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姓氏研究报告范文
姓氏调查报告作文400字
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虽然人人都知道,但“吸烟”仍然成为当今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
从年迈的爷爷、奶奶到几岁的小孩都有这种不良嗜好。难道香烟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难道禁烟就这么困难吗?……记得,我小时候就看过爷爷吸烟的模样,他老人家口里常叼着一根香烟,烟瘾来了就用火柴点着,然后大口大口地吸,烟雾从他嘴里慢慢地吐出来,可又从两个鼻孔里吸了回去,就这样进进出出,吞云吐雾似的,我看了十分好笑,到最后,浓浓的烟雾从他嘴里喷薄而出,空气里立刻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辣味。
爷爷边吸边还咳嗽着,刚吸完一根又接着点燃另一根,害得站在旁边的我被烟雾熏得不停流泪着。那一刻,我忍无可忍、情不自禁地大叫着:“爷爷别吸了、爷爷别吸了”。
爷爷却乐呵呵地笑着,嘴里不经意地露出了黄斑斑的牙齿,据说,爷爷吸烟已经有几十年了。后来,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爷爷终于患肺癌去世了,家里的亲人都十分悲痛,他们知道是香烟害了爷爷,如果爷爷早点把吸烟的陋习戒掉,说不定至今还健健康康地活着呢。
也许是香烟害人不浅的原因吧,爸爸从此永不抽烟,难怪连爷爷留下的烟灰盅也不知何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据有关权威报告说,如果一个人每天吸10至20根香烟,其患肺癌、喉癌、口腔癌、鼻咽癌至死的机率比不吸烟者高14倍之多。
吸烟不仅对自己有害,而且对身边的人同样有害,因为烟雾里含有大量的“尼古丁”等十多种有害物质,一旦吸入肺里其危害不亚于吸烟的人。为了使人们意识到吸烟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危害,各国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宣传“吸烟有害健康”,我国就有禁止香烟广告的规定,联合国也特别制定了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目的是创造一个清新、环保、绿色的“地球村”,让全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健康、更美好。我想:我是一位少先队员,我有义务、有责任向人们宣传戒烟的重要性,让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朋友、同学都远离香烟和拒绝吸烟,让我们的广州也早日成为一个“无烟城”。
麻烦帮我写一篇关于姓氏的调查报告
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
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
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
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
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
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
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
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
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
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
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
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
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2、以国名为姓氏。
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
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
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
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名为氏。
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5、以居住地为姓氏。
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
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
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
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
姓氏研究报告怎么写
一、问题
我眼睛不好,早早地戴上了眼镜,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不便。
那一天是家长会,妈妈开完家长会回来后跟我说了老师对我的评语,也说了我们班有46人,其中15人是近视或假性近视的患者。于是,我便对为什么小学生有如此多的近视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案
1)、上网流览,看报纸,看电视。
2)、到医院去查一查近视的原因。
三、调查结果
1)、读书习惯不好,看书较近,趴着看书,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引起的近视。
2)、学生负担重,没得到足够的睡眠时间引起近视。
3)、用电脑和看电视过度引起的近视。
4)、父母遗传下来的近视。
通过这些对近视的研究,我们了解了现在学生的近视率。据统计,全国小学生近视率为40%。
同学们,这四项近视的原因你有吗?如果不确定,就要到医院查一查,如果是假性近视,还可以治疗。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注意卫生、合理地用眼,别让你脆弱的眼睛不堪重负。
请保护你的眼睛,它是你心灵的窗户。 还可以 一、 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人近千万,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近视,与年龄有关系吗?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并调查询问同学,了解近视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近视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近视的主要原因:
1 看电视距离太近;
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
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 长时间的坐在电脑、电视前;
8 不合理饮食;
9 在车厢里看书
10 遗传因素
11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2)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
1看书时作姿要端正,读书或写字时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也不要躺下看书。(三)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3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4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好好
邹姓氏的研究报告
邹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三。
إ 寻根溯源 邹姓来源有六:1、出自微子的后裔。据《史记·殷本记》及《元和姓纂》所载,出自子姓,微子为宋国的开国君主,传至宋 公时,其孙考父,食采于邹邑(今山东邹县东南),其后子孙以封邑为氏。
2、为蚩尤之后。据《拾遗》所载,蚩尤失败被杀后,其子民被迁于邹屠,其后子孙以地邹屠为氏,后又分出邹姓、屠姓。
3、出自曹姓。据《说文解字》及《姓氏考略》所载,颛顼帝后裔挟(曹姓)建立邾娄国,后被鲁穆公改邾娄国为邹国(今山东邹县),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4、出自姒姓,为勾践之后。据《史记·东越传》所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皆为越王勾践之后,姓驺,据有关学者考证,驺亦作邹。
5、出自姚姓。舜之后分封有邹国(今山东邹平),子孙以国为氏。
6、出自其他民族。今满、回、土家、苗等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微子。乃商王纣的庶兄,本应承继帝位。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灭纣,封子于宋地立国,定都商丘,以供奉商汤的宗祀。微子薨后,其弟衍继位,是为微仲,又传至其曾孙 公, 公有孙名考父,历仕宋国戴公、武公、宣公三朝,食采于邹邑,其五世孙叔梁纥时,以邑名邹为氏,是为邹姓,他们尊微子为邹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由上可知,邹姓的发祥地应以今山东邹县为主源。邹为楚灭后,邹姓开始向河北一带迁衍,后逐渐称盛于范阳一带。
古时的范阳,即今北京昌平、房山及河北涿州一带。西汉以后,邹姓的一支自河北范阳迁居河南邹坊,成一大聚落。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烽火连天,称盛于古时范阳一带的邹姓,首当其冲身受其害,他们也同北方其他士族一起,避祸南迁于江、浙一带,后又散居于闽粤一带。唐代是邹姓南徙最频繁的时期。
唐初,有府兵队正邹牛客,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定居。唐德宗贞元末年,邹垣自安徽当涂迁江西南昌新吴驾山,其后不久,为避黄巢之乱,邹垣又举家迁闽,其后子孙繁衍,分居邵武等县。
唐末,有光州固始人邹磐、邹勇夫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其中邹勇夫曾镇守归化镇(在今福建泰宁县),其子邹相遂家于当地。南宋时,邹应龙自泰宁迁居长汀上堡乡,其子殿八郎,移居清溪(今福建安溪)社蕉坑。
殿八郎生五子,散居闽粤各处,次子邹德宏,迁至广东长乐(今五华)象岭开基,子孙居华阳、玉磨两乡,并有迁居广东之梅州、揭阳、广西之平乐者。宋代以后,今福建之泰宁,邹姓更是族大人众,是当地名望地位较高的家族。
此际,邹姓在南方各地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已广泛分布于今江西、江苏、福建、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明初洪武年间,邹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地。
明清之际,邹姓已广播于江南广大地区,并有闽粤之邹姓渡海赴台,进而飘洋过海,远播海外者。如今,邹姓在全国各地分布甚广,尤以四川、江西、山东、湖北、浙江、福建等省多此姓,六省邹姓约占全国汉族邹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八。
郡望堂号 邹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主要郡望有: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二二六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市西南)。 堂号:“回春”、“范阳”、“古经”、“碣石”、“讽谏”、“敦睦”、“显忠”、“中和”、“敦本”、“元恺”等。
宗族特征 1、邹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2、邹姓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姓氏。
近现代,书生爱国为邹姓之主体,如邹容、邹韬奋等。3、邹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
据清宣统二年(一九一零年)邹世浩所修《邹氏家谱》所载,江西省九江市邹姓一支字行派语为:“涵悟鹤寿,师信德茂,丰靖锦朗。” 名人精粹 邹衍:战国时齐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阴阳家。
他学究天人,雄于辩口,号“谈天衍”。创五行始终说。
“深观阴阳消息”,借以论述天道、世运的转移。邹忌:战国时齐国大臣、政治家。
任相期间,讽谏齐王进贤纳谏,整饬军容政纪,厉行法治。一年后受封下邳,号曰成侯。
后人以其懿行“讽谏”为堂号。邹阳:齐人,西汉辩士,以文辩知名,写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
邹补之:北宋学者,著述颇丰,有《春秋语孟注》、《兵书解》、《宋朝识略》等。邹讽:江西吉水人,南宋爱国大臣,曾任江西招谕副使,后因功进兵部侍郎,文天祥被执,他自杀。
邹浩:常州晋陵(今属江苏)人,宋代大臣、诗人,自号道乡居士。曾两起两落,历吏部、兵部侍郎、宝文阁大学士等职。
有《道乡集》诗集。邹应龙:陕西长安(今西安)人,明嘉靖进士,官至御史。
曾上书指斥严嵩,使严嵩父子倒台。后得罪东厂太监,被弹劾罢职。
邹守益:江西安福人,明朝理学家。师从王守仁,曾中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后辞官还乡讲学,听者尊其为东郭先生。
