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党政标出了各要素的通知范文

    党政公文通报的四要素

    党政公文正文部门四要素:

    一、引言部分

    主要是概括通报的内容、性质、作用和要求。

    二、事实部分

    表扬性通报写先进事迹;批评性通报写错误事实。写作这部分内容时,既要把主要事实写清楚,又要写的概括精炼。

    三、分析及处理部分

    此处对先进事迹的先进性或错误性事实的本质,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有的还写出先进事迹或犯错误的原因,并且提出处理意见;表扬性通报写出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的决定。批评性通报写出处分决定。根据通报的精神要求如何去做,或者号召为实现什么目标而奋斗。

    四、结尾部分

    此处写发文单位和日期,如果发文单位在标题前已加上去,此处可以只写日期。下发或张贴的通报一定要加盖公章。

    公文格式要素的标注要求

    一、公文的构成要素 公文的构成要素也称公文的组成部分,一份完整的公文是由一些规定的要素构成的,如发文机关标志(文案中国,原创代写各类稿件)、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印章、成文日期等。

    这些要素不是随意确定的,它是由党和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所规定的。任何机关在拟制公文时都应当按照这些规定执行。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第九条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二、公文的格式 公文格式是指公文的规格样式,是指公文的各个要素在公文文面上标识的位置和书写的样式。

    公文讲求文面格式,这是公文在形式上区别于一般文章的重要标志。制定公文中各要素的标识规则,统一规范公文的文面格式,是为了准确、有效地拟制、收集、传递和存贮公文信息,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为《格式》(文案中国,原创代写各类稿件)),《格式》规定了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现将公文的各构成要素按照《格式》划分的版头、主体、版记三个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页码位于版心外。

    现按照《格式》划分的版头、主体、版记的顺序分述于下: (一)版头部分 1.份号 份号是指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的顺序编号。

    并不是所有的公文都需要编制份数序号。《条例》规定:“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编制份数序号的目的是准确掌握公文的印制份数、分发范围和对象。当文件需要收回保管或销毁时,就可以对照份号掌握其是否有遗漏或丢失。

    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密级和保密期限 秘密等级是标识公文保密程度的一种标志。

    《条例》规定:“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九条对密级的划分如下规定:“‘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公文制发机关应按照上述要求在公文中正确地表明公文的秘密等级。 保密期限是对公文密级的时效加以规定的说明。

    保密期限的标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分为一年以内,一年及一年以上,长期和期限不作标注。凡期限不作标注的,按照《国家秘密保密期限规定》执行:凡未标注保密期限的国家秘密事项,其保密期限按照绝密事项30年、机密级事项20年(文案中国,原创代写各类稿件)、秘密级事项10年认定。

    或按“公文秘密的变更和解除由原确定秘密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的规定执行。 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如“保密★1年”。 3.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

    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4.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机关标志是公文版头部分的核心,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半部,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字体要庄重、规范、美观、大小适度(一般应小于上级机关的字体大小)。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二是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是党政机关制发公文的编号。

    公文标注发文字号,一可表明该公文出自什么单位,二可表明形成的时间及顺序(文案中国,原创代写各类稿件),便于公文的管理和统计,并可有效地利用发文字号进行查询检索,同时方便公文引用,有利于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如“国发〔2014〕12号”,“国发”是国务院机关代字,“〔2014〕”。

    行政公文的几个要素是什么?

    一、概述 1、重点掌握公文的概念和特点。

    公文有公文的概念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文字材料。

    广义的公文专指法定公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

    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特点主要有: (1)法定性; (2)政策性; (3)实用性; (4)实效性; (5)规范性。

    2、掌握公文的基本功用。 公文的基本功用有: (1)颁布法规,传达指示; (2)反映情况,请示工作; (3)联系工作,商洽公务; (4)宣传教育; (5)依据凭证。

    3、掌握公文的分类。 (1)依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种。

    (2)按照紧急程度可将公文分为紧急公文和普通公文两大类。紧急公文又分为"特急"和"急件"两种。

    (3)按照有无保密要求和、及秘密等级可将公文分为无保密要求的普通文件和有保密要求的保密文件两大类。保密文件 又分为绝密文件、机密文件和秘密文件三类。

    (4)按照具体职能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法规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执照性公文、联系性公文、实录性公文六大类。 二、公文的体式 1、了解公文的构成要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构成公文的诸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个部分。 (1) 眉首部分又称文头部分,通常有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诸要素构成。

