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黔中民族风情范文

    关于贵州的民族风情500字演讲稿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清澈的湖水,肥沃的土地.具有代表性的山峰就有两座,一座是平顶山,另一座是骆驼峰.看,水里的小鱼伸出一个个自己的小脑袋,正在享受阳光的沐浴.再看,树上的喜鹊唧唧喳喳给宁静的城镇增添了几分色彩.

    春天路边鲜花竞相开放,清香扑鼻.那些黑里泛着红的、白里透着绿的、黄里闪着金的梅花、迎春花和野草花,令人目不暇接.夏天凝望那满天大大小小,忽明忽灭的繁星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温柔.在平顶山间定会看到宽阔的水库,碧绿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放出耀眼的波光.现在已经是秋天燕子还是不舍得飞回南方,金黄的麦子已经弯下了腰,一片片叶子也突然间变红了.冬天树儿穿上了银亮的白礼服,楼房戴上了暖和的白绒帽,麦苗干裂的小嘴正吮吸着甜滋滋的雪水……

    家乡的资源

    这里矿产非常多,有煤矿、宝石矿、金矿(未开发)、硅矿……还有一个约50000平方米的自来水水库.不但有这些,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树种,有松树、桦树、榆树、枫树、柳树……有著名的漂河烟.有中外文明的四大特产,人参、雕皮、灵芝、鹿茸角.有一些常见的土特产,例如木耳、枸杞、天麻……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东北虎、黑熊、梅花鹿、獐子、水貂……据说还要在这里建一个国家中型水利发电站.

    家乡的历史文化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铁路、火车站都是日本侵略者强迫我们中国劳苦大众建成的.他不珍惜我们中国人民的生命,不分白天黑夜,强逼我们中国人给他做苦力,吃不饱、穿不暖,稍微有点毛病就被日本侵略者扔进——万人坑.解放后20世纪80年代在这里拍过一部《东北大侠》的电影,真实的记录了我们东北广大人民抗日战争的面貌.

    我的家乡主要以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为主.

    ……

    我的家乡不但景色绮丽,而且物产丰富.更值得赞美的是家乡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装点了这片神奇、诱人的我土.我爱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爱家乡的亲人.家乡是祖国大家庭里的一朵美丽夺目的鲜花,成长在特色社会主义是大花盆里.在伟大共产党的阳光哺育下,不断的开放.

    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祖国和人民放心的好孩子.为建设伟大的祖国和可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贵州少数民族风情?

    贵州是尽次于云南的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就算是同一个民族,由于地域不同,风情也不同。比如:苗族就有18种之多。

    铜仁: 云舍座落在神秘的梵净山脚,风景如画的太平河畔。探源云舍土家族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战国时:“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舞)、沅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云舍土家族为辰水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而今特点和独到之处就是,通过历史演变,土家先民与其他民族先民交往、融合,通婚联姻,云舍土家族仍保留着自身民族遗传,遗留的民族习俗,这里是中国土家族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再现。

    黔东南州:八蒙水族村寨位于321国道旁,交通十分便利,距县城54公里,全村共165户,713人,皆为水族。村寨风光秀丽,古树参天,河水清澈,自然生态保存得较好,民居为干栏式木楼。该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特别是水族古墓石雕,技术精湛,图案生动。传统歌舞有芦笙舞、斗牛舞、水族情歌等。民族节日以“瓜节”最为隆重盛大。

    七十二寨侗族雕房在榕江县城西北70公里处以乐里镇为中心的侗乡群。七十二寨保留着原滋原味的侗族风情、高保坎、侗家特有的雕房以及古老的吊角楼房屋建筑。雕房即在房屋的各个构件上都雕刻着图案,或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动植物图案,工艺细腻精湛,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富有较高的装饰性作用,其历史较为悠久。

