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1.作文

    我心目中的小学数学课堂 课程改革,如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

    课堂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时常有孩子们自己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已。我觉得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结合本人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中抽象的、单一的、枯燥的知识,通过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以动促静,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欲望,从创设的情境活动中轻松学到知识。 如:我在教学“找位置”时,我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老师在教室里的位置,自己家的门牌号是多少?并说说它所表示的意思。

    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何去电影院中找座位,使学生学有所用,丰富和发展所学知识。在教学“比高矮”时,我开始便问学生:“谁想和老师比比高矮?”创设了一个老师与学生比比高矮的教学情景。

    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比高矮,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和同学是怎样比的?如果老师坐着,同学站着,你会又什么答案呢?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再让他们互相进行高矮比较,这样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问题性,趣味性,开放性,差异性和实践性。 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可以在数学情境中直接提出,也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师创设的情境提出情境问题。问题的产生可以给我们的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我们有时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节课需要解决的知识重点。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时,课本出示三个小朋友在比谁的卡片多的情境,通过情境图观察,让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众多的问题中有好几个是我们以后几节课所要解决的。既然已经将问题抛出,那我就应势力导,问学生:“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几个?试一试。”

    学生根据各自的水平自主发挥。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反馈,引出这节课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难点,从而更出色地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这样一来,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欲望便产生出来,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但这并没有排除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学生有意义的接受。我们不应该从“满堂灌”这一极端走向“不敢讲”另一极端,要想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探究的前提、基础。

    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情况出现时,教师要即时点拨,给他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如:在教学“认物体”一课时,我采用了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边玩边学,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在课前准备了许多盒子、积木玩具、游戏棋、圆柱形的筒子和乒乓球、皮球等,其实他们在搜集学具的过程中就对这些物体进行了感知,在课堂上,我先创设了认识新朋友的情境,出示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及平面图。让学生帮他们找家,并送他们回家,在帮他们找家的过程中学生就又进一步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然后让学生把手中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分别在白纸上沿四周画出一些图形来,画后教师提出问题:你画的图形和你手中拿的物体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并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讨论前教师提出明确要求:①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②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教师巡视时,可以了解到每组学生讨论的情况,然后让每组推派小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小组讨论他们对为什么不同,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多少有了一些认识和见解。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找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从感性上认识到平面图形是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四、自主练习,科学应用 虽然新课程追求学生主动、愉快学习,但双基不能忽视,因此,在新知识结束后,为让学过的知识达到巩固的效果,自主科学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练习可以消化理解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的形成;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自主练习是让学生有机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有时侯可以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人民币、用尺度量物体的长度、高度和宽度等。所有的练习都要努力体现应用性和科学性。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必须具备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法、策略,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 探索-掌握-创造”,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头脑,创造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自我活动表现的机会,从而实现“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自主探索性地学”的基本理念。 ======================== 我心目中理想的数学课堂概括起来是“六点”。

    一要“清” 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

    2.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教案名称:丛林探宝 活动目的: 1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

    2 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 通过引导、评议,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勇敢自信。

    游戏人数:12人 游戏准备:气球若干个,磁性黑板,吸铁石,“金苹果”等 游戏规则: 1、探宝队员背对背夹着行囊(气球)出发,赶往“丛林提示牌”。 如果途中行囊掉落,必须返回营地重新出发。

