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范文

    1.求《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不能有重复,

    拒绝抱怨,努力工作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而你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环,接受21天的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这是偶尔在《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中看到的,刚看到书名时很不解,我们生存的世界充满抱怨,但我们也讨厌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么,从来都离我们很遥远.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之前我从没想过关于生活中的抱怨的问题,没有仔细思考或想过原因、过程,因为抱怨已成为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理所当然会出现的现象,没有人从不抱怨.鲍温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抱怨,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许多抱怨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特定的人际互动反应,例如同情或认可.比如说,人们可能会抱怨自己的身体健康,却不是因为真的觉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让他们取得附带的好处,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开反感的事件.后来看完了才知道抱怨他人的原因之一,是要让自己在互相较之下,显得更为优秀.当我指出你的缺点时,就是在暗示我没有这样的缺点,所以我比你优秀.说得很有道理啊,抱怨的背后是自夸和吹牛,而没有安全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确定自我价值的人,才会吹牛和抱怨.我们自觉不配得到想要的东西,缺乏自我肯定,便藉由抱怨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推开.在我们的抱怨中,我们也对世界传递出自己是受害者的讯息,而这么做,也将会为自己引来更多的加害者.来到齐鲁已经一年有余了,这段工作阅历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人交往的时候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喜欢抱怨的人,弄得大家都没有工作情绪了,成天就是抱怨,毫无益处.也许大家都应该多看看这本书,尽量拒绝抱怨,因为拒绝抱怨,才能有健康的沟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从现在起,做一个积极的人,谈论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东西.这样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为你工作,而你会缔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获,远胜过自己梦想所及.给它一点时间,同时仔细观察,这一切就会发生.。

    2.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鲁宾逊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他。

    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哪? 这本书叫《鲁宾逊漂流记》。故事并不复杂: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宾逊,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的过一辈子,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

    有一次风暴将船只打翻,鲁宾逊一个人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小说的主要部分就是对他这段荒岛生活的生动记述。

    除了精彩离奇的故事外,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宾逊的性格。他敢于冒险,敢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即使流落荒岛,也决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

    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训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晒面做面包。在岛上的第24年,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

    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

    就这样,鲁宾逊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王国。面对人生困境,鲁宾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现在,在西方,“鲁宾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3.不抱怨的世界 读书笔记

    最佳答案读《命运》有感 前阵子在书城买了本书,叫《滴水藏海》,里边有300个经典的哲理故事。

    现在我来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运》。 《命运》讲的是连个孩子的命运,一个被高僧占卜为“状元”,另一个为“乞丐”。

    二十年后,当初的“状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却成了“状元”。 上帝说:“我赋予每个人的天分之占他命运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在于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这段话,我很受触动。把握,把握命运,多简单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运,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随时都可以改变它的!只要你愿意读《永别了武器》有感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

    4.道格拉斯的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我看完威尔·鲍温的这本《不抱怨的世界》后,想起我以前看过的几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苏小妹却对哥哥说:“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什么,眼中就有什么.他心中有佛,自然看你像佛,而你心中是牛粪,自然看他像牛粪.” 《不抱怨的世界》整本书的思想是让我们不要做一个爱抱怨的人,让这个世界成为一个没有抱怨的美好世界.我觉得苏小妹一句话就道出了那些爱抱怨的人的心态,“你心中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如果一个人心里对什么都不满意,觉得什么都不好,自然看什么都不顺眼.心中不满多了,自然需要发泄出来,向人抱怨首当其冲成为发泄的方式.如果一个人热爱生活,觉得生活很幸福,世界很美好,他还会成为一个爱抱怨的人吗?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心理学实验.说的是一个心理学家把一个人难过生气时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结果45分钟呼出的气体就毒死了2只小老鼠!可见一个人情绪不好时对自己的身体伤害有多大.当我们对别人不满,当我们在向别人抱怨时,也许我们会逞了一时口舌之快,抱怨之后心里也许也会舒坦一些,但是在我们抱怨的同时,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是高兴的,它所带给我们的只会是负面的情绪.这种伤心又伤身的事,我们又何必要去自讨苦吃呢.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两个人的思想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难免会对有些人看不顺眼或者有些事有意见.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一切事物都能坦然处之的是要有智慧的人,可是现实生活中聪明者十中有一,而智慧者百中无一,做到有智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活中平凡的我们总会对一些事物不满,当我们心中有不满时,我们就应该要发泄出来,闷在心里更糟糕,但是抱怨绝对不是一种理智的发泄方式.如果我们一不小心把抱怨当作惯用的发泄方式,那么很可能我们就会陷进抱怨的恶性循环中.试想谁会愿意和一个“怨妇”待在一起,听她成天的在那报怨这抱怨那?当我们心中不满时,我们应该寻找正确的发泄方式,例如运动、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喊两声等等.等我们发泄完了,我们就应该把它忘了,因为更重要的是将来,发泄并不能让已经发生的事情有所改变,只有继续努力才会让我们更有信心面对未来.这里我想说说我想到的第三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也许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都不被人理解,也许我们现在所做的事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如果它是对的,是有意义的,我们就应该要坚持下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同样,成功的秘诀不在于一蹴而就,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往往只要我们多坚持一下,转过那个拐角,我们就走出了死胡同,看见了新希望,看见成功在向我们招手.我们都要相信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死的.这不是一种悲观的思想,相反,他恰恰是一种很积极的想法.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面对死亡,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可怕的事,但是最后每个人都会接受这个事实.那么,既然死我们都不怕了,生活中还会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不能面对的,还会有什么事情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又何必要去报怨这抱怨那,让自己感觉自己是不幸的,感觉这个世界是不美好的呢?幸福它就是一种感觉,你心中有幸福,你看这个世界就是幸福的,就像苏小妹说的“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如果我们以后再有什么不满,想向别人抱怨时,就告诉自己“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离开的,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5.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几乎没有什么不能是我们的抱怨对象。我们喜欢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后面,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膨胀的优越感。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

