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观赏百草园策划书范文

    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内容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只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

    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

    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本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弄懂语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语意重点。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为说到原因时是用表示猜测语气的“也许”。 三、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

    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本题是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练习。要引导学生在体会这段话准确使用动词的基础上,学着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一个游戏。

    可以用题目中提出的那些游戏,也可以自行选择游戏。内容分析 1.文章一开头介绍了什么情况?本文采用哪种方法开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文章一开始就扣住题意,介绍了百草园的位置、来历以及现在的归属。

    本文采用不同于成人看法的语式,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中心。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是第一部分的点题之笔,以下七段,便可见到。

    2、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 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3.百草园的景物有些是详写的,为什么要详写? 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的详略是与中心意思紧密相关。

    例如“泥墙根一带”是详写,目的是以“点”映“面”,既然这里都有“无限趣味”,可见百草园里好玩的地方很多,突出“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 4.在描写百草园景色时,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者把百草园写得有声有色、亲切感人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用了“拟人”·“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

    作者对百草园作过细致的观察,熟悉并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在描写中又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童年的乐园的热爱之情。 5.“长的草里是不去的,……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这两段文字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加红的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这两段文字是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也给了“我”一些教益,使其如下文所说的“觉得做人之险”,“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即产生了惩恶的念头。 加红的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了过渡作用,用“长的草”承着百草园,由“是不去的”引出下文有关美女蛇的故事。

    6.“一切景语皆情语。”认真研读课文前八自然段,体会作者笔下百草园里有哪些乐趣。

    (1)看“乐”,饱人眼福。 百草园景色丰富、美丽诱人、“有无限乐趣”。

    ①色美:“碧绿”耀人眼,“紫红”撩人心。 。

    周末出游的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你好!这份范文你可以参考下: 兴隆山旅游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1.开展原因: 春暖花开,正是一年一度出游的好时机。

    校园里,集体春游、自费旅游已成了大学生们多彩生活的一部分,同学们也可以通过旅游了解不同地区的风景和气候。 2.基本情况: 兴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兰州市东南45里的榆中县境内,是国家“AAAA”旅游胜地。

    它海拔高,气温寒冷湿润。山里雨量充沛,植被丰富,深林茂密,峰峦叠翠。

    其主要景点如下: 天然雪场:位于兴隆山山脚,由于气温低,一进入冬天就会结冰,形成天然的雪场。可供同学们免费玩耍。

    云龙桥:云龙桥是兴隆山古建筑之一,也是兴隆山的标志之一,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一座画廊式木拱桥,桥身为木体拱形,精巧玲珑,似彩虹跨越山涧。

    桥身长155米,宽3米,桥上设廊7间,桥的两头各有一阁。桥头篆刻着一副醒目的对联:“云比泰山多,霖雨苍生仙人悦;龙入沧海外,扑峦翠霭灵气来”。

    太佛殿:大佛殿中间有大殿三间,两旁各有配殿两间。斗拱重檐,雕梁画栋,均以蓝、绿、红三色相间彩绘,庄严肃目。

    殿前三株云杉挺拔高大,院内有蒙古包五顶。 刘一明与自在窝:在兴隆山西峰雷祖殿南侧的山湾中,有上,中,下三台组合而成共计106.73平方米的建筑群,系刘一明“修真”处,称“自在窝”。

    自在窝前系舍身崖。舍身崖原称炼真崖,其险处通往自在窝的羊肠小道,宽不盈尺,下为百米山崖,行其路稍有疏忽,便可“一失足成千古恨”。

    3.执行对象: 07级广告2班的全体同学 4.社会影响: 促进榆中县兴隆山的旅游收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兰州旅游业的发展。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大学,一个充满青春与活力的激情世界,旅游既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又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学生踏青春游的好季节。

    通过踏青春游活动,让学生亲密接触大自然,欣赏春天美景,拓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感受兴隆山的美丽景色。同时通过爬山活动,进一步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集体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集体的团结协作,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让彼此的感情得以升华。

    三、资源需求 1.人力资源 参加对象:07级广告(2)班全体学生(身体不适者可以不参加) 组织领导:班级建立的春游活动领导小组 成员:全体同学及老师 2.物力资源 活动场所: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西峰 四、活动开展 1.时间:于2009年3月14号上午08:30启程;于2009年3月14号下午18:30返程 2.地点: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西峰 3.活动单位:07级广告2班全体同学,诚请各科老师。 4.管理方面:以班委会为核心,并由班干,团干所组成的领导小组进行统一管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每小组10人左右,便于领导管理。

    5.饮食及其他方面:由于本次活动的人数比较多,食物和自身用品皆由同学们自带。如:带合适的干粮,如面包,饼干等,带1—2瓶饮料,带小零食1—3种,不宜太多;有相机的同学,可以自带相机,不过要注意保管好;每人自带一个塑料袋,以便装垃圾,同时自备一块塑料布或者一长报纸,以便休息;身穿舒适的运动鞋,以便爬山。