    2、按提示牌上的不同要求打开行囊,你将会从行囊中获得下一项行动任务。 3、最先取下藏宝图的小队,按图纸上的线路寻找宝物。

    游戏过程: 一、引入: 1、师述: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了狮子王的来信。 你们看!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丛林探宝!如果你够聪明,够勇敢,通过各种考验拿到藏宝图,你将会得到传说中,能帮助你实现三个愿望的金苹果! 狮子王 (出示多媒体,学生自由读信) 2、师述:你们想得到这只神奇的“金苹果”? 好!大家闭上眼睛,伸出双臂,很快我们就会到达丛林! 二、探宝游戏 1、狮子王:同学们你们是来参加丛林探宝的吧!欢迎欢迎! 现在请你们自由组成两个探宝小队,到营地集中,想好自己小队的队名! 学生:(报队名:xxx小队xxx小队) 狮子王:出发前,你们得仔细看清,这次探宝行动的方案! (出示多媒体,读游戏规则) 狮子王:这些行动方案,都记住了吗?祝你们好运!Let's go! 2、学生游戏 (1) 各自的小队加油助威。

    (2)教师适时激励游戏中的各个小动物。 如:“背行囊,注意安全!”“赶快去找下一个任务!” “相互配合,千万别急!”“不要灰心,再试一次!” 三、游戏评议: 狮子王:你们都是了不起的小勇士!我要向xxx小队表示祝贺! 狮子王:这次探宝行动,xxx小队你们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呢? xxx小队,你们也很努力!但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呢? 四、游戏小结: 狮子王:你们想让“金苹果”帮助你们实现什么愿望呢? 学生:(讨论)说出想要实现的三个愿望。

    狮子王:太好了!你们能把三个宝贵的愿望,留给那些需要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们,真让我感到高兴!老师相信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今天的探宝行动非常成功!同学们,再见! 丛林指示牌: 藏宝图 用脚踩破气球(2人合作完成三个仰卧起坐)用脚踩破气球 用屁股坐破气球(2人合作完成三次“划小船”)用屁股坐破气球 用膝盖跪破气球(2人合作完成三次“背箩筐”)用腿夹破气球 我的话: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设计的这个情景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集体”一词的含义,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游戏需要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善于动脑,具备良好的动作协调能力,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认识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得按规则办事!乐意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有哪些

    101教育PPT有很多,随便发一篇给你吧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学情分析:学生在幼儿园接触过1-5各数,他们能够熟练地数数,有的甚至能够疏导100多,从表面上看,他们已经很熟悉这些数了,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对数的整体意义的理解。

    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数,对它们的用处有了一些了解,但是没有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对生活中离不开数的价值缺乏体验,还没有对这些数产生较强的喜爱之情。教学目标: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课时准备: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双手,跟着老师一起做。

    我说一句你们跟着说一句。(师生一起做变变变的游戏)师:刚刚我们变手指是从几根指头变到几根指头的?(随机引出一根指头到五根指头的)师:今天我们学习《1-5的认识》板书课题(1-5的认识)二、实践探索,合作交流。

    1.师: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收获了很多东西,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南瓜/花朵/老奶奶……)2.生自主观察,图中有多少个南瓜、多少朵花?并随机指导三、指导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

    1.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教师:(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2、师: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3、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4、请同学们数数,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4”表示的呢?5、小鸡和向日葵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4”表示。接下来我们应该数?6、:请同学们说说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5”表示?(南瓜、玉米的数量是5,可以用数“5”表示)。

    四、指导认读。教师: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个计数器。

    上面有几颗珠子?教师:1颗珠子可以用1表示,我们再加一颗珠子,现在是几颗啊?(相机做练习)五、指导书写教师: 1是从上往下写,稍稍有些倾斜;2像一只小鸭子; 3像小耳朵;4要写得直直的,不能有弯曲的地方。六、练习生在方格本上写1~5。

    七、布置作业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两道题完成。教学反思:1~5学生们在幼儿园都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通过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讨。

    但实践下来发现课堂游戏少,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可以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多开发一些数学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

    4.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6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促使学生加深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推理概括能力,向学生渗透函数对应思想。

    4.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掌握6的乘法口诀。

    难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悦耳的背书声,吸引海底的小鱼来到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它们啊!出了几个题目让你们做!

