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立意训练带范文
【立意的具体训练方法】
以下作为参考: 立意: 一 明确作文立意的评判标准 比如是50分的作文,该项的分值通常有如下四个等次: 一等,主题集中突出明确,立意鲜明深刻正确,20-16分; 二等,主题比较集中突出明确,立意比较鲜明正确,15-11分; 三等,主题不够集中突出,立意基本明确基本正确,10-6分; 四等,无主题,立意不明也不正确,5-0分. 二 介绍立意的原则 立意,即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1 立意要明确,通过文章的描写和叙述能够让读者看出来你写作的目的和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2 立意健康,也就是说,作文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必须正确向上,要体现出一定的积极意义,能给读者以鼓舞和启迪. 3 立意别致新颖,就是立意要跳出陈旧的框框,“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能言”. 4 立意深刻,是指文章要有思想深度,要能够挖掘出生活的底蕴. 三 使主题明确的小妙招 第一,开头点明主题. 第二,行文强化主题. 第三,结尾深化主题. 说明: 1 对于第一部分明确评分标准,可根据标准找不同层次的例文,让同学整体感知,说说那个文章好,评评分,然后在列出评分标准. 2 对于第二部分.可以找一篇反面例文,既没有明确中心但又可以深入思考挖掘中心立意的文章(建议从学生习作中找),按照立意原则,带着同学一起修改,作出示范,课后可以留相关的修改作文立意的作业. 还可以找几段中心意思明确突出的文章或段落,让同学归纳中心;然后,给同学几个素材,让同学小试牛刀,练习给文章里,当堂完成,互相讲评. 3 对于第三部分,直接给学生读范文,让同学整体感受,怎样使中心明确,突出自己的立意.照猫画虎. 个人认为,对于文章的审题立意,甚至是文章写作,主要是强调写作意识,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标准明确,概念清晰了,多加练习,自然可以写出好作文,如果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概念,让同学跟着感觉走,从习作中得出理论在感悟写作意识就很难了.。
想提高写作能力,求几篇必背范文
新材料作文训练及范文点评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美丽的池子干得见底了。
美丽的花木枯萎尽了。玫瑰死了,夜莺好久没有飞来了。
除了蟋蟀在草丛中悲鸣,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有一天,忽然有几个人到园里来。
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出现这样的凄凉情况,个个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几乎要痛哭了。一个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应该大家努力把它整理好。”
于是他们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芜的花园的方法。一个人说:“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砍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
另一个人说:“不然。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去砍除恶草和荆棘,因为——”另一个人说:“我表示同意A君的话,恶草和荆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是决不能栽种的。
因为——”其余的人说:“不然。你的话错了。
我赞成B君的意见。因为——”他们各举了许多理由,互相辨论着,还引了许多例子来证明他们的话,由早餐的时候一直辩论到正午,家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甚至于因为意见不合,互相谩骂……而且扭打了。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提示:新材料作文可以提炼的角度较多,更容易离题。
首先要抓关键句,其次要“以果溯因”。从“花园照旧荒芜着”的原因是什么?去找突破口,就能找到材料的主旨。
切合题意:“空谈不如实干”、“行动胜于空谈”、“临渊漾鱼,不如退而结网”等 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求同存异” “协调”“团结” “合作” 偏离题意: “分清主次”“妥协”“退让”“雄辩”“和谐”“目标”“当机立断”。例文1行胜于言谷山川轻轻翻开《史记》,历史的年轮旋转着重现在我眼前,帝王将相的人生总在炫出无尽的光芒,而我所模糊的“纸上谈兵”总让人遗忘,那暗淡的“宰予昼寝”的故事总也引不起谁的思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几百年前,大诗人陆游已经悟透了这个道理,行胜于言,每个人的成功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在纸上写出来的,豪言壮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样将这豪言壮志表现出来。
去行动,去为这个目标而奋斗。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者。
