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李字怎么写
1.行书的李字怎么写
行书“李”字的写法是: 行书简介: 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
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的起源: 1、据张怀瓘《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此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字体。
2、据王僧虔《古来能书人名》云:“锺繇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河东卫凯子,采张芝法,以凯法参,更为草稿。
草稿是相闻书也。”由是而知行书亦称行押书,起初当由画行签押发展而来。
相闻者,系指笔札函牍之类。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
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
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 行书的书写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结构特点;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
代表人物: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
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
2.“李”字用行书
1)【李】字德彪钢笔行书写法 2)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3)【李】字钟齐流江硬笔草体写法 4)草书的特点: 草书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
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3.请问“李”字的行书或草书怎么写
一、“李”的草书 二、“李”的行书 三、“李”的字源演变 李,甲骨文=(木,树)+(子,后代,比喻籽实),表示树木所结的果实。
造字本义:名词,一种春天开白花的落叶乔木在夏季结的酸甜果子。 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推测果子酸甜的李树,是远古中原地区广受喜爱、广种广收的高产果树,民间普遍制作李干、李脯。
李干李脯,酸甜生津,解困解乏,对于徒步长途跋涉的远古旅人,几乎是一种必备的慰问品。 于是以李干李脯馈赠别行的亲友,成为流行风俗,并慢慢演变为古代文化传统;而“行李”一词,也演变成旅人行囊内旅途预备用品的代名词。
扩展资料 “李”的组词 一、桃李 [ táo lǐ ] 唐代狄仁杰曾向朝廷荐举姚元崇等几十人,都成为名臣。有人对狄说:天下的桃李都在你门下了。
语见《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久视元年》。后以“桃李”喻指所教育的学生:~满天下。
二、行李 [ xíng li ] 1.出行时所带的衣箱、铺盖等。 2.也作行理。
使者。 三、司李 [ sī lǐ ] 1.官名。
即司理。 2.执法,断案。
四、李子 [ lǐ zi ] 1.李子树。 2.李子树的果实。
五、李会 [ lǐ huì ] 古代风俗,妇女于立夏日取李汁和酒饮之,称为“李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 (汉语汉字)。
4.“李”字的连笔字怎么写
李 (lǐ )
1. 笔画数:7;
2. 部首:木;
3. 释义:
4.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5. 姓。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4. 组词即解释:
6. 李代桃僵
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
7. 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
比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
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比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