    关于贵州的民族风情500字演讲稿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清澈的湖水,肥沃的土地.具有代表性的山峰就有两座,一座是平顶山,另一座是骆驼峰.看,水里的小鱼伸出一个个自己的小脑袋,正在享受阳光的沐浴.再看,树上的喜鹊唧唧喳喳给宁静的城镇增添了几分色彩.春天路边鲜花竞相开放,清香扑鼻.那些黑里泛着红的、白里透着绿的、黄里闪着金的梅花、迎春花和野草花,令人目不暇接.夏天凝望那满天大大小小,忽明忽灭的繁星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温柔.在平顶山间定会看到宽阔的水库,碧绿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放出耀眼的波光.现在已经是秋天燕子还是不舍得飞回南方,金黄的麦子已经弯下了腰,一片片叶子也突然间变红了.冬天树儿穿上了银亮的白礼服,楼房戴上了暖和的白绒帽,麦苗干裂的小嘴正吮吸着甜滋滋的雪水……家乡的资源这里矿产非常多,有煤矿、宝石矿、金矿(未开发)、硅矿……还有一个约50000平方米的自来水水库.不但有这些,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树种,有松树、桦树、榆树、枫树、柳树……有著名的漂河烟.有中外文明的四大特产,人参、雕皮、灵芝、鹿茸角.有一些常见的土特产,例如木耳、枸杞、天麻……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东北虎、黑熊、梅花鹿、獐子、水貂……据说还要在这里建一个国家中型水利发电站.家乡的历史文化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铁路、火车站都是日本侵略者强迫我们中国劳苦大众建成的.他不珍惜我们中国人民的生命,不分白天黑夜,强逼我们中国人给他做苦力,吃不饱、穿不暖,稍微有点毛病就被日本侵略者扔进——万人坑.解放后20世纪80年代在这里拍过一部《东北大侠》的电影,真实的记录了我们东北广大人民抗日战争的面貌.我的家乡主要以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为主.……我的家乡不但景色绮丽,而且物产丰富.更值得赞美的是家乡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装点了这片神奇、诱人的我土.我爱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爱家乡的亲人.家乡是祖国大家庭里的一朵美丽夺目的鲜花,成长在特色社会主义是大花盆里.在伟大共产党的阳光哺育下,不断的开放.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祖国和人民放心的好孩子.为建设伟大的祖国和可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

    求报告文学范文,《走进黔东南》要求写出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聚居较集中的民族自治地方,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在春秋以前,黔东南被称为“南蛮”或“荆蛮”之地,属牂柯国和楚国的黔中地,后分属夜郎国。秦时置黔中郡,汉时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

    今从江、黎平、锦屏、岑巩和镇远县等地均属武陵郡的镡成县和无阳县,无阳县即今镇远县的前身。在隋代属牂柯郡、沅陵郡和始安郡,唐代改郡为“道”后,属黔中道。

    元代在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分属四川播州宣慰司、湖广思州宣慰司和新添葛蛮安抚司;明代“改土归流”“开辟苗疆”,遂废思州宣慰司,分置镇远府、黎平府和新化府等,隶属贵州布政司,黔东南也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清代区划基本袭明代。民国初改府、厅、州为县,今黔东南辖地分属黔东道和黔中道,黔东道驻镇远,领26县。

    1935年,国民党政府在镇远设置行政督察区,所辖县区划多次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黔东南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

    1949年11月,设镇远督察区专员公署,辖镇远、炉山、黄平、施秉、余庆、三穗、岑巩、天柱、台江、剑河、锦屏和雷山等12县。1956年7月23日,废镇远督察区专员公署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余庆县划出归遵义专区,炉山县更名为凯里县(于1984年撤县建市),黎平、从江、榕江、丹寨、麻江五县由都匀专区划入,全州共辖16县(市),州府驻地凯里。

    从此,翻开了黔东南历史的新篇章。 黔东南州有不可移动的文物700多处,民族文物十分丰富。

    特别是以镇远青龙洞、黄平飞云崖和从江增冲的侗族鼓楼、黎平地坪侗族花桥为代表的名胜古迹,记载了黔东南文化空间环境发展的历史,底蕴丰厚,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苗疆腹地台江有距今5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群,在侗乡榕江板寨有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有石斧、石镞等文物。

