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游记结尾怎么写

    1.游记的开头怎么写

    如果写游记的话,有多种选择。

    例如用“去桂林山水的游记”为例:第一种:开门见山形式例子:早就听说桂林山水的大名了,这个假期,爸爸妈妈就带我去了风景优美,景色秀丽的桂林。第二种:修饰手法(比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子:(排比)黑暗中,快乐是灯塔;沙漠中,快乐是甘泉;童年中,快乐是糖果。

    而在我心中,快乐,还是那次难忘的桂林之旅。

    例子:(比喻)桂林的山水像中国的仙女一般,那么优美有那么秀丽。这次假期,我就去了桂林,去拜访了这“中国的仙女”。

    第三种:歌词引入或者名言引入例子: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假期,我就去了桂林,看看这桂林山水究竟是怎么“甲天下”的。这是我自己老师讲得,希望能帮到你。

    2.游记篇的结尾怎么写

    走在回家的途中,还想着一路快乐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地,脸上的笑意难以溶化……这是游记的写法:游记是一种以记述参观访问、旅途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一般以描写为主要手段,又常与抒情议论相结合来表达作者独特的感受。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仅描绘了巴陵胜状的岳阳楼大观,写了满目萧然的霪雨之日和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艳阳情景,还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写好游记,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细心观察,手写心记 游记的写作犹如蜜蜂采花酿蜜,素材主要来源于游览见闻。细心观察,就是要抓住有特色的景观和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事物。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事物的特色都是在比较中显示出来的。游览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捕捉眼前的景物与其他地方的景物有什么不同之处。

    有些同学只顾热闹或贪玩,常常忽视景点中的人文资料,如神话传说,乡风民俗,名人轶事,诗词典故,碑文楹联等等,结果是丢了西瓜抓芝麻,写起? 自然内容贫乏,索然无味。所以,必要时还必须心记手写,也可以回来后查看有关资料,以保证内容的丰富充实。

    二、依据中心,决定取合 旅途见闻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不可能什么都写进文章里。下笔前首先要理一理自己的思绪,想一想本次游览的主要感受是什么?确立一个中心,然后决定: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不写。

    题材的取舍,当然首先要选新颖有趣的内容,更要选有个性、有地方特色的材料,特别是上文提到的那些人文资料,不仅能使你的文章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而且读起来更有文化内涵,从而使你的文章更有社会价值。 三、紧扣游踪,疏密有致 游记的内容往往多而杂,写出来怎样才能做到清晰而不繁乱呢?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移步换景。

    即以游踪的变化为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完整有序地写出重要的游览过程。当然也要避免写成一本流水账或一幅游览路线图。

    所以,写作中要用浓墨重彩突出重要的点,跳出一般性的过程交代,使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为了使这个组合体结构匀称,我们还要运用一些穿插的技巧,将与景点有关的资料、数据等内容,通过游览者的交谈或引用等方式适时介绍,这样,就可以调整文章的结构,消除看上去有些部分“臃肿肥胖”、有些部分又显得“面黄肌症”的毛病。

    四、写好景物,注入感情 古人云: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描写名山秀水是游记的重头戏,写好的关键是注入自己的真感情。

    我国古代众多游记名篇,“案头的山水”绝不仅仅是自然山水的反映。作者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形诸笔墨,往往物中有我,景中见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蓬勃生机和无穷妙趣,还能含蓄蕴藉。

    意味隽永地把作者的身世和人生理想表现出来,达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当然这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正好说明了好笔头要靠长期反复磨练的道理。

    附例文: 游狼山 闻思月/文 我们南通是个依江傍海、景色宜人的花园式城市,狼山更是名闻遐迩。星期日早晨,我们一家三口前往游玩。

    上午我们先去了啬园,午餐后就直奔狼山。 一路上爸爸告诉我们,狼山古称狼五山、紫琅山,相传有白狼踞其上,所以又叫白狼山。

    据史籍记载:唐天宝年间,鉴真东渡日本,曾经过此山以避风浪。它位居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呢! 我们在车上远望狼山,只见一片翠绿,雄伟的宝塔屹立在山顶,十分壮观。

