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家长培训范文
弱智儿童的家长适合看怎样的书呢
?永远记住:对弱智儿童的训练,是要使他们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而不是把他们变成正常儿童,否则你会觉得失望、受挫。对孩子始终抱有期望,任何时候也不能说“放弃”。要有耐心,但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免得为训练达不到的目标白白浪费时间。
不管这个儿童起点多么低,都应该尊重他现有的水平,从现有的水平教起。教学的内容首先是生活上,适应生活环境上所必须的,而不是从知识系统上看是必须的。学习的步子应适合他的水平,开始时步子要小,使他在成功的基础上前进,这样他老有一个成功的愉快感,这种愉快的情绪有利于他再学习。
记住要多给表扬,而且要马上就给。表扬的内容、方式和程度要随他的行为而有变化,不要永远只用一种。表扬可以是物质的,比如一块糖、一包果丹皮等孩子最喜欢的,否则就失去表扬的意义了。
每次只训练一个行为项目,会了再训练下一项。在训练这个行为项目时,必须要在他非常注意、非常有积极学习的心境时才进行,不要勉强,否则得不到效果。从学习一个行为项目转换到学习另一个行为项目时,要慢,而且要有过渡,不要使他感到突然。每次训练的时间不要过长,这样才能维持兴趣,集中注意。每天训练最好定时,使他慢慢形成习惯,训练的环境必须安静,不须要的人和物应尽量开避开。在训练开始前要立下几个行为准则,比如:不许“大声嚷嚷”、“不许打人”等,如他犯了规,要马上纠正,所有人的态度要一致,这样可以减少再犯。对不良行为要纠正,但有的要选择实际,比如在训练时,他大声叫喊,这就需要立即制止,但如果他咬手指甲,就可以等训练结束时再纠正。要纠正行为应有先后,先选容易纠正的行为做起。必须记录好训练日记,以观察他的进步。训练员和家长的训练要求一致,否则孩子会无所适应。
我们是通过重复来学习知识的,对弱智儿童更是如此。而且他们需要重复的次数可以是正常儿童的几倍或几十倍,才能使印象能储存到大脑里去。注意用实物、图片进行教学,最好有两套,你用一套,他用一套,或共用套,完全抽象地教不行。常对说话,有时说话要伴有动作,这样使他更容易理解,能讲话的孩子要用口语回答你的问题,如发现错误,立即纠正,有时可以故意找些他会答的问题问他。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允许他们用手势,但鼓励他们发音,如果他们发音了,马上就表扬。
常常让他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做完后立即给他以表扬。每次只叫孩子做一件事,事多了,他会听不懂,以后也不注意听了。不要事事包办,估计他的水平交给他能胜任的“任务”,以免失败,挫伤他的积极性。当孩子有求于你时,一定要放下手边工作,耐心倾听,帮他解决问题。但不要过份迁就,这样会使他不能适应集体深入,因为在集体生活中不是事事都能如意的。
任何时候也不要用太激动语言或表情伤害他的自尊心,。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不要粗暴对待,应使他先息怒,再慢慢了解情况,作出公平的处理,体罚绝对要少用。只在:不用就会使他自己或他人受害,口头教育无效时才可以施用。要记住:体罚目的在使他留下深刻印象,而非自己出气。
总之,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不仅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更要有足够的忍心和信心。只要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弱智儿童的家长适合看怎样的书呢
?永远记住:对弱智儿童的训练,是要使他们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而不是把他们变成正常儿童,否则你会觉得失望、受挫。
对孩子始终抱有期望,任何时候也不能说“放弃”。要有耐心,但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免得为训练达不到的目标白白浪费时间。
不管这个儿童起点多么低,都应该尊重他现有的水平,从现有的水平教起。教学的内容首先是生活上,适应生活环境上所必须的,而不是从知识系统上看是必须的。
学习的步子应适合他的水平,开始时步子要小,使他在成功的基础上前进,这样他老有一个成功的愉快感,这种愉快的情绪有利于他再学习。记住要多给表扬,而且要马上就给。
表扬的内容、方式和程度要随他的行为而有变化,不要永远只用一种。表扬可以是物质的,比如一块糖、一包果丹皮等孩子最喜欢的,否则就失去表扬的意义了。
每次只训练一个行为项目,会了再训练下一项。在训练这个行为项目时,必须要在他非常注意、非常有积极学习的心境时才进行,不要勉强,否则得不到效果。
从学习一个行为项目转换到学习另一个行为项目时,要慢,而且要有过渡,不要使他感到突然。每次训练的时间不要过长,这样才能维持兴趣,集中注意。
每天训练最好定时,使他慢慢形成习惯,训练的环境必须安静,不须要的人和物应尽量开避开。在训练开始前要立下几个行为准则,比如:不许“大声嚷嚷”、“不许打人”等,如他犯了规,要马上纠正,所有人的态度要一致,这样可以减少再犯。
对不良行为要纠正,但有的要选择实际,比如在训练时,他大声叫喊,这就需要立即制止,但如果他咬手指甲,就可以等训练结束时再纠正。要纠正行为应有先后,先选容易纠正的行为做起。
必须记录好训练日记,以观察他的进步。训练员和家长的训练要求一致,否则孩子会无所适应。
我们是通过重复来学习知识的,对弱智儿童更是如此。而且他们需要重复的次数可以是正常儿童的几倍或几十倍,才能使印象能储存到大脑里去。