    凯里、麻江、黄平、岑巩和天柱均有古脊椎动物化石出土。1998年,在锦屏亮江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及生产工具,有青铜剑、镞、钺和锄等;在岑巩新兴和镇远勇溪出土了战国前的青铜甬钟。

    这些宝贵的文物充分展现了黔东南悠久的历史。黔东南的摩崖、石刻、碑记众多,除凯里大风洞、施秉华严洞和镇远吴王洞摩崖外,还有麻江田哨的写字崖、剑河翁座的“例定千秋”碑和天柱三门塘碑林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黔东南的古建筑古朴典雅,富于地方民族特色。苗族吊脚楼和侗族鼓楼、花桥蜚声海内外。

    镇远天后宫、四官殿,岑巩禹王宫,天柱三门塘刘氏宗祠,锦屏飞山庙,黎平南泉山寺、地坪风雨桥、纪堂鼓楼,台江文昌宫,九摆苗族鼓楼,丹寨万寿宫和麻江状元第等虽历尽沧桑,但都是历史的见证。 黔东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近现代革命文物十分丰富。

    红军长征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革命先驱龙大道故居和周达文故居等展现了黔东南辉煌的革命文化历史。 黔东南有镇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有黄平旧州镇、黎平德凤镇和雷山西江镇等三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有黄平、麻江铜鼓和剑河温泉等三个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农民画之乡,还有九个省级艺术之乡,即郎德苗族歌舞艺术之乡、黎平茅贡侗戏艺术之乡、从江小黄侗歌之乡、台江苗族反排木鼓舞艺术之乡、黎平肇兴侗族鼓楼艺术之乡、黄平泥哨艺术之乡、岑巩思州石砚艺术之乡、施洞苗族刺绣艺术之乡和雷山挖拜苗族银饰艺术之乡。

    这些斑斓多彩的艺术珍品,不但镌刻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而且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个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黔东南面积30337.1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千米,南北跨度240千米。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 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 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镇远(8张)山峦延绵,重崖叠峰,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弄相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7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即清水江、舞阳河和都柳江,平行贯穿中、北、南部。黔东南耕地面积较小,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东部、东南部多为山地,土层肥厚,保水条件好,宜于树木生长。

    黔东南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19℃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约1200小时,无霜期长,为260-220天,南部地区无霜期平均为310天,农作物三熟潜力较大,北部普遍轮作两熟。

    编辑本段资源优势 黔东南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突出。 黔东南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

    已探明矿产有重晶石、汞、煤、铁、锰、锑等47种,特别是重晶石冠甲中华,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金矿和石灰岩等矿产也极具优势。 黔东南州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

    水能蕴藏量33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4万千瓦,河流天然落差大,全州农村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6.32万千瓦,凯里火电厂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小时,2006年全州年发电量41.36亿千瓦时;国家电网覆盖全州,已形成水火互济的发、输电力。

    有关于名族民俗风情与旅游的论文???如题 谢谢了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 “蒙”、“达木”、“达吉”。

    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苗”、“麻布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

    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5.5%,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区。

    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内容最 丰富的就是苗年。

    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并不相同。融水、三江、龙胜一带的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亥日。

    苗年隆重热烈,除祭祖、饮宴之外,还举行各种活动。新年来临,全家守岁。

    吃了“过地餐”(这是苗家人与在阴间的祖先共进的团圆餐),拜过年,人们就开展各种活动。祭龙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

    祈神求丰收,是苗年活动的一个大主题。

    有关于名族民俗风情与旅游的论文???

