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计划范文
1.帮我写一篇新闻采访计划
、采访主题及采访主题选择意义、可行性
本次采访主题为中国贫富分化问题及解决方案。
目前中国改革正经入深水区,社会问题伴随发展已经成为今天的不能挥去之痛。其中贫富分化问题便是焦点之一,最近推行的个税调高,点中了这一话题,一时议论纷纷。就其新闻价值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不言而喻。
为避免相关政策的限制,特进行网路采访,以采访相关专家,官员的形式,形成一篇关于个税改革方案的前前后后的综合的有深度的报道。
二、采访实施手段和方式
(1)利用互联网年资源收集中国的个税方案历史
(2)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形式,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
(3)通过查询各著名论坛(以中国的几家门户网站论坛为标准),获得网友们关于个税方案的意见和观点
(4)有可能的话在网上设置调查表(鉴于网民的成分并不是纳税的主体,所以只是作为参考意见)
三、采访实施时间:11月1日
四、关于采访失败的补救说明;
因当事人的不配合而造成的采访受挫,或因网民的随意发表不负责的观点使采访无法实施的话,本人将采用归纳法,即综合多家媒体的报道,以作补救。
2.采访策划书怎么写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微力图表
采访计划书范文篇一:采访计划范文采访计划范文.txt和英俊的男人握握手,和深刻的男人谈谈心,和成功的男人多交流,和普通的男人过日子。策划一:采访西南科技大学“龙新通讯社”的策划书一:采访主题:了解西南科技大学“龙新通讯社”的成立与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计划二:选题意义:“龙新通讯社”的诞生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作为现在高校里较早的通讯社,其凭借着大胆创新的气魄注定会成为高校新闻专业关注的焦点,“龙新”也会在西科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成为响当当的品牌。所以,对这样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通讯社的成立,我们有好奇心去了解它,更有责任去宣传它,缔造它。三:采访对象:“龙新社”统筹刘海明老师、社长郗璨、各部部长、部分工作人员、部分同学。(:采访计划书范文)四:采访方式:1.采用预约座谈方式。2.采用电话连线的方式。五:采访前期工作:预约、准备问题、准备工具六:具体方案:1.采访突破口:祝贺“龙新社”的成立,并以主人翁的势态去了解,而不是为了完成采访任务。2.提问纲领:1》按问题类型:引导性问题,开场白:如,龙新报纸诞生,为什么要办这样一份报纸?缘何要用这样的报名?是谁在办这份报纸?报纸的定位是什么?以及这份报纸的未来命运如何?20XX年新生军训采访策划篇二:采访方案范文听了郭书记的介绍,记者很想到村子里去感受一下。一、采访主题回答:
3.怎样写新闻采访提纲拜托各位大神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
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
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
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
《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
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
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
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
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
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
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
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
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
4.一个正式的采访计划的格式是什么
1、有位居委会主任,今年50多岁。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天为居民的事儿操心忙碌,受到居民们的交口赞誉,并且受到市里的表扬。现在要对这位主任作人物报道,请拟订一个简要的采访计划。
根据新闻线索提供的情况,初步拟定以下采访计划:
(1)采访的中心思想:这位居委会主任把群众放在心中,着力赞扬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采访的重点对象:居委会主任本人,她的家人,对她特别感激的居民,主管街道的领导,居委会的同事,其他居民,片#。
(3)采访方式:主要是个别访问,也适当召开座谈会,观察她着力帮助过的居民的家庭或工作场所,观察居委会办公室和居委会的环境等。
(4)采访的突破口:初步定为“一天忙多少小时”。
(5)提问提纲(对居委会主任本人):
第一,居委会基本情况:多大范围,多少户,多少人口,有何特殊性。
第二,主任本人概况:年龄、籍贯、经历、家庭情况、工作成绩、性格爱好。
第三,主要问题:①居委会工作,每天忙些什么?听说您总是早出晚归?②什么事情,您办得比较满意?③工作上遇到哪些困难?哪件事情您感到是最难的,花的力量也最大?④您是怎样让居委会其他同志发挥积极性的?⑤我听好多居民说,您是“一心为大家”?⑥您的工作和家务有没有矛盾?家里人支持您的工作吗?⑦您现在受到市里的表扬,今后有什么打算?