    还要准备游戏时的用品。每个同学要记得带上学生证。

    6.活动流程: (1)预定的时间(08:30)提前十五分钟在校门口集合,由班长清点好人数,然后再乘车到达兴隆山脚下。 (2)预计09:30能够到达兴隆山脚,由班长收好学生证,统一购买门票。

    (3)在爬山之前观赏云龙桥。云龙桥是兴隆山的古建筑之一,也是兴隆山的标志之一。

    同学们可以在此欣赏兴隆山的古建筑,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成就。在桥上,可以拍纪念照片,但是不能破坏周围的环境 (4)爬山途中观赏太佛殿。

    在太佛殿内,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参观的地方。参观完毕,继续向山顶前进。

    (5)真正的进入了兴隆山后,各小组可以欣赏风景的同时举行爬山比赛。为调动大家爬山的积极性,可为最先爬到山顶的优胜者及小组颁发小礼品。

    在爬山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每个小组的人都要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不能私自行动,也不要随意到处乱跑,有特殊情况的需征求班长和小组长的同意。在险峻的地方,大家要互相帮助。

    (6)到达山顶,预计1:00左右,全班休息、吃午饭、玩游戏。各小组清查人数,确保每个同学都安全到达。

    午餐后产生的垃圾一定要自己收好,不能随处乱扔。游戏由文体委员组织大家进行,班长为最先到达山顶的人或小组发送小礼品,同学们也可以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比如扑克之类的,但是严禁赌博。

    (7)3:00开始下山,下山途经刘一明自在窝,同学们可以自己参观 (8)5:00所有同学到达山脚。兴隆山脚下有一块天然的滑雪场,喜欢和爱好滑雪的同学,可以去体验一下。

    不喜欢的同学可以再去看看兴隆山附近的一些景点。 (9)6:00所有同学在山脚集合,乘车返校。

    五、经费预算 经过初步预算活动费用(车票+门票)为950元。每个同学收取25元作为门票和车票费用。

    门票:15元*40人=600元 车票:学校到榆中县往返,2*2.5元*40人=200元;从榆中县到兴隆山,15元一辆车*5辆*2=150元 注:另外从班费里拿出100。

    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学到了什么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是儿童的乐园。

    三味书屋的单调陈设、枯燥生活、失败教育;和百草图中情景构成的鲜明对比。三味书屋的陈设单调、沉闷。

    三味书屋给作者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黑油的竹门”,多么沉重、压抑的颜色,它与百草园中的“碧绿”“紫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屋里的陈设就更单调了,只有匾和画儿,不象百草园中的生机勃勃。

    鲁迅先生对这里极为熟悉。寥寥几笔,三味书屋的环境、陈设,使读者有如目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设计简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了鲁迅的生命哲学,是其对精神苦难的温暖慰藉。

    生命哲学最好的邂逅方式是无言之中的打动,对于处在内心成长起步阶段的学生,作品言说的深层命题是无法读解的,但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品味鲁迅“心灵怀乡”的情结,即对儿童拥有健康童年的期盼。语言是思想的外显,以品读简练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抓手”,提升学生语言的感悟力、表现力是教学的重点;创设情景,了解叙事结构,感悟作者的赤子情怀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学习 童年是生命之树的花蕾,等待绽放的过程就是品味成熟的过程。走进百草园,走进的是缤纷的童年世界;走进三味书屋,聆听的是感受丰富的读书人生。

    二、 品味语言,享受乐趣 1. 自由朗读课文第2段,初步感受百草园的乐趣。 2. 走进百草园,你可以参加哪些游戏活动?你最感兴趣的活动是哪一项? 提示:观赏碧绿的菜畦、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爬爬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尝尝紫红的丧葚,听听鸣蝉的长吟、油岭的低唱、蟋蟀的弹琴,按按班蝥的脊梁,挖挖何首乌的根,摘摘覆盆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文章描叙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 3. 齐读文章第17段,初步品味读书生活的乐趣。

    4. 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你还可以“偷偷”地享受哪些游戏活动? 提示: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5. 借助文章搭建的回忆之桥,穿越时空隧道,师生分享彼此的童年之乐。

    6. 小组讨论:是不是所有的乐趣都可以像作者一样这么痛快地与人享?作者是如何将童年的乐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 提示:(1)品味形容词:碧绿、光滑、高大、肥胖、轻捷、紫红、臃肿,品味动词:伏、吟、唱、弹、按、喷等,说明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是有声、有色、有味、有形的乐园,它在少年“我”心里就像一个彩色的万花筒,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能欣赏到不同的缤纷之景,在中年“我”的心里就像一个遥远的清梦,梦醒了之后,依旧留着青草的芳香;品味“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说明百草园中的佳趣比比皆是,只要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就不会丧失享用烂漫之乐的契机。 (2)至于那读书生活中“偷来”的片刻之乐,虽然要背负“顽皮”的“罪名”,偶尔会有戒尺罚跪的风险,但却一样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将捉了苍蝇喂蚂蚁看作“最好的工作,” 可见这群读书郎的童趣之真,也隐隐的表现出私塾学规的清谨。

