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范文前言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有何意义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中既对国内外有关学前儿童问题行为领域的最新研究范式、理论观点、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阐述、辨析,同时根据实践工作者的要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与干预技术,学理性与操作性互为印证,相得益彰,从而很好地体现了当前应用发展科学的学术范式。
再次,实践操作性强。在十章内容中,除了第二章学前问题行为发生的机制之外,其他章节的内容均与实践有关。
特别是作者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学前阶段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方法、干预理论、干预原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干预的具体技术,为儿童父母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可操作的、生动形象的干预教程或范本。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的第七章至第十章,作者分别就学前阶段儿童几种主要问题行为——说谎、社交退缩、攻击与多动的表现、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方法以及干预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求论文:幼儿行为问题
你好,你要的论文有很多,我把参考文献放在下面,如果需要什么文章可以联系我,我下给你。
你这没联系方式不好给你,你可以到我的博客留言。http://hi.baidu.com/xlx520 欢迎留言,我回及时回复你。
[1]刘培英,黄利,. 幼儿行为问题之影响因素的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4). [2]薛凤娟,. 巧用鼓励表扬 促进幼儿行为习惯培养[J]. 科学大众,2008,(12). [3]许琼华,. 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依据、成因和策略[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4]王雯波,.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5). [5]朱秋勤,. 环保教育与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J]. 科学大众,2008,(8). [6]肖宇寒,杨思渊,梁惠慈,.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幼儿的行为特点[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12). [7]李晶,. 对调皮幼儿行为特点的调查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 [8]刘国艳,王惠珊,张建端,连光利,黄小娜,石淑华,.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及情绪的影响[J]. 医学与社会,2008,(5). [9]吴颖,. 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S1). [10]董雪梅,. 公开课的纪律——浅谈对幼儿行为的约束[J]. 林区教学,2006,(12). [11]颜柳彬,. 区域情境中幼儿行为分析与教师指导策略[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10). [12]周琦,邵龙,. 论幼儿行为心理对幼儿园建筑构思的影响[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3]胡娟,. 不同噪音强度对幼儿行为影响的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6,(6). [14]皇甫智敏,李志贤,. 佛山市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J]. 现代医院,2006,(6). [15]李莉,. 民间传统游戏与幼儿行为偏异矫正[J]. 山东教育,2006,(Z3). [16]张智,李莎,马薇,. 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关系的调查[J]. 中国临床康复,2005,(40). [17]朱中平,沈彤,杨永坚,俞翠莲,邹武庆,刘俊玲,姜玉屏,朱启星. 血铅、镉等6种元素对幼儿行为问题影响的横断面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5,(6). [18]秦君. 家庭教育中的幼儿行为习惯教育[J]. 文教资料,2005,(2). [19]郑名,李炙檬. 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10). [20]朱中平,沈彤,俞翠莲,邹武庆,刘俊玲,姜玉屏,朱启星. 环境铅污染对2~3岁幼儿行为问题影响的队列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5,(10). [21]李春丽,潘威. 师幼互动情境中教师回应幼儿行为的反思[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7). [22]常艳春. 怎样对待幼儿的行为攻击性——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陈帼眉教授访谈录[J]. 家教指南,2005,(8). [23]顾裕萍. 大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评价的实践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05,(5). [24]祁慧嵘. 有关方注幼儿行为培养[J]. 青海教育,2005,(3). [25]赵兴艳. 分析在园幼儿行为 矫正家庭教育缺失——农村幼儿品德教育问题探讨之一[J]. 贵州教育,2004,(11). [26]郑名,辛宏伟. 兰州市4~6岁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心理环境的相关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6). [27]汪建琪,潘微杨,彭德丽. 家庭教育现状与幼儿行为的调查报告[J]. 贵州教育,2003,(9). [28]刘灵,吴立云,姚凯南. 2~3岁幼儿行为量表全国城市常模的制定[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6). [29]王英,. 正确诱导幼儿的行为[J]. 学前教育,2002,(4). [30]刘宝花,黄悦勤,王燕玲,张桂芝,王玉凤. 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 [31]赵汝萍. 创设家庭式教育环境 矫正幼儿行为偏差的构想[J]. 山东教育,2001,(12). [32]梁久学. 健康体育教育模式应用及其对幼儿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 [33]袁爱玲,吴楚琼. 幼儿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1,(6). [34]叶华真. 家长观念对幼儿行为的影响[J]. 教育评论,2001,(6). [35]吴彩虹. 促进幼儿行为自我强化的途径[J]. 教育评论,2001,(6). [36]兰玉萍,. 自尊心对幼儿行为的影响[J]. 幼儿教育,2000,(11). [37]杜长娥. 幼儿行为习惯的结构与养成[J]. 山东教育,2000,(Z3). [38]张金梅. 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 湖南教育,2000,(12). [39]陆凤春. 新入园幼儿的行为问题及其教育[J]. 广西教育,2000,(5). [40]董善芳,石荣华. 对幼儿园八例行为障碍幼儿行为矫正的报告[J].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0,(S1). [41]王洪琪,高鸿雁. 家庭对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J]. 山东教育,1999,(15).。
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背景怎么写
一、课题研究背景:当前世界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是:人的发展。
只有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收获一种习惯,就收获一个成功”,一个人习惯的培养往往在儿童时期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自我保护、品行、健康心理等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目前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养成了各种不良的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培养。随着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人口流动性大,我园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我园学习,据统计流动人口孩子已占我园幼儿人数的30%以上,这些孩子大多较聪明,有灵气,但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
因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有机的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途径。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核心概念: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
