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航海发展的简短总结
1.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
历代航海技术介绍 一、先秦时期 殷商与西周时期,人们除了会制造船舶之外,已能制成帆而利用风力航行。
甲骨文用“凡”代替“帆”,说明殷人行船已经使用帆,不过,这时的帆一般主要用在陆地江河航行中。而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海上活动兴起,人们航海的地理知识逐渐增加,将中国东部外测的不同水划成“北海”(今渤海)、“东海”(今黄海)、“南海”(今东海)。
人们已了解到“百川归海”并一开始在沿海巡航。同时,人们在江河和航海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风,并利用风和帆航行。
先秦时期,人们在认识风的同时,也对一些云雨气象有所了解,如《尚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从风雨”等都是人们在航行中注意天气变化而总结出的经验规律。 这一时期,人们对海洋水文特别是潮汐有一定的了解。
如《尚书·禹贡》“朝夕迎之,则遂行而上”等,说明当时人们已知知道趁涨潮出海,利用海洋定向潮流,顺流而下。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海上导航技术已与天文学联系起来。
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恒星进行了定量观测,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并把海上航行与天文学相结合,利用北极星为航行定向。战国时期,磁石“司南”已发明。
但其用途主要用于陆上定位。英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以太阳和北极星为海上导航标志。
总之,先秦时期的航海技术已有一定的基础,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逐渐深刻,对洋流、风力、潮汐,和海上天文、气象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太阳和北极星为海上导航标志,并发明了海上测天体高度的仪器。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代的远洋航海,人们已开始自觉使用季风航海。
中国人已掌握了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并已应用于航海活动。实际上,东汉应勋在《风俗通义》已经提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
“落梅风”意即梅雨季节以后出现的东南季风。两汉时期人们只有利用季风,才能做远洋航行。
在先秦时期天文导航的基础上,秦汉时期的导航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据《汉书·艺文志》载,西汉时海上导航的占星书已有《海中星占验》十二卷,《海中五星经杂事》二十二卷等有关书籍总计达一百三十六卷之多,可能是中国航海人员载航海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天文经验和规律。
其内容应是记录航海中对星座、行星等位置判定以确认航线。 除天文导航外,地文导航与陆地定位在航海中也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汉时,人们已能利用“重差法”精确测量海上地形地貌。唐代李淳风《海岛精算》记载了这种利用矩或表进行两次观测,可求得海岛之高度和与船的距离,这对后世航图的测绘及航程的推算具有深远的影响。
汉时,人们对潮汐已不仅局限与水面的涨落,而能找出其中的原因。王充在《论衡·书虚篇》第一次科学地将潮汐成因与月球运动联系起来,反映了人们对潮汐认识的进步,同时对人们航海借海潮流向进出港湾有一定的帮组。
总之,秦汉时期造船业发达,已能利用季风航行,天文和地理导航几时进一步提高,并能对潮汐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航海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已步入了世界先进航海国家的行列。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造船业发展的同时,航海知识与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
三国王震《南州异物志》对当时航行于南海水域的海船风帆驶风技术有所描述:“其四帆不正前向,皆驶邪移,相聚已取风吹,邪张相取风气”这段记载说明了当时中国南海航行者已拥有增减随宜的四帆帆船,掌握“邪张相取风气”的打偏驶风技术,并在印度洋上的航线,也是利用七帆帆船驶风而航行的。 随着三国以后的航海活动增多,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信风规律已有所认识和利用。
这一时期航海技术有所进步,还表现在人们已对航行所经海区的海岸地形有了初步了解,如对今南海的珊瑚已有所认识,同时天文导航技术也已采用。 四、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航海技术趋于成熟,人们已能熟练运用季风航行,天文、地理导航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对潮汐也能进一步正确解释。
唐代,人们已能认识到北起日本海,南至南海的风有规律德到来和结束,这种与航行有关的季风成为“信风”。在利用这些信风航行的同时,人们已能正确地归纳和总结出这些信风的来去规律。
如义净正是借着对南海季风、北印度洋及孟加拉湾的季风和洋流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而乘船到达东南亚室利佛逝国而还归中国的。同时唐代人儿你们对海洋气象有了进一步认识,已能利用赤云,晕虹等来预测台风。
唐代天文定位术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利用仰测两地北极星的高度来确定南北距离变化的大地测量术。开元年间天文学家憎一行已可以利用“复矩”仪器来测量北极星距离地面的高度,虽与实际数字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世界首次对子午线的实测,而且这种测量术很可能已经在航行中使用。