    苗族民俗风情-苗族四月八 贵州省的贵阳、惠水、龙里一带苗族人过"四月八节",又称"亚努节"。

    每逢节日这天,附近的苗族都要聚集到喷水池举行各种活动,纪念古代英雄亚努。每年叁加节日的人在20万人以上。

    人们在一起吹 笙 跳舞 唱山歌 荡秋千 上刀梯 玩龙灯 耍狮子等,人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 传说苗族祖先原来住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他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后来因恶霸垂涎此地,前来抢夺。苗族首领亚努率领苗胞起义,反抗压迫剥削,在强大的敌人进剿下,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可是,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统治阶级杀害,於四月初八光荣牺牲。每逢他的遇难日,苗胞总要到墓地(现贵阳喷水池附近)来纪念这位古代民族英雄。

    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在麻江且隆昌寨欢度"四月八",还有另一种传说。

    远在三国时期,随着诸葛亮到隆昌的有王家三兄弟和一个名叫阳工的人。他们在荒山坡上修梯田种包谷和水稻,给荒凉的苗寨带来了繁荣。

    后来王老大和阳工留了下来,且子孙满堂,在这里安居乐业。若干年后这里就发展成了两个村寨 ,后辈为纪念他们开荒发家的功绩,就将他们到隆昌的日期四月初八作为祭祀日。

    节日期间,除了到祖坟边举行隆重的祭礼外,还要全部上山"闹春"。青年人唱情歌 跳 笙;老人上山打猎,妇女带着孩子去游坡,村村寨寨都沉浸在节日气氛之中。

    王吉刚 22:11:14民族风情:苗族民俗风情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

    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

    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

    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

    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 人。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 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

    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云南苗族人口90.7万,占中国苗族人口的12.2%。

    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以及武定、禄劝等县。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

    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

    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

    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弓弩、火枪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

    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基督教。 【礼仪】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

    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

    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

    缙云的民族风格作文

    以下给你作为参考

    缙云民风淳朴,习俗简朴厚实,重礼节,好往来,重农崇儒,重教崇文,节俭自奉,慷慨待人。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民俗节庆

    缙云的民间节庆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立夏、祭祀黄帝典礼、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春节:春节是我国的农历新年,是全国城乡最大规模和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人们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办年货、大扫除、挂彩灯、贴春联,农村还要燃放烟花爆竹。在外地工作的家庭成员,一般需在大年三十之前赶回家过年。

    缙云各地过年从农历12月25日开始到30日止。吃年饭除自家人外,还要请邻居及至亲好友,人越多越好。表示邻里和睦,预示人丁兴旺。大年三十这天还必须准备好第二天要吃穿用的所有东西。而初一则穿新衣、吃余饭,其他什么也不做。预示来年有吃有穿、有钱有闲。春节期间还要探亲访友。现在也有不少人去全国各地或外国旅游观光,这是一种新兴的过节方式与社会新时尚。

    元宵节:缙云人把正月十五称作正月半,从上古以来人们早就形成闹月半或闹元宵的传统。初一刚过,大家就兴高采烈,忙着操办元宵节闹花灯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板龙,一般以 1 丈 2 尺长、 18 公分宽、 8 公分厚的龙板为一节,而且要上等的松木做成;龙壳要上等的毛竹,劈成很细很薄的条子,用贮麻扎好,糊上透明的纸,最后请有相当水平的美术艺人上彩,一条以假乱真的龙就创作成功了。正月十二正式开迎,迎前要祭拜,并由德高望重的老者画龙点睛后,才可上灯起龙。一条板龙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长的有 300多节,短的也有100多节,每节2人扛,龙头要 16 人抬着,摇头摆尾,前面四面大锣,乐队开路,龙珠滚动,排灯两立,时而是一条长龙,时而是一条盘龙,灯光闪烁鞭炮齐鸣,好一场热闹景象。天天从下午 3 点出发,晚上12点后返回,到正月十六晚上结束,要将龙撕碎,将龙板归房以待明年重用。板龙出迎了,抬阁、走马灯、秧歌队、八仙队、狮子队也出发了,大街小巷出迎、观看的人拥挤在路的两边,锣鼓声、鞭炮声、喝彩声、响彻云天。

    清明节:主要是祭祀活动。大的有仙都民祭黄帝活动,由县政协主持,民间企业负责人或个人出资为主祭。礼仪与公祭黄帝一致。小的是民间的族祭与家祭,一般出门在外的人员都要回家参加祭祖,表示对祖先的敬仰与怀念。祭祖时,清明馃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缙云的一种特色食品,农村家家都会自制,县城市场可以购买。