综合心理学家解释,行为习惯有如下特点: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课题界定:行为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其实这也是一种条件反射,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我们这里借鉴“家园共育”概念,并不是纯粹“教学管理”与“家庭教育技术”层面的含义,而是指幼儿自然智能开发课堂教学向“教后”延伸,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整合的功能。通过家园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双方智慧潜能整合。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旨在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进一步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
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行为习惯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
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
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近年来,研究儿童行为习惯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2001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的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
本课题研究价值。
论3到6岁儿童教育问题中的摘要是什么
一、了解行为问题,确立研究内容。
开题初期,通过《幼儿常见问题行为调查表》对我园幼儿的行为进行调研,根据儿童的外部行为表现及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状况进行鉴定和评估,检出幼儿身上所反映出的共性与个性行为问题。这次问卷测试我园小、中、大班474名幼儿参与了检测,回收有效问卷468份。
从观察结果和数据显示来看,幼儿的年龄差异影响其问题行为的形成和发生率的不同。根据调查表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到具体细化地表现在幼儿身上的行为问题是较为明显的:攻击、注意力不集中、社交退缩、捣乱、多动等行为问题,对儿童行为纠治是十分必要的。
二、筛选问题行为,具体解决策略。1. 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在调研中是发生率最高的问题行为,发生比例为小班:21.4%、中班:19.0%、大班:20.3%。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孩子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年龄越小的儿童攻击性行为越强。
出现这类问题的幼儿往往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而采取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成因分析: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小班幼儿多数因为物品和空间的争夺而引发攻击性行为的,到了中班、大班,攻击行为逐渐向社会意识的行为发展,如妒忌、羡慕、帮助好朋友打包抚平,受他人指使、报复还击等。一方面幼儿年龄较小处于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但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另一方面为了发展自己的独立性或者保护她认为属于自己的那些财物而出现了攻击性行为。
总和攻击性行为成因可分为三类: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攻击他人;因成人的错误引导而攻击他人;因不懂社交技巧而攻击他人。矫治策略:(1)注重榜样的作用。
幼儿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是他们对各种行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只是一味的学习模仿,缺乏判断正误的能力。因此作为成人,要时刻给幼儿起到榜样的作用,杜绝体罚。
在幼儿园树立同伴榜样,礼让游戏,知道如何做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2)注重角色的替换。
小班幼儿缺乏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替换法,让问题儿童扮演其他小朋友,从中了解到别人的心情,体验到别人的不舒服。教给他们一些事宜的交流方式,提高发生矛盾后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掉攻击性行为。
(3)注重环境的刺激。教师在设置环境时,空间应宽敞,材料应充足,防止幼儿因空间过分拥挤,引起无意的碰撞造成冲突和摩擦。
另外,教师还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愉悦的心理环境,对待幼儿应该和蔼可亲,尽量避免给幼儿造成过多的挫折感和压抑感,从而减少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因素。(4)注重合理的宣泄。
幼儿可能由于害怕惩罚而强行抑制自己的攻击意向,长此以往,会产生过分的焦虑,影响心理健康。我们应允许幼儿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来取代攻击行为。
同时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的幼儿组织不同的游戏来满足他们,让他们的情绪合理宣泄,预防和矫治攻击性行为的出现。2.注意力不集中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幼儿注意力不集中行为的发生率仅次于攻击性行为,发生比例为小班:20.8%、中班:19.0%、大班:18.4%。
幼儿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不佳,注意力时间持续比较短,他们经常违反班级的规则并打扰别的小朋友。出现的常见问题行为表现为: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听、看不能持续5分钟以上;同伴人际关系不良,经常跟小伙伴发生冲突;做事不能有始有终;容易冲动,说话、做事欠考虑;精力过分旺盛,活动过多,坐立不安等,若顺其发展,则其学习习惯和能力必然得不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成因分析: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因为幼儿精力充沛、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究欲,所以他们从一项活动很快地转到另一类活动是非常自然的。
其次幼儿对活动的不感兴趣,直接导致注意力的不集中,缺乏持续的注意力。总和注意力不集中行为成因可分为三类:因兴趣缺乏而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因自控能力不强而引发的注意力不集中;因环境和生理因素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
矫治策略:(1)注重兴趣的挖掘。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要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入手,给他们准备具体形象吸引人的材料,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情境,同时注意游戏难度要适合孩子的水平,让孩子既能体验快乐又要感受挑战,在活动中发掘和发展他们的能力和兴趣,并借以培养注意力。
(2)注重环境的作用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好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教室的布局要有助于儿童注意力集中,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如,布置不易过于花哨,教学辅助材料过于有趣、繁多,教师的衣着打扮过于新奇,都可能分散幼儿的注意。
(3)注重作息的规律。孩子一天的生活节奏和活动时间都会影响到他的注意力。
要有规律有科学的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让幼儿的生活有张有弛,动静交替。不同性质活动之间的转换要平和,给幼儿一个过渡的准备。
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背景怎么写
一、课题研究背景:当前世界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是:人的发展。
只有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收获一种习惯,就收获一个成功”,一个人习惯的培养往往在儿童时期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自我保护、品行、健康心理等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目前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养成了各种不良的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培养。随着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人口流动性大,我园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我园学习,据统计流动人口孩子已占我园幼儿人数的30%以上,这些孩子大多较聪明,有灵气,但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
因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有机的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途径。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核心概念: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