注意用实物、图片进行教学,最好有两套,你用一套,他用一套,或共用套,完全抽象地教不行。常对说话,有时说话要伴有动作,这样使他更容易理解,能讲话的孩子要用口语回答你的问题,如发现错误,立即纠正,有时可以故意找些他会答的问题问他。
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允许他们用手势,但鼓励他们发音,如果他们发音了,马上就表扬。常常让他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做完后立即给他以表扬。
每次只叫孩子做一件事,事多了,他会听不懂,以后也不注意听了。不要事事包办,估计他的水平交给他能胜任的“任务”,以免失败,挫伤他的积极性。
当孩子有求于你时,一定要放下手边工作,耐心倾听,帮他解决问题。但不要过份迁就,这样会使他不能适应集体深入,因为在集体生活中不是事事都能如意的。
任何时候也不要用太激动语言或表情伤害他的自尊心,。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不要粗暴对待,应使他先息怒,再慢慢了解情况,作出公平的处理,体罚绝对要少用。
只在:不用就会使他自己或他人受害,口头教育无效时才可以施用。要记住:体罚目的在使他留下深刻印象,而非自己出气。
总之,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不仅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更要有足够的忍心和信心。只要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弱智儿童的家长适合看怎样的书呢我有一朋友的女儿,今年9岁了.刚刚
你好! 对于弱智儿童应当早期进行干预,前边已经讲过很多了。
但是对于每个家长或老师来说,在指导这些弱智儿童学习时,应怎样做呢?这里提出一些要求,供大家参考: 永远记住:对弱智儿童的训练,是要使他们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而不是把他们变成正常儿童,否则你会觉得失望、受挫。 对孩子始终抱有期望,任何时候也不能说“放弃”。
要有耐心,但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免得为训练达不到的目标白白浪费时间。 不管这个儿童起点多么低,都应该尊重他现有的水平,从现有的水平教起。
教学的内容首先是生活上,适应生活环境上所必须的,而不是从知识系统上看是必须的。 学习的步子应适合他的水平,开始时步子要小,使他在成功的基础上前进,这样他老有一个成功的愉快感,这种愉快的情绪有利于他再学习。
记住要多给表扬,而且要马上就给。表扬的内容、方式和程度要随他的行为而有变化,不要永远只用一种。
表扬可以是物质的,比如一块糖、一包果丹皮等孩子最喜欢的,否则就失去表扬的意义了。 每次只训练一个行为项目,会了再训练下一项。
在训练这个行为项目时,必须要在他非常注意、非常有积极学习的心境时才进行,不要勉强,否则得不到效果。从学习一个行为项目转换到学习另一个行为项目时,要慢,而且要有过渡,不要使他感到突然。
每次训练的时间不要过长,这样才能维持兴趣,集中注意。 每天训练最好定时,使他慢慢形成习惯,训练的环境必须安静,不须要的人和物应尽量开避开。
在训练开始前要立下几个行为准则,比如:不许“大声嚷嚷”、“不许打人”等,如他犯了规,要马上纠正,所有人的态度要一致,这样可以减少再犯。对不良行为要纠正,但有的要选择实际,比如在训练时,他大声叫喊,这就需要立即制止,但如果他咬手指甲,就可以等训练结束时再纠正。
要纠正行为应有先后,先选容易纠正的行为做起。必须记录好训练日记,以观察他的进步。
训练员和家长的训练要求一致,否则孩子会无所适应。 我们是通过重复来学习知识的,对弱智儿童更是如此。
而且他们需要重复的次数可以是正常儿童的几倍或几十倍,才能使印象能储存到大脑里去。 注意用实物、图片进行教学,最好有两套,你用一套,他用一套,或共用套,完全抽象地教不行。
常对说话,有时说话要伴有动作,这样使他更容易理解,能讲话的孩子要用口语回答你的问题,如发现错误,立即纠正,有时可以故意找些他会答的问题问他。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允许他们用手势,但鼓励他们发音,如果他们发音了,马上就表扬。
常常让他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做完后立即给他以表扬。每次只叫孩子做一件事,事多了,他会听不懂,以后也不注意听了。
不要事事包办,估计他的水平交给他能胜任的“任务”,以免失败,挫伤他的积极性。当孩子有求于你时,一定要放下手边工作,耐心倾听,帮他解决问题。
但不要过份迁就,这样会使他不能适应集体深入,因为在集体生活中不是事事都能如意的。 任何时候也不要用太激动语言或表情伤害他的自尊心,。
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不要粗暴对待,应使他先息怒,再慢慢了解情况,作出公平的处理,体罚绝对要少用。只在:不用就会使他自己或他人受害,口头教育无效时才可以施用。
要记住:体罚目的在使他留下深刻印象,而非自己出气。 总之,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不仅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更要有足够的忍心和信心。
只要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智障儿童制定一份特殊的教育方案怎么写
那首先要明确是什么样的程度 多大 这些才能因地制宜的写 一、研究对象概况 小丽是我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儿童。
