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高一化学总结

    高一化学总结

    高一化学全部概念 总结

    金属通性 (1) 与非金属直接化合 F2、Cl2 能与所有金属反应( 包括Pt、Au ),Br2、I2、S与能除Pt、Au的其余金属反应,O2能与除Pt、Au、Ag的其余金属反应。

    (2) 与水、酸和盐溶液的反应 K、Na + H2O —— MOH + H2↑ Ca + H2O —— Ca (OH)2 + H2↑ Mg Al + H2O —— Mg(OH)2 Al(OH)3 + H2↑ Zn + H2O —— ZnO Zn(OH)2 + H2↑ Fe + H2O —— Fe3O4 + H2↑ Zn + 2H+ —— Zn2+ + H2↑ Fe + Cu2+ —— Fe2+ + Cu↓ Cu + 2Ag+ —— Cu2+ + 2Ag↓ 常温下,铝、铁遇浓硝酸和浓硫酸发生钝化。若金属与浓硝酸、浓硫酸(加热与否)发生反应,皆不产生氢气。

    非金属单质 1) 与金属反应 绝大多数非金属能与金属直接化合生成盐、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反应的难易是:强强易,弱弱难。

    典型的金属 与典型的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2Na+Cl2=2NaCl 3Fe+2O2 →Fe3O4 3Mg+N2→Mg3N2 金属活动顺序表里的金属都能与F2、Cl2反应,除Ag、Pt、Au外都能与Br2、I2反应,除Pt、Au外都能与S反应,以上均生成无氧酸盐。

    注意:2Na+S=Na2S,Hg+S=HgS较易。 (2) 与非金属反应 ① 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以极性键形成气态氢化物,水是液态)。

    反应的难易是:强易弱难,强稳定。 H2+Cl2→2HCl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大多具有还原性,其规律是:强者弱。

    ② 与O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除NO、CO外,皆为成盐氧化物。反应规律是强难弱易,卤素不与氧气直接化合,具有强还原性的非金属与氧气反应容易。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其最高氧化物中除CO2为气体外,其余皆为固体。 S+O2=2SO2 4P+5O2=2P2O5 非金属单质形成氧化物的由易到难的程度:P、S、C、Si、N、I、Br、Cl。

    40℃左右白磷燃烧,300℃左右煤(C)着火。C、Si可在空气中烧尽,N2在2000℃左右才和氧气化合。

    I2、Br2、Cl2不与氧气直接化合。 ③ 与其它非金属反应 2P+3Cl2=2PCl3 2P+5Cl2=2PCl5 Si+2F2=SiF4 C+2S→CS2 (3) 与水反应 2F2+2H2O=4HF+O2¬(置换) Cl2+H2O=HCl+HClO(Br2、I2相同)(歧化) C+H2O(g)→CO+H2 (水煤气) (4) 与碱溶液反应 X2+2NaOH(稀)=NaX+NaXO+H2O(注意:F2例外) 3X2+6NaOH(浓)=5NaX+NaXO3+3H2O(注意:F2例外) 3S+6KOH(浓)=2K2S+K2SO3+3H2O Si+2NaOH+H2O=Na2SiO3+2H2¬ P4+3NaOH+3H2O→3NaH2PO2+PH3¬ (5) 与氧化性酸反应 不太活泼的非金属C、S、P、I2等具有较强还原性,可被硝酸和浓硫酸等强氧化性酸氧化。

    C+2H2SO4(浓)→CO2¬+2SO2¬+2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S+2H2SO4(浓)→3SO2¬+2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P+5HNO3(浓)→H3PO4+5NO2¬+H2O 3P(白磷)+5HNO3(稀)+2H2O=3H3PO4+5NO¬ I2+10HNO3(浓)=2HIO3+10 NO2¬+4H2O (6) 与氧化物反应 ①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的非金属与具有氧化性的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2CuO→CO2↑+2Cu C+FeO→CO↑+Fe Si+2FeO→SiO2+2Fe H2+CuOH2→O↑+Cu Na2O+O2=Na2O2 ②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H2O→CO+H2 2C+SiO2 →2CO↑+Si 3C+SiO2→2CO↑+SiC 2F2+2H2O=4HF+O2¬ C+CO2→2CO 2SO2+O2=2SO3 2NO+O2=2NO2 (7) 与无氧化酸及无氧酸盐反应 按非金属的活动顺序发生置换反应(强代弱)。