    小鱼说:你会吗? 2*5= 4*4= 3*1= 5*4= 1*2= 5*3= 4*2=

    4*3= 2*2= 1*3= 2*4= 2*2=

    师:同学们,你们1—5的乘法口诀学得真认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这次,老师想让同学们自己编口诀,你们敢挑战吗?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师:老师很喜欢鱼,可是又老是养不好鱼,于是我就想,用三角形摆金鱼可以吗?(课件先出示一条金鱼)

    师:摆一条金鱼用了几个三角形? 摆2条呢?那么摆3条、4条、5条、6条呢?

    学生讨论,然后完成下表。(教材61页主题图下面的表格)

    鱼(条)

    1

    2

    3

    4

    5

    6

    三角形(个)

    6

    12

    提问:1、6是有几个6相加得到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那12呢?18、24、30、36呢?

    2、你能根据1*6=6,1*6=6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 板书:一六得六)

    师:你能编出6的其它5句口诀吗? 请你把教材61页的口诀补充完整

    (板书: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

    在生汇报时师板书,并让生说一说口诀所表示的意思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6的乘法口诀编出来了。齐读!

    师:认真观察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这些发现都可以帮助我们记住6的乘法口诀。

    师:你认为哪句容易记,哪句难记?你有好办法很快记住吗?

    如果我忘记了“四六”是多少怎么办?

    口答:5个6比4个6多几,比6个6少几?

    师:现在自由记忆口诀看谁记得最快?

    1)齐背 2)分组背 3)对口令 4)开火车背 5)指名背 6)同桌比赛,谁背得熟练

    三、趣味练习,应用新知

    1、用口诀读下面的乘法算式

    2*6= 3*6= 4*6= 6*2= 6*3= 6*4= 6*5= 4*5= 6*6= 1*6=

    2、钓鱼小高手2*6= 4*6= 6*4= 1*6= 6*5= 6*6= 3*6= 6*2= 6*3= 5*6=

    3、谜语: 有时挂在天上,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师:这首诗里面一共有多少个字?谁能最快的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4、根据图形说口诀和乘法算式

    四、情感沟通,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还 可以加上教材分析、作业布置、教后反思!

    5.幼儿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学习目标 1。

    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课前准备 1。

    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 2。

    投影片。 A 案 第一课时 尝试读,整体感知 1。

    板题激趣:板书“西门豹”,谁知道这三个字怎样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请学生自由说。 没听说过“西门豹”的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一种动物──豹子的种类。

    那么,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来读课文。 2。

    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这一课生字比较多,请同学们反复读一读。

    3。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利,愿意试一试吗?谁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4。默读,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试着连起来说几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考读,体会感悟 1。

    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 a。

    批注读书感受、读书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b。批注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

    2。小组交流。

    “邺在什么地方?西门豹姓什么?西门豹如何开凿十二条渠道?”等问题,由学生借助资料解决。 集中交流,梳理问题 1。

    提出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及不明白的问题,全班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a。

    “面如土色、提心吊胆”等词语。(可由学生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理解,并随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相关句子) b。

    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c。西门豹是怎样惩治巫婆和官绅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d。

    西门豹为什么“等了一会儿”“站了很久”“再等一会儿”? e。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官员也扔进漳河? 2。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a、b为重点研究问题。 第二课时 探究读,品味赏析 1。

    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深入读文,概括归纳。 2。

    铺垫问题,加深理解: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如果他们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大胆想象。 3。

    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细细揣摩其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巧妙用意。 引导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学生再自评、互评。

    例如“扔巫婆”一节,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架起、投进”等词句揣摩、体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感情读,入情入境 1。

    自由选择朗读方式,自己读也行,找小伙伴分角色读也可以;读全文也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也可以。 2。

    朗读展示。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选择部分段落读给大家听? 说说写写,拓展延伸 文中说,“这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

    ”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有官绅、老百姓、老人、小孩等,他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呢?说一说,再写下来。 识字写字 1。

    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

    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怎样能既整齐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或给大家介绍经验? 3。

