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惕怎么写

    1.惕笔画顺序怎么写

    惕笔画顺序如下:

    惕:[ tì ]

    部首:忄 笔画:11 五行:火 五笔:NJQR

    基本解释:

    1. 戒惧,小心谨慎 :警~。~惧。~~。~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

    2. 疾速 :“一日~,一日留”。

    组词详解:

    1,警惕[ jǐng tì ]: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等保持警觉

    2,朝前夕惕[ zhāo qián xī tì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3,昼警夕惕[ zhòu jǐng xī tì ]:日夜警惕戒慎。

    4,神竦心惕[ shén sǒng xīn tì ]:肃敬的样子。

    5,朝乾夕惕[ zhāo qián xī tì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6,魂惊魄惕[ hún jīng pò tì ]:形容十分震惊。

    7,启惕[ qǐ tì ]:使受到启发而震惧。

    8,日乾夕惕[ rì qián xī tì ]: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乾乾,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

    2.惕字解释

    惕tì Tì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惕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惕 tì部首笔画部首:忄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五笔86:NJQR 五笔98:NJQR 仓颉:PAPH笔顺编号:44225113533 四角号码:960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D5基本字义1. 戒惧,小心谨慎:警~。

    ~惧。~~。

    ~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

    2. 疾速:“一日~,一日留”。详细字义〈动〉1. (形声。

    从心,易声。本义:害怕,放心不下)2. 同本义 [be on the alert against]惕,惧也。

    ——《玉篇》惕,敬也。——《说文》夕惕若厉。

    ——《易·乾》。郑注:“惧也。”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国语·楚语》。

    注:“惧也。”无日不惕,岂敢忘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行人皆怵惕。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愧惕惭惧。——唐· 李朝威《柳毅传》3. 又如:惕息(忧心戒惧,不敢喘息。

    形容恐惧到了极点);惕惕(忧心戒惧;忧劳);惕 虑(戒慎谋虑);惕心(心有所惧)4. 忧伤 [distress;sad]血去惕出。——《易·小畜》。

    虞注:“忧也。”抱拙终身,以死谁惕。

    ——柳宗元《乞巧文》5. 又如:惕然(忧虑的样子);惕想(忧思)常用词组1. 惕厉,惕励 tìlì,tìlì[be on guard against;be vigilant] 警惕,戒惧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易·乾》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后汉书·马皇后纪》2. 惕惕 tìtì[be full of trouble;fear] 忧劳;恐惧心焉惕惕惕 Tì详细字义〈名〉1. 姓。

    3.风流惕党是啥意思

    风流倜傥 词目: 风流倜傥

    发音: fēng liú tì tǎng

    释义: 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一般形容有才情、潇洒不凡的人。

    出处: 明·许三阶《节侠记·私仰》:“羡英年壮节堪多,似冰心在玉壶,散财结客,侠比三河,风流倜傥,名倾六辅。”

    示例: 她的男人祖上也是一个满皇后裔,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私下里琴棋书画无所不能。(陈染《私人生活》)

    4.“惧”的繁体字怎么写

    惧的繁体字是“惧”

    惧 jù

    〈动〉

    (1) (形声。从心,瞿声。本义:害怕,恐惧)

    (2) 同本义

    惧,恐也。——《说文》

    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墨子·尚同中》

    楚兵惧,自 秦归。——《史记·屈原列传》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荀子·解蔽》

    喜怒哀惧爱恶欲。——《礼记·礼运》

    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 又如:惧思(因恐惧而慎重考虑);惧选(害怕获罪);惧高症(心理学名词。身处高处所产生的过分恐惧反应,不敢往下看、双腿发软、颤抖或晕眩等)

    (4) [形]∶惊慌失措的样子

    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 曹相国之对而心说。——《汉书·惠帝纪赞》

    (5) 恐吓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易》

    围徐以惧 吴。——《左传·昭公十二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