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新闻特写范文
1.中秋节200新闻特写
中秋赏月 每个人都看见过月亮,中秋的月亮更圆更亲切,像一个可爱的小娃娃.看完央视新闻联播,全家人走出家门赏月.今晚的月亮多明亮啊!市民广场一片欢呼.圆圆的,圆圆的月亮的脸,像极了我可爱的小妹妹.月亮看见很多人看她,像小娃娃一样害羞地把身子慢慢地藏到云妈妈身后.云妈妈看见了,说:“不要害羞,你出去玩一下吧,还有好多小朋友在望着你等着你.”月亮娃娃经过云妈妈的再三劝说,终于一点一点地从云妈妈身后探出头来,露出欢喜的笑脸,那么天真,那么可爱.我们又欢呼起来!谁知,在我们的欢呼声中,月亮娃娃又害羞了,半边脸儿露出来,半边脸儿又隐藏在云妈妈身后.我焦急地望啊望,盼啊盼……过了很久很久,已是深夜十点半了,奇怪的是月亮还像娃娃一样害羞,躲在云妈妈身后不肯出来呢!又过了一会儿,微风吹来,云妈妈向北移了移身子.终于,月亮娃娃勇敢地望着我们,完全露出了她那胖乎乎、圆都都、笑眯眯的脸蛋儿.月亮娃娃散步在深蓝深蓝的夜空,给赏月的人们带来了光明、憧憬、欢乐……。
2.关于中秋节的新闻作文
花好月圆人团圆,迎风赏月合家欢。”
花好月圆,是指美好圆满。在这个中秋节意义却不一样。
首先,是在建国六十周年喜庆的气氛之后来临的,天地同庆。其次,本次中秋节的月亮是虽然很小,但是很高,让赏月的人,仰起头来看,就让月亮更加高高在上。
月圆如镜,在月光下,我们也许正在庭院中观赏者皎洁的月亮;也许正和家人团团圆圆的,在大圆桌上吃团圆饭;也许你正在电视机前,与家人吃着月饼,但这一切现代人的方式,与古人大不相同。古代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着天空,时不时感叹几句。
古人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给予了月亮许多美丽的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这些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月亮、让广寒宫更加生机勃勃。 花好月圆,其中有一个“月”字,它不仅代表着月亮,还代表着大家最喜欢吃的月饼。
月饼古人要做成莲花状,而且还必须得吃时令水果,比如西瓜、苹果、李子……,而且西瓜还得切成莲花状。说明,古人对月亮也是寄托着一种团团圆圆,对月亮的倾诉……。
中秋节还代表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不从别的说起,就从中秋节餐桌上少不了的酒说起吧!中国有句古话“无酒不成筵席”。
以前小时候,我清楚地记得,老爸在除了重大节日上,买的都是二锅头白酒,现在各种各样的国宴酒也纷纷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上。中国三十年欣欣向荣的发展,让老百姓的家庭在各种佳节上,也能过得非常的舒适。
不仅是中国人在自己的中秋佳节上吃上月饼,连外国友人也纷纷效仿中国的月饼。现在的月饼价格不等,有十多元高至几百元不等。
原来,老外也喜欢吃月饼。 头上广寒宫中的嫦娥可能在桂林中翩翩起舞,地上的人们正在桂花盛开的中秋里,吃着月饼。
但是,在这花好月圆的中秋之夜,亲人应是同欢聚。
3.中秋节新闻稿
本报讯 “睡,节前工作忙,放假了就想好好休息休息。”
近日,新京报发起网络调查,六成被调查者表示,今年将“睡过”中秋。针对今年中秋节是否会和父母家人团圆,只有27%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会”,有52%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不会”。
逾五成被调查者不团圆 此次调查中,有超过五成的网友表示,因为与家人两地分居,中秋节不方便和家人团圆。年轻人普遍表示感受不到传统的气氛。
仅仅把中秋当作一次可以放假休息的机会,这其中有六成左右的年轻人,选择宅在家里休息。“就是个普通假期”,在国贸上班的粱佳打算,中秋在家“啃”完40多集的电视剧。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团圆节。在过去,百姓十分重视这一天,家人团圆,一起赏月、游园。
而经过变迁,如今的中秋节早已少了些民俗的味道,团圆的概念也渐渐淡化。 民俗专家赵书则认为,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度过节假日的方式其实是创新的,“比如一起旅游、视频聊天都是一种团聚的方式。”
不团圆因无法回家 “其实并不是不想过传统节日,是客观原因不允许。”在北京某企业工作的单世强便注定不能回家乡度过这个中秋,因为对于他来说,这个假期有些短,回趟家耗时又费钱。
单世强说,中秋节也因此在他心中的印象越发淡化,他反而会选择和新同事、老同学一起聚会度过这个小长假。 其实,对于中秋节的看法,六成以上网友仍认为是“传统重要节日”,但近四成的人认为“顺应时代,不必强求”。
