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人合一有感范文
天人合一之后的感受是什么
依旧不离生死!纵然身心一统,时空统一的未到地定境界,一样不免生死流转。
纵然於初禅境界中,虚空破碎,乃至在二禅前未到地定有大地落坑的境界,一样是如同凡夫生死流转、无法解脱。天人合一的觉受,在欲界定中,遍体轻安,乃至清明之念犹如遍满虚空,都是定境法尘,不是解脱智慧证境,也更不是般若境界。
为什麽呢? 般若无觉无观,没有这些定境舒畅的感受,也没有痛苦的感受,也没有不苦不乐的感受,离一切外境、乃至法尘的想、了知、感受。然而并非空无一物,般若心体有其独特的真实法性--真实功能--楞伽经描述的七种性自性,若能亲证此般若心体,方可名为真实解脱,然而般若无有一法可得可取,故无解脱可得,如是非有解脱,非无解脱!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有智慧,非无智慧!非有感受,非无感受!非世俗凡夫,却不离世俗凡夫!若能亲证般若,方才能够於生死而自在,然而亲证以后,生死与自在非同非不同。
愿 早日明心开悟证真如。
天人合一的小论文
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的例子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他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
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上为《大易识阶》米鸿宾的主要观点,但《开启中医之门》的作者李阳波则很不满意董仲舒所提出来的天人合一观,他解释说:董提出这个观念主要是讲天的情况与人的情况的统一,实际上,作为天的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是很难模拟的,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植物、动物及人的本身,他们的生长衰老、他们的变化却无法逃脱天的支配。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而不是天与人的社会结构的合一。为了作出这样一个划分,李阳波就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中有关社会观的这一部分划出去,而保留其谈生物的部分,并且径直把它称为“宇宙生物观”。 因为中医是研究天、地、人之间的术数转换变化关系的一门学问。在他看来,天人合一就已把中医小了一截。李阳波同时认为钱学森也看到了中医、气功、人体特异功能的一些情况,从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议的潜力,看到了人天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所以也摒弃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儒家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禅宗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 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道家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之后的感受是什么
依旧不离生死!
纵然身心一统,时空统一的未到地定境界,一样不免生死流转。
纵然於初禅境界中,虚空破碎,乃至在二禅前未到地定有大地落坑的境界,一样是如同凡夫生死流转、无法解脱。
天人合一的觉受,在欲界定中,遍体轻安,乃至清明之念犹如遍满虚空,都是定境法尘,不是解脱智慧证境,也更不是般若境界。
为什麽呢? 般若无觉无观,没有这些定境舒畅的感受,也没有痛苦的感受,也没有不苦不乐的感受,离一切外境、乃至法尘的想、了知、感受。
然而并非空无一物,般若心体有其独特的真实法性--真实功能--楞伽经描述的七种性自性,若能亲证此般若心体,方可名为真实解脱,然而般若无有一法可得可取,故无解脱可得,如是
非有解脱,非无解脱!
非有烦恼,非离烦恼!
非有智慧,非无智慧!
非有感受,非无感受!
非世俗凡夫,却不离世俗凡夫!
若能亲证般若,方才能够於生死而自在,然而亲证以后,生死与自在非同非不同。
愿 早日明心开悟证真如
“天人合一”的思想 有哪些例子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儒家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禅宗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 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道家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研究性报告
一、总述: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
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二、天人合一的最简单表述v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核心精髓,它首先代表的是一种中国人整体把握世界的观察模式,人在天中,天人合一。
其次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荣共处的美好愿望。第三、是指人的社会组织形态。
第四是指人的潜能发挥、在时间、空间上与天地交融合一。第五、是指人的历史使命传承与价值体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第五、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大历史意义亦由此延伸而出的“矛盾交融、集合万物优点于一身,包罗万象、融汇异族文化以为一”的文化融合观。
v 天人合一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就是集合万兽优点于一身的中华“龙”图腾。 三、天人合一:最完备的思想模式v 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
v 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四、世界上最主要的矛盾:天人矛盾v 我们用天和人来代表万事万物中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如无天,一切矛盾运动均失去产生的载体;如无人,一切矛盾运动均无法觉查;v 唯有人可以运用万物的矛盾;唯有天可以给人运用矛盾的资源!v 总之,以天与人作为宇宙万物矛盾运动的代表,才能最透彻的表现天地变迁的原貌和功用。
历代名五、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v 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v 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矛。讲天人合一,就是讲人与外物之间的矛盾交融。
六、天人合一思维模式下的两大人生行进方式v 一,惯性定律--直线行进。起点与目标点用生命走出一条无比壮丽的直线,其间所有路障一一击破,直致达成人生使命。
这是万物的惯性定律,也是一,是阳,是刚,是直,是放,是动,是言,是开,是纵。v 二、自旋定律--一心自旋。