以上问题只是基本的。如果有的问题在准备时已经知道了,就可以不问。在对方回答的过程中,还可以循着有关话头进行“追问”或即兴提出一些问题。
5.求一份社会热门新闻采访策划书
活动主题:放眼世界,演绎焦点时事 博采众长,创意精彩生活活动宗旨:以模拟采访和公益广告的比赛形式为载体,各团员密切结合专业知识,策划出有新意、有深度的采访和广告,用新闻人和广告人的独特视角审视社会,并以此进一步提高同学们专业学习的兴趣活动口号:让“表演”在知识中进化 让知识在“表演”中升华主办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新闻系分团委学生会承办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新闻系分团委组织部活动对象:新闻系全体团员活动时间:11月27日——12月5日一、活动要求模拟采访和公益广告选取的主题应内容积极健康,聚焦时事热点,具备一定思想深度。
二、活动形式1、比赛分为采访组和广告组,各团支部推选一支代表队,任选一种比赛形式参赛。2、代表队人数不超过10人,有各自个性的队名,自备背景音乐等道具。
3、各代表队表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三、时间安排1、11月27日向各团支部传达比赛相关事宜,切实在各团支部做好宣传工作。
2、11月29日各团支部上报参赛代表队及队员名单。3、12月4日进行广告组比赛。
4、12月5日进行采访组比赛。5、12月10日两个组的第一名代表队作为记者节闭幕式的表演节目。
四、事务安排1、请宣传部在12月3日前出一期海。活动主题:放眼世界,演绎焦点时事 博采众长,创意精彩生活活动宗旨:以模拟采访和公益广告的比赛形式为载体,各团员密切结合专业知识,策划出有新意、有深度的采访和广告,用新闻人和广告人的独特视角审视社会,并以此进一步提高同学们专业学习的兴趣活动口号:让“表演”在知识中进化 让知识在“表演”中升华主办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新闻系分团委学生会承办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新闻系分团委组织部活动对象:新闻系全体团员活动时间:11月27日——12月5日一、活动要求模拟采访和公益广告选取的主题应内容积极健康,聚焦时事热点,具备一定思想深度。
二、活动形式1、比赛分为采访组和广告组,各团支部推选一支代表队,任选一种比赛形式参赛。2、代表队人数不超过10人,有各自个性的队名,自备背景音乐等道具。
3、各代表队表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三、时间安排1、11月27日向各团支部传达比赛相关事宜,切实在各团支部做好宣传工作。
2、11月29日各团支部上报参赛代表队及队员名单。3、12月4日进行广告组比赛。
4、12月5日进行采访组比赛。5、12月10日两个组的第一名代表队作为记者节闭幕式的表演节目。
四、事务安排1、请宣传部在12月3日前出一期海报,张贴在各寝室楼下宣传栏处。2、11月27日召集各团支书开会,布置活动相关事宜,详细讲解活动要求及评分标准。
3、11月28日邓成龙落实比赛需要用的教室。4、11月29日各团支部上报参赛代表队名称,人员,队长及其联系方式。
5、12月3日前邀请各辅导员老师作为嘉宾。6、12月4日和5日进行比赛。
7、12月4日和5日下午,请宣传部负责会场的布置;文艺部帮助借话筒和安排两名主持人;学习部负责调试多媒体和参赛团队的到会情况;科研部负责比赛计分工作;女生部负责收发评分表;生活部负责评委老师的服务工作。五、评比(一)评委院团委竞赛科科长王强老师、新闻系分团委书记陈玲老师、辅导员赵慧老师、亢海玲老师、罗茵老师,以及新闻系分团委副书记佘梦丹同学、学生会主席陈博威同学。
(二)奖项1、采访组和广告组分别设前三名。2、两个组的第一名作为记者节闭幕式的表演节目。
(三)评分标准(评分表另附,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1、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 3分2、采访各环节设置合理,符合人物身份,表现形式多样、有新意;广告的主题新颖,富有创意,有思想深度,时间紧凑 。
4分3、形式多种多样,有创意,准备充分,借助多媒体等。 2分4、效果良好,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超时酌情扣分。
1分六、记分1、选手最后得分为缺掉一个最高分与最低分,然后将分数相加后取平均值。2、前一支代表队的分数由主持人在下一支代表队表演完后公布。
新闻系分团委组织部 2009年10月30日参考自:172校园活动网 。
6.采访提纲怎么写
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他提醒记者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
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
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
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
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
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
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
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
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
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
