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部制改革简报
1.简报,标题为“改革管理体制,转变经营作风”
近年来,庐阳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管理创新为载体,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提高幸福指数为主线,以“创新”、“服务”为抓手,通过创新提升服务品质,通过服务促进深入创新,积极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全力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强化社区建设,使社区居民真正得到了服务的实惠。
按照“精街道、强社区、实网络、重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为进一步理顺街、居工作关系,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本着有利于整合资源、有利于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庐阳区在通过先行试点、调研总结的基础上,在全区推行街居管理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寓管理于服务,通过实行行政区划调整、整合机构、优化流程、创新管理等措施,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全力提升服务效能。
2.关于国务院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
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一些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国务院现有的66个部门中,职责多达80多项,仅建设部门就与发改委、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另外,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
行政职能的错位和交叉,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扯皮现象多,行政效能低下,过多经济资源被行政机构自身消耗掉;更重要的是,它无法履行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无法向民众提供合格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因此,必须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有效整合,改变政府机构繁多、职能交叉的现象,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各部门协调困难,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
而不仅仅是像过去一样,简单地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虽然这些是政府机构改革中最基础性的工作。 换言之,推行大部制同时就意味着政府职能必须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己任,从而使得政府权力得以规范、回归公共服务。
如果大部制改革达不到转变政府职能的效果,那么,它就会像之前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一样,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为大部制一个直接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现有的部门利益,但正如人们所担心的,如果几个部合并成为一个超级部,权力很大,对它进行监督恐怕更加困难,因此,若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在大部制下,原来的“部”降格为“司”,“阎王”变成了“小鬼”,可手中的权没有变,仍然行使过去“部”的职权,那么,大部制改革就可能把过去分散的部门利益,积聚为集中的部门利益。要解决这一难题,惟有真正转变政府职能。
总之,大部制是社会大转型中政府保障服务性功能突出、行政色彩淡化的必然选择。而一个整合了不同部门利益的强势大部委,其职能也应该适应和体现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的管理需求。
随着两会的来临,有关大部制改革将会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笔者衷心地希望这次大部制改革能够收到扎扎实实的成效,政府部门都能成为一个个办事干练、勤政为民的政府。 一、推行大部制改革的意义 按照部门的职能大小和机构的数量多少不同,政府机构设置一般有“小部制”与“大部制”两种类型。
小部制的特征是“窄职能、多机构”,部门管辖范围小、机构数量大、专业分工细、职能交叉多。我国目前实行的即是这种小部门体制。
大部制是一种政府政务综合管理组织体制,其特征是“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构”,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广,职能综合性强,部门扯皮少。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行的“大部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重要而显现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减少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我国目前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部门过多、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80多项职责交叉,例如,建设部门与发展改革部门、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局);劳务输出也存在多头对外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劳动保障、人事、教育部门职能交叉;在信息产业管理方面,信息产业部、国信办、广电总局等部门职能交叉;在城市供水、地下水管理方面,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职能交叉,等等。
这种较为典型的“小部制”,既造成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又导致职能分散、政出多门,削弱了政府的决策职能,也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职能交叉还损害了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实行“大部制”,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由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职能导向型政府转向建设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政府,有利于整合政府资源,再造工作流程,确保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为公众提供便利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最终“整合不同的体制,提供无缝隙的服务”。 2.有利于落实“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 部门过多必然造成职能分散、政出多门,既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和加强政府应有权威,又不利于落实“问责制”和建设责任政府。
多个部门负责同一项工作的做法,貌似加强领导,实则减轻了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同时,还导致部门利益的滋生,使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甚至个人化。大部制强调的是部门职能的有机统一和综合管理,能够较好地协调职能机构统一和专业分工的关系,对于协调部门关系、强化政府权威和落实责任追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鉴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划分和呼应,如果国务院将部门数量控制在20个以内,则地方各级政府就基本上能够做到与中央一样。
3.三项制度改革的总结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微力试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总结篇一:某某公司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总结及深化改革规划某某公司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总结及深化改革规划(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总结)第一部份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总结20xx年,公司以发展战略为导向,本着“统筹设计、分步实施、平稳推进”的原则,全面实施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优化供销体制机制,强化基础管理,有效增强了企业活力,提升了公司运营管控7a64e78988e69d8331333433623133能力和管理效率。一、系统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为建立“机构精简、责权明晰、流程简洁、协同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公司于20xx年3月底发布了《某某公司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系统推进公司管理体制改革。(一)压缩管理层级,优化管理模式。在两级机关推行大部室和大科室机构设臵理念,精简两级机关部室和科级机构。在生产主线通过“三撤销、两设臵”,即撤销事业部(专业厂)、车间、大班(工段)设臵,以产品为主设臵专业厂,在专业厂下按大工序设臵作业区。初步建立了“公司-专业厂(二级单位)-作业区”三级管理架构,并通过合理授权,对专业厂、二级单位实施分层、分级管理,在作业区推行以“作业长制”为核心的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1.在公司机关层面,通过将公司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与政工部(团委)合并成立综合部,规划技改部与设备管理部合并成立装备部,将技术中心下属理化检测中心、质量管理部、生产安全指挥中心(经济运行部)合并成立制造部等机构合并,使公司机关部委室由12个
