,第三笔按横画与两端接合,关键是注意所有接合处都要一丝不苟的按各自起笔行笔收笔方法书写,最后一横向上收笔,形成外方内圆(左图)。13、锐角转折 自上端着笔捻管向左下铺毫行笔,在转折处笔管向左欹斜同时逆时针捻管调锋右行至转折处,按右弯钩写法,笔管向胸前欹斜逆时针捻管向左上行笔到顶部停笔,笔管前后捻转约180度一笔写成(左图)。

    右图是按撇、横、点三笔写成。14、圆折 左上端着笔如写竖画或横画,随即顺势边行笔边捻管调锋,保持锋尖总在笔画中线,至笔画尽头提笔。

    15、撇(三)以方笔为主要书风的魏碑大发展时期,如《爨宝子碑》(405年、下图)书法《爨龙颜碑》(458年),《始平公》(498年、下图) 《尉迟造像》(495年)。《杨大眼》、魏灵藏》、《张猛龙》(522年、下图),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方笔书法刻石,被后世统称为魏碑。

    方笔魏碑就是在汉隶捻管中锋运写基础上,依靠笔管欹斜转折,突出方峻笔意,创造了方笔中锋运写的成熟笔法。

    2.方笔魏碑应该怎样写

    以方笔为主要形态的魏晋书法,正是靠严格的中锋运笔,捻管欹斜转折调锋写出来的。

    书写时,露锋起笔,落纸铺毫,沿笔画中线行笔,方棱笔画和转折处,靠笔管相应欹斜,配合捻转调锋,最后露锋收笔至笔画端头。笔毫锋尖自始至终都行走在每一点画的中线,是一丝不苟的中锋运笔。

    方笔魏碑起笔收笔的瞬间都是露锋,更不回避笔偃。正是靠笔管欹斜配合捻管调锋,确保自始至终严谨的中锋,是方笔魏碑运笔的关键。

    (二)魏碑方笔书写示例红色V形标记是提示起笔、收笔的位置和方向,带有箭头的圆形标记是提示转折处笔管欹斜和捻转的方向,相应欹斜捻管调整笔锋,锋尖始终走在点画的中线。1、右三角点 笔尖着纸于点的左上端,向右下行笔的同时均匀下按,至右侧转折处笔管向右欹斜,笔腹外侧着纸,随即顺时针捻管转向下行,相应均匀提笔,最后笔的尖锋收于点的下端(左图)。

    2、左三角点 笔尖着纸于点的右上端,下按行笔至左侧转折处,笔管向左外侧倾斜,笔腹左侧着纸,随即逆时针捻笔调整笔锋向下行笔,逐渐提收到点的下端(左图)。书法 其他形状的三角点运笔方法雷同,只要选定方便的起笔收笔位置,相应采取捻管及倾斜方向即可。

    3、正、倒等腰三角形 正等腰三角点从顶端起笔下按,偏右下行,在靠近底边时笔管向右侧欹斜,同时顺时针捻管向左水平方向行笔,渐行渐提至左侧底端收笔(左图)。也可以从底边左角起笔斜向右上,笔管稍向左上欹斜,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右沿底边渐行渐提,收笔到右下角。

    倒等腰三角点从左上角起笔斜向右下按,笔管稍向左下欹斜,逆时针捻管调锋沿上底向右渐行渐提,收笔到右上角(右图)。4、横画 把横画当成联结两端三角点的笔画来处理,左上端起笔,笔管向左倾斜,逆时针捻管后沿横画中线调锋向右铺毫中锋行笔到接近右端,笔管向上倾斜,顺时针捻笔向下收至右下角。

    (左图)或行笔到接近右端,笔管向下倾斜,逆时针捻管收至右上角(右图)。5、竖画 笔尖从竖画左上角落纸,笔管稍向右上欹斜,随即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下铺毫中锋行笔,接近竖画下端时,笔管左倾逆时针捻管逐渐提笔收到右下角(左图)。