    立夏:立夏要吃立夏饭、立夏汤,也有的吃橡涂(一种用鸡蛋与面粉糊的薄饼)。立夏饭以米掺蚕豆、笋、芥菜等做成,外加煎鸡蛋。立夏汤为红枣、桂圆、荔枝、豆、花生加红糖煮成,一般作点心或晚上吃。立夏开始,农事渐渐繁忙,民间传说吃笋可以接脚骨,煎鸡蛋好象箬帽,说是可以遮日蔽雨。立夏这一天忌讳坐门槛,以防苦夏,民间还有称体重的风俗。

    民族风俗的作文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让我们走进傣族,了解傣族的泼水节。

    节日一大早,男女老少就沐浴更衣,家家户户的门框,窗户上,都贴着各式各样的剪纸,城镇的主要街道搭起了牌坊,顶端站立着象征幸福吉祥的金孔雀。傣族的男女老少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地上山去采摘野花做花房。

    中午,妇女则各挑一担清水泼到佛像上,为佛洗尘。然后,青年男女提着木桶,一时间水花四溅。

    他们要借这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据说这样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所以被别人坡道越多水,就说明他受到的祝福也越多,被泼到的人也越高兴。这样精彩的泼水节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哦。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

    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

    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

    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

    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除了泼水,还有歌舞活动,傣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一起载歌载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五腊嗬”;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曲调婉转,歌声动人……泼水节真是丰富多彩啊!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

    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

    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土家族吊角楼 吊角楼是鄂西土家族地区最复杂而有最能显示富有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苗族、土家族多居住在山区,坡度较大。

    建房时都喜欢建造有古色古香的吊角楼。这种吊角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

    栏杆上雕有万字塔、喜子格、亚字格、四方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随着经济机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吊角楼成为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普遍建筑。 吊角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土家族民居建筑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

    土家族的吊角楼不仅单方面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中,宇宙也同时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之中。这种容纳宇宙的空间观念在土家族上梁仪式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

    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这里的"乾坤"、"日月"代表着宇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家族吊角楼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吊角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

    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

    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角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角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

    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角楼上再加一层。

    单吊双吊均适用。

    有关天静民族风格的作文

    过大年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的除夕, 人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他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 “年” 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 “年”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 “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

    每年过年前,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三十日,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做“小年” 。 除夕晚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象征新一年的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晚上 12 点,也就是新年刚刚来到,每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

    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过年才算真正结束了。

    石柱的民俗风情

    石柱之地,古为《禹贡》梁州之域。

    西周、春秋时属巴国“南极黔涪”领地。战国时期先后分属楚黔中地、秦黔中郡。

    秦至东汉年间以境内七曜山为界分属巴郡、黔中郡和临江县(今忠县)、涪陵县(今彭水县)。三国至十六国成(汉)时期属涪陵郡涪陵县。

    南北朝至北周分属巴郡(今重庆市)、临江郡之临江县(今忠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分浦州(今万州)之武宁县西界地置南宾县,为石柱建县之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石砫 宣抚司始理民事,隶重庆卫。天启元年(1621年)升为宣慰司,隶夔州府(今奉节)。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土归流,置石砫厅,仍隶夔州府。二十六年(1761年)升为石砫直隶厅,直隶四川省。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石石主 县,隶川东道。二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十月先后隶四川省第八(署址酉阳)、第九(署址万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砫隶涪陵专区。1959年6月16日,国务院批准改石砫县为石柱县。

    1983年11月13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1988年6月至2000年6月先后隶四川省、重庆市黔江地区(开发区),2000年7月直隶重庆市。