4.简报,标题为“改革管理体制,转变经营作风”
近年来,庐阳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管理创新为载体,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提高幸福指数为主线,以“创新”、“服务”为抓手,通过创新提升服务品质,通过服务促进深入创新,积极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全力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强化社区建设,使社区居民真正得到了服务的实惠。
按照“精街道、强社区、实网络、重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为进一步理顺街、居工作关系,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本着有利于整合资源、有利于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庐阳区在通过先行试点、调研总结的基础上,在全区推行街居管理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寓管理于服务,通过实行行政区划调整、整合机构、优化流程、创新管理等措施,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全力提升服务效能。
5.大部门体制的改革亮点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干部年轻化,其历史性进步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
第一次改革之后,国务院各部委正副职是一正二副或者一正四副,部委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从64岁减到60岁,局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从58岁降到50岁。本次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没有转变。
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 ――“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其历史性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
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命题在实践中没有及时“破题”,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
如,撤消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组建新的国家计委。撤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组建能源部。
撤消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和电子工业部,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撤消劳动人事部,建立国家人事部,组建劳动部。
撤消国家物资局,组建物资部。撤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组建建设部。
撤消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组建航空航天工业部。撤消水利电力部,组建水利部。
撤消隶属于原国家经委的国家计量局和国家标准局以及原国家经委质量局,设立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改革后人员编制减少了9700多人。
――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首次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1993年中国进行了第三次政府机构改革。其历史性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但从学术观察的角度,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目的清楚、目标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改革任务就是要减少、压缩甚至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但从1993年机构设置来看,这类部门合并、撤销的少,保留、增加的多。
如机械电子部合并本来是1988年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成果,1993年改革时又被拆成两个部――机械部和电子部;能源部本来是在1988年撤消了三个专业经济部门的基础上建立的,1993年改革又撤消能源部,设立了电力部和煤炭部。1993年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行了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进一步理顺了纪检检查与行政监察的关系。
1993年实行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的这种做法,是统筹党政机构设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20%。
――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鉴于当时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1998年中央人民政府实施了2008年之前涉及面最广、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1998年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高度协调。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目的,尽快结束专业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体制是目标。1998年改革历史性的进步是,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其突出体现是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共10个: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纺织总会。
不再保留15个部委,新组建4个部委,3个部委更名。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改革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
这次改革重大的历史进步,在于抓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比如,建立国资委,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银监会,建立监管体制;组建商务部,推进流通体制改革;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国家直属机构,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与安全生产监管。
设立国资委、银监会,组建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局,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组成部门变为28个。 2008年3月11日公布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08年3月11日下午3时将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这次国务院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具体内容包括:——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
6.我国行政机构为什么要进行大部制改革
