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书怎么写
1.“秋”字的草书写法
“秋”字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 “秋”字草书小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qiū 部首:禾 笔画:9 五笔:TOY 释义: 1.秋季:深~。
~风。~雨。
~高气爽。 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
大~。 3.指一年的时间:千~万岁。
一日不见,如隔三~。 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危急存亡之~。 5.姓。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金秋[jīn qiū] 指秋季:~季节。~菊展。
《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金秋到了,我沐着温暖的阳光来到苹果梨树下。” 2.秋千[qiū qiān] 运动和游戏用具,在木架或铁架上系两根长绳,下面拴上一块板子。
人在板上利用脚蹬板的力量在空中前后摆动。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也有人在栗子树的横枝上系着绳子,吊了架秋千,大家围着悠荡着玩。”
3.秋凉[qiū liáng] 指秋季凉爽的时候:等~再去吧。 徐志摩 《客中》诗:“浓阴里有一只过时的夜莺;她受了秋凉,不如从前浏亮。”
4.秋收[qiū shōu] 秋季收获农作物:人们都在忙着~。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1960年秋收时节,各个水利基建工地要把劳力压缩一部分回农村去收秋。”
5.收秋[shōu qiū] 秋季收获农作物:农民正忙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这是往年下地收秋也盼望不到的好饭菜。”
2.秋字草书写法
秋【秌、穐】 qiū〈名〉 (1) (象形。
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
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2) 同本义 [harvest;mature] (3)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的谷物);秋成(指秋天成熟的庄稼);秋苗(也称秋税。
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秋实(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秋登(秋季谷物成熟) (4) 秋季 [autumn]。四季中的第三季,即八月、九月和十月这三个月 (5) 又如:秋场(秋试。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中试者为举人);秋狝冬狩(秋天打猎称“秋狝”,冬天打猎叫“冬狩”);秋粮(秋季征收的田赋);秋荐(秋场);秋零(秋气肃杀,景物凋零);秋叶(秋天的落叶);秋严(秋气肃杀);秋黄(草木至秋而枯黄,亦指秋天枯黄的草木) (6) 年 [year] 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史记》 (7) 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 [period of time] (8) 又如:千秋(很长久的时间);秋丁(旧时农历八月第一个丁日是祭祀孔子的日子) (9) 姓 词性变化 ◎ 秋 qiū〈形〉 (1) 悲愁 [sad] 秋之为言愁也。
——《礼记·乡饮酒义》 (2) 又如:秋士(愁士,不得意的士子) (3) 奔腾的样子 [gallopping]。如:秋秋(飞舞、奔腾的样子) (4) 喻容颜衰老 [old and feeble] (5) 又如: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秋眉(衰白眉毛);秋鬓(衰白的鬓发);秋颜(衰老的容颜) (6) 在五行中属金,方位属西方,在乐为商,在色为白 [west]。
如:秋方(西方);秋官(传说中五官之一,属白云,掌五行之金);秋陆(指西方) (7)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时,秋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white]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李白《古诗五十九首》 (8) 又如:秋容(指白海棠);秋鬓(苍白的鬓发);秋霜(喻白发);秋糯(雪白的糯米);秋练(洁白的丝绢) (9) 秋主肃杀,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之事为秋 [legal]。
如:秋曹(刑部的别称);秋宪(指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刑法)。
3.秋字行书 写法
参考以下名家写法:
拓展资料:
秋 qiū
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高气爽。
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
3. 指一年:千~万代。
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5. 姓。
6.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秋的楷书写法:
4.秋字行书 写法
【秋字的行书写法】 拓展资料【行书起源】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行书脱胎于隶书,萌生于东汉而成形于魏晋,至东晋趋于成熟。行书较楷书简约、流畅,较草书易识、易学、实用。
王羲之行书是行书的极至,他被称为书圣,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行书名家辈出,行书风格多样、个性丰富。
行书风格多样,就结字来说,各种风格的行书有其个性,又有共性,即他们的行书结字都有基本的规律可寻。其中和谐、变化是统领行书结字规律的最内在规则,如“平正欹侧”、“疏密匀豁”等都无不源于和谐、变化的需要。
学习掌握好行书基本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欣赏、临摹、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