    2NaBr+Cl2=2NaCl+Br2 Br 2+2NaI=2NaBr+I2 Cl2+Na2S=2NaCl+S¯ 2H2S+O2=2H2O+2S 2H2S+3O2→2H2O+2SO2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可以和水反应生成酸 S02+H2O=H2SO3 能与碱溶液反映 SO2+2NaOH=Na2SO3+H2O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CO2+CaO=CaCO3 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水反应生成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与酸性氧化物类似) 酸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 + 金属==盐 + 氢气 2HCl+Fe=FeCl2+H2↑ (3) 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 + 性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 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碱起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2HCl+Cu(OH)2=CuCl2+2H2O 碱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跟酸性氧化物反应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2NaOH+CO2 = Na2CO3+H2O (3)跟酸反应 碱+酸—→盐+水 Ba(OH)2+2HCl=BaCl2+2H2O (4)跟某些盐反应 碱+盐—→新碱+新盐 Ca(OH)2+Na2CO3=CaCO3↓+2NaOH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2.酸、碱、盐之间的八大反应: (1)两个置换:活泼金属 + 酸 --新盐 + 新金属 金属 + 盐溶液 ---新金属 + 新盐 必须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加以判断反应是否可行 (2)五个复分解反应(必须考虑反应发生的条件): a.酸 + 碱性氧化物 盐 + 水 。

    求高一化学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1.物质的量n(mol)=N/NA2.物质的量n(mol)=m/M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V/V(m)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二、胶体: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①丁达尔现象②聚沉③电泳④布朗运动3.胶体提纯:渗析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②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④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四、氧化还原反应1.(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2.(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3.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五、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六、铁及其化合物性质1.Fe2+及Fe3+离子的检验:①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Fe3+的检验:(黄色溶液)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②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⑥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七、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八、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九、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十、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1.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2.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3.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4.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十一、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①N2+O2放电===2N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

    高一化学的总结

    第一部分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 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 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 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 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 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 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 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 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 、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 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 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 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 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 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 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 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 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http://www.gaokao.com/200911/4aefc4262116a.shtml。

    高一化学总结 图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高一化学总结

    所有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 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 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 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 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 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 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 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 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 、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 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 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 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 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 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 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 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 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 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 、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 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 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 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 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 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 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 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 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 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 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 (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高一化学的知识总结

    一、重点聚焦 1.混合物的分离原理和分离方法。

    2.混合物分离方法的操作。 3.离子的检验及检验试剂的选择。

    4.物质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5.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6.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7.有关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数、质量、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之间转化的计算。

    8.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二、知识网络 本章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两节内容,其知识框架可整理如下: 1.实验安全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避免或减少实验事故的前提,然后在实验中要注意五防,即防止火灾、防止爆炸、防止倒吸引起爆裂、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防止暴沸。2.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1)创伤急救 用药棉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若有碎玻璃片要小心除去,用双氧水擦洗或涂红汞水,也可涂碘酒(红汞与碘酒不可同时使用),再用创可贴外敷。

    (2)烫伤和烧伤的急救 可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的KMnO4溶液轻擦伤处到皮肤变棕色,再涂烫伤药膏。(3)眼睛的化学灼伤 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如为碱灼伤,再用20%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4)浓酸和浓碱等强腐蚀性药品 使用时应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被腐蚀。

    如果酸(或碱)流在实验桌上,立即用NaHCO3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如果只有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桌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如果碱性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5)扑灭化学火灾注意事项 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钙粉、镁粉、铝粉、电石、PCl3、PCl5、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等着火。

    ②比水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等烃类、醇、醚、酮、酯类等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比水密度大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CS2着火,可用水扑灭,也可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③反应器内的燃烧,如是敞口器皿可用石棉布盖灭。

    蒸馏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气在冷凝器顶端燃着,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件堵塞冷凝管口,应先停止加热,再行扑救,以防爆炸。3.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①固体与固体混合物:若杂质或主要物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若二者均易溶,但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差别较大,可用重结晶法;还可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除去,然后再结晶得到主要物质。

    ②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若固体不溶于液体,可用过滤法;若固体溶于液体,可用结晶或蒸馏方法。 ③液体与液体混合物:若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若互溶在一边且沸点差别较大,可用蒸馏法;若互溶在一起且沸点差别不大,可选加某种化学试剂萃取后再蒸馏。

    ④气体与气体混合物:一般用洗气法,可选用液体或固体除杂试剂。(2)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分离和提纯方法 分离的物质 主要仪器 应用举例 倾 析 从液体中分离密度较大且不溶的固体 烧杯、玻璃棒 分离沙和水 过 滤 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 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 粗盐提纯 溶解和过 滤 分离两种固体,一种能溶于某溶剂,另一种则不溶 分离食盐和沙 离心分离法 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 离心试管,离心机 分离泥和水 结 晶 法 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分 液 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 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分离油和水 萃 取 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 用苯提取水溶液中的溴 蒸 馏 从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 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牛角管、温度计 从海水中制取纯水 分 馏 分离两种互溶而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 石油的分离 升 华 分离两种固体,其中只有一种可以升华 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圆底烧瓶 分离碘和沙 吸 附 除去混合物中的气态或固态杂质 干燥管或U形管 用活性炭除去黄糖中的有色杂质 色层分析法 分离溶液中的溶质 层析纸及层析试剂 分离黑色墨水中不同颜色的物质 4.离子的检验 一般来讲,阳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阴离子,阴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阳离子,并要求具有特别的明显现象。