唐代航行者已掌握利用北极星的高度而进行定位导航。 与天文定位术一样,隋唐地文导航技术也有一定提高。
“广州通海夷道”中对航海方向、距离、时间已相对具体,对某些地区的地理位置或地形特征已有明确的地文定位描述,并且对远洋航行中的人工航标也有记录。特别是随着数学的进步,航海家已经能在勾股。
2.“我国近代航海发展的状况”求一篇论文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
1、论文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9、论文摘要之撰写通常在整篇论文将近完稿期间开始,以期能包括所有之内容。但亦可提早写作,然后视研究之进度作适当修改。有关论文摘要写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0、整理你的材料使其能在最小的空间下提供最大的信息面。
11、用简单而直接的句子。避免使用成语、俗语或不必要的技术性用语。
12、请多位同僚阅读并就其简洁度与完整性提供意见。
13、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但亦不要矫枉过正,将应有之字眼过份删除,如在英文中不应删除必要之冠词如a''an''the等。
14、尽量少用缩写字。在英文的情况较多,量度单位则应使用标准化者。特殊缩写字使用时应另外加以定义。
15、不要将在文章中未提过的数据放在摘要中。
16、不要为扩充版面将不重要的叙述放入摘要中,即使摘要仅能以一两句话概括,就让维持这样吧,切勿画蛇添足。
17、不要将文中之所有数据大量地列于摘要中,平均值与标准差或其它统计指标仅列其最重要的一项即可。
18、不要置放图或表于摘要之中,尽量采用文字叙述。
3.历史,中国航海
[编辑本段]简介 是人类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陆地去到另一方陆地的活动。
在从前是一种冒险行为,因为人类的地理知识有限,彼岸是不可知的世界。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有航海活动。
当时中国大陆制造的一些物品在台湾岛、大洋洲,以至厄瓜多尔等地均有发现。公元前4世纪希腊航海家皮忒阿斯就驾驶舟船从今马赛出发,由海上到达易北河口,成为西方最早的海上远航。
公元前 490年,在波斯与希腊的海战中,希腊就曾以上百英尺长的战舰参战。中国汉代已远航至印度,把当时罗马帝国与中国联系起来。
唐代为扩大海外贸易,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船舶远航到亚丁湾附近。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航海是靠山形水势及地物为导航标志,属地文航海;而以星辰日月为引航标志的,则属天文航海技术之一种。
指南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发明,宋代将其应用到航海上,解决了海上航行的定向,也开创了仪器导航的先例。现代船上使用的磁罗经,是12世纪船用磁罗经传入欧洲后,由英国人开尔文改进了的海军型磁罗经。
助航设施灯塔很早就已使用。公元前280年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建造了高60多米的灯塔。
1732年英国在泰晤士河口设置了灯塔。1767年在美洲特拉华设立了浮标。
公元15世纪是东西方航海事业大发展时期。1405~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航至非洲东岸的现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的创举。
1420年葡萄牙创办了航海学校;船长迪亚士在1487年航海到非洲最南端,命名该地为好望角;1497年伽马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绕好望角到印度。此后葡萄牙人又到达中国、日本。
1492年10月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1499~1500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2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证实这片陆地是一片新发现的陆地,而不是哥伦布当年认为的印度岛屿,故命名新大陆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16世纪始,航海技术迅速发展。1569年地理学家墨卡托发明的投影成为现代海图绘制的基础。
进入20世纪后,现代航海技术取得重大成就,60年代出现奥米加导航系统,随后又出现和应用了卫星导航系统、自动标绘雷达等。 航海要求船舶迅速而安全地行驶,在现代条件下,需采用现代导航设备,了解国际水运法规,世界各国海上交通管理制度。
为保证人身、船舶、货物和海洋环境的安全,船舶上还需设置救生、防火、防污染设备和航海仪表及通信设备等。 [编辑本段]历代航海技术介绍 一、先秦时期 殷商与西周时期,人们除了会制造船舶之外,已能制成帆而利用风力航行。
甲骨文用“凡”通假“帆”字,说明殷人行船已经使用帆,不过,这时的帆一般主要用在陆地江河航行中。而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海上活动兴起,人们航海的地理知识逐渐增加,将中国东部外测的不同水划成“北海”(今渤海)、“东海”(今黄海)、“南海”(今东海)。
人们已了解到“百川归海”并一开始在沿海巡航。同时,人们在江河和航海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风,并利用风和帆航行。
先秦时期,人们在认识风的同时,也对一些云雨气象有所了解,如《尚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从风雨”等都是人们在航行中注意天气变化而总结出的经验规律。 这一时期,人们对海洋水文特别是潮汐有一定的了解。
如《尚书·禹贡》“朝夕迎之,则遂行而上”等,说明当时人们已知知道趁涨潮出海,利用海洋定向潮流,顺流而下。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海上导航技术已与天文学联系起来。