围绕一个圆心,以一条直线生生不息的旋转,此间所有资源或问题全部一一覆盖即吸收或解决,这就是零、是阴,是柔,是圆,是收,是静、是默。八、天人合一蕴含的四个层级矛盾v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矛盾对立统一体,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从人性中的本我,到大全的世界,我们发现,在人类活动的一切起点、指向与归宿中,存在着四大层级矛盾!v 一、本我与超我矛盾,融合而得自我v 二、自我与外物矛盾,融合而得规律v 三、规律与原理矛盾,融合而成融于一心的思想体系v 四、一心体系与现实世界矛盾,融合而得一心世界 九、 矛盾转化三定律v 万物皆矛盾:不存在没有矛盾的事物。
v 矛盾皆同义:就其存在形式与意义而言,每一层级矛盾在本质上是等同的,都可以予人智慧与心灵感悟。v 融合高级矛盾,实现倍增成就:在融合了更高层级矛盾的情况下,将会因吸收与释放倍增式的能量而成比例的形成倍增式的成就。
十、引爆生命核能的原理 v 依据“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与动力源泉”,主动的、瞬间的(即最短的时间)将这些矛盾融于一体,引爆事物间的所有能量,并将之聚集于一个方向、使能量运用和目标达成实现效果最优化、成就最大化。
能够举一些天人合一的建筑例子吗
城市的建设:
伍子胥设计建造吴都阖闾城,在《吴越春秋》中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以象天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隋大兴城建造时,宇文恺不仅有斟酌地势,将太极宫置于乾位,且又以承天、朱雀等命名。汉之长安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
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这紫薇星,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
村落的建设:
村是聚落的一种形态,古人注重追求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安徽歙县棠樾村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棠樾选址,符合风水所谓“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它以富亭山为屏,面临沃野,源自黄山的丰乐河由西而东穿流而过,周围树木茂盛。棠樾族谱有诗云:“遥想棠阴清昼永“(《玉篇》“楚谓两树交阴之下曰樾”这正是这个村落名字的由来,又“此处山川之胜,原田之宽,足以立子孙百世之业”。这正是陶渊明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棠樾人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仿佛自己就是当中的一分子。这种利用自然,尊重自然注重风水的做法,正是古人天人合一建筑观的体现
宫殿的建设
在宫殿的当中,最为有名的便是故宫,故宫又称为紫禁城,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称紫微宫、紫宫。它在北斗星的东北方。“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古人认为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办理朝政与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就成了天下的中心。又因皇宫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最高级别的“禁区”,便有紫禁城的“禁”字来强调皇宫的无比尊严。太微垣南有三颗星被人视为三座门,即端门、左掖门、右掖门;与此相应,紫禁城前面设立端门、午门,东西两侧设立左、右掖门。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有金水河蜿蜒穿过,象征着天宫中的银河。皇帝及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与坤宁宫,“乾”、“坤”二字就意味着天地的意思。其东西两侧的日精门与月华门,则象征着日月争辉。东西六宫及其他诸宫殿也都分别象征着天上的十二星辰和各个星座。
紫禁城的建设,把古代建筑 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陵墓的建设:
古代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宫、天象、星宿图的情况,意在“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的效果。已发掘的河南洛阳与南阳的汉墓中都画有天象图,它们都显示着窥天通天、与天同构的目标。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1999年3月,考古人员发布一个惊世的发现:明孝陵布局呈“北斗星”图。“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
观后感作文怎么写
:①让学生思考“我”看了一部什么电影(书籍)?②电影(书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③看后有什么感想?④想好新颖的题目和重点。
⑤按思路顺序列题纲。إ 除以上的常规的写作模式和训练思路外,我重点抓了以下三方面的指导:إ 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إ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
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
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
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
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إ 二、“感”是重点,不等于离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书籍)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
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我进行指导后让学生先打草稿,然后收了部分习作,发现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
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中找了几篇写的好点儿的进行评讲、引路。
有个叫王天波的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إ 三、要联系实际而“感”إ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إ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إ 如观了《四个小伙伴》,我让学生说说丁小东等四个小伙伴他们开始错在哪里?你们也有过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很热烈,认为四个小伙伴错在认为只做一件好事就会成功。有个同学说,他自己原来就有类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认为自己就是雷锋似的好少年了。
还有个同学说,他为班级主动打扫过两次清洁,有的一次也没主动打扫,却还被评为“红花少年”。认为老师、同学们偏心。
看了《四个小伙伴》后,他和四个小伙伴一样,都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