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
1.幸福感指数的情况调查
辽宁居民生活最幸福 北京成“幸福低谷”中国20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天津:幸福感最无年龄差异2012年9月12日,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与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20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称,在调查的全国20个城市中,大连、沈阳等辽宁居民幸福感最高,其次是天津及山东城市,而北京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则低于全国平均指数,北京也因此成为此次调查中的“幸福低谷”。辽宁居民生活最幸福报告共从北京、上海、沈阳、烟台、洛阳等20个大中小城市抽取了2000个有效样本进行调查分析,被调查人群为25至50岁的社会“中坚”层人群。
在调查的各城市中,辽宁省内如大连、沈阳等城市居民生活最幸福,其次是天津及山东省。辽宁省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通货膨胀及社会保险能够带来的保障力度相较其他地区更有信心。
而天津居民不论老少,均感觉生活幸福,是幸福感最无年龄差异的城市。而北京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则低于全国平均指数,在居住成本、物价水平、就业、社会发展预期和社会保障力度方面的评价很低,成为此次调查中的“幸福低谷”。
年龄越大越不觉幸福在分析各地区幸福感指数不同原因时,报告称,在不同规模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其对幸福的期望与感知也不同,中小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受明显超过一线城市。北大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专家何建新表示,大城市的生活压力明显降低了幸福感指数在家庭收入、住房按揭、赡养老人等方面的评价,所以北京和上海的居民幸福指数都低于其他地区。
另外,虽然20个城市居民幸福感受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身健康和未来的风险持担忧态度。而有高达七成的被访者认为赡养老人的资金开支较大,近八成被访者认为现在子女教育的费用很高,《报告》称,以中国传统的存储理财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医疗、财务支出等方面的保障。
此外,《报告》还显示,整体上看,女性群体更容易感受到幸福,而45岁以下人群的幸福评价高于更年长者(46-50岁的人群),越接近退休养老的年龄,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与焦虑感相对越强,也越不容易感受到幸福。 2015年2月12日,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首份国民幸福报告。
报告显示,国民普遍感到幸福,山东省幸福指数最高,贵州省垫底,京沪位居前十。京沪幸福指数均为135该报告把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幸福的指标,指数的计算来源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对受访者主观幸福感的询问。
具体问题为“总的来说,您现在觉得幸福吗?”可供选择的答案有五个:非常不幸福、不幸福、一般、幸福、非常幸福。国民幸福指数以100为参照基点,表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一般;以50为一个间隔,如回答“不幸福”与“幸福”的指数分别为50、150。
幸福指数越高,表示幸福程度越高。总体来看,我国居民普遍感到幸福,幸福指数在130以上,城镇地区居民幸福指数为133.1,略高于农村地区居民的127.0。
从省际来看,各省的幸福差异非常大。幸福指数最高的是山东省,为147.5,而幸福指数最低的贵州省仅为118.6,二者相差近30个点。
此外,报告显示,在北京、上海这两大因房价高耸、生活压力大常被国民抱怨的一线城市,人们的幸福感并不如想象中低——京沪两地的幸福指数均为135.0,在接受调查的29个省市中并列第七位。越容易买房越幸福房价已成为阻碍国民幸福感的一座大山。
房价收入比越高,城镇居民幸福指数越低。以山东省与贵州省为例,山东省的房价收入比为7(即买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最短需要7年的收入),属于买房最容易的三个省份之一(另外分别为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而贵州省的房价收入比为16,在全国各省中高居第五。
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舍得投入,举措得力,攻坚克难,抓铁有痕,有福之州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仅去年,福州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452.27亿元。
2.以幸福为主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等:文化因素如教育程度、价值观念、传统习惯、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国家政治政策等。
现在的大学生代表着今后社会发展趋势,他们的思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改变,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了解大学生的思想。今天我就以学员幸福指数为主题展开调查,可以使我们全面了解学员目前的生活状况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调整,使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1、调查时间:2011年7月---9月2、调查对象: 当代大学生3、调查方法:以访谈形式调查西法大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总体的满意度和自己认为的幸福程度。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还是幸福的,主要对国家制度和对生活水平等上面,这也说明了我们国家目前的形势还是乐观的。
但是也是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不够幸福,他们的主要集中在对自己的未来和社会的压力。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大学生是学生与社会人的过渡,所以他们最能代表大众人的思想,更具有说服力。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不幸福的我们应该给予帮助,让每个人都能够幸福快乐的成长。(一)社会关系访谈结果说明84%的同学对于社会关系比较满意,看来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人必须时刻保持他人的协调(如服从他人的需要和期望),这有利于使他们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对个体而言,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影响其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其中与家庭、恋爱和室友的相关更为显著。 (二)经济状况有80% 的同学对于经济状况与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认为收入与幸福并不成正比。