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恒星进行了定量观测,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并把海上航行与天文学相结合,利用北极星为航行定向。战国时期,磁石“司南”已发明。
但其用途主要用于陆上定位。英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以太阳和北极星为海上导航标志。
总之,先秦时期的航海技术已有一定的基础,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逐渐深刻,对洋流、风力、潮汐,和海上天文、气象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太阳和北极星为海上导航标志,并发明了海上测天体高度的仪器。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代的远洋航海,人们已开始自觉使用季风航海。
中国人已掌握了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并已应用于航海活动。实际上,东汉应勋在《风俗通义》已经提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
“落梅风”意即梅雨季节以后出现的东南季风。两汉时期人们只有利用季风,才能做远洋航行。
在先秦时期天文导航的基础上,秦汉时期的导航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据《汉书·艺文志》载,西汉时海上导航的占星书已有《海中星占验》十二卷,《海中五星经杂事》二十二卷等有关书籍总计达一百三十六卷之多,可能是中国航海人员载航海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天文经验和规律。
其内容应是记录航海中对星座、行星等位置判定以确认航线。 除天文导航外,地文导航与陆地定位在航海中也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汉时,人们已能利用“重差法”精确测量海上地形地貌。唐代李淳风《海岛精算》记载了这种利用矩或表进行两次观测,可求得海岛之高度和与船的距离,这对后世航图的测绘及航程的推算具有深远的影响。
汉时,人们对潮汐已不仅局限与水面的涨落。
4.中国发展的历史感悟
纵揽古今,大凡历史的沿革,社会的变迁,无论其所谓信仰何如,其成功与否的内在动因,都是因为适应了人们为生存而发展的基本要求,无产阶级所以夺取政权,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无产”而“无畏”而“无私”.可以说,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和不断的进化,恰恰是人们为追求更好的生存条件和权利的结果,只不过伴随科学的演变和社会物质的不断富足,人类对“生存”的内涵的理解越发地丰富而多彩,但其内核是不会有改变的.世界上,无论什么政党,无论什么主义,只要它顺应了、引导了、满足了民众的这一基本要求,充分调动了这一根本要求,尊重和遵循了这一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才会稳定、才会顺利发展、政权才会可持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5.船的发展史介绍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祖先还处于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时期,他们活动的场所是森林、草原、江河、湖泊。由于没有水上工具,深水的鱼群,可望而不可得;河对岸的野兽,可见而不可猎;洪水袭来,来不及逃避就得被淹死。他们在与天斗、与洪水猛兽斗的长期斗争中增长了才干,增添了智慧。自然现象使他们受到了各种有益的启发。“古观落叶以为舟”,就反映了我们祖先早期对一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的认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自然现象,才引起人们航行的念头。人骑坐在一根圆木上,就可以顺水漂浮;如果他还握着一块木片,就可以向前划行。如果把那根圆木掏空,人就可以舒适地坐在里面,并能随身携带上自己的物品。这就是人们创造的最早的船——独木舟。以后人们又逐步学会了就地取材,制造了简单、平稳、装载面积较大的筏。筏的种类较多,有木筏、竹筏、皮筏等。
原始社会出现的独木舟和筏,使人类在征服江河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到了大约三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出现了木板船。木板船出现以后,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也为船舶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造奠定了基础。
随后人们又在长期航行的实践中,创造了利用风力行驶的船——帆船。初期的帆不能转动,只有风顺时才能使用,风不顺就只有落帆划桨。后来人们在航行的实践中逐步发现,即使不顺风,只要使帆与风向成一定的角度,帆上还是能受到推船前进的风力,于是人们又创造了转动帆,在逆风的情况下,船也能前进。
我国的帆船,在世界上是相当有名的。早在秦代我国就能造出长达三十米、宽六至八米,能载重6万公斤的漂洋过海的大帆船——海船。到了汉代,就能制造百尺楼船。到宋代,已可制造载重20万公斤以上的大船。明代郑和下西洋乘坐的宝船,已长达140米,宽达60米。
自从人类创造了帆船以后,帆船运载着人们在世界的海洋上来往,直到十九世纪,世界上一些大型的船还是帆船,有的帆船,桅杆高达30米,挂帆30多面。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帆终于被机械所取代,帆船也逐渐发展成为装有引擎的船,最先代替帆的是蒸汽机。开始的汽船是由明轮推进的,然后又发展成为螺旋桨推进,接着人们又陆续发明了涡轮机、柴油机、汽油机和核动力装置。
造船的材料,也由早期主要用木材发展到近代主要用钢铁。有些现代的小船又采用玻璃纤维和塑料制成。