所以不努力怎会成功,不去行动怎么会扬志,一肚空话,一腔热血,一纸滥语,又有何用。荀子曾经感慨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先人的智慧怎么就在自己的生命中行不通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鱼虽美丽动人,空看绝不会有所收获,梦想虽辉煌灿烂,大言不可能促你成功。当今符号巴菲特的女儿小时候骄傲自大,一次宴会上,女儿向父亲吹嘘自己以后必将成为伟大作家,为自己的父亲增光添彩。
父亲巴菲特并没有高兴的赞赏女儿怀有大志,而是转而反问她:“你能不能说出你看的几部作品并对它加以赏析呢?”女儿支吾的说不出来,巴菲特顿而大怒,吼道:“离开餐桌,回到你卧室去反思一下自己,记住,当你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不要梦想着成为什么。”巴菲特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他敢做常做,而不是和谁浪费时间吹捧自己的成功经验。
他说:“想成功,一是要保持沉默,二是要马上行动,三是要坚持到底。”巴菲特的成功事实不正说明行胜于言吗?声大而无理,浪高则无害。
就像《礼记》中的那句“谨于言而慎于行”一样,我们做人做事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行动说明事实,南北朝的刘勰曾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也是这个意思。生活在现代物质社会,已不是“理屈词穷”的时代,而是“理屈词无穷”的纷杂时,说服一个人,甚至说服一个社会,用行动去完成自己要说的,像巴菲特那样傲视万物。
行胜于言,万物于行中运转,社会于行中发展,人生于行中辉煌。例文2行动胜于空谈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急流,似乎每个人都会表现得无所畏惧,喊出几句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而真正敢涉足于湍湍急流的人,却为数不多。正如花园中的几个人,面对着荒芜萧条的花园,都会大发议论,空谈一番。
结果,话说了一火车,事却没做成一件。话说得最多的人,不一定是事做得最多的人。
雷声再大,如果雨点太小,也只是虚张声势。实干才是最真的,行动胜于空谈。
少空谈,多做事,能实干,能行动,是一个人品质、修养的体现。华罗庚说过:“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我们要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
其实,何止是科学之道,做人之道更是如此。脚踏实地做事,谨慎认真为人,这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实干精神,求实态度。
杂交水稻之父,面对着盛大的声誉,依旧保持着自己踏踏实实的实干作风,行走于田垄之间,埋头于稻浪之中。他的实干精神,让人心生敬佩。
古文学家季漾林,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亲身考察,从不空谈,他的严谨作风,吹拂。
材料作文求立意,最好有范文材料: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br 爱问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
从思维角度看,本题关涉范畴思维与辩证思维,有一定难度。抓住材料中的“你”、“谁”两个词语,“你”是指内因,“谁”是外因。
事物的发展有外因和内因的关系,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再提高一步就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尔后再谈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你是谁,便遇见谁。唯有安于心,才能创造出最好的自己,遇见那些对的人。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只有我们自己的心才能决定自己是谁。遇见谁,你便是谁。
实之不然。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外界的人与事只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只能加快或延缓事物的发展,并不影响其内在。
因此,遇见谁,并不能决定你是谁。安于心,无论遇见谁,你还是你。
不难看出,并不是你是谁,便遇见谁,也不是遇见谁,你便是谁。最主要的是寻到那一方净土,做好自己,做对自己。
范文:[种子与阳光] 人生好比一朵花。是它的种子决定了这是一树飘扬的繁樱还是一朵墙角暗芳的夜来香;然而若没有阳光的哺育,春雨的润泽,它一辈子或许都不会生根发芽。
如果幸运得多,遇见春阳与甘露,那么它会绽放得更加灿烂。 人们说的都没有错。
“你是谁”即为人的本质,是蕴藏在种子里的品种;而“遇见谁”则是外部条件,是阳光和雨露。你脚下踏着的路昭示着一路将会遇见的人,然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人也无法在两个时刻作为同样的一人。遇见了,无论经历的是欢声笑语亦或是憎恶泪水,分别之后,你就总会汲取些什么,而有别于原先无知的懵懂的自己。
一切都要回到那颗种子说起。初心决定着你是谁,你要走怎样的路。
梵高在心中埋下一颗色彩的种子,罗丹在心中埋下一颗线条的种子,尼采在心中埋下一颗唤醒的种子……正是有了种子的扎根,才会绽放这样一位天才的后印象派大师,这样一位敢于把真实赤裸裸呈现于世人的艺术家,这样一位敢于用“雷霆与火焰”向人类说话的神我论者。 先驱者往往怀着探索的种子,才会选择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才会遇见最黑暗的夜和最美的黎明。
种子发芽,雨水、阳光的到席便尤其重要了。中国诗文化的种子从《诗经》中发芽,倘若没有魏晋古体诗的浸润,汉乐府的四六尝试,唐代诗语言最灿烂的话又怎么会绽放呢?然而于其生长中,却总是有不断的创新和失败罢了。