    书写生字词,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拓展活动 1。

    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方法很巧妙,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吗? 2。编演课本剧。

    B 案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观察挂图(或播放课件),说说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揭题谈话。

    你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吗?是从哪里知道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读准字音。“绸”是翘舌音,“尚”是后鼻字,“麻烦”的“烦”读轻声。

    认清字形。“渠”是上下结构,“灌”是左右结构,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与“概”的区别。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

    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课文释疑,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1。

    带着问题默读。 问题: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读后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四次问答的内容。

    2。在学生自读、讨论及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 a。

    了解原因。 b。

    了解作恶的坏人及其头目。 c。

    了解受害者。 d。

    了解漳河的情况。 3。

    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4。

    引导学生探究。 a。

    从哪里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b。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这么想吗?为什么? c。

    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吗?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研读探究,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自然段) 1。 带着问题默读。

    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 要求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记下读不懂的问题,准备和同学讨论。 2。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a。

    西门豹怎样惩治巫婆的? 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的有关重点语句。

    6.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一、设计理念 学生学习的内容要有一个“经历、体验、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认识)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来这一对象。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应用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过程性目标 经历(感受)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体会)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 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探索性教学的课堂纵向结构,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

    二、设计思路 1、关于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册,第()单元的()。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基本的(),进一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学习中,应注重学生的();应注重()……。

    2、关于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2)………………(3)…………….(4)…………………这一课的重点是:教学难点是:3、关于教学流程为体现本课的教学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1)设疑激情: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课中出世学生生活的……..引出课题“”(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并且强调学生()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

    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的特征及(),并通过自主操作、交流,掌握()。(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并非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懂得在生活中遇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时,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逐步培养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生活中……(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在愉快的交流中再次感受数学的魅力,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一)、设疑激情 (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1、多媒体出示……….2、引导学生欣赏图画………….3、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 (这里主要是与本课有关的问题)4、汇报:………..5、引出课题“”(二)、引导探索1、认识……(1)、………..(2)、…………(3)、………….(4)、……………..(5)、……………..2、3、4、(三)、应用提高1、2、3、4、(四)、交流评价: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你的表现如何?并且告诉大家。有时间的话挑选一两位学生发言。

    7.小学数学教师招考,片段教学设计范文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小学数学说课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二)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去实验推导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激发他们乐于探索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同时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重、难点应定位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意义。

    二、说学情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课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利用互动多媒体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法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想我要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儿童生活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学习条件,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自己总结出规律。本课的教学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强调寓教于乐,形象直观,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方法教学,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

    四、说学法

    (详情欢迎访问中公安徽教师网,希望能够帮到您~)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8.小学数学的学情分析怎么写

    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如何密切地配合好,与老师对学生情况是否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一、关注兴趣需求,激发情感动力

    我们大家都很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的专家讲过,小学数学教学这点事,不外乎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兴趣,一个是习惯,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个老师为了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创造一个很有趣味的情境。

    二、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

    下面我们向老师们汇报第二个题目——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在这里我想多少做一点解释,就是什么叫学生的知识需求,一般来说上课的时候学生不会自己主动举起手来,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想学习什么,您教我们得了,那个同学,老师我想学习那个知识,您教给我们得了,一般来说是不会的,对吧,小学生还是习惯于老师这节课学习什么知识,我们大家就学习什么,是吧,这是很正常的。那么我在这时候谈的知识需求,就是我们在进行知识教学当中,从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可能会有些什么样的需求,老师要有一定的预见,并且把这种预见纳入到我们的备课过程当中去,然后在课堂教育当中给予体现,我觉得也是对同学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的知识需求的一种满足。

    三、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

    第三,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我在上课时候很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课属于思维反响过低的话,那么这节课您最好先别上,您好好再备备课。

    四、关注认知误区,避免造成隐患

    五、关注解决问题的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说“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