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红黑名单制度范文
国家对于诚信建设有哪些相关政策?
为落实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央就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起全覆盖的社会信用信息记录 (一)加快征信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依法收集、整合区域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完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逐步实现信息采集全覆盖。
完善信用标准体系,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统一信用指标目录和建设规范。健全行业信用信息记录制度,以各类企业和从业人员为重点,把信用信息采集融入注册登记、资质审核、日常监管各环节,尽快完善工商、税务、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医疗卫生、知识产权、工程建设、交通运输、检验检测等事关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重点领域的信用档案。
加快国家统一征信平台建设,力争在2017年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形成覆盖全部社会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国所有区域的信用信息网络。 (二)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促进各部门各地区信用信息系统统筹整合,依法推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依法对信用信息进行分级管理,确定查询权限,促进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状况公开透明、可查可核。
推动有关部门在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逐步实现多部门、跨地区、跨领域信息联享、信用联评、守信联奖、失信联惩,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二、大力营造诚信建设有力宣传舆论声势 (三)培育诚信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价值准则。要深入宣传阐释“诚信”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使诚信价值准则深入人心。
党报党刊、通讯社、广播电视要拿出重要版面时段、推出专栏专题,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题节目等形式传播诚信理念。都市类、行业类媒体要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用生动活泼的宣传报道引导人们践行诚信价值。
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要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传播手段,扩大诚信宣传覆盖面。发挥公益广告引领文明风尚的作用,加强选题规划和设计制作,加大在各类媒体和公共场所的刊播力度,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恪守诚信规范。
抓住“3·15”消费者权益日、“诚信兴商宣传月”、“全国质量月”、“食品安全宣传周”、“6·14信用记录日”和“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举办大型经贸活动、商品博览会等有利时机,增加宣传频率,形成宣传声势。 (四)宣传先进典型。
大力发掘、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人们见贤思齐。既持续宣传老模范的感人事迹,也及时宣扬新模范的高尚行为;既在全社会推出具有重大影响的诚信人物,也在各地各行业和基层单位推出一诺千金的凡人善举;既宣传公民个人守信践诺之举,也宣传骨干企业、优势产业、知名品牌以诚信创一流的先进经验,塑造诚信国家形象。
(五)鞭挞失信行为。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失信败德行为进行批评揭露,使之成为“过街老鼠”。
要区分性质、把握适度,对尚未造成严重危害的弄虚作假现象,在系统和单位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对影响恶劣的重大违法案例,进行公开曝光、有力鞭挞,形成强大舆论压力。加强对失信行为处罚结果的跟踪报道,以反面典型为教材进行德法释义,警示人们守住诚信做人“底线”、敬畏法律“高压线”。
发动群众参与道德评议,组织大讨论等活动,形成民间舆论场,引导人们加强自我约束。 (六)弘扬诚信文化。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阐发蕴含其中的讲诚信、重然诺的宝贵品格和时代价值,引导人们诚意正心。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诚信文化,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道德追求的关系,深刻认识市场经济既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又是法制经济、道德经济,在追逐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享有精神收益。
运用社区市民学校、公益性文化单位、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通过经典诵读、道德讲堂、论坛讲座、展览展示等形式,培育诚信文化。创作弘扬诚信的影视剧、小说和戏曲等文艺作品,做好展演展示,用文化传播和滋养诚信价值理念。
三、切实增强诚信教育实践针对性实效性 (七)突出企业主体诚信教育。抓好企业主群体的诚信教育和培训工作,引导他们把诚信守法经营理念奉为信条,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履行纳税义务、环境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等各环节建立信用管理流程,自觉抵制失信行为。
各类企业要开展全员诚信教育,建立职工诚信考核评价制度,使诚信成为企业职工的基本规范。企业管理部门要把诚信教育作为对企业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到证照颁发、业务办理的流程中,把守信履约要求作为对企业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八)抓好公共服务人员诚信教育。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模范行为带动诚信风尚的形成。
公务员、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以及社会中介服务人员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他们的诚信言行对于增强人际。
浙江温州为何要用30余年建设“信用生态”?
“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
多年来,无数的温州人将这句话深深的烙印在心中。1987年8月8日,温州5000多双劣质皮鞋在杭州武林门被集中烧毁,同时点燃了温州的诚信意识。
在这此后的30余年,温州将信用与城市发展紧紧相连,全力打造“信用温州”的城市金名片。 一个城市,为何将信用建设看的如此重要?回溯历史,改革开放初期的制假售假事件,以及2011年的民间借贷风波,曾让温州信用遭受重创。
在很长时间里,“温州制造”成为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这让很多温州企业遭遇了不小的打击。 “1996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当时行业内失信欠款现象严重,所以白糖供应商要求改变之前‘先货后款’的交易形式,一吨白糖都必须直接拿现金购买。”
浙江百强乳业董事长王仲达至今难忘这段经历,他深知信用是企业生存的根基,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将“诚信”二字放在心头。 自那时起,温州的“王仲达”们开始用行动重塑诚信,直至今日,温州的信用体系建设从未间断。
近年来,温州通过加强建设机制、搭建平台、实施监管、树立标杆,不断打造“守信受益,失信难行”的信用生态。其中创新推出的“信用+”模式成果凸显,如“信用+金改”“信用+农村”等创新举措,成为了温州信用体系建设进程中的一大亮点。
“现在,不用担保人我们也可以拿到贷款。”据瑞安市马屿镇朱岙底村村支书潘承浩介绍,农商银行对该村整村授信达1520万元,大大激发了村民生产活力,成为该村的扫帚产业的一大助力。
这项利民惠民的金融服务,得益于“信用+农村”的信贷扶持。为了让守信人真正获得金融扶持,瑞安开展国家级信易贷试点工作,建立贷款审批“双查询”制度,加大对农村的信贷扶持。
此外,通过整村走访调查、集体公议授信的方式实施批量式授信,为守信者打开贷款绿色通道。据介绍,瑞安市目前累计完成整村授信466个村,授信金额达109.43亿元,授信信用户7.51万户。
在守信者不断受益的同时,温州市还严抓落实失信惩戒制度,建立信用监管体系,出台管理办法,建立诚信“红黑名单”,跨区域联合奖惩体系,共享“红黑名单”信息1.5万条。 温州市信用办副主任张天长表示,以前,温州的“老赖”在温州受限,实现信息共享之后,外地的“老赖”来到温州也会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