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全国2014年高考作文范文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有哪些呢

    省份题目详细全国卷真诚与友善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新课标卷经验与勇气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 当地许多富有经验的老工匠都不敢去切割这样一块昂贵的宝石,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

    年轻工匠的师傅感叹的说,有些时候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作文要求结合上述材料写作。

    北京卷爱迪生怎么看手机材料为两个科学家对话,爱笛生回到21世纪对手机怎么看,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上海卷更重要的事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四川卷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以“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

    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进入后点燃蜡烛,发现有一群蝴蝶,于是退出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探险者们再次进入,却发现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小小蜡烛影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

    作文要求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自定主题。福建卷根据唐诗写作文根据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文体不限(不含诗歌),不少于800字。

    湖南卷走过材料作文,二选一,1。“它”往上飞,有一个声音问它累不累,它说我不累。

    2。父亲在剪报纸,孩子在旁边抱着他,说:我愿意就这样陪着你。

    让考生根据理解来选择。辽宁卷沙子和珍珠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年轻人觉得做什么事也不成功,在海边遇到一位老者,老人劝他无果,老人说把一个石头扔进大海看不见,但扔进一个珍珠就有可能容易被发现!石头会沉下去,但珍珠更容易被发现,你愿意做哪个?广东卷以“捐助”为题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山东卷为作家作品挑错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 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江西卷学生有三怕在中学时代学生对奥数、英文、周树人有三怕,请你对此阐述自己的看法。

    写一篇议论文。安徽卷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围绕一位哲人萧伯纳的一句话:为什么要做这个事,为什么不做这件事,体裁不限。

    重庆卷根据大豆写作文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

    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

    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 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湖北卷上善若水任方圆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天津卷___而知之___而知之 (填入一个字,学字除外)为题,写一篇文章广西卷捡到手机之后材料大意:年轻人捡到尚先生的手机,尚先生要求归还,可年轻人不愿意。

    后来尚先生出2000元把手机买回来,可是年轻人又改变主意,无条件归还。 原因是年轻人看见手机里面很多内容。

    河南高考作文题目-2014年河南高考作文题正确立意是什?2014年河南

    今年河南采用新课标全国一卷,作文材料是: 两人过独木桥。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 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今年河南省高考语文依然是材料作文,和200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双赢的智慧”有交集,而且暗合了“制度改革”,考生可以有较大的思考空间,可以从多方面入笔。 首先,可以思考“规则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希望规则能够鼓励“合作的双赢”,而不是鼓励“排挤的双输”。

    比如,题目可以写“规则与人性”、“生活是不能预设的”。其次,可以联系升学与高考的“独木桥”现状去写。

    高考存在竞争,但这种竞争应该是有人性的竞争,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合作共赢,而不是相互排挤,可以写“竞争与人性”。再其次,也可以从创新的角度去写,“如何对待出格者”、“出格可能是一种创新”、“创新需要制度保护”,等等。

    高考作文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检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是奠基于精神自由之上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思考能力。 今年依然是材料作文,形式上与近几年比变化不大。

    材料最后是一个明确的‘不确定’,即命题人对‘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桥’这一做法没有明确肯定,也没有明确否定。 这个材料的重心是选手在比赛中的做法。

    而这个“做法”的关键就是变“竞争对抗”为“互助合作”,使双方都获得成功。作文就可以以此来立意。

    这个立意,既抓住了材料的核心,又能紧密结合现实,写起来有话可说。小到同学之间,大到团体、公司,乃至民族、国家之间,无处不存在着竞争与合作。

    有同学会抛开“竞争”这个背景,孤立地谈“合作、互助”,而忽略了材料中的“比赛”“决定胜负”等这些因素。“这显然属于对材料把握不全面。

    但这样写,也还没有‘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对得分影响不大。 结合材料深入分析可知:这种‘相互抱住,转身换位’的做法,不同于‘习惯上’的做法,属于一种‘新情况’。

    所以,考生可以写一下对尊重与突破传统、突破习惯的认识和思考。思考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本质区别,前者是合作的,后者是竞争的、对抗的。