    不一会儿,到了山脚下,我们没上缆车,沿着花岗岩铺成的台阶向上攀登。山上人来人往,喜气洋洋。

    山路两旁古木参天,千姿百态,不禁令人暗暗称奇。狼山不高,父亲说才104.8米,面积18公顷,在多山的地方,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山。

    但在南通,却是大名鼎鼎。真是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说笑间,不知不觉我们就登上了山顶。从山上向下俯视,马路四通八达,楼房一幢接一幢,江面上传着几艘豪华的大轮船,码头旁的大吊车犹如长颈鹿玩具,好一片壮观景象。

    狼山因为落座在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的江海平原之上,耸立在一望无垠的长江之滨,所以显得特别突兀高大。尤其是它山势陡峭,拔地而起,临江高耸,直插蓝天,气势更加非凡。

    登上支云塔,仿佛觉得不是站在一座百米小山之上,而是置身于九霄云外了。辽阔的江海平原,从脚下一直伸展到无边的远方;滚滚的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闪光的缎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奔腾入海;那海,那长江入口处的大海,更是水天相连,烟波苍茫,好一派江天寥廓、沧海浩瀚的壮丽景象。

    怪不得宋朝大诗人王安石来此,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想起萃景楼前两根石柱上的那副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我们的胸怀也顿觉无限宽广!这样的山,怎能不名闻遐迩呢? 狼山之名所以闻名,更因为它和历史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如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近代革命先驱、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就葬在狼山。

    又如法乳堂内的十八高僧巨幅瓷砖画像,出自南通籍画家范曾之手,同样令人敬仰。 傍晚,回程。

    3.游记作文结尾怎么写

    没找到游记结尾的写法,这是游记的写法,希望对楼主有用~!游记是一种以记述参观访问、旅途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一般以描写为主要手段,又常与抒情议论相结合来表达作者独特的感受。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仅描绘了巴陵胜状的岳阳楼大观,写了满目萧然的霪雨之日和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艳阳情景,还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写好游记,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细心观察,手写心记 游记的写作犹如蜜蜂采花酿蜜,素材主要来源于游览见闻。细心观察,就是要抓住有特色的景观和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事物。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事物的特色都是在比较中显示出来的。游览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捕捉眼前的景物与其他地方的景物有什么不同之处。

    有些同学只顾热闹或贪玩,常常忽视景点中的人文资料,如神话传说,乡风民俗,名人轶事,诗词典故,碑文楹联等等,结果是丢了西瓜抓芝麻,写起? 自然内容贫乏,索然无味。所以,必要时还必须心记手写,也可以回来后查看有关资料,以保证内容的丰富充实。

    二、依据中心,决定取合 旅途见闻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不可能什么都写进文章里。下笔前首先要理一理自己的思绪,想一想本次游览的主要感受是什么?确立一个中心,然后决定: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不写。

    题材的取舍,当然首先要选新颖有趣的内容,更要选有个性、有地方特色的材料,特别是上文提到的那些人文资料,不仅能使你的文章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而且读起来更有文化内涵,从而使你的文章更有社会价值。 三、紧扣游踪,疏密有致 游记的内容往往多而杂,写出来怎样才能做到清晰而不繁乱呢?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移步换景。

    即以游踪的变化为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完整有序地写出重要的游览过程。当然也要避免写成一本流水账或一幅游览路线图。

    所以,写作中要用浓墨重彩突出重要的点,跳出一般性的过程交代,使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为了使这个组合体结构匀称,我们还要运用一些穿插的技巧,将与景点有关的资料、数据等内容,通过游览者的交谈或引用等方式适时介绍,这样,就可以调整文章的结构,消除看上去有些部分“臃肿肥胖”、有些部分又显得“面黄肌症”的毛病。

    四、写好景物,注入感情 古人云: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描写名山秀水是游记的重头戏,写好的关键是注入自己的真感情。