“我们现在工作都很忙,拉几个朋友出去玩,也算是过节了。”都市白领薛婷婷这样认为。
三代人眼里的中秋节 老年 那个时代 家家团圆 至今保留中秋吃团圆饭习俗 阖家团聚、摆月饼、吃水果、玩兔儿爷……这是70岁的老北京人陈大椿对早年京城中秋的印象。家住南池子社区的陈大椿出生在解放前的西交民巷。
他小时候,那儿修车铺、粮店、饭馆、银行俱全,在京城大小算条旺市“商业街”。 “那个年代,老百姓是很重视过团圆节的。”
陈大椿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两个院子,一到过中秋节,全家老少一般会聚集在中院里,将买来的月饼在院内摆开,全家人围坐桌前,一块儿观赏天上圆圆的月亮。大人们除了吃饭,还要喝上几盅酒。
“像一些大户人家,还会自己烤月饼。”但最令儿时的陈大椿感兴趣的不是吃,而是玩兔儿爷。
那是每年老北京人中秋时节才能买到的稀罕玩艺儿。一到过节,陈大椿都会跟家里大人央求买兔儿爷,而因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孩子们的小愿望都能被满足。
“兔儿爷洗澡——瘫啦、兔儿爷拍心口——没心没肺。”陈大椿现在还能想起这些歇后语。
18岁时,陈大椿告别了西交民巷,也告别了童年过中秋节的院落。 因为陈大椿老两口身子骨仍硬朗,他们家还是将团聚的老习俗保持了下来。
这个中秋,儿孙们将回家来一起度过,不过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水果也不再是中秋的“专享”,一家人选择找个不错的饭店,共度中秋。 中年 想团圆 力不从心 打算“贡月亮”,小区全是车没有条件 57岁的郝朝阳的记忆里,小时候年年团圆。
那时候,全家从下午就开始准备晚餐。而且,所有人在中秋节都有假期,气氛跟过年一样。
她年年吃姥姥家的“自来红、自来白”月饼,皮酥、里面还有冰糖、果脯。“姥姥会先把月饼装盘子里,仔细地切成一牙一牙的。”
想起当时的情景,郝朝阳目光停顿了一阵。她说,现在北京只有一些老字号才有正宗的“自来红、自来白”,但是,味道和小时候不一样了。
“姥姥切开的月饼,才能那么香。” 晚饭后,姥姥会收拾一张桌子,然后把各种水果装盘子摆上去。
郝朝阳记得那叫“贡月亮”,而孩子们就等这个时刻,享用水果了。按照不同的吉祥寓意,水果摆好后,姥姥就拉着家里的女孩子朝着月亮的方向拜一拜。
那时还小,郝朝阳不知道姥姥口中念念有词地说些什么,只知道抢着要水果。 但是,等她步入青年时代,有了自己的家庭时,很难有这样的团圆饭了。
每年的中秋,成了她工作最忙的时候,经常加班的她很难陪家人享受中秋节,有时候回家都八九点了,家人已经休息了。 “妈,那咱中秋也贡月亮。”
郝朝阳的讲述被儿子打断。儿子今年已经上大学,今年中秋学校放假,由于郝朝阳的母亲已经过世,这一家三口将在自己家中度过中秋。
“现在大家都住楼房,小区花园里停满了车,这项习俗只能成为记忆了,总不能在一群车里拜月亮。”郝朝阳说。
青年 儿时团圆少 中秋已平淡 为安慰父母今年中秋团圆 提起中秋节,26岁的王玉冰想起儿时打月饼的歌,“八月十五月儿圆呀,我和爷爷打月饼呀,月饼圆又大呀……” 她小时候见过爷爷家的大月饼模子,上边好多种花纹,但她一次也没和爷爷打过。她说儿时的中秋节,很少和爷爷奶奶共同度过,基本上就是晚上出去看月亮有多圆。
王玉冰大学毕业后到外企工作,忙碌得不分节假日。她回忆,童年时父母像她现在一样忙,因为父母工作调动,她打小就跟随他们搬到了五环外,而爷爷家却仍在朝阳区。
“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回一趟爷爷家就得住一晚,但爸妈第二天还要上班,我要上学。” 因为忙,王玉冰小时候很少过中秋节,父母过的也很少,因为父母忙,她有时。
4.中秋节新闻稿范文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佳节,给亲人、朋友奉上月饼、红酒或果篮等节日礼品,是过节的重要内容。年年月相似,岁岁人不同,每年中秋礼品市场都有新宠,今年,人们视线转向了发展迅猛的科技礼品市场。
从呈送者、收受者来说,如今的丰衣足食已使大家不再把月饼当稀罕美食,人们对中秋礼品的无形要求不断提升:必须具备实际的使用价值、可咀嚼回味的内涵,还要能体现馈赠者的个性和受礼者的品位……随着科技消费观念的深入人心,手机、mp3、软件等科技产品也成为了人们争相追逐的时尚礼品。 金融界(JRJC.NASDAQ)出品的《财道纵横》成为今年礼品市场的一匹黑马。
据悉,这是一款类似美国Quicken理财软件的家庭理财平台,整合了纷繁复杂的金融产品,用户只需面对软件界面就可轻松理财,而无须直接与金融机构打交道。一位消费者认为:“富足、团圆是传统中秋佳节的真正涵义,送亲朋好友一套助于财富增值的家庭理财工具,简单实用,又寓意深刻。”
社会学家认为:“中秋礼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但纯金月饼、天价奢侈礼品的大行其道,让理应传承的中秋文化在超级商业秀中渐行渐远,盲目攀比、权钱交易等正在侵蚀扭曲着美好的中秋文化。而以家庭理财软件等实用、价格实惠、又具祝福意义的科技产品作馈赠是送礼观念的一种突破和进步,又十分符合中秋传统节日的内涵。”