    就此可以写对于竞争与合作的认识与思考。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对立,人和人之间也不应该非得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如果两个人都想达到自己的目的,把对方视为对手,其对抗结果,一是两人都在桥上过不去;二是在争斗中两人同时掉进水中,两败俱伤;三是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推下桥去,以牺牲对方为代价的通过,自己即便达到了目的也会良心不安。 只要开阔思路,密切合作,两人不但都能顺利通过,也能达到双赢。

    由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联想到我们应该如何敬畏规则,同时又兼顾人性。又想到竞争无处不在,但合作共赢,裨益双方岂不更好?如果规则不符合实际,谁需要来与时俱进改变规划? 该材料的开放性就体现在“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一句上,充分体现了新材料作文对传统材料作文单一命意的更新。

    试想,如果将该句改为“裁判认为这样做犯规”就会将考生的思维牢牢捆绑在“规则”这一主题上,狭隘逼仄,不够大气。相反,一个“有争议”,则豁然开拓了写作的空间———考生固然可以写“遵守规则”,同时也可以从反面立意,谈“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在竞争中合作双赢”、“规则下的灵活变通”等等。

    当然,它的松紧性又不是没有限度的,如果远离“规则”单一地写“打破思维”、“创新”等则稍显游离,要是大谈特谈“智慧人生”“选择”“过程与结果”等等,则又有些剑走偏锋,这就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的套写与宿构,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选拔的公平、公正。 “山羊过独木桥”的生活故事,却具有时代寓意,小中见大,折射出当前我们在价值重构时的种种思考———人们迫切希望成功,又不得不面临多种价值取向,然而多元的思考就意味着趋同、纠结,甚至碰撞。

    如此一来便拉近了考生与生活的距离,也触动他们敏感的心弦———不论考生持有怎样的认识,都能催生出根植于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的作品,充分彰显出考生真实的人文底蕴。 “山羊过独木桥”具有浓烈的时代感,考生对于竞争、规则这些关键词早已有了较强的感性认识,只是感受自有深浅,认识别有高下;其次,该命题又具有较强的理性思考,“规则”本身是个传统作文话题(如北京2002年高考曾考“规则”,今年又重提“老规矩”这一问题),“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则是在传统话题上的推陈出新,但较传统话题更具思辨意味———既不能对“规则”全然否定,又不能一概肯定,要区别对待,需要考生仔细斟酌,拿捏到位。

    作文命题从内容上讲,暗扣“双赢变通,团结合作”的热点,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纵观材料,考生不妨从以下角度审题立意:合作共赢;学会变通,敢于创新;打破规则;运用智慧;遵守规则,等等。

    具体可以列出如下观点:为这对和平过桥的同学喝彩,因为他。

    历届全国高考作文题及佳作

    山东卷作文题:双赢的智慧 ;福建卷作文题:一个圆圈 重庆卷作文题:筷子 ; 四川卷作文题:忘记与铭记 上海卷作文题: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湖南卷作文题:跑的体验 辽宁卷作文题:今年花胜去年红;黑龙江卷作文题:位置与价值 全国卷作文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北京卷作文题:说安 广东卷作文题:以纪念为题作文;天津卷作文题:留给明天 江苏卷作文题目:凤头猪肚豹尾;浙江卷作文题:一叶、一枝、一世界 湖北卷作文题: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

    求2014各省高考满分作文,5篇够了

    大家可以看看2014年湖南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是怎样的。

    2014湖南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公布: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俗话说得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视野才会变得更加广阔。人生也是如此,只能经历了他人所未曾有过的风雨磨砺,思想才能变得睿智而旷达。这其中体现着一种意志,更彰显着一种智慧。

    山顶有山顶的风景,沿途有沿途的美丽,风景不在别处,风景在路上。若只想着山顶的风光,忽略了沿途的风景,那么,换来的是一场辛苦和疲惫。若懂得欣赏沿途的风景,那么,收货的是一路的愉悦和轻松。同一个风景,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画面,不同的眼光,看到的画面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看到的风景也各有千秋。