    7.小组讨论:百草园里和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里的快乐是一种怎样的快乐,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提示:在百草园里体悟的是充分张扬童年生活本质意义的快乐,即便在常人眼中看来极为幼稚和极为简单的游戏,在儿童的世界里依旧被赋予了难能可贵的精神意义:因为它们是没有任何束缚、彻底自由的实体存在 ——快乐有时很简单,它让游戏只是游戏就可以了。而在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里品尝的片刻之乐,是开始读书的少年郎刻板机械的生活中一抹自己争取到的“阳光”,偷偷呼吸到的自在、宁静的快乐成为一种细腻而充沛的享乐。

    乐趣,无论是长久的还是短暂的,都会在记忆中留下痕迹,就像那古老的留声机,流泻的虽声质苍老,却依旧持重清晰。 三、 生临其景,体验情趣 1. 复述长妈妈讲的关于美女蛇的故事。

    2. 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特点?它给了“我”怎样的一个教训?你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又有什么样的感觉? 提示:这是个惊悚的故事让“我”感觉“做人之险”,也让阅读者对长草中的赤练蛇产生恐惧。长妈妈不一定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但她的故事却能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百草园除了是快乐之园外,还是个神秘之园。

    它让我们和“我”一起在故事中经历惊悚之旅的同时,还享受新奇、刺激的情趣之美。 3. 冬天是相对宁静的季节,作者也由衷地感叹: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但冬天自有法宝,它可以化无味为有趣。它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孩子们可以参加哪些富有情趣的活动呢? 提示:拍雪人,塑罗汉,捕鸟。

    4. 抓住关键的动词,简述雪地捕鸟的方法。你觉得哪一个步骤最为关键,简单说说理由。

    提示:扫,支,撒,采,牵,拉等等。后一个教学要求,学生可以在不架空课文描述的基础上自圆其说。

    5. 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捕鸟的记忆洋溢着哪些淡淡却亘古的情感? 提示:洋溢着与长妈妈、润土父亲无隔阂的长幼之情,与润土这个农村娃无猜的朋友之情。 四、 综合活动,思考理趣 1. 朗读体验。

    齐读第9段,体会恋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 提示:告别童年,挥别令人快乐的百草园,是成长途中必经的苦楚,也是漫步人生路必须付出的代价。

    2. 默读第10-24段,涵泳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3. 创设情景。

    思考:用第一人称讲述“我”与先生第一次见面时得的情状;你觉得遭遇了这样的先生,会学有所获吗? 提示:讲述中应强调“我”眼中的先生形象。第二问应结合先生的性格、下文的铺叙来作答。

    4. 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探究学习三个读书生活片段之中蕴含的理趣。 提示:采用对话的方式品读提问“怪哉”一虫的事:“我”长于理性思索的精神品质在三味书屋求学的最初阶段就已经有所彰显。

    我的乐园——百草园作文600字

    说起我家的顶楼,真是我“百草园”呀!。

    春天,花朵盛开,鲜艳夺目,花香迷人,令人陶醉。不仅有花中之王——牡丹,还有桃花和各色的月季花,真是绚丽多彩。

    夏天,观赏着满池婷婷玉立的莲花,望着洁白的栀子花,娇小可爱的蔷薇,玲珑的茉莉和娇艳的玫瑰,真是赏心悦目。在桃树旁边摘吃桃子,那滋味可就更别提了,害得我常常顶着烈日流连在楼顶不肯下来。

    秋天,葡萄成熟了,一串串的,好诱人??U?乱淮??乓豢旁谧炖铮?蛑碧鸬叫睦锶チ恕=ソサ兀?ヂケ涑闪私鹕?暮Q螅?饕痘屏耍?黄???湎吕矗?拖裣膳?龌ㄒ谎?N页3W分鸱晌璧幕坪??鄣寐?反蠛埂?/p>;作文

    冬天,顶楼不乏花香四溢。你看腊梅花独自在顶楼傲然挺立,花朵小小的,颜色呈淡黄,花瓣像几个簇拥着的小姐妹,可爱极了。这时,尽管寒风凛冽,可看见梅花怒放的样子,你绝不会感到冷。

    我家的顶楼一年四季都很美丽,我喜爱我家的顶楼。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欣赏

    雪地捕鸟一段,鲁迅把捕鸟整个过程的动作写得非常详细而逼真。虽然他写这篇文章时已经45岁,事隔三四十年,他还能用那些活的动词把每一个步骤写出来,让我们好像看见闰土的父亲,正在把着手教给鲁迅捕鸟的各种动作。并且连捕鸟的时机和闰土父亲讲给他的简单要领,他都记得那么清楚。从这里我们体会到鲁迅是多么喜爱这里的生活。

    观赏自然景物,听神奇的故事,学捕鸟这种孩子们喜欢的小本领,这些都是使鲁迅把百草园看成是乐园的原因。在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也同样吸引着学生和小读者们,因为这些生活内容确实符合儿童心理要求的。

    鲁迅就是这样用“形象”把他对百草园的爱摆在读者面前的

    《从百草园到书屋》百草园为什么会成为“我”的乐园

    有许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或者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