    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

    许多时候,我们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有时候,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不过,改变不如意的现状,也是人类的本性,抱怨带来的消极作用,人们意识到了之后,还是会有改变的欲望自然升起。当改变之光随着情绪上的抵触被带进了生活,就由“有意识的无能”踏入了“有意识的有能”。

    我们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语措辞,以沉默代替抱怨。这实在不是一个能轻易胜任的挑战,尽管抱怨和评断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环境,但习惯性的东西总是会带来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们常常在努力维持不抱怨与落回现状之间挣扎,改变自我的勇气、不懈地自我觉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这把钥匙,让我们长久以来封闭着的意识缓缓敞开。

    对旧有习性的挑战必然带来生活层面上的某些变更,鲍温温和而又坚定地指出:在这场把生命导向光明、积极的内在改变中,如果其他东西的确是阻碍,工作,或者朋友都应该考虑放弃。

    放下抱怨,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机构以任何名义窃取盗用。

    《不抱怨的世界》并非是一部阐释观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场“不抱怨运动”的发起、描述、记录与召唤。正是那些已经改变了全球数百万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变流程。

    所有的描述至多只是路标,真正的开始总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践行,如果坚持,已经足够造成改变的敞开,穿透我们杂乱无章、充满问题而又缺乏审视的生活。

    “不抱怨”只是一把钥匙而已。在我们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借助这把钥匙,我们会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诸多层面,唤醒我们渴望已久的改变。

    6.《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最近看了一本书:《不报怨的世界》 这本书真的非常好!它可以改变你我的命运,它告诉我们:无论在做任何事,当遇到挫折时,要从容面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争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

    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人生也会更加美好、圆满。

    怎样做到不抱怨呢?-----唯有自我的改变。 戴尔。

    卡内基先生说过沟通人际关系原则的第一条就是: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 抱怨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负面的生活、工作态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点,包括最亲密的人,读后感《《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人一定是最快乐的人,没有抱怨的世界一定最令人向往。 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

    是啊,这句话说得太棒了!我深有体会。 我将遵守十字方针:“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来激励自己。

    你经常有抱怨吗?以前有过,现在意识到将努力做到改变,不再有,直至将来也不会出现有。我将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能掌控自己的思想、开始按照自己的规划过生活,当抱怨来临时,思考一下:这真的对我很重要吗? 想一想:人发怒时,怒气会毒害我的血液。

    伤人伤己啊,进而抱怨无际于事,不与乐观从事。 什么是抱怨呢? 抱怨就是表达哀伤、痛苦或不满。

    今天,我试着改变了,所以,我非常快乐,充满了感激。感激我的老师-韩冰给予的帮助,感激咨询线老师们给予的关怀。

    凡是你所渴望的东西,你都有资格得到,快朝梦想前进吧,美好的生活方式正在前方等待着你! 耶格【英特莱德】咨询顾问: 程钱梅 13053270825 QQ:573567314。

    7.《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上次去北京开会,填写完调查表后会方送了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随手翻看了一下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特别是它首页的说明让我有了为之一试的想法。随书附赠一个紫手环,其使用方法如下: 1.开始将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

    2.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讲闲话或批评时,就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重新开始。3.如果听到其他戴紫手环的人在抱怨,你可以指出他们应该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但如果要做这种事,你自己要先移动手环!因为你在抱怨他们抱怨。