这样想来,或许只有艰难的环境才更能促成人生的绚烂吧? 杜甫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凄苦中才极致地表现了文学的人道主义关怀。倘若没有那场安史之乱呢?他是否还是那位能看到路边冻死骨的“诗圣”? 我想,他依旧会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却不会有如同现在的惊人动魄之作。
从岩缝中破顶而出的苍松愈加雄起苍劲;在冰雪中傲然绽放的梅愈加冷傲凄美。温室的气候培养千篇一律的娇贵,只有在风霜雨雪中磨砺过的花才饱含生之热情。
现代人却往往贪欲太甚,补习磨平了自己的心性,而眼巴巴盼望多遇见些权势之人。 伸长了枝干往空气混浊的暖气棚里探头探脑,最后也只微微开出皱纹满面的枯花。
要谨记于心得便是相信我就是我,在命中无数次巧合的遇见之时,接受苦难也接受阳光,避开污浊不染淤泥。请攀紧冬日的阳光,让种子开出风姿绰约的花。
作文立意练习 ,高考作文
一、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 以露珠观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选择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尽显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
定位准确,看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以此定位,可以拟题为《生命闪光的位置》《位置与价值》二、提供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的社会成才是需要条件的,在大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那“枫叶”就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这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才之间的辨证关系,只有社会尽可能提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快地促进人才的“闪光”,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和谐;反之,人才的成长只有才良好的环境之下,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
由此可以拟题:《请给“露珠”一片火红的“枫叶”》《环境与人才》三、用人问题由露珠的“闪光”和“苍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对人才的使用问题,同样是一滴露珠,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不同的价值的,这就给我们以启示,用人要用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韩信可以将兵,刘邦可以将将。由此可以拟题:《请把“露珠”放在“枫叶”上》四、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露珠”的两种不同境遇,可以启示我们如何看待“露珠”问题,当我们遇到“露珠”的苍白,到不如换一种“枫叶”的思维,这样“露珠”问题就解决了。
这样可以拟题:《“露珠”的启示》总之,可以来说: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积极的态度顺应环境,才能成为人才;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等等,我觉得也是切合材料主旨的2.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思路开阔。
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高中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以及审题练习.
结合一个具体的作文题目,谈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但愿对你有些启发。
黑格尔曾对人讲一件轶事: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抬头观望星辰时,掉进一个坑里,有人拉他出来,他说:“明天有雨”。第二天果然下雨了。有人嘲笑他,说他虽然认识天上的星辰,却看不见自己脚下的东西。黑格尔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从这则轶事中你读懂了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什么品质?这样的品质又能够给你怎样的启示呢?请结合材料和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2、内容要具体,论据要充分。
3、800字左右。
【审题提示】
针对这个题目来写文章,审题的第一步是要确立论述的角度。这段材料的中心是“专心、专一”或“潜心钻研”,我们的分析材料时不妨从“导引”( 从这则轶事中你读懂了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什么品质?这样的品质又能够给你怎样的启示呢?)中设立这样的几个问题入手:
泰勒斯观望星辰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探索宇宙的奥秘,进行自己的研究;
他为什么会掉进坑里?
回答:只顾钻研,一心探索,没看脚下;
假如他既看天空又顾脚下该怎样?
回答:不会掉进坑里,但也未必认识天上星辰,不会得出“明天有雨”的结论;
对于别人的嘲笑如果换个角度理解如何?