综合心理学家解释,行为习惯有如下特点: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课题界定:行为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其实这也是一种条件反射,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我们这里借鉴“家园共育”概念,并不是纯粹“教学管理”与“家庭教育技术”层面的含义,而是指幼儿自然智能开发课堂教学向“教后”延伸,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整合的功能。通过家园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双方智慧潜能整合。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旨在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进一步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
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行为习惯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
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
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近年来,研究儿童行为习惯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2001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的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
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
求 小学儿童行为习惯研究方案的论文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给少年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各种信息和各类思潮的交错,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形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加之现代家庭子女不多,家长寄予的希望极大,对孩子的溺爱多于教育,使不少孩子身上滋生了许多不良习惯,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造成了极大困难。 关于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和训练,在国内外已有众多的研究。
美国在青少年“品质教育”研究活动中历时10多年,旨在改正中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与习惯,树立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勤劳的好公民,后来逐步拓宽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国内在“九五”、“十五”期间也开展过此类教育的研究。
要成才先成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
养成教育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养成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过少年儿童个体发展的所谓“最佳期”理论,认为在这一时期少年儿童个体处在一种最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正是人的潜能开发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好阶段。
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强。教育者若能给予恰当的带有启蒙性、准备性、基础性的引导和帮助,少年儿童的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乃至影响其一生。
因此,不管任何时代,任何学校都要把养成教育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来常抓不懈。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正是学知识、成品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
学校应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鉴于以上认识,我们深感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以决定申报全国少工委“十一五”研究课题《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里就对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了系统的要求。“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是人才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课题的概念界定及理解:(1)概念界定:“行为”一词是心理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名词,其含义是:内在的、外显的意识与潜意识一切活动。即可以观察测量的外显反应或活动及内隐性的意识历程。
“习惯”,其本质是“自觉自动”,是一种出于需要而自动出现的自觉的行为方式、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
“养成教育”是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即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各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道德行为、意志品质、情感意识等方面素质形成与提高的一种教育。
(2)对养成教育“三要素”的理解:其一,“教育者”,势必由主要施教的教师(思品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德育主任、校长)延伸到全体教师、家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人。也只有以上对象都自觉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并且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进而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其二,“受教育者”,因不是单一的学校教育,势必延伸到家庭、社会、社区等,“受教育者”不仅是单纯的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使“教育者”也同时成为“受教育者”,角色发生变化,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效果。其三、“教育活动”延伸,第一,势必拓展教育活动的“时空”,即以学校为教育的主阵地,家庭、社会为教育的“两翼”,“三教”齐抓共管,克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想怎样唱就怎样唱”,甚至“互不搭调”等现象,形成教育合力。
第二,势必拓展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要做到“有纲可依,有本可教”,力求“规范化”。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全面科学地构建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团队文化,使它具有导向、启迪、培养等功能。
2、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本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拓展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德育空间,促进我校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将认知转化为态度行为。
3、。
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综述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缺少父母亲情的关爱,行为出现了偏失,或染上社会恶习或打架斗殴甚至小偷小摸.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化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也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分析了留守儿童这个社会化问题的产生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可行性措施,为我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由于根本原因(户籍制度)的存在,给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社会各界应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为他们营造一个温暖的社会氛围.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
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干预与矫正策略
(一)理论依据1、行为矫正理论行为矫正的研究起始于本世纪初,至60年代开始得以应用并迅速发展。
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包括四个方面: 经典条件反射论、操作操作条件反射论、 认知行为矫正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80年代以后,行为矫正的发展更为迅速,表现在不仅出版的许多有关儿童行为矫正的新杂志,还召开了各种行为治疗的 学术会议。
据统计,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行为矫正的研究报告成为心理学者用来处理儿童和成人行为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例如 ,在美国 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有关心理社会研究的论文中,约有70%属于行为矫正,同时约有59%的临床心理学家采用行为矫正来处理儿童行为问题。目前行为矫正具体方法的种类繁多,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客观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技术。