    我国古代众多游记名篇,“案头的山水”绝不仅仅是自然山水的反映。作者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形诸笔墨,往往物中有我,景中见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蓬勃生机和无穷妙趣,还能含蓄蕴藉。

    意味隽永地把作者的身世和人生理想表现出来,达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当然这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正好说明了好笔头要靠长期反复磨练的道理。

    附例文: 游狼山 闻思月/文 我们南通是个依江傍海、景色宜人的花园式城市,狼山更是名闻遐迩。星期日早晨,我们一家三口前往游玩。

    上午我们先去了啬园,午餐后就直奔狼山。 一路上爸爸告诉我们,狼山古称狼五山、紫琅山,相传有白狼踞其上,所以又叫白狼山。

    据史籍记载:唐天宝年间,鉴真东渡日本,曾经过此山以避风浪。它位居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呢! 我们在车上远望狼山,只见一片翠绿,雄伟的宝塔屹立在山顶,十分壮观。

    不一会儿,到了山脚下,我们没上缆车,沿着花岗岩铺成的台阶向上攀登。山上人来人往,喜气洋洋。

    山路两旁古木参天,千姿百态,不禁令人暗暗称奇。狼山不高,父亲说才104.8米,面积18公顷,在多山的地方,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山。

    但在南通,却是大名鼎鼎。真是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说笑间,不知不觉我们就登上了山顶。从山上向下俯视,马路四通八达,楼房一幢接一幢,江面上传着几艘豪华的大轮船,码头旁的大吊车犹如长颈鹿玩具,好一片壮观景象。

    狼山因为落座在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的江海平原之上,耸立在一望无垠的长江之滨,所以显得特别突兀高大。尤其是它山势陡峭,拔地而起,临江高耸,直插蓝天,气势更加非凡。

    登上支云塔,仿佛觉得不是站在一座百米小山之上,而是置身于九霄云外了。辽阔的江海平原,从脚下一直伸展到无边的远方;滚滚的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闪光的缎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奔腾入海;那海,那长江入口处的大海,更是水天相连,烟波苍茫,好一派江天寥廓、沧海浩瀚的壮丽景象。

    怪不得宋朝大诗人王安石来此,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想起萃景楼前两根石柱上的那副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我们的胸怀也顿觉无限宽广!这样的山,怎能不名闻遐迩呢? 狼山之名所以闻名,更因为它和历史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如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近代革命先驱、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就葬在狼山。

    又如法乳堂内的十八高僧巨幅瓷砖画像,出自南通籍画家范曾之手,同样令人敬仰。 傍晚,回程途中,妈妈感慨地说,一切为中华民族作。

    4.游记的作文的结尾怎么写

    怎么写游记作文 一、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

    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所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

    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

    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

    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

    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课文《参观人民大会堂》,按作者参观的顺序,依次写了五处的景物。

    先写大会堂正门的国徽和柱子,其次写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接着写大礼堂,然后写宴会厅和会议厅。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

    二、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一次参观游览活动,看到的景物很多,我们不能记“流水帐”。

    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其余地可以写得简略些。我们在一边参观游览,一边要抓装物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

    比方说,我们要写游览看到的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写作的重点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景物,我们要进行具体地描写,突出重点。

    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孝动态、静态、颜色等。如我们写“菊花”,颜色就有“红的如枫叶、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等等,菊花的形状就有像“小姑娘的卷发,毛茸茸的小鸡,绣球”等等。

    我们要把过程写详细、具体,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清楚明白,才能写出游览的意义,才有教育意义。三、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

    我们在写游览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开头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

    如《游善卷洞》的开头“我的故乡江苏宜兴有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善卷洞”。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

    如《天然动物园漫游记》的结尾写道“‘哈哈……’我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愉快的野游。朱库米天然动物园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这样,写的文章有头有尾,读起来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我们要把感情融化于景物中,写出真意。

    写作时,我们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还有,我们在写景的同时,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受到启迪和教育 游记,是小学生感到最难写的一类作文,因为随着游程的行进,耳闻目睹的情景不胜枚举,很难将材料组织得当,往往写成流水账。