我接一年级新班以后,发现她与班里大多数同学不一样,语言表达能力差,反应迟钝,学习有困难,常常不及格,受同学歧视,对任何事都不懂关心,智力似乎有些问题。后来征得小丽家长的同意做了智力测试,结果智商比正常孩子低,属于低智商。
通过家访,又了解到小丽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常发作住院,父亲腿有残疾,为生活而奔波,无暇关心女儿,小丽的生活由年事已高的奶奶料理。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作为教师的我倍感更有责任关爱她、帮助她。
我把她作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的对象,希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小丽能象其他小朋友一样健康欢快地成长。二、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初步的研究使我对该生有了正确的定位——低智商儿童,我又从有关书籍中了解到弱智学生的个性特征:1.缺乏主动性;2.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3.易受暗示,脾气固执;4.失败期待高于成功期待;5.动机不足,求知欲差。
以小丽的行为表现和家庭情况看,由于长期遭受挫折,出现了消极情绪,事情还没做就预期不会成功,完全没有自信。然而,“自信”恰恰是成功的关键。
要让她学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前提是学会关心自己。“关心自己”包括很多方面,如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为人处事、形象树立、权利义务、未来理想等等。
取得成功的关键有两条:一是教师,二是管理。因此我决定以“帮助该生树立自信”为突破口,将心比心,站在小丽的立场上制定方案,让她学会关心自己的健康成长。
具体目标包括: 1.改变过去的师生交往方式,亲近她,注重情感交流。 2.以谈话的方式提高她的语言能力,逐步开发语言智商。
3.给予最多的关心,发挥榜样的作用,供其模仿。 4.进行正常化的教育,给予特殊鼓励,逐步缩小她与同学的差距。
5.抓住时机给她自信的源泉,帮助她树立良好的形象。 6.调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随时解决各种问题。
三、研究的三个阶段 1.低年级——悦纳自己 这是最关键的阶段,悦纳自己是树立自信的基础。教师给予充分的关爱,耐心启发,让她对过去的自我认识产生怀疑,逐步帮她确立自信,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与学生建立一种对话关系,把那些已经消化理解的学科知识与自己内在的经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然而,我的愉快教育法对小丽同学根本无效,她始终没有开过口。
一次我耗完了耐心终于忍不住发火了:“这么简单的字母都读不出,你上课听了吗?”突然,小丽那一大一小的眼睛里滚下了晶莹的泪珠……霎时,一份内疚涌上心头:我错了,我伤害了她。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不愿敞开心扉与人沟通,这对于语言智商低的小丽来说是不利的,我要教她说话,赢取她的信任。
下课后,我坐到了她的身边:“上课时为什么不读呀,是不是怕读错会被同学嘲笑?”小丽点了点头。“学会了拼音才能认字、看书,你愿意长大后还是一个字都不认识吗?”她摇摇头。
“用嘴巴说!”她终于开口说话了:“不愿意。”虽然是断断续续的三个字,但这毕竟是她迈出的第一步。
“陈老师愿意做你的好朋友,教你读,好吗?”她笑了,她那傻气的笑容里透出的是真诚、信任。 我告诫自己:降低要求,不要期望过高。
起初,怕伤害她,所以上课时不敢请她回答问题。渐渐地,我发现她思想不集中了,上课似乎与她无关。
我立即改变了策略,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多次请她回答,她明显进步了,可对其他同学来说又浪费了许多时间。看来要想两者兼顾必须调整教学策略,在完成了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留几个简单的问题,耐心等待小丽的答案,且大加赞赏。
受智力影响,她学东西总是特别慢,测验成绩也总是班里最差的,与倒数第二的同学相差甚远。我并不期望她能考及格,只要求她无论花多少时间,都要把当天的知识弄懂。
此后,我常用休息时间教她读准拼音,和她聊聊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迫使她开口说话,渐渐地,她学会了逐字逐词地回答我的问题。 终于有一天,小丽主动来找我,第一次完整地说了一句令我终生难忘的话:“陈老师,我是不是很笨啊,同学们会不会看不起我呀?”她多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她自卑,总是低着头,怕见到那些歧视的目光。
此时,我高兴地发现,她已经学着打开心灵的一扇小窗,开始关心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了。她渴望一份平等,渴望被人赞赏,甚至渴望被人尊重。
此刻,老师的评价具有极重的分量,甚至影响孩子的未来,“夸张一点的鼓励”可能会成为她奋斗的目标。“你一点也不笨,因为你做事‘认真’,从来没有不做作业等情况,好多同学都比不上你,连老师都佩服你的毅力,记住:做事认真的人就是最聪明的。”
小丽相信了我的话,露出了腼腆而又得意的笑容。我深信“认真”二字将是她自信的源泉,努力的方向,我要使这两个字成为她的“金字招牌”。
她果真像我期待的那样“认真”,哪怕做到晚上快11点钟,也要完成每样作业后才睡觉,甚至坚持每天默写词语。这。