有研究认为,收入与幸福感呈正相关。另外的研究认为,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得影响就很小了。
(三)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90%的同学认为,目前的状况比较满意。
各种生活事件都没有对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于幸福感更多的采取“未来取向”而不是“过去取向”的乐观态度。
但有70%的学生对目前的社会风气感到悲哀。大学生是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群,思想觉悟一般比较高,所以对社会的不良风气会有更多的感慨和气氛,这一感觉会影响他们的幸福感。
(四)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65%的同学认为其实幸福感只有一部分是外界条件所造成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调节问题。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是好是坏要看我们是积极或者消极的态度。
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如果抱着消极的心态你肯定会被它吓到,然后忧郁不幸福:但是如果持着积极地心态你会感觉压力大更有挑战性,相信自己能很好的应对一切,那么会更有力量更有活力,心情会更加振奋更幸福。四、对提高电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建议从个体自身和外部环境条件考虑,可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提高幸福感。
(一)个体自身对于电大学生自身来说,由于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存在高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自尊和改善自我评价的方式来提高主观幸福感。因为归因方式、自我价值感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影响自尊的高低,所以要培养高自尊感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1、由消极的归因方式转变为积极的归因方式,所谓积极的归因方式是指将行为的成功归为内部可控因素,例如努力程度。
而将行为的失败归为外部不可控的因素,例如,运气,任务难度等。2、提高自我价值感,具体的做法是给自己设定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功的目标,通过完成这些目标来培养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乐纳自己,正确的评价自己。
3、纠正消极自我暗示的思维模式,部分个体之所以存在消极的自我暗示,其原因是片面的夸大了外部条件的困难性,同时贬低了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理性的分析外部因素的限制因素和内部可利用的资源来克服消极自我暗示的影响。
(二)外部环境条件从社会因素,尤其是电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来看,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善: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生活辅导,通过心理认知水平和情感控制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帮助电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期望值,从而把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个体实际结合起来。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满足电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
尽可能多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拓视野,同时也为电大学生提供求职、社会交往、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创设电大学生生活的良好情境,环境育人,从而为其对生活的主观认识达到一个希望的水平。3、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发挥班集体的积极的社会支持作用。
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加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对于电大学生来讲,班集体是电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社会群体,对内向性格的学生引导其进行主动的人际交往,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其融入集体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幸福体验,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仅仅会提高。
3.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一是要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要进行合理的城市和乡村规划,减少重复、反复的建设,因为任何的施工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居民的生活环境。杜绝不合理的规划和建设,防止占用绿地建设住房等为行再次出现。
二是要让城乡各项建设同步发展。地上的设施便利了,地下的设施也要跟上城乡建设的脚步,像城市内涝这样的问题要尽快的解决。
三是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转变发展观念,改变急功近利、只看重GDP的观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宜居的角度去发展、打造城市和乡村。同时,国家在进行官员考核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当地民生的发展,而不是只看经济的发展。这样子才能够实现城市和乡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4.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一是要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要进行合理的城市和乡村规划,减少重复、反复的建设,因为任何的施工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居民的生活环境。杜绝不合理的规划和建设,防止占用绿地建设住房等为行再次出现。
二是要让城乡各项建设同步发展。地上的设施便利了,地下的设施也要跟上城乡建设的脚步,像城市内涝这样的问题要尽快的解决。
三是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转变发展观念,改变急功近利、只看重GDP的观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宜居的角度去发展、打造城市和乡村。同时,国家在进行官员考核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当地民生的发展,而不是只看经济的发展。这样子才能够实现城市和乡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