    如何将自己的游程清清楚楚、有详有略的记叙?如何避免将游记写成景点介绍? 最让大家头疼的是旅游涉及的时间长,景点多,如何才能写得不像流水账,又有自己的特点呢? 首先是“舍”。 只有学会舍弃,才能有重点的描写。

    景点太多,一一赘述很难做到详细、具体。只有突出最有特色的地方才能写出特点,写清游历的情况。

    例如,你到云南旅游,一路走来,昆明的石林、大理的洱海、丽江的古城,还有玉龙雪山,处处皆景。你必须忍痛割爱,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写作的重点,其他最多用一两句话带过。

    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游历的情况说清楚。 其次是“短”。

    这个“短”,不是指的篇幅短,而是指文章涉及到的时间跨度要短。不要从出发开始写,一直写到全天的游程结束。

    这样无端生出的枝节会很多,烦扰了自己的思路。就从你到达这个景点写起,写到景点游览结束。

    时间的集中会有助于你更好的组织材料,突出景点的特色。 再次是“真”。

    这一点是同学们最容易忽略,也是最能体现写作水平的。很多人以为写游记就是把景点的情况告诉别人。

    其实不然。游记,就是游历的记录,更强调了自己独特的游览感受。

    游览同一个地方,大人和孩子的感受会不同,男生和女生游览的感觉也有差异。怎样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呢?那就是将自己游览过程中的“发现”写出来。

    这些发现可以是“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找一找”,甚至是“猜一猜”,也就是把你游览时的所见、所做、所闻、所思写下来。游记最忌讳的就是通篇景物描写,有了自己的活动出现在游览的过程中那才是属于你自己的游览经历。

    最后是“趣”。 旅游之所以能吸引人,首先就是有趣味。

    那么,你的游记也要把你在游历过程中感受到的趣味表达出来。这种“趣味”的内涵很广:可以是放肆的玩耍,可以是悠闲的漫步,可以是滑稽的场面,亦可以是别样的风俗……只要是觉得有意思的就不妨多写两笔,把自己的快乐和大家分享。

    5.游记作文结尾怎么结

    结尾:时间过的好快,转眼间,就要离开了,就算再舍不得,也要回去。

    再见了“水上幸运桥”“水上滑梯”再见了“高山”“眼镜湖”“勺潭”。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再见了美丽,迷人的清凉谷……结尾:在漓江上我看见了鱼尾峰、童子拜观音——导游介绍了与他们相关的传说,美丽动人的传说更给桂林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在路上,闻着清香的桂花香,我想:现在不是开花的季节呀!为什么会闻见花香呢?我顺着香味闻去,呀!原来是四季桂!一颗四季桂只有淡淡的香味,而许多四季桂共同散发出香味,就会感到香味迎面扑在你的鼻子里。不知不觉,几天的行程结束了。

    桂林的山,桂林的水,给我带来无限的遐想。

    6.经典的游记开头和结尾还有写秋天的文章片段各三个

    秋色赋 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早晨到海边去散步,仿佛觉得那蔚蓝的大海,比前更加蓝了一些;天,也比前更加高远了一些. 回头向古陌岭上望去,哦,秋色更浓了. 多么可爱的秋色啊!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欧阳修作《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可怕,凄凉阴沉?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是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红得耀眼.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大金帅苹果则金光闪闪,闪烁着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红果;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象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做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象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哦!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 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多么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啊! 在这里,我们根本看不到欧阳修所描写的那种“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的凄凉景色,更看不到那种“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的悲秋情绪. 看到的只是万紫千红的丰收景色和奋发蓬勃的繁荣气象.因为在这里,秋天不是人生易老的象征,而是繁荣昌盛的标志.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欧阳修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悲伤,因为他写的不只是时令上的秋天,而且是那 个时代,那个社会在作者思想上的反映.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那他的《秋声赋》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内容,另外一种色泽. 我爱秋天. 我爱我们这个时代的秋天. 我愿这大好秋色永驻人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