怎样辅导一个有智障的孩子
如何对弱智儿进行教育 弱智的病因很多,其干预措施也各不相同。
目前多强调早期预防,即从遗传咨询、计划生育、搞好围产期保健等方面入手。对已经确诊的弱智儿的教育,要强调一个早字,因为六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如能在三岁以前实施干预,效果会更明显。
只有尽早实施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与训练,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1、注意感知觉与动作的发展训练。
感知觉训练包括视、听、触、味、嗅等方面,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弱智儿参与活动,使各种感知觉得到良好的刺激,并训练四肢协调、手眼协助调能力。让孩子玩过家家、唱歌跳舞、堆积木。
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 增强对大自然的感受力;记忆的内容不要太难,而是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要通过奖励激发弱智儿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对孩子表现出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和鼓励。
2、加强语言学习。弱智儿的语言发育迟缓,同时存在着多各种构音与发声障碍和节律异常等。
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语言是习得的,2-3岁是学习口语的最佳时机,要抓住机会,结合具体实物,多与孩子交流,增加词汇量。
对语言发育迟缓的矫治可采取以下步骤:先让孩子听音,倾听环境中的各种声音,模仿成人发音,然后听音指物、指图说名称,最后进行口语对话、念儿歌等。 3、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弱智儿生活自理能力差,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是,父母不要事事包办,也不要觉得教育孩子太麻烦而失去耐心,要把一个个生活技能分解成若干个分解动作,让他逐步学习掌握。比如刷牙,可分解为几个步骤:用杯子盛水--拿好牙刷--打开牙膏--挤出牙膏--刷牙,每天反覆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训练,直至掌握牙的技能。
4、与正常的同伴交往。弱智儿与同伴交往会受到限制,家长应当创造条件,让他们多和正常儿童交往玩耍,在与同伴交往中模仿学习正确的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品质。
家长要参与指导,让孩子懂得分享玩人和食物,学会自控,帮助他人,发展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只要家长正视弱智儿存在的问题,熟悉他们的身心需要,在早期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孩子今后就有可能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
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在一切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 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
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 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
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持因人实施原则 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
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 四、坚持强化性原则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五、注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 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弱智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精神发育障碍,近几年发现弱智儿童伴有的心理问题增多,主要表现为情绪、行为、人格等方面。及时发现、了解弱智儿童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弱智儿童 心理问题 矫治原则 弱智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精神发育障碍,如遗传、先天或后天种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导致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以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的损伤,同时可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近几年来,许多从事弱智教育、研究的教师和临床工作者发现弱智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呈上升趋势,大脑器质性损伤以及社会、家庭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促进了这种趋势的增长,使得弱智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到了更加严重的阻碍。