由于造船材料和船的行驶动力的不断发展,人们造的船越来越大,装载的人和货物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完善,航程也越来越远。
6.中国古代航海史的特点,1000字,急
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就以原始的舟筏浮具和原始的导航知识开始海上航行,揭开了利用原始舟筏在海上航行的序幕。
这说明中国和地中海国家一样都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发祥地。夏、商、周时代,由于木板船与风帆的问世,人们已开始在近海沿岸航行到今日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中南半岛。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形成时期,人们已累积了一些天文定向、地文定位、海洋气象等知识,初步形成了近海远航所需的技术和相关的知识,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代,海船逐步大型化以及掌握了驶风技术,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 唐朝建立后,经过"贞观之治",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在国力强盛和造船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中国与西亚、非洲沿岸国家间的海洋航运有了很大发展。
唐朝时由中国航海前往阿拉伯乃至非洲沿岸国家,已由过去的分段航行实现了全程直航,不再需要经印度洋沿岸国家换乘阿拉伯商船中转,而能直接抵达。 由于罗盘广泛地应用于航海,加上前人积累的牵星术、地文、潮流、季风等航海知识,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水密隔舱技术,使宋代后的航海家可以长年在海上远行。
宋代人开辟了横越印度洋的航线,尤有重要意义,宋代航海家从广州、泉州启航,横越北印度洋,直航至西亚和非洲东海岸 元代中国海洋航运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海上漕运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元朝建都于大都(今北京),要解决京城地区及北方粮食紧缺问题,就必须从江南调运,其中海上漕运是主要途径之一。
在远洋航运方面,无论是航行规模,还是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元代都超过了唐宋。元代较大的远洋船舶能承载千余人,有十余道风帆。
阿拉伯的天文航海技术传入中国,也促进了中国航海技术的发展。" 由于当时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和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领先西方进入"定量航海"时期。
中国舟帆所及,几达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全部海岸,与亚非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航海贸易关系。元代远洋航运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贸港口的繁荣,尤其是泉州港,在元代经历了它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不仅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和东方第一大港,而且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海外贸易港。
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曾于公元1330-1390年两次从泉州出发,航海远游,行踪遍及南海、印度洋,远达阿拉伯半岛及东非沿海地区。为此,他于公元1349年写成《岛夷志略》一书,其中记述国名、地名达96处之多。
到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其船队规模之大、船舶之巨、航路之广、航技之高,在当时无与伦比。 从1405年到1411年的6年中,郑和船队几乎没有间断地三次出洋,每次均游历南洋和印度附近的大小国家,加强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政治经济上的来往。
此后外国使臣纷纷回访中国,当时的南海上桅帆点点,中外往来日趋频繁,许多国家和地区使臣的来华也不再限于搭载郑和下西洋的船只。同时郑和的几次出访,在旧港(在今天的印尼)消灭了海盗,也加强了与南洋各国的联络,使海路得以安全通畅。
郑和下西洋在航线及航海经验上都具有历史性的突破,他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东非。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居于领先地位。
在当时靠木船、仅凭借自然的风力航行,克服海上种种困难,不仅要有航海技术、造船技术、航海经验,掌握海洋知识,而且也需要勇气和探险精神,这些为以后中国人的航海奠定了基础。元代以前中国的远洋航线,基本上是沿海岸航行,船的规模、数量和人数、航行的次数,持续的时间都远不及郑和下西洋。
郑和通过七次大西洋的探险航行,开辟了海上交通路线,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海上交通网络。前三次主要到印度以东,最远到达古里,这里是古代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
第四次开始到达西亚、东非地区。郑和重要航线有56条,航线总长15000英里,如开辟了古里到溜山到东非索马里摩加迪沙(木骨都束)、卜喇瓦、肯尼亚的麻林地,并向南航行到比剌(莫桑比克港)、孙剌(今索法拉港),据说分船队过了南非风暴区,远远超过了季风航行的要求。