有《东郭集》。邹元标:江西吉水人,明代左都御史。
一生仕途波折,开罪张居正,谪戍都均卫六年,开罪魏忠贤,被迫辞官还乡。曾家居讲学三十年,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子,是东林党首领之一,有《愿学家》。
邹亮:明代学者,工诗文,为景泰十才子之一。喜藏书,。
我想要姓氏的研究调查报告
闫 氏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班级里,只有我姓闫,我便不由自主的想,闫氏的人聚集在哪里呢?他们中有什么名人呢?于是,我想做一个调查,正好,老师也布置了这个作业。
二、调查方法 1、调查闫氏的来源。 2、闫氏人口的现今数量。
3、闫氏中的名人。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电脑 闫姓的来源 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姓闫,称闫氏。
电脑 历史上的闫姓名人 闫锡山、阎立德、阎立本、阎尔梅…… 电脑 闫姓人口的数量 据统计,目前闫姓人口数量已经至少有200万人。 电脑 闫姓现今分布 据网上调查结果,现在闫姓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江苏等地。
四、结论 一、关于闫氏的来源,有这种说法。 1、据《姓谱》载,分闫、阎二姓。
又据《五音集韵》载,闫“同阎义,俗用”。因闫、阎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黄帝族的后代,龙的传人,故闫姓和阎姓人家的堂号都是太原,古代他们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说闫姓望族居天水)。
由于阎姓被“俗用”成闫,就产生了阎、闫二姓,所以在《百家姓》里,两姓并存。 相传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闫,称闫氏。
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姓闫,称闫氏。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候,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闫,晋朝灭亡以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闫。
二、闫氏人口现今的数量。 据2007年的统计,排在人口第一位的为李姓,其次是王姓,第二十几位才是闫姓。
三、闫氏中的名人: 姓闫的人中有许多的名人,有 阎立德:唐代画家、工程家,雍州万年人,与其父皆擅工艺、绘画,驰名隋唐间。 阎立本:阎立德之弟。
当时最著名的画家,善画人物,尤精写真,善刻画性格神情,兼能书法。所画太宗像及《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外国图》等、为当时称誉。
存世《历代帝王》、《萧翼赚兰亭》、《步辇》、《职贡》等图。汉有阎未央。
阎次平:宋代画家,善画山水、人物,尤工画牛,颇为生动。评者谓其"仿佛李唐,而迹不逮意"。
存世作品有《牧牛图》等。 阎尔梅:字用卿,号古古,沛县人。
崇祯庚午举人。李自成陷北京,尔梅上书请兵北伐,并尽散家财,结死士,为前驱。
自成党武愫至沛,屡使招尔梅,以碎牒大骂下狱,愫败,乃免。赴史可法之聘,参军事,首劝渡河复山东,不听。
时高杰为许定国所杀,河南大乱,尔梅又说可法西行镇抚之。杰部将约束待命,可法为设提督统其众,而自退保扬州。
尔梅力阻之,请开幕府徐州,号召河南北义勇,得以一成一旅规画中原。又请空名告身数百纸,乘时布发,视忠义为鼓励,俾逋寇叛帅不得以逾时涣散,少有睥睨。
策皆不行,遂贻以书而去。及可法殉节,尔梅走淮安,就刘泽清、田仰,画战守策,复不听。
师入淮,尔梅率河北壮士伏城外,众惧阻,羽士陶万明特庇之。巡抚赵福星以书招,尔梅痛哭谢之。
乃散其众,遁海上,祝发,称蹈东和尚。复走山东,联络四方魁杰,谋再举。
又至河南,至京师,以山东事发被捕,下济南狱,脱走还沛。名捕急,弟尔羹、侄御九皆就逮,妻、妾同自缢。
尔梅乃讬死夜遁,变名翁深,字藏若,历游楚、蜀、秦、晋九省。过关中,与王弘撰等往还。
北至榆林,从宁夏入兰州。凡十年,狱解,始还。
未几,为仇家所攀,复出亡,龚鼎孳救之,得免。北谒思陵,又东出榆关。
还京,会顾炎武,复游塞外。至太原,访傅山,结岁寒之盟。
尔梅久奔走,历艰险,不少阻。后见大势已去,知不可为,乃还沛。
寄於酒,醉则骂座。常慨然曰:“吾先世未有仕者,国亡,破家为报仇,天下震动。
事虽终不成,疾风劲草,布衣之雄足矣!”遂高歌起舞。泣数行下。
居数岁卒。年七十有七。
尔梅博学善诗,有白耷山人集。
姓氏研究报告怎么写
一、问题 我眼睛不好,早早地戴上了眼镜,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不便。
那一天是家长会,妈妈开完家长会回来后跟我说了老师对我的评语,也说了我们班有46人,其中15人是近视或假性近视的患者。于是,我便对为什么小学生有如此多的近视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案 1)、上网流览,看报纸,看电视。 2)、到医院去查一查近视的原因。
三、调查结果 1)、读书习惯不好,看书较近,趴着看书,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引起的近视。 2)、学生负担重,没得到足够的睡眠时间引起近视。
3)、用电脑和看电视过度引起的近视。 4)、父母遗传下来的近视。
通过这些对近视的研究,我们了解了现在学生的近视率。据统计,全国小学生近视率为40%。
同学们,这四项近视的原因你有吗?如果不确定,就要到医院查一查,如果是假性近视,还可以治疗。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注意卫生、合理地用眼,别让你脆弱的眼睛不堪重负。
请保护你的眼睛,它是你心灵的窗户。 还可以 一、 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人近千万,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近视,与年龄有关系吗?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并调查询问同学,了解近视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近视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近视的主要原因: 1 看电视距离太近; 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 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 长时间的坐在电脑、电视前; 8 不合理饮食; 9 在车厢里看书 10 遗传因素 11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2)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 1看书时作姿要端正,读书或写字时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也不要躺下看书。(三)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3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4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