民族记忆,总需要合适的载体来传承。当一海之隔的韩国把端午节列入其国家遗产名录,并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文化遗产时,我们可别让始于周代,承载中华悠久历史的中秋文化,却在现代商业文化的冲击下,由于找不到足够的呼吸空间而消亡。
倡导中秋礼品内涵的理性回归就是对传统中秋文化尊重的最重要表征。 事实上,相对于拙劣的商业包装,我们显然更需要健康礼品的内涵,以还中秋团圆幸福的传统意义,而非拉关系的最佳时机。
当生活方式从“物质时代”迈向“后物质时代”时,注重生活品位、崇尚文化、追求幸福感的现代人正不断实现着礼品形式的更新,从而更好地传延着传统的中秋文化。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因为曾经失落,所以需要复兴,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虽然一张新闻纸远远不能承载这场变革的所有,但我们仍然希望加入复兴传统中秋文化的潮流,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5.中秋新闻事件作文400字
中秋那天晚上,月亮是那样的圆。
人们总是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十六的圆。
星星也是那样的多,那无数的星星围绕着圆月。有些星星喜欢独处,但是当它们看见那圆圆的月亮时,也想往那边靠拢,似乎所有的星星都是月亮的孩子,在这一天,它们从不同的方向赶来与月亮团圆。
许多人由于工作忙无法与家人团圆。当他们站在窗前凝望月亮时,可能会想起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思乡、思亲,对月亮总有说不完的话,那是因为月亮里同样塞满了对亲人的思念,怪不得月亮是那样的圆。月饼也象征着团圆。
每当人们吃月饼时,不仅只是在品尝月饼那香甜的味道,更多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同时更享受到亲人给的爱是那样的温暖。
小时侯,妈妈总给我讲嫦娥的故事,我听了许多遍,可还是听不烦。只要是关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觉得新奇,总向往着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天去,飞到月球上与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长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如果回到过去,就会教育那时的自己“去天上并不那么容易,天上也根本没什么嫦娥,月球上没有水,温差很大,根本无法生活。
”可忽然想起:儿时的自己也是挺可爱的。
我还是给自己留住那想象的空间吧!在这圆月之夜,我们送给每一个人爱的祝福。正是这爱让月亮变得更圆、人变得更亲。
6.中秋节新闻作文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7.中秋节新闻作文怎么写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字串9。
8.有关中秋节的新闻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 其实,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典礼。
根据中国古籍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帝王已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典礼,以祈愿五谷丰登。古人认为,如果没有月亮赐予露水,没有月亮圆缺以计农时,就不可能丰收。
北京有名的建筑月坛就是明朝(1368-1644)皇家祭月的场。
9.中秋节新闻200字
花好月圆人团圆,迎风赏月合家欢。”
花好月圆,是指美好圆满。在这个中秋节意义却不一样。
首先,是在建国六十周年喜庆的气氛之后来临的,天地同庆。其次,本次中秋节的月亮是虽然很小,但是很高,让赏月的人,仰起头来看,就让月亮更加高高在上。
月圆如镜,在月光下,我们也许正在庭院中观赏者皎洁的月亮;也许正和家人团团圆圆的,在大圆桌上吃团圆饭;也许你正在电视机前,与家人吃着月饼,但这一切现代人的方式,与古人大不相同。古代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着天空,时不时感叹几句。
为满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