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党政机关通报批评范文

    如何看待行政机关的通报批评

    所以,通报批评与警告一样,也是以公开公布的方式,使被制裁人的名誉受到损害,既制裁教育本人,又能广泛地教育他人。

    所以,法律法规规定的通报批评是与《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的警告并列的一种申诫罚,适用通报批评应当依法适用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另一种观点认为,通报批评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而且正式通过的《行政处罚法》对于通报批评这一形式没有作出规定。

    我们认为通报批评不是一种行政处罚,也不宜作为行政处罚,其理由如下:第一,通报批评的性质主要不是申诫罚。申诫罚的意义主要通过向违法的行政相对人指出其违法行为,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纠正自己的错误。

    而通报批评则是通过实际影响当事人的声誉、名誉的方式,以社会影响和社会压力来达到制裁的效果和目的。关于这一点,它和申诫罚是不同的。

    第二,申诫罚是由行政机关直接向违法当事人本人做出,要求当事人改政错误。而通报批评并不是直接向违法当事人本人提出,而是向一定范围或者向社会公开。

    一般并不向本人提出,这是与行政处罚的基本方式相违背的;第三,申诫罚一般是指违法行为轻微并且社会危害不大的当事人作出。根据行政处罚应当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原则,申诫罚的实际处罚力度是所有行政处罚种类中最小的。

    而通报批评不仅影响行政相对人的名誉,而且可能影响到行政相对人的经济利益,其行政处罚的实际结果往往强于其他种类的行政处罚。这一做法与行政处罚所规定的原则是相违背的。

    目前,通报批评的规范性文件并不多,对通报批评这种所谓行政处罚的设定体现出几个特点:一是设定规范性文件少。二是设定规范性文件级别较低。

    三是设定通报批评的规范性文件数量与文件本身的级别呈一定的反比关系。规范性文件的级别或效力越低,设定通报批评的概率相对要高。

    反之,规范性文件的级别或效力越高,设定通报批评的概率就越低。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但行政法规的设定率却高于法律。

    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的关系也大抵如此。与《行政处罚法》所确定的处罚种类相比,规范性文件设定的通报批评的概率要低得多。

    这种现状表明,立法机关在对待行政处罚的问题上,并不看好通报批评。这里就出现了矛盾的情况,一方面我们强调通报批评为行政处为,另一方面,有关立法机关却并不“卖账”,特别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将通报批评完全排除在行政处罚之外。

    (伊春市伊春区法院 韩冬梅)??。

    求通报批评的例文,和格式

    不需要.例文:

    批评性通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省**市**县

    擅自停课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迎送活动的通报

    1999年12月5日,**省**市**县举行**高速公路在本县通车仪式,**县主要领导擅自决定,让本县部分中、小学校停课参加通车仪式,近千名中小学生在风雪天等候长达二小时,致使部分中小学生生病,学生家长和群众极为愤慨,致信中央要求坚决制止此类现象。

    中小学校依照国家规定建立有严格的教育教学秩序,这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破坏。现在一些地方的个别领导利用自己的权力,动辄调用中小学生为各种会议、考察、参观、访问甚至商业性典礼搞迎送或礼仪活动,有些地方还因此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县发生的问题,已不只是一般的形式主义,而是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此类不良风气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学习和活动安排,要有利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今后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规定,不得擅自停课或随意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种迎送或“礼仪”活动,如确有必要组织的,须报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国务院办公厅(盖章)

    通报批评怎么写

    通报批评范文

    某,男,某年月出生,现为我院后勤玻璃室工人。

    某同志长期工作散漫,责任心不强,并且经常脱岗。尤其是在最近学院考虑到某同志承担的工作量极少,决定自5月16日起临时安排他到丰盛堂自行车棚值班一段时间时,他口头表示同意服从安排(15日下午学院主管负责人找他谈话),但16日至今一直不到临时岗位工作,目无组织纪律。学院主管负责人发现某同志在5月16日没按要求在丰盛堂自行车棚值班,5月17日上午再次通知他如无正当理由必须服从组织的工作安排,某同志当时也再一次答应服从安排;而行动上他仍在玻璃室干些与工作无关的个人事情。5月17日上午下班时,他无打考勤卡(早退);17日下午和20日上午他没打上、下班考勤卡,也不见他上班,但玻璃室敞开着门(17日下午还开着收音机)。更为严重的是,他违反规定,擅自多次涂改考勤卡:3月14日将上午11:42涂改为7:40;5月16日上午10:15,涂改为7:15;5月20日下午将14:13打到上午记时位置,然后涂改为7:13时。通报批评范文