    (2) 主体部分又称行文部分,通常是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项目构成。 (3) 版记部分又称文尾部分,通常是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名称、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项目构成的。

    2、了解公文的构成格式。 3、了解公文的印装规格。

    三、重点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 2、要了解实际情况; 3、要遵循各项行文规则 (1)文种的选用要正确 (2)行文关系的确定要妥当 (3)制发程序的安排要合理。制发公文的程序主要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四、各类公文的写作要领 (一)命令 1、了解命令的用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命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2、了解命令的特点:命令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极强。

    3、了解命令的分类:命令主要包括发布令、行政令、嘉奖令三种。 4、了解命令的写法。

    (二)决定 1、掌握决定的用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了解决定的特点:决定是一种重要的指挥性和约束性公文。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对某些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都可以用决定。 3、了解决定的分类:按照具体用途和内容的不同,可将决定分为两类,一类是对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一类是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

    4、了解决定的一般写法。 (三)公告 1、掌握公告的用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了解公告的写法。 (四)通告 1、掌握通告的用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2、掌握通告的写法。 (1)标题。

    通告的标题有多种写法,一是完全式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二是省去事由,只写发文机关和文种;三是省略发文机关,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四是只有文种,也就是"通告"。 (2)正文:通告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

    开头概述发文的目的,主体写明通告事项,结尾写明执行要求等,惯用的结束语有"特此通告"等,结尾也可省略。 3、了解写作公告、通告的注意事项: (1)要写得通俗; (2)要写得具体; (3)要写得清楚。

    (五)通知 1、重点掌握通知的用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2、掌握通知的特点:通知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传达指示、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布置工作与周知事项时所用的一种下行公文,有时也是告知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的平行文种。

    通知用得最为广泛,因而使用频率很高。通知具有使用范围的广泛性、文种使用的晓谕性和行文方向的不确定性等特点。

    3、了解通知的分类:按内容和功用的不同,通知可以划分为批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告知性通知、任免通知四大类。 4、重点掌握通知的写法。

    (六)通报 1、重点掌握通报的用途:通报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

    党政公文版心内的各要素哪些不一定在公文中出现?为什么?

    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

    作为表述国家意志、执行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执法、传递重要信息的最主要的载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文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延续和补充,中,国演。讲网,公文写作的要求很高,代,写公。

    文,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工作实践的基础,懂得工作中许多微妙的关节,而在具体起草中要求较好的文字语言工夫。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

    公文语言功夫的核心是选词。电画:幺三二,二令五三,五零零六,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二要符合明晰、 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 为避免上下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文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

    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文件特点编辑一 有法定作者制发。

    法定作者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名义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及其领导人。二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现行效用。

    法定权威性是指公文在法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够对受文者的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影响。 现行校用指公文在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直接发挥实际效力具有依据和凭证功能。

    三 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和特定的处理程序。公文的规范体式是指公文的文体和格式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

    收文和发文均有一定的处理程序各环节皆有顺序性和规范性不得自行其是。种类编辑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最新版本有15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比2000年8月的版本多了决议和公报两个文种。

    中国机关公文公认的有决议、决定、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十四个文种。写作要素编辑格式行政公文的格式要素可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红色反线以上的各个要素统称眉首;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为主体;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结构用语公文结构的用语分为:一是开头用语,中,国演。

    讲网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

    二是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

    代,写公。文, 三是过渡用语。

    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用语。

    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

    电画:幺三二,二令五三,五零零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

    版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上“文件”二字或者加上带括号注明的文种名称组成,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联合行文,可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并用联署机关名称。

    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序号组成如:渝府字〔2009〕23号1、份号标注同一份公文正本份数的号.在秘密以上等级公文中标引。2、密级秘密,机密,绝密3、紧急程度特急,急件标题1. 规范式:三部分,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2. 灵活式A 二部分:一是发文机关+文种(以上标题下可加时间)二是事由+文种三是“转发+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B 一部分:只有文种――常是不大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带发文机关的标题下面如写发文时间,则须用括号,公务须是重大的、庄重的。