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从航海发展史角度看,具有创新性的突破,为以后的航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和七下西洋的举措,是陆上丝绸之路向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转折,也创造了航海史上的奇迹,作为一位航海家,郑和具有的勇于奉献、向海洋探险的精神是罕有的,由中国郑和开始的海洋世纪,包含了东西方向海洋的开拓历程。
沿着郑和开通的海道,大批中国人从此走出了国门,正是这种东西方向海洋的不断探索,最终使人类汇合在一个整体世界之中。 然而,随着中国晚期封建主义逐渐保守与僵化,明清王朝对外闭关锁国,对内实行海禁,严重阻碍了中国航海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航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航海业进入由盛转衰的时期。
7.历史,中国航海
[编辑本段]简介 是人类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陆地去到另一方陆地的活动。
在从前是一种冒险行为,因为人类的地理知识有限,彼岸是不可知的世界。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有航海活动。
当时中国大陆制造的一些物品在台湾岛、大洋洲,以至厄瓜多尔等地均有发现。公元前4世纪希腊航海家皮忒阿斯就驾驶舟船从今马赛出发,由海上到达易北河口,成为西方最早的海上远航。
公元前 490年,在波斯与希腊的海战中,希腊就曾以上百英尺长的战舰参战。中国汉代已远航至印度,把当时罗马帝国与中国联系起来。
唐代为扩大海外贸易,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船舶远航到亚丁湾附近。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航海是靠山形水势及地物为导航标志,属地文航海;而以星辰日月为引航标志的,则属天文航海技术之一种。
指南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发明,宋代将其应用到航海上,解决了海上航行的定向,也开创了仪器导航的先例。现代船上使用的磁罗经,是12世纪船用磁罗经传入欧洲后,由英国人开尔文改进了的海军型磁罗经。
助航设施灯塔很早就已使用。公元前280年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建造了高60多米的灯塔。
1732年英国在泰晤士河口设置了灯塔。1767年在美洲特拉华设立了浮标。
公元15世纪是东西方航海事业大发展时期。1405~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航至非洲东岸的现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的创举。
1420年葡萄牙创办了航海学校;船长迪亚士在1487年航海到非洲最南端,命名该地为好望角;1497年伽马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绕好望角到印度。此后葡萄牙人又到达中国、日本。
1492年10月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1499~1500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2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证实这片陆地是一片新发现的陆地,而不是哥伦布当年认为的印度岛屿,故命名新大陆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16世纪始,航海技术迅速发展。1569年地理学家墨卡托发明的投影成为现代海图绘制的基础。
进入20世纪后,现代航海技术取得重大成就,60年代出现奥米加导航系统,随后又出现和应用了卫星导航系统、自动标绘雷达等。 航海要求船舶迅速而安全地行驶,在现代条件下,需采用现代导航设备,了解国际水运法规,世界各国海上交通管理制度。
为保证人身、船舶、货物和海洋环境的安全,船舶上还需设置救生、防火、防污染设备和航海仪表及通信设备等。 [编辑本段]历代航海技术介绍 一、先秦时期 殷商与西周时期,人们除了会制造船舶之外,已能制成帆而利用风力航行。
甲骨文用“凡”通假“帆”字,说明殷人行船已经使用帆,不过,这时的帆一般主要用在陆地江河航行中。而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海上活动兴起,人们航海的地理知识逐渐增加,将中国东部外测的不同水划成“北海”(今渤海)、“东海”(今黄海)、“南海”(今东海)。
人们已了解到“百川归海”并一开始在沿海巡航。同时,人们在江河和航海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风,并利用风和帆航行。
先秦时期,人们在认识风的同时,也对一些云雨气象有所了解,如《尚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从风雨”等都是人们在航行中注意天气变化而总结出的经验规律。 这一时期,人们对海洋水文特别是潮汐有一定的了解。
如《尚书·禹贡》“朝夕迎之,则遂行而上”等,说明当时人们已知知道趁涨潮出海,利用海洋定向潮流,顺流而下。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海上导航技术已与天文学联系起来。
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恒星进行了定量观测,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并把海上航行与天文学相结合,利用北极星为航行定向。战国时期,磁石“司南”已发明。
但其用途主要用于陆上定位。英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以太阳和北极星为海上导航标志。
总之,先秦时期的航海技术已有一定的基础,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逐渐深刻,对洋流、风力、潮汐,和海上天文、气象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太阳和北极星为海上导航标志,并发明了海上测天体高度的仪器。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代的远洋航海,人们已开始自觉使用季风航海。