但我们限于条件无法照搬照抄行为矫正的方法来 治疗小学生的多动性行为问题。我们课题组想借助行为矫正的理论探索与教育相结合的能有效改变或消除学生多动行为的策略,故我们提出本课题。
2、感觉统合理论1972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yresA.J.首次提出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ny),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综合处理,从而做出正确决策,使了体和谐有效地动作。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问题时,个体就不能顺应环境,更无法完成复杂的认识活动。
这种状态称为感觉统合失调(Sensor Integrative Dysfunction)。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常有的现象有: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或做作业磨蹭、动作不协调、脾气暴躁、攻击性强、喜欢招惹别人等。
感觉统合训练目前在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在我国亦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因此,我们课题组想运用感觉统合理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教育和训练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的有效方法。
3、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外形、体内机能、神经系统等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处于学习适应、学习交往、学习合作的重要阶段。我们的教育训练尊重每一个学生,着重开发这些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各方面能得到生动、活泼、和谐的发展,协调学生身心,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人格,培养一代新人,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抓手。
1、 学生身心发展理论人的素质包括三个层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当前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物质生活的优裕,造成了孩子自主意识差,依赖别人,在挫折面前悲悲切切,心理承受能力极差的现象,加上家长与孩子间,缺乏科学合理的心灵沟通,采用不当的教育对策,加重了学生学习心理的障碍,使得学生与老师,孩子与家长处在对立的紧张的关系中,他们在期望家长“理解”的同时,却很少能理解师长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其中心理素质居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中介层面,因此,我们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研究学生的各种行为,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途径。
(二)实践意义有多动性行为问题的学生上课坐不住、动作不停、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跑进跑出、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切橡皮丢人、撕纸头、拉同学头发…… 他们好像一架上足了发条的机器,片刻不停地动来动去,给家长、老师和学校带来无尽的苦恼。家长老师都急切地盼望能有良策来改变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使他们能和其他学生一样正常学习,应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产评述我们课题组搜索了有关网站,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发现,儿童多动行为的问题非常严重。
一般而言,欧洲诊断偏严,美洲诊断较宽。如英国 Rutter(1976)报告的患病率仅0、1%,而美国报道多在5一10%之间。
中国报道,以学龄期儿童调查广州(1977)1、3%,南京(1981)3、3%,上海(1983)13、4%,北京(1983) 山区、郊区、城市的调查分别为7、0% 7、3% 8、4%。湖南(1993)对城乡8644多4一16岁儿童,按DSMIII一R标准检查,发现总的检出率为6、04%。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曾通过对全国22个城市26个单位的2400多4一16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发现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0、2——14、5% 其中 占第一位的是多动症7% 左右 ,且主要发生在6一11岁(小学时期)。笔者对我校 9 多学生用 【CCMD-II】 【DSM-IV】 表测试后发现,多动行为检出率为 。
从资料来看,对儿童多动性行为问题的研究,从医学角度出发的多,纯理论的多。从国内教育来看,各地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处在各自为政、各自为本的状态,能供一线教师借鉴和操作的案例微乎其微。
从国外教育来看,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对多动性行为问题学生的教育训练有一定的经验,但由于国情不同,他们的方法我们无从借鉴。(三)、研究方案1、内涵的界定本课题所指的小学生是指在小学1-5年级的学生。
多动性行为问题,是指小学生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和心理生理发育阶段明显不相称的以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
社会经济生活调查报告1500字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一、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二、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三、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 四、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
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 六。
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做得更好 二,应采取多种方式,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 四,最好能建立起封闭式教育。对此,除电话外、社会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学习受到影响,它已逐步变为一个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学习、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二,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支持留守儿童,形成学校、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帮助、游戏厅,树立“子不教,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监护人自身综合素质偏低。父母外出打工后、学校、录像厅等,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尤其是网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提高亲密信赖程度,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经济等方面,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权衡利弊。
三、法律、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环境、细致、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比例较大 五: 一、社会,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
总之,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即为留守儿童。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容易误入歧途。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三,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 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可开通亲情热线电话。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以家庭,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我有以下建议,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学校方面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就会学得更棒。 当地留守儿童大致存在以上问题,协调合作,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情感变化,沟通少, 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沟通内容力求全面,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 家庭方面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一。 调查显示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