回答:“虽然认识天上的星辰”,这是钻研的结果;“看不见脚下的东西”,是因为他研究的痴迷,是用志不分的表现……
【总结】
把材料内容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去分析、理解,就不难把握这段文字的含义,由此可以确立这样的观点:目中无“坑”恰恰是心中有“星”的表现;而唯有这样的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情,才有可能成就大事……
【范文】 痴迷方能成大器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痴迷地眺望星空,以至掉到眼前的坑里。这一举动似乎不可思议,难怪有人嘲笑他虽然认识天上的星辰,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而我却极其赞赏泰勒斯如醉如痴、凝神专注的精神,因为唯有痴迷,方能成就大器。
的确,泰勒斯很了解天上的星辰,当他掉到坑里,过路人将他拉出来时他对过路人所说的话并不是“谢谢”,而是“明天有雨”,第二天,果然下雨了。他对天象的准确推测,正是他痴迷观察,用志不分的结果。假如他既望天空,又观脚下,一心二用,虽无掉进坑里的危险,却也未必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
古今中外,大凡在学术上,科研中有建树、有成就的人,除了他们的勤奋、毅力、创新等因素外,其共同点就是他们对事业的痴迷和执着。据说,希腊国王让阿基米德判定王冠上的含银量,阿基米德认真钻研,到了痴迷的程度,一次洗澡时,从澡盆里溢出来的水中得到启示,竟然忘记了穿衣服,赤裸裸、水淋淋地跑到家。就这样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牛顿痴迷钻研也流传下来许多类似把怀表当成鸡蛋煮的轶闻。纵观伟人事业的成功,哪一个少得了探索之中的痴情?
古人云:性痴者其志凝。这里的“痴”则是用心专一,用志不分的体现。唯有用心专一,才有可能潜心钻研,钻到极处,才有可能获得成果;也唯有用志不分,才有可能坚持不懈,废寝忘食,水滴石穿。所以,泰勒期“目中无坑”正是他“心中有星”的表现,正是他钻研中的可贵之处。而许多功不成,名不就者,恰恰缺少这种潜心观星的痴迷精神,使他们失败的也往往是心性浮躁,用心不专的毛病。
还是大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只有躺在坑里,从不仰望天空的人,才不会掉到坑里。因为他们没有探索,没有钻研,也没有对事业的痴迷。这样说来,泰勒斯观星掉到坑里非但不应嘲笑,而是值得学习的。果真我们都具备了学业上的痴迷,又何愁不成学业,不成大器?
【范文评价】
这篇范文的命题《痴迷方能成大器》,揭示着全文论述的观点,预示着要谈论的主要内容是专心致志与成就事业的关系,而“方能”二字,又意在揭示“专心致志”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一个题目的拟订,就等于确定了论点和论述的主要内容。
在论述中作者首先论述了古今中外在学术上,在科研中有建树、有成就的人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对事业的痴迷和执着;再就痴迷的意义来分析痴迷与成材的关系;最后以从反面指出没有痴迷也绝没有成就的结论来结束全文。
文章条理清楚,语言有力,紧紧抓住材料中“泰勒斯观星掉到坑里”的事例反复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使文章不仅在使用论据上显得经济有力,还使文章在内容结构上显得紧凑集中,充分体现了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有关作文立意的练习,请大家说说自己的观点
1.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辨:
一、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
以露珠观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选择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尽显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定位准确,看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以此定位,可以拟题为《生命闪光的位置》《位置与价值》
二、提供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的社会
成才是需要条件的,在大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那“枫叶”就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这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才之间的辨证关系,只有社会尽可能提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快地促进人才的“闪光”,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和谐;反之,人才的成长只有才良好的环境之下,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
由此可以拟题:《请给“露珠”一片火红的“枫叶”》《环境与人才》
三、用人问题
由露珠的“闪光”和“苍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对人才的使用问题,同样是一滴露珠,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不同的价值的,这就给我们以启示,用人要用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韩信可以将兵,刘邦可以将将。
由此可以拟题:《请把“露珠”放在“枫叶”上》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露珠”的两种不同境遇,可以启示我们如何看待“露珠”问题,当我们遇到“露珠”的苍白,到不如换一种“枫叶”的思维,这样“露珠”问题就解决了。
这样可以拟题:《“露珠”的启示》
总之,可以来说: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积极的态度顺应环境,才能成为人才;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等等,我觉得也是切合材料主旨的
2.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思路开阔。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