    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严肃劳动纪律,对某同志不服从组织安排,工作散漫,无组织纪律性的错误,根据化院[2006]018号文“化学学院院办、后勤、图书分馆工作人员考勤实施细则”的精神,学院决定给予某同志通报批评,并扣除其5月份的奖金和业绩津贴。

    希望全体教职工能引以为戒,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办公室

    通报的格式

    通报的格式: 1、标题 由制发机关,被表彰或被批评的对象和文种构成。

    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另外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 有的特指某一范围内,可以不标注主送机关。

    3、正文 表彰(批评)通报正文结构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表彰或批评的原因,即写清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的经过情况,要求用叙述的手法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 第二部分,对所叙述的事实进行准确的分析,中肯的评价,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使人们能从好的人和事物中得到鼓舞,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第三部分,一般是对表彰的先进或批评的错误作出嘉奖或惩处。最后还要根据通报的情况,针对现实的需要,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

    4、落款  写上发文机关名称及发文日期。 扩展资料: 通知和通报的区别: 1、告知的内容不同:通知:告知的主要是工作的情况,以及共同遵守执行的事项。

    通报:告知正反面典型,或有关重要的精神或情况。 2、目的要求不同:通知:要求受文机关了解要办什么事,该怎样办理,要求遵照执行。

    通报:主要是交流、了解情况,起教育宣传作用。 3、表现方法不同:通知:主要是叙述,告知人们做什么,怎样做,叙述具体。

    通报:兼用叙述、分析和议论,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4、其他 通知:事实尚未发生。

    通报:以事实作前提。 通报事情的性质、范围大于通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报。

    某行政机关对下属机关通报批评责令整改 是行政处罚吗

    1、.某行政机关对下属机关通报批评责令整改不是行政处罚,是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条 行政机关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为牟取本单位私利,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纠正;拒不纠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徇私舞弊、包庇纵容违法行为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关于在某一时期对某条街实行禁止通行的公告是行政管理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条 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行政机关采取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如何看待行政机关的通报批评

    所以,通报批评与警告一样,也是以公开公布的方式,使被制裁人的名誉受到损害,既制裁教育本人,又能广泛地教育他人。

    所以,法律法规规定的通报批评是与《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的警告并列的一种申诫罚,适用通报批评应当依法适用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另一种观点认为,通报批评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而且正式通过的《行政处罚法》对于通报批评这一形式没有作出规定。

    我们认为通报批评不是一种行政处罚,也不宜作为行政处罚,其理由如下:第一,通报批评的性质主要不是申诫罚。申诫罚的意义主要通过向违法的行政相对人指出其违法行为,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纠正自己的错误。

    而通报批评则是通过实际影响当事人的声誉、名誉的方式,以社会影响和社会压力来达到制裁的效果和目的。关于这一点,它和申诫罚是不同的。

    第二,申诫罚是由行政机关直接向违法当事人本人做出,要求当事人改政错误。而通报批评并不是直接向违法当事人本人提出,而是向一定范围或者向社会公开。

    一般并不向本人提出,这是与行政处罚的基本方式相违背的;第三,申诫罚一般是指违法行为轻微并且社会危害不大的当事人作出。根据行政处罚应当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原则,申诫罚的实际处罚力度是所有行政处罚种类中最小的。

    而通报批评不仅影响行政相对人的名誉,而且可能影响到行政相对人的经济利益,其行政处罚的实际结果往往强于其他种类的行政处罚。这一做法与行政处罚所规定的原则是相违背的。