    6、双折 起笔同横画,铺毫行笔至第一转折处笔管向右上微倾并顺时针捻管向右下斜行,至第二转折处笔管再次向右外倾斜同时捻管调锋左行,逐渐提笔收至尖端(右图)。书7、方折 向下方折,按横画运笔至方折处,笔管稍向上欹斜,笔腹外侧着纸,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下铺毫行笔,折笔处外侧方棱,内侧圆弧,形成魏碑特有的外方内圆特征,收笔同竖画(左图)。

    底边向右方折,按竖画行笔至方折处,笔管向左欹斜,随即逆时针捻管调锋右行(中图)。右图是连续方折的示例。

    8、左钩 竖画写至折钩处,笔管向右下欹斜,以笔腹右侧着纸写出竖钩尖角,随即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左上行笔,同时逐渐提笔收至竖钩的末端(左图)。9、右弯钩、戈钩、心钩 竖笔写至弧转处,逆时针顺势捻管,笔锋始终铺毫行笔在笔画中线,至折钩处笔管向胸前欹斜,逆时针捻管随捻随提,调锋向左上行笔,笔尖收至弯钩的端部(左图)。

    10、撇、撇钩 起始方笔的撇,上端落笔后,笔管向右倾斜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左铺毫行笔,渐行渐提至尖端(左图)。尖端起笔的撇钩,笔尖着纸后边行边捻管边轻按,使笔锋保持在中线行走,到撇的折转处笔管向右下倾斜,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上行笔到撇尖收笔(右图)。

    11、捺 起始方笔的捺,上端落笔后,笔管向左欹斜同时逆时针稍微捻管调锋向右下铺毫沿笔画中线行笔,到撇脚折笔处笔管向左下欹斜,同时逆时针捻管向右调锋渐行渐提,收笔至撇尖(左图)。右边的‘点’和‘捺’之间的'3'形笔画,横笔落纸之后,须就势连续顺、逆、顺时针捻转笔管,配合欹斜写就(右图)。

    12、口 四角方折口字,从左边按竖画捻笔写起,第二笔按方折写成,第三笔按横画与两端接合,关键是注意所有接合处都要一丝不苟的按各自起笔行笔收笔方法书写,最后一横向上收笔,形成外方内圆(左图)。13、锐角转折 自上端着笔捻管向左下铺毫行笔,在转折处笔管向左欹斜同时逆时针捻管调锋右行至转折处,按右弯钩写法,笔管向胸前欹斜逆时针捻管向左上行笔到顶部停笔,笔管前后捻转约180度一笔写成(左图)。

    右图是按撇、横、点三笔写成。14、圆折 左上端着笔如写竖画或横画,随即顺势边行笔边捻管调锋,保持锋尖总在笔画中线,至笔画尽头提笔。

    15、撇(三)以方笔为主要书风的魏碑大发展时期,如《爨宝子碑》(405年、下图)书法《爨龙颜碑》(458年),《始平公》(498年、下图) 《尉迟造像》(495年)。《杨大眼》、魏灵藏》、《张猛龙》(522年、下图),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方笔书法刻石,被后世统称为魏碑。

    方笔魏碑就是在汉隶捻管中锋运写基础上,依靠笔管欹斜转折,突出方峻笔意,创造了方笔中锋运写的成熟笔法。

    3.请问"魏碑以谁的字为代表

    魏碑,是书法界对北魏乃至整个北朝碑志书艺的总称。

    名曰“魏碑体”,或云“北碑”、“龙门体”,习惯上称它“魏碑”。龙门北魏造像题记,体法多变,纯朴天然,介乎隶、楷之间,有其独特的风采。

    从乾嘉至清末,引起了包世臣、康有为等书法家、学者的极力推崇。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称颂“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

    ”康有为在《广艺舟之宋齐梁陈》有“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等“十美”。并说“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字亦紧密非常。

    ……故能择魏世造像记学之,已自能书矣。”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以《牛橛造像记》、《始平公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等最著名, 这些造像的书法都属于魏碑书的代表作品。

    魏碑以方笔凝重者居多,体现出一种浑厚、朴拙、自然、雄强的阳刚之美。《牛橛造像记》端方峻整,结体紧劲,风格雄强,紧劲之中而又开张舒展,代表魏碑书风。

    魏碑怎么写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