    石柱县是以古代巴人为主体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的土家族栖息地之一,全县共有民族29个(包括汉族),有土家族、汉族、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独龙族、侗族、哈尼族、瑶族、朝鲜族、满族、回族、布依族、藏族、壮族、彝族、黎族、傣族、鄂温克族、畲族、珞巴族、佤族、白族、水族、土族、塔吉克族、门巴族、基诺族、撒拉族。2009年末全县户籍17.03万户,人口53.9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3.11万人(城镇人口10.63万人)。

    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3% 旅游资源 有中国历史名镇西沱镇云梯街,佛教胜地千年古刹银杏堂,避暑胜地黄水国家级森林公园,城东回龙山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陵园,秦良玉屯兵抗清遗址万寿寨,城内秦良玉大都督府遗址,千古之谜的岩棺墓葬群,太白岩石壁置南宾县的碑刻,高原明珠黄水月亮湖、中国一号水杉母树,黄水镇仿土家民居一条街,绿草如茵的千野草场,山水交融的藤子沟水库。绿树成荫的玉带河公园、滨河长廊、旗山公园等景点。

    石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人杰地灵。明末,石砫土司秦良玉亲率“白杆兵”两次援辽,屡建战功,受封太子太保忠贞侯,赐“太子太保总镇关防”。

    对越反击战一等功获得者(师党委追认)王顺蛟,“爱民模范”陈太江(成都军区授予),实践“三个代表”好干部黎昌和(市委、市政府授予)等都生长在这里。以石柱土家山寨为原形的电影《太阳出来喜洋洋》已在重庆、石柱首映,石柱“啰儿调”被国务院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在中国五十多个民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1982年全国民族调查,土家族有580多万人口,集中散居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的武陵山区和湖北宜都以上的长江沿岸,其中主要在湘西的保靖、永顺、桑植、永定、古丈、凤凰等县区有近180万,鄂西的长阳、五峰、恩施利川等县市有170多万,渝东的石柱、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县区有100多万,黔东北的印江、德江,沿河等县有100多万。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家族人口占52万总人口的72%以上。据考察论证,石柱西沱镇是远古巴土民族集居重镇之一。

    土家人是巴人演变而来,是巴人的主体后裔。巴人是中国西南的远古民族,形成和得名于夏商之际,活动于商代后期到南北朝。

    在此之前,巴人中某一核心民族可能出自东方部族。 相传,远古时期,武落钟离山上(今湖北长阳县夷水河畔)有赤黑两个洞穴,住着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五姓人家;巴氏之子生于赤洞,名务相,其未四姓之子生于黑洞;五姓人家渔猎为生,没有首领,五姓之子共掷剑于一石洞,中者为首,巴氏之子独中,众子惊叹。

    又令各乘船,浮者为首,惟巴氏之子独浮,其余四子皆沉。于是共立巴氏之子巴务相为首领,称“廪君”。

    五氏联盟,形成了巴人最早的部族。廪君乘土船逆夷水(今清江)而上到盐阳(今恩施),盐水女神告诉廪君,此处出鱼出盐,要与廪君长守共享,是夜要与廪君同宿,廪君不从,女神变成虫子群飞,掩天蔽日十余日,廪君射杀虫子,战胜了女神。

    于是廪君帅巴人定都恩施,形成了远古巴人部族最早的都城。 早期巴人以恩施为中心,活动于鄂西,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 巴人在清江流域繁衍。

    随着势力不断增强.兴盛时期,势力范围 发展到西至四川的阆中,北至陕西的汉中,东至宜都下面枝江, 南至黔东北与湘西的整个武陵山区,方圆数千里,巴人随着活亏领域不断扩张,一面由清江往上到利川入石柱,一面沿清江东行到宜都入长江,再顺江而上。同时,巴族也受到兴起的楚人的压迫,被迫向西面迁移、渐次将都城即中心区域迁至“枳(现在的涪陵市),再后迁移至重庆,西周时期,公元前1122之年,能征善舞的巴族参加周武王举伐殷商幕君的战争,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表现勇锐顽强,不但产生了“武王伐纣,前歌后舞”的世称同时增强了巴人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巴族社会的发展。

    于是巴族在汉中立为“巴国”,属于周王朝在南方的诸候国。从此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