按照部门的职能大小和机构的数量多少不同,政府机构设置一般有“小部制”与“大部制”两种类型。小部制的特征是“窄职能、多机构”,部门管辖范围小、机构数量大、专业分工细、职能交叉多。我国目前实行的即是这种小部门体制。大部制是一种政府政务综合管理组织体制,其特征是“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构”,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广,职能综合性强,部门扯皮少。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行的“大部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重要而显现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减少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我国目前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部门过多、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80多项职责交叉,例如,建设部门与发展改革部门、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局);劳务输出也存在多头对外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劳动保障、人事、教育部门职能交叉;在信息产业管理方面,信息产业部、国信办、广电总局等部门职能交叉;在城市供水、地下水管理方面,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职能交叉,等等。这种较为典型的“小部制”,既造成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又导致职能分散、政出多门,削弱了政府的决策职能,也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职能交叉还损害了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行“大部制”,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由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职能导向型政府转向建设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政府,有利于整合政府资源,再造工作流程,确保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为公众提供便利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最终“整合不同的体制,提供无缝隙的服务”。
2.有利于落实“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
部门过多必然造成职能分散、政出多门,既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和加强政府应有权威,又不利于落实“问责制”和建设责任政府。多个部门负责同一项工作的做法,貌似加强领导,实则减轻了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同时,还导致部门利益的滋生,使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甚至个人化。大部制强调的是部门职能的有机统一和综合管理,能够较好地协调职能机构统一和专业分工的关系,对于协调部门关系、强化政府权威和落实责任追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鉴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划分和呼应,如果国务院将部门数量控制在20个以内,则地方各级政府就基本上能够做到与中央一样合理设置部门,有利于政令上通下达,便于管理的衔接和延续。
3.有利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大部制将是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应当将大部制改革放到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全局来定位和设计,综合考虑政府改革的系统配套问题,将组织重建、体制变革、机制创新、职能转变、流程再造、管理方式创新以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以全方位推进我国政府组织变革。因此,要从整体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治理创新和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大部门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加快行政管理改革的关键环节,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周密设计、统筹协调、稳步推行。
7.大部制改革是在哪一次机构改革中提出的
1982
1981年,国务院100个部门的工作,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满足需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必要。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届会议通过一项决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问题。这一改革定义的每个年级,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代表,质量的提高,在精简机构,国务院各部门从100减少到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少到3万人。
1988
1988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展开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改革的重点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变革的功能。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直接管理的间接管理,加强宏观管理功能的主要病理改变,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它的主要内容是功能的合理配置,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制,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改善经营机制,加快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改革的重点是密切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一步一步的实施途径。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原来的45降低到41,根据该机构22日至19日,由原来的75至44的常设机构。小于32个部门减少总数超过15,000人,66个部门,国务院,委,局,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其净效应,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超过9700原来的人。
1993年
1993年三月22,2011,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实施后的方案,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减少从原来的86至59岁,在人员减少20%。 1993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直属国务院,该机构13个办事处调整9日至5月19日至调整。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务院不再设置由国务院部委和中央管理机构调整为8个。此外,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在1998年
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运转协调,行为的政府行政系统的代码,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团队,并逐步建立政府管理,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
不再保留,由国务院根据改革方案,有15个部委。新成立的部委。三部委更名。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部门减少原来的40至29岁。
从1998年开始,第一个被推出,国务院机构改革,然后由各个部门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机构改革,1999年,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的机构改革展开,市,县机构改革开始于2000年。截至2002年6月,经过4年半的机构改革中,国家党和政府各级机关精简行政编制1.15亿美元。 2003
2003年3月1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计划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协调的要求。此外办公厅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中,29后的改革与调整的28,不再保留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组织,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商务部部。
根据该计划,重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综合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组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初的一部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经济和贸易委员会改为直属国务院的机构。同时,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建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的指导,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以加强金融监管,以确保安全金融机构,强大的高效运行。
2008
2008年3月12日,2011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公布,指出国务院将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发展部。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调整变化的机构,4个部级机构减少总数的15。调整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部门设置比目前减少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