    风景无处不在,风景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尽收在会欣赏人的眼里,潜在了会思考人的脑海里,藏在了有心人的心里。旖旎的风光,愉悦着人们的心情,也调节着人们的生活情趣。

    风景在路上,人生也是如此,人生短暂,是一趟没有往复的旅行。从懵懂的童年到暮暮垂老,我们收获的是什么?不是名利的多寡,不是财富的积累,不是地位的高低,也不是你一生成就了多大的事业,是一路的成长,是一路上思想的锤炼和提升,其中的经历才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人生是一场经历,更是一场领悟。人生路上,既有春光明媚的日子,也有风雨兼程的艰辛,它不可能是笔直的坦途,难免会经历曲折和坎坷。我们就在这坎坷和挫折中历练,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去品味人生。在这曲折磨砺中平淡,在那粗茶淡饭中生香,人生旅途,虽没既定的路线,高考满分作文但有它特定的美丽,最美的不在终点,而在沿途的芬芳,学会欣赏这个世界,学会欣赏这一趟人生,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岁月的一种馈赠。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不管你是熟悉还是陌生,风景,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不动不摇。之所以看不到风景,是因为我们的心远离了这片风景。只要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人生处处都是风景。在这个意义上说,风景既在山顶,也在路上,更在心中,心中的风景,千般妩媚,万千婀娜,旖旎怡人,沁人心扉。

    人生处处有风景,人生处处是风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视觉与感悟。心存美好,用积极的心态去生活,原来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幸福,时时存在着快乐,在热爱生活的人眼里,生活无处不是美好,无处不是诗意人生。

    生命就是这样,它的绽放与凋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幸福也好,不快乐也罢,日子都在继续,只是我们要在这悲欢离合中,能够顺其自然地接受,坦然地面对,那些聚与散、来与去,既然挥之不去,不如去分享这一路的风景。

    最近五年的高考作文-要近几年高考议论文的满分作文最近这几年的高

    2006高考满分作文 《谈意气》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

    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

    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2014高考满分作文

    朽叶的桅子花 小城深处有条老巷。

    明晃晃黄醺醺的光蔓延一路,点亮了一个城市的古老温情。 相属的板车,彼伏的吆呵,一路的葱蒜,噼噼叭叭的煎油声,勾着所有途经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

    女人是卖锅贴的。煎到外酥里嫩,香气四溢,搁到蓝印花的小碟中,浇一层香醋,撒一圈葱花,待到轻咬一口,却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隐隐间又有些青春独有的青涩。

    在旁人眼里,女人不过是个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这个含着少女的甜蜜和妇人的成熟的代称。女人爱美,每次见她,总是抹了脂粉搽了口红,似乎想留下青春的最后一点尾巴。

    女人爱笑,笑起来眼角会轻轻颤颤,不招不摇,温婉而妥帖。煎锅贴时,她总是打扮得一丝不苟,有点“盛装端热油”的味道,远远看去竟像是从《蒹葭》里走出的那位如水女子。

    我迷惑于女人身上青春娇美端方的气息,沉迷于女人手下青涩而有些甜蜜的锅贴。恰巧,女人是我同学的祖母,一经询问,方知锅贴里藏着桅子和苹果混合的酱料。

    而女人原是那个十里洋场的大户之女,几经辗转方暂栖于这个闭塞的小城,操持着祖业依然优雅地活着。 一时间,我心中充溢着难以言说的震惊和恍然。

    震惊于加花酱的匠心,恍然于女人身上的不朽之气。一个会在锅贴里加花酱的女子,岂会敌不过时光的磋砣?当岁月爬上她的鬓角,风霜侵蚀她的容颜,她依然爱着美,爱着生活,像年轻时一样雅致而细腻,如此,岂会老去? 时常去女人的小摊,站在一边我不语,女人亦不言。