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
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
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7.求小学生的采访日记~
新闻采访计划1、采访时间:2008年5月29日2、采访地点:自己家,丽华三村3、采访对象:父亲和母亲4、收集资料:父母亲对我参加小记者班有什么看法5、新闻主题预测:父母亲发现了我参加小记者的变化6、采访变化:应根据情况改变采访计划,这是意外情况7、准备参访工具:采访本、照相机、签名用的笔和纸等家庭采访问:“妈妈,我参加小记者培训班以来有什么变化?”答:“你变化太多了,以前,你怕动脑筋也怕写作文。
现在,你爱动脑 筋了,而且作文也写得活灵活现的。在生活上,你爱干净了,整洁 了,更爱助人为乐了。”
问:“爸爸,你的观点呢?”答:“经过几次亲自实践,写出来的作文明显提高了。以前,你肚里没 货,写出来的作文枯燥乏味,让人看了生厌,文章一点都不生动。
现在,你喜欢看作文书了,再加上你的体验,作文写得就丰富精彩 了,语句通顺了,连标点符号都很正确,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 晰、文章前后呼应,写得十分生动。望你通过这次小记者培训,能 学到更多,有更大的提高。”
常。
8.采访提纲怎么写
采访提纲在记者的调查采访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采访前没有拟定一个相关的采访提纲,采访时就很可能会陷入盲目,成为一只“无头苍蝇”.当今很多新闻专业学生一提到采访提纲就头疼,不知这个东西究竟要如何着手.下面我就来谈一谈采访提纲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新闻的采访提纲和报道提纲不是一样的.很多人易混淆这两者,错误地把报道提纲当成了采访提纲.从广义上来说,新闻的报道提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提纲,二是写作提纲.显然,报道提纲的内涵大于采访提纲,它包括采访提纲.采访提纲,说起来也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计划,二是调查纲目.所谓采访计划,是指大体的活动步骤、方式,确定要采访的部门、人员名单及其先后顺序,设想一下写什么体裁、多少字、采写周期等.所谓调查纲目,是指所要提问的大纲细目.举个例子,长沙市某地新出土一批汉代古墓,报社第一时间指派你去进行采访报道.你在去之前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拟定一个简单的采访提纲:关于采访长沙市某地出土汉墓的采访提纲采访计划:1,记者赶到汉墓出土地进行现场观察,出土盛况、文物实景;2,采访现场考古部门负责人或专家,听取专业解释.调查纲目(问题):1,文物何时、何地、何人最先发现?2,汉墓的具体年代?墓主是谁?什么身份?3,墓中有些什么文物?数量多少?有什么价值?4,和以前出土的汉墓相比,有什么异同?5,该处汉墓的出土有什么意义?6,其他补充性的考古专业知识.(视临场情况待问)实际采访活动中,可以既写出采访计划,又列出调查纲目,也可以只拟定其中一个.一般来说,记者更多的是列出调查纲目,即在本子上列出自己所要提的问题,而采访计划心中是有数的,没必要一一写出来.所以说,谈到拟定一个好的采访提纲,关键是看所列出的问题是否到位.以上只是一份简短的采访提纲,熟练的记者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真正遇到某些深度报道之类的任务,采访提纲比这复杂得多.如果时间充足,这个采访提纲可以拟定得更详细,多采访一些内容,如采访现场围观群众,看他们有何反应等等,会使报道更生动详实.但以上所列的,是必备内容.我认为,我们在实际新闻工作中,应该有一个认真勤恳的精神,不管什么采访,哪怕预计发出来的稿子将只是一则简短的消息,都要尽心尽力地去采访,去尽量完备手中的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可以得心应手、灵活自如.。
9.求采访计划模板
你说的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只要把握住这样一个原则就可以:决策者的初衷及做法,参与者或受影响者的反馈,第三方的看法。
在这里,决策者就是推行公务卡制度的决策部门,我也不知道它由哪个部门负责,实际采访时可以询问一下,我们暂定为A。受影响者就是推行的单位,包括已推行的和没有推行、即将推行的,设定为B、C。第三方自然就是专家啦,设定为D、E(两个专家)。
所以,采访计划可以这样:
采访缘由:(就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个采访)
采访目的:(就是你初定的想通过这一采访得到什么信息或证明什么,比如公务卡制度的好,或推行中的困难)
采访范围:
1.采访A:什么是公务卡制度?它有哪些好处、意义?现在推行情况如何?最终要扩大到何种程度?推行中有哪些困难、阻力需要克服?如何克服的?
2.采访B:当初推行公务卡制度,现在看效果如何?与为推行前相比,有哪些改变?又有哪些阻力?这一制度有哪些需要改进的?请举例证明。
3.采访C:即将推行公务卡制度,为此做了哪些准备?感觉推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思想、管理及体系上要做哪些转变?
4.采访D、E:针对A、B、C的说法,包括他们认为的好处、坏处、意义等,针对性询问专家的意见,看他们是否赞同或反对。如果赞同,请补充理由;如反对,请介绍更好的方式。
新闻采访往往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但是,这个采访体系一般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完整。突出实例和故事,文章才会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