    目前,通报批评的规范性文件并不多,对通报批评这种所谓行政处罚的设定体现出几个特点:一是设定规范性文件少。二是设定规范性文件级别较低。

    三是设定通报批评的规范性文件数量与文件本身的级别呈一定的反比关系。规范性文件的级别或效力越低,设定通报批评的概率相对要高。

    反之,规范性文件的级别或效力越高,设定通报批评的概率就越低。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但行政法规的设定率却高于法律。

    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的关系也大抵如此。与《行政处罚法》所确定的处罚种类相比,规范性文件设定的通报批评的概率要低得多。

    这种现状表明,立法机关在对待行政处罚的问题上,并不看好通报批评。这里就出现了矛盾的情况,一方面我们强调通报批评为行政处为,另一方面,有关立法机关却并不“卖账”,特别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将通报批评完全排除在行政处罚之外。

    (伊春市伊春区法院 韩冬梅)??。

    通报批评范文

    各班组: 2012年4月8日零点班,车间值班领导至****岗位检查时,发现******缺少润滑油,对该岗位巡检工进行了处罚。

    事情经过:2012年4月8日零点班,车间值班领导至******岗位检查时,发现******缺少润滑油,值班领导随即调查,了解到员工*****未及时向该设备加油。 处理结果:*******岗位工***缺乏工作责任心,巡检力度差,致使设备使用寿命缩短,严重违反公司《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制度》、《设备巡检制度》以及《车间管理制度》的规定。

    经车间决定,对员工******处以100元的罚款,并交由其班长进行教育、培训。 再防措施:各员工必须加强设备巡检力度,不断认真学习各岗位操作规程,依据设备特点,精心使用、维护和保养各设备,确保延长各设备的使用寿命。

    车间加强现场检查与处罚力度,对不正确维护保养设备的职工进行严重处理。 以上事件车间所有职工务必引以为戒,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通报批评-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仅限于政府组织吗

    通报批评,是指以公开公布的方式,对违法者通过书面形式予以谴责和告诫,使被处罚人的名誉权受到损害,既制裁教育本人,又旨在广泛教育他人。

    通报批评只适用于违法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不适用与自然人,一般通过报刊或政府文件在一定范围公开公开的,造成的影响较大。 根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应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应给予通报批评。 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违反纪律的行为或者是对尚未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行为所给予的纪律制裁。

    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之前,其法律依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条例》,该条例对奖惩的目的、条件、种类及其适用程序,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同时规定,事业单位也参照执行。 另一个是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该规定着重对贪污贿赂行为的行政处分作了比较全面和具体的规定,实际上是对1957年奖惩暂行条例部分内容的修改和补充。由于四十多年来各种情况的发展变化,1957年的奖惩暂行条例已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该条例对行政处分的种类和适用作了规定,是对国家公务员实施行政处分的主要法律依据。

    通报性批评怎么写

    .标题。

    通报的标题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构成,有时可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只写“通报”二字。但比较重要的通报则不能省略。

    通报的签署和时间也可以在标题下方,这样则不再落款;通报也可以有抬头、落款,时间则写在发文机关下面。 2.正文。

    (1)表彰通报正文的一般写法。 1)叙述先进事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迹、怎么做、结果; 2)对上述事件进行分析、评议,指出其典型意义,或概括其主要经验。

    语言要简明概括; 3)提出表彰或发出号召。 如果是转发式的表彰通报,正文部分先对下级机关所发的这个材料进行评价,加上批语,即对被表彰者进行评议等,再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

    (2)批评通报正文的一般写法。 1)通报原由,即将事故或错误事实的经过情况、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等交待清楚; 2)对事故进行分析评议,重点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指出事故的性质及其危害,并提出处分决定; 3)写明防止此类事故的措施,要对症下药,提出告诫,或重申某一方面的纪律。

    (3)情况通报的一般写法。 情况通报的正文,关键在于对情况的掌握要确实、全面、充分。

    它的正文包括: 1)叙述情况; 2)分析情况,阐明意义; 3)提出指导性意见。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