    我呆呆看她熟练地翻煎,温婉地浅笑,不卑地招呼,沉溺于女人那一汪如碧水般的不朽之气里。夕阳西下,女人美得如一幅古仕女图。

    我时常迷惑于青春与不朽。以为青春必是光洁明艳,不朽必是巍巍如高山之巅,仰不可攀。

    然而,看到女人身上混杂着与年龄不符的青春之气,我方有些体悟。有时候,心的柔软与细腻远胜过形貌。

    没有人活在保鲜膜中,没有人会永葆青春,但做一个心思细腻、热爱生活的人,时光永远会厚爱你几分;而如此,何尝不是另一种静水流深的不朽? 想起女人,就想起一枝搁在蓝印花碟中的带露桅子。或许叶子些许腐朽,但花瓣仍是一如既往地柔软。

    书中自有颜如玉 今晨坐校车经过商厦时,一幅超大的化妆品广告牌吸引了我的注意。女明星光洁的脸蛋,真担得上《洛神赋》中那句“肌若白雪,齿若含贝”。

    广告牌上赫然大书“不朽的容颜”,更是让我唏嘘不已。 随着科技的发展,女人的青春靓丽似可永驻了。

    各种化妆品日益塞满了女人的口袋。为了追求不朽的容颜、不朽的青春,她们愿意打针,每天花许多时间保养,拍脸。

    但,何为不朽?真正的青春是否只停留在皮相之上? 窃以为青春是一种情怀,一种状态。女人的青春,不是一场流水逐落红般转瞬即逝的游戏,应是清照未嫁时提鞋疾走的娇憨而腼腆的笑容;卓文君当垆美酒,半截藕臂轻露的勇气和坚持;昭君出塞面对未知的茫茫大漠的无畏与坚毅。

    青春,并非肤白貌美时期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美丽情怀的集合体,是每个女人在任何时期都可以拥有的不朽。 杜拉斯八十岁时仍能笑称:“我还年轻,青春正好,及时行乐!”我私下猜想,年轻导演欣赏她的绝不是皮相,也不是那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而是杜拉斯的内在气质与精神涵养。

    正是这种美质,使杜拉斯青春不朽,魅力常存。 古人劝读时,总会说:“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想,这句话用于女人身上倒是再合适不过了。见过许多年华正好容貌佳的女子,却眼神空洞、语言乏味、满腹稻草。

    她们通晓最新的时尚潮流,但对文采风骚、传统文化面色讪讪。画家陈丹青在《草草集》中,曾因林徽因中学时代的照片而无限感慨。

    当今域中所谓的“校花”们,如何与林相比?可惜林是早早去了的,否则,老年的她定是青春不朽、风韵常存的吧。 每个女人都是渴望爱与美好的天使。

    青春,是她们心中永恒不变的神话。她们追求着,从古时的胭脂水粉,到如今品种繁多的“欧莱雅”们,更有甚者竟去整容削骨。

    她们读错了“青春”。 青春不是只开一季的繁花,而是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

    三毛说过:读一本书,你自己尚无知觉,行行字字却已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你的容颜。 女人,多读书,多思考,随着日影飞去,诗入心田,你必能“青春作伴好还乡”! 一事能狂便青春 诗人纪德在《先知的花园》中说:“时光易逝,唯有你的青春之心不会老。”

    的确,“老去”是自然的不可抗拒的规律,但正如王国维先生那句“一事能狂便青春”,物质会腐朽,但保持一份青春心气,执著、积极,纵然我们白发苍颜,心却不会颓然老去。青春便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石古不废。

    6月13日即将近来八十华诞的戴尅戎老先生,便是极好的典范。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海内外的骨科专家,高龄的他仍活跃在科研、医疗第一线。

    青春之心是他不竭的动力。他说:“我喜欢一切从头开始,像一个青年人一样地去工作。”

    正因如此,他才能像青年人一样,始终保持对新科技的高度热情,并将它们运用到医学领域,不断发明出类似于“形状记忆加压骑缝钉”的“魔术般的金属制品”。 戴尅戎先生喜欢这样一句话:“公爵是因为偶然的出身才成为公。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