对从事弱智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发现、了解弱智儿童中出现的心理、行为异常并给予及时、相应的干预,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的良好发展。 一、弱智儿童常伴有的心理问题 (一)情绪问题 1.抑郁情绪 由于弱智儿童社会适应困难、学习能力低下,他们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挫败,特别是自尊心较强的轻度智力低下及随班就读的弱智学生,因为经常处于失败的处境中,长而久之就会产生抑郁情绪,常表现为敏感、合作性差、不安、闷闷不乐、自卑、孤独感,还有些产生厌倦情绪,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想上学;有的则会影响饮食、睡眠,产生头疼、疲劳、乏力等生理异常表现。
抑郁情绪在性格内向的弱智女孩中常见,弱智儿童不善于、不愿意向他人表达内心的想法与烦恼,也是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之一。 2.害怕情绪 正常的害怕情绪在个体成长和经历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使个体避开可能存在的。
弱智儿童的教育
由于生理缺陷,弱智儿童在认知、动作、情感控制及生活自理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生活空间狭小,除了学校就是家庭。父母与他们交往的机会最高。因此,弱智儿童比正常儿童更需要父母的教育。我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
一、要给孩子真正的爱 当前许多家长对弱智儿童主要采取两种态度:一是视孩子为包袱、累赘,甚至认为家中出了这样的孩子是件耻辱的事,对他们冷眼看待,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二是家长认为孩子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的,觉得对不起孩子,怜悯之心和负罪感驱使他们对孩子百依百顺,包办代替。这两种极端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家长应该调整好心态,平静对待,面对现实,给予孩子真正的爱,既不能溺爱,也不能冷漠,把握好爱的尺度,让孩子在真正爱的雨露滋润下快乐生活。
二、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由于大脑发育障碍,使弱智儿童的感知呈现出许多特殊性。如:反应迟钝、肌肉活动笨拙、不协调、不准确、乏力等。只有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感知训练,才能修复和补偿弱智儿童的生理缺陷。家庭是所大学校,生活是个大舞台,它可以给孩子创造各种各样实践机会。家长万万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孩子在机会面前充分锻炼。如整理床铺,整理卫生、洗衣服等。家长一要有信心,坚信孩子一定会把事情做好,切不可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垂头丧气。
三、要多给孩子鼓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一切活动都希望得到家长和他人的认可。家长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给表扬,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肯定。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鼓励要在行为完成之后,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鼓励的方式很多,如:语言赞赏(XX真棒!XX真聪明!、物质奖励(一块粮、一个玩具、情感表达(一个微笑、一个吻)。
四、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思想、志趣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智力落后,弱智儿童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很差,模仿时不加选择,因此父母的一些不良习惯就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因此家长要时时注意自身形象,改掉不良习惯,处处给孩子树立榜样,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以此来优化家庭环境,创造良好家庭氛围,排除各种干扰,为弱智儿童的成长创造条件。
参考资料: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