中国人已掌握了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并已应用于航海活动。实际上,东汉应勋在《风俗通义》已经提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
“落梅风”意即梅雨季节以后出现的东南季风。两汉时期人们只有利用季风,才能做远洋航行。
在先秦时期天文导航的基础上,秦汉时期的导航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据《汉书·艺文志》载,西汉时海上导航的占星书已有《海中星占验》十二卷,《海中五星经杂事》二十二卷等有关书籍总计达一百三十六卷之多,可能是中国航海人员载航海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天文经验和规律。
其内容应是记录航海中对星座、行星等位置判定以确认航线。 除天文导航外,地文导航与陆地定位在航海中也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汉时,人们已能利用“重差法”精确测量海上地形地貌。唐代李淳风《海岛精算》记载了这种利用矩或表进行两次观测,可求得海岛之高度和与船的距离,这对后世航图的测绘及航程的推算具有深远的影响。
汉时,人们对潮汐已不。
8.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壮举
十五世纪前期,在西洋(今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一带)的万顷波涛中,前后七次出现过庞大的船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郑和七下西洋。
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明成祖朱棣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同外国的友好往来,发展对外贸易,派郑和作为明朝使节,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1371-1435),原名马三保。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回族。他少年时被送入皇宫当太监,后又服侍朱棣,在朱棣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wé文)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中,他“出入战阵”,“多建奇功”,受到朱棣的器重,并赐姓名“郑和”。
1405年(永乐三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载着大量金银、丝绸、瓷器、铁器、铜器和布匹等货物,浩浩荡荡,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启程,开始了第一次远航。郑和的船队,有大船六十二艘,连同中小船只共二百余艘,水手以及负责护卫的军卒等二万多人。最大的船,长四十四丈(约一百四十七米)、宽十八丈(约六十米),装有九桅十二帆,载重量约一千吨,可容千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船上专业人员有负责罗针的“火长”、“番火长”(外国领航员),有操舵的“碇手”,有修理弓箭、器械的军匠、民匠,有办理交涉事务的“行人”,有担任翻译的“通事”,还有医生、伙夫、书算手等等。每艘船上都备有充足的粮食、淡水、盐、茶、酒、酱、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如此分工精细
严密、人员众多、规模宏大的船队,在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对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故郑和的船队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很少发生意外事故。
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首达占城(今越南南部),再南至爪哇、旧港、苏门答腊(均属今印度尼西亚)、满刺加(今属马来西亚),西抵古里(今印度南部)等国,然后于1407年返国。以后郑和又于1407年至1409年、1409年至1411年、1413年至1415年、1417年至1419年、1421年至1422年、1431年至1433年六次奉命出使西洋。在1405年到1433年的二十八年中,郑和七次远航西洋,前后共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郑和还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
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船队最后一次航行的时间,比世界著名航海家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意大利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葡萄牙人达·伽马沿非洲西岸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时间,都约早半个世纪。郑和七下西洋,发展了我国和亚非各国人民的友谊,架起了友好通商的桥梁,在我国古代和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最壮丽的篇章。
9.中国古代航海的故事
航海是人类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陆地去到另一方陆地的活动。
在从前是一种冒险行为,因为人类的地理知识有限,彼岸是不可知的世界。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有航海活动。
当时中国大陆制造的一些物品在台湾岛、大洋洲,以至厄瓜多尔等地均有发现。公元前4世纪希腊航海家皮忒阿斯就驾驶舟船从今马赛出发,由海上到达易北河口,成为西方最早的海上远航。
公元前 490年,在波斯与希腊的海战中,希腊就曾以上百英尺长的战舰参战。中国汉代已远航至印度,把当时罗马帝国与中国联系起来。