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好好。
我想要姓氏的研究调查报告
闫 氏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班级里,只有我姓闫,我便不由自主的想,闫氏的人聚集在哪里呢?他们中有什么名人呢?于是,我想做一个调查,正好,老师也布置了这个作业。
二、调查方法
1、调查闫氏的来源。
2、闫氏人口的现今数量。
3、闫氏中的名人。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电脑
闫姓的来源
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姓闫,称闫氏。
电脑
历史上的闫姓名人
闫锡山、阎立德、阎立本、阎尔梅……
电脑
闫姓人口的数量
据统计,目前闫姓人口数量已经至少有200万人。
电脑
闫姓现今分布
据网上调查结果,现在闫姓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江苏等地。
四、结论
一、关于闫氏的来源,有这种说法。
1、据《姓谱》载,分闫、阎二姓。又据《五音集韵》载,闫“同阎义,俗用”。因闫、阎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黄帝族的后代,龙的传人,故闫姓和阎姓人家的堂号都是太原,古代他们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说闫姓望族居天水)。由于阎姓被“俗用”成闫,就产生了阎、闫二姓,所以在《百家姓》里,两姓并存。
相传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闫,称闫氏。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姓闫,称闫氏。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候,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闫,晋朝灭亡以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闫。
二、闫氏人口现今的数量。
据2007年的统计,排在人口第一位的为李姓,其次是王姓,第二十几位才是闫姓。
三、闫氏中的名人:
姓闫的人中有许多的名人,有
阎立德:唐代画家、工程家,雍州万年人,与其父皆擅工艺、绘画,驰名隋唐间。
阎立本:阎立德之弟。当时最著名的画家,善画人物,尤精写真,善刻画性格神情,兼能书法。所画太宗像及《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外国图》等、为当时称誉。存世《历代帝王》、《萧翼赚兰亭》、《步辇》、《职贡》等图。汉有阎未央。
阎次平:宋代画家,善画山水、人物,尤工画牛,颇为生动。评者谓其"仿佛李唐,而迹不逮意"。存世作品有《牧牛图》等。
阎尔梅:字用卿,号古古,沛县人。崇祯庚午举人。李自成陷北京,尔梅上书请兵北伐,并尽散家财,结死士,为前驱。自成党武愫至沛,屡使招尔梅,以碎牒大骂下狱,愫败,乃免。赴史可法之聘,参军事,首劝渡河复山东,不听。时高杰为许定国所杀,河南大乱,尔梅又说可法西行镇抚之。杰部将约束待命,可法为设提督统其众,而自退保扬州。尔梅力阻之,请开幕府徐州,号召河南北义勇,得以一成一旅规画中原。又请空名告身数百纸,乘时布发,视忠义为鼓励,俾逋寇叛帅不得以逾时涣散,少有睥睨。策皆不行,遂贻以书而去。及可法殉节,尔梅走淮安,就刘泽清、田仰,画战守策,复不听。师入淮,尔梅率河北壮士伏城外,众惧阻,羽士陶万明特庇之。巡抚赵福星以书招,尔梅痛哭谢之。乃散其众,遁海上,祝发,称蹈东和尚。复走山东,联络四方魁杰,谋再举。又至河南,至京师,以山东事发被捕,下济南狱,脱走还沛。名捕急,弟尔羹、侄御九皆就逮,妻、妾同自缢。尔梅乃讬死夜遁,变名翁深,字藏若,历游楚、蜀、秦、晋九省。过关中,与王弘撰等往还。北至榆林,从宁夏入兰州。凡十年,狱解,始还。未几,为仇家所攀,复出亡,龚鼎孳救之,得免。北谒思陵,又东出榆关。还京,会顾炎武,复游塞外。至太原,访傅山,结岁寒之盟。尔梅久奔走,历艰险,不少阻。后见大势已去,知不可为,乃还沛。寄於酒,醉则骂座。常慨然曰:“吾先世未有仕者,国亡,破家为报仇,天下震动。事虽终不成,疾风劲草,布衣之雄足矣!”遂高歌起舞。泣数行下。居数岁卒。年七十有七。尔梅博学善诗,有白耷山人集。
写一份有中国姓氏的调查报告
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
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
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
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
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
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
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
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
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
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
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
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
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2、以国名为姓氏。
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
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
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
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名为氏。
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5、以居住地为姓氏。
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
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
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
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