    简单。心想,本人还算是一个开朗的女孩,不会像那些人一样总是抱怨吧。

    带着挑战性心理,我将紫手环戴到了右手上。结果……真的出乎我的意料。

    在我带上紫手环后不久,会议结束了,大家陆续走出会场去乘坐巴士到会餐地点。结果由于人员众多,会方准备的三辆大巴都坐满了还不够。

    周围开始有人不停的抱怨说:“会议方是怎么准备的啊,多少人都不清楚吗?”等了十多分钟,第一辆大巴车返程了,带上剩下的这帮人赶往饭店。到了饭店之后,由于去的晚,有转盘的桌子已经没有了。

    “凑合着坐吧”,有位老师说。坐下开始吃饭的时候问题来了。

    由于圆桌子比较大,菜又比较分散。每个人只能就近夹到附近的一两道菜。

    如果偏巧对面的菜是你爱吃的,就只能站起身来,将胳膊伸的长长的,去夹远处的菜。冬天穿的比较多,人会显得很臃肿,如果你站起来夹菜势必会影响到同桌的其他人。

    而且如果你“夹技”够好的话还行,不然,菜掉了,或者汤滴的哪都是,对于我们这样的教育工作者、知识分子、文化人来说,真的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所以有时候宁可少吃点,也不去做这种貌似很丢面子的事。

    可心里就该委屈了:凭什么别人各种菜系都能吃到,我就只能啃眼前的黄瓜条呢?再加上那天中午的菜基本上以凉菜为主,很少有热乎的东西,抱怨之声真的是此起彼伏啊。当然,在别的老师抱怨的时候,我也会习惯性的附和:“这些菜是挺凉的,怎么不做热点的东西啊,大冬天的,真是的。”

    或者 “要是有转盘就好了,这样多不方便啊。” 等等…… 好像不跟着抱怨几句就跟大家不是一伙似的。

    突然我意识到,咦……我刚才不就是在抱怨吗?认清楚这点之后,我不得不将手环从右手换到了左手。原来想要抱怨是这么容易一件事。

    当我认识到自己开始抱怨了之后,我停止了这种想法,即使周围的人还在吃两口菜,抱怨一句,我都没有再附和,而是慢慢品尝这顿饭,读后感《《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随之会发现,其实这顿饭没有那么糟嘛。

    虽说凉点,但样式还是很丰富的,吃饱绰绰有余了。而且后来大家熟悉了,开始尝试不同的方法。

    比如过几分钟将菜与对面的人换一换,看到有人偏爱某种菜就将整盘换到她面前,或者帮她盛到小碗里。没过半个小时,我们整桌的老师彼此就熟悉了,甚至留了电话以便以后联系,这样不是很好吗?看着周围桌的老师们闷头吃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偶尔抬头说句话的样子,还是很庆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大家坐到一起。

    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生活如此,工作也一样。

    由于年前我们学校新上了教务管理系统,这一年来为了解决各种问题,我跟青果公司没少打交道。在开始的半年里,跟青果技服反映问题是我最头疼的事,所以有的时候我宁可自己看文档费劲想办法,也不太愿意跟他们沟通。

    原因就是每次提了问题总是迟迟得不到答复,好不容易有回复了,还总说不到点子上。而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止一次的抱怨:“气死了,一句话问半天了对方还没有回答,耽误事啊!” 后来知道青果一个技服要在网上管理好几十所学校,往往忙不过来,他们已经尽力了。

    下次再问问题的时候,我尽量让语气委婉一点,问题轻重缓急清楚一点。比如:有一个小问题能帮忙看一下吗?有一个紧急事件麻烦您帮忙处理下行吗?而且在提问的时候尽量将问题描述清楚详细。

    如果对方给了解决方法一定会说,“我先试一试,请稍等。”,如果效果很好,绝不吝啬自己的赞美,“搞定了,你好厉害啊!”、“多谢多谢,终于成功了!”及时给对方反馈信息,让他能够时时了解进展,对于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帮助。

    现在,如果我问一个问题,只要对方不是很忙,一定会及时回复。书里提到“你的态度,也就是你内在思维的外显表现,决定了人们和你之间的关系。”

    确实如此。当你笑脸迎人的时候,对方会感觉到你的热情,你的温暖,自然对你也会随和起来。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好的生活态度能够带动周围的人,大家都想和你相处或共事,自然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将在你的世界里造成影响力。”

    虽然我不敢保证以后都不再抱怨,但是我想我会努力的,努力成为一个乐观的人,努力成为一个不抱怨的人,努力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感谢威尔·鲍温,感谢《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