唐代为扩大海外贸易,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船舶远航到亚丁湾附近。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航海是靠山形水势及地物为导航标志,属地文航海;而以星辰日月为引航标志的,则属天文航海技术之一种。
指南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发明,宋代将其应用到航海上,解决了海上航行的定向,也开创了仪器导航的先例。现代船上使用的磁罗经,是12世纪船用磁罗经传入欧洲后,由英国人开尔文改进了的海军型磁罗经。
助航设施灯塔很早就已使用。公元前280年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建造了高60多米的灯塔。
1732年英国在泰晤士河口设置了灯塔。1767年在美洲特拉华设立了浮标。
公元15世纪是东西方航海事业大发展时期。1405~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航至非洲东岸的现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的创举。
1420年葡萄牙创办了航海学校;船长迪亚士在1487年航海到非洲最南端,命名该地为好望角;1497年伽马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绕好望角到印度。此后葡萄牙人又到达中国、日本。
1492年10月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1499~1500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2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证实这片陆地是一片新发现的陆地,而不是哥伦布当年认为的印度岛屿,故命名新大陆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16世纪始,航海技术迅速发展。1569年地理学家墨卡托发明的投影成为现代海图绘制的基础。
进入20世纪后,现代航海技术取得重大成就,60年代出现奥米加导航系统,随后又出现和应用了卫星导航系统、自动标绘雷达等。 航海要求船舶迅速而安全地行驶,在现代条件下,需采用现代导航设备,了解国际水运法规,世界各国海上交通管理制度。
为保证人身、船舶、货物和海洋环境的安全,船舶上还需设置救生、防火、防污染设备和航海仪表及通信设备等。 [编辑本段]历代航海技术介绍 一、先秦时期 殷商与西周时期,人们除了会制造船舶之外,已能制成帆而利用风力航行。
甲骨文用“凡”通假“帆”字,说明殷人行船已经使用帆,不过,这时的帆一般主要用在陆地江河航行中。而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海上活动兴起,人们航海的地理知识逐渐增加,将中国东部外测的不同水划成“北海”(今渤海)、“东海”(今黄海)、“南海”(今东海)。
人们已了解到“百川归海”并一开始在沿海巡航。同时,人们在江河和航海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风,并利用风和帆航行。
先秦时期,人们在认识风的同时,也对一些云雨气象有所了解,如《尚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从风雨”等都是人们在航行中注意天气变化而总结出的经验规律。 这一时期,人们对海洋水文特别是潮汐有一定的了解。
如《尚书·禹贡》“朝夕迎之,则遂行而上”等,说明当时人们已知知道趁涨潮出海,利用海洋定向潮流,顺流而下。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海上导航技术已与天文学联系起来。
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恒星进行了定量观测,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并把海上航行与天文学相结合,利用北极星为航行定向。战国时期,磁石“司南”已发明。
但其用途主要用于陆上定位。英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以太阳和北极星为海上导航标志。
总之,先秦时期的航海技术已有一定的基础,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逐渐深刻,对洋流、风力、潮汐,和海上天文、气象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太阳和北极星为海上导航标志,并发明了海上测天体高度的仪器。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代的远洋航海,人们已开始自觉使用季风航海。
中国人已掌握了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并已应用于航海活动。实际上,东汉应勋在《风俗通义》已经提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
“落梅风”意即梅雨季节以后出现的东南季风。两汉时期人们只有利用季风,才能做远洋航行。
在先秦时期天文导航的基础上,秦汉时期的导航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据《汉书·艺文志》载,西汉时海上导航的占星书已有《海中星占验》十二卷,《海中五星经杂事》二十二卷等有关书籍总计达一百三十六卷之多,可能是中国航海人员载航海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天文经验和规律。
其内容应是记录航海中对星座、行星等位置判定以确认航线。 除天文导航外,地文导航与陆地定位在航海中也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汉时,人们已能利用“重差法”精确测量海上地形地貌。唐代李淳风《海岛精算》记载了这种利用矩或表进行两次观测,可求得海岛之高度和与船的距离,这对后世航图的测绘及航程的推算具有深远的影响。
汉时,人们对潮汐已不仅局限与水面的涨落,而能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