    文后不写落款及时间。正文1.主送机关 (面向机关全体人员或者社会群体的,公务是周知的、重大的,常常不写;注意工作实际中组织关系)2. 正文A. 原由:一是依据:# 情况:叙述时间、单位、地点、人物和事件等; 常用“目前…”类时间状语 ;简介人物及事迹#文件: 常用“根据…”;往往是一句话# 意义:议论:常用“是…”# 作用 :常用“将使…”二是目的:常用“为…”原由部分可省略,或只省略依据、目的之一。

    B 事项:(内容多而重要的分条列项即列出层义,或用小标题 或用句子表达)并列式。常见。

    一般写的是公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之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

    能够省略某一部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并列式内容之间的序码可用数字式,也可用分段式;段中并列的内容可用数字、分号(;),也可用句子并列式。要求重轻有序:重要的放在前边,依次类推。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公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

    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公文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某一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注意:自此以下常运用序码。

    顺序是一、(一)、1、(1)共四层。不重要内容分项可用分段甚至加分号(;)的形式。

    C 结尾:(可以不要)常见有:一是各文种专用语如:“请予批准”、“特此通知”等。二是希望、号召类。

    从12类14种行政公文中选择出3。

    关于通知的范文

    通知的格式、范文及注意事项

    通知的格式:

    通知的写作格式由标题、受文单位、正文、签署和日期几部分组成。

    ①标题

    常用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俱全,另一种标题是只有发文事由和文种两要素,

    ②受文单位

    即被通知对象或主送单位,一般是单位,有时也可是个人。

    ③通知的正文

    正文多用祈使语句,适当配以说明语句,而且口气坚定,不容置疑。

    ④签署和日期

    通知的正文结束后还要将发文机关名称写上,然后再写成文日期,最后要加盖公章。

    通知的注意事项:

    第一、通知均以机关名义发布。

    第二、处理各种事项用其他公文不好归类和使用时,常常考虑用通知来发文。

    第二、被通知单位的名称要写清写全。

    通知主送单位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发文时必须写清楚,如使用“省政府有关部门”一类略称,所附发文单位则应写明“有关部门”的名称,以避免发文不全,贻误工作。

    各种通知范本

    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

    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

    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书 ”。

    (二)称呼

    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广大的妇女同胞们:”等。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三)正文

    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

    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四)结尾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五)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通知 和通告的范文 急求!!!

    会议通知

    按市委办公厅通知,市委定于本月二十五日(星期六)下午二时在友谊电影院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中央领导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布置有关文件的学习计划。先送上会议入场券一张,请于下午一时正,在大门口集体乘车前往。

    此致

    X X X 同志

    党委办公室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yi

    XX电力工业局关于使用定期借记业务结算方式的通告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XX分行的通知精神,从2001年12月起,原来使用XX市专用委托收款方式结算电费的用电户,将统一XX电子资金转帐系统定期借记系统。为此,对于愿使用专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缴交电费的企事业单位客户,我局将从2001年12月起改为使用定期借记方式收取电费。请有关用电户配合我局做好以下工作,以便顺利结算电费:

    一、请各用电客户尽快与开户银行联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XX分行的统一要求签订《定期借记业务授权委托书》,并于2002年1月31日前将复印件送达所在区供电局。

    二、部分商业银行由于系统升级原因更改了开户银行账号格式,请客户在签订《定期借记业务授权委托书》的同时与贵开户银行确认新的银行账号,并于2002年月31日前以正式公函形式通知我局,若届时未受到客户的《定期借记业务授权委托书》及新的银行帐号的,客户将无法使用定期借记方式缴交电费,我局将采取现金方式收取电费。

    三、由于定期借记业务系统投运后,银行系统将不再代为传递电费票据,故我局将统一采取邮政递送,客户签收的方式派发电费票据予客户。为了确认各客户的邮递地址以及签收人,请客户于2002年1月2日至1月5日前往所在区供电局领取2001年12月份的电费发票,同时填报有关资料交我局工作人员 (具体格式将在各营业点派发)。

    特此通告

    X X电力工业局

    2001年12月10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