    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及其添加顺序,以避免干扰离子的干扰。待检离子 选用试剂 反应现象 Al3+ NaOH 白色沉淀,碱过量后沉淀溶解 Fe3+ KSCN 出现血红色溶液 Ca2+ Na2CO3HCl 白色沉淀,加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l- AgNO3HNO3 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SO42- BaCl2或Ba(NO3)2HCl或HNO3 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 CO32- CaCl2或BaCl2HCl或HNO3 白色沉淀,加酸后产生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化学计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2)以。

    高一化学概念总结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符号n,单位摩尔(mol),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mol。如果该物质含有2个微观粒子群,那么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2mol。对于物质的量,它只是把计量微观粒子的单位做了一下改变,即将“个”换成“群或堆”。看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有几群或几堆微观粒子,当然群或堆的大小应该固定。现实生活中也有同样的例子,啤酒可以论“瓶”,也可以论“打”,一打就是12瓶,这里的打就类似于上面的微观粒子群或微观粒子堆。

    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使用摩尔这个单位要注意:

    ①.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中国有多少摩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②.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种类。如“1mol氢”的说法就不对,因氢是元素名称,而氢元素可以是氢原子(H)也可以是氢离子(H+)或氢分子(H2),不知所指。种类可用汉字名称或其对应的符号、化学式等表示:如1molH表示1mol氢原子, 1molH2表示1mol氢分子(或氢气),1molH+表示1mol氢离子。

    ③.多少摩尔物质指的是多少摩尔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微粒。如1mol磷酸表示1mol磷酸分子。

    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建立在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之间的计数标准,作为物质的量(即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或微粒群)的标准,阿伏加德罗常数自身是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的,即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也就是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A表示。微粒个数(N)与物质的量(n)换算关系为:

    n=N/NA

    4.摩尔质量(M):

    摩尔质量是一个由质量和物质的量导出的物理量,将质量和物质的量联系起来,不同于单一的质量和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指的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因此可得出如下计算公式:

    n=m/M

    由此式可知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摩(g/mol)。根据公式,知道任两个量,就可求出第三个量。当然对这个公式的记忆,应记清每一个概念或物理量的单位,再由单位理解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而不应死记硬背。

    ①.摩尔质量指1mol微粒的质量(g),所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或化学式式量。如1molCO2的质量等于44g,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1molCl的质量等于35.5g,Cl的摩尔质量为35.5g/mol;1molCa2+的质量等于40g,Ca2+的摩尔质量为40g/mol;1molCuSO4·5H2O的质量等于250克,CuSO4·5H2O的摩尔质量为250g/mol。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g/mol,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②.1mol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5.物质的计量数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之比等于微粒的物质的量之比。

    2 H2 + O2=2 H2O

    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 : 1 :2

    微粒数之比: 2 : 1 :2

    物质的量之比 2 : 1 :2

    高一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高一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1.继续关注生活中的化学,保持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而在社会热点问题能源、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上,化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概念原理的建立,物质性质的研究,实验都是重要的研究手段。我们应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学习具体操作步骤,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通过vcm仿真实验做实验不仅可以为基础知识的建立形成良好的基础,还能够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观察、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

    3.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勤加练习。 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知识建立的思路,逐渐体会高中化学知识的特点和学习方法。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初中我们已经有了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认识,高二也要多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在脑子里逐渐建立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4.高一化学的学习中,应多做自我归纳和总结,自己动手思考出来的知识记忆将是最深刻的。

    高一化学第一章总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系统

    2.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或者说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值等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值。

    (2)反应的基本形式

    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可以概括成如下形式:

    (3)变价规律

    如果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不同价态的同一种元素之间,一般说来反应物中高价态变成产物中的较高价态,反应物中的低价态变成产物中的较低价态,即高者仍高,低者仍低,不会出现价态的交叉,因为这样会消耗更多能量。

    (4)影响氧化(还原)性的因素

    氧化性(或还原性)受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浓度、反应温度、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催化剂等因素影响。一般地,浓度大、温度高等都有可能使氧化性(或还原性)增强。溶液的酸碱性对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也存在影响。

    二、离子反应

    1.概念系统

    (2)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其实质是通过反应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数目发生明显的减少。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或发生电子转移等都可以使溶液中的离子数目发生明显减少。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还能表示所有的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2.基本规律

    (1)溶液的导电性受溶液、导电微粒、电极、电压、电极距离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单位体积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溶液的导电性也就强。但要注意H+和OH-有着与其它离子不同的导电机制。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分是看它们在受热或水分子作用下能否电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是以能否完全电离为标准来区分的,与溶液的导电性以及物质的溶解性无必然联系。

    (3)NH3、CO2、S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因为导电的原因是这些物质与水作用生成的新物质电离所致。

    (4)强酸、强碱、一些盐类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如单质、氧化物、难溶物质、挥发性物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应该写成分子形式。微溶物视情况而定。

    (5)固态条件下的离子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