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地理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概括

    专题复习二 地球和地球运动一、高考展望1、通过地球光照图及其变式,考查学生计算时间、判断昼夜长短等能力.2、由单纯考查地球知识转向考查这些知识的应用,由单一视角切入向多视角综合考查转变.二、知识总结(一)地球知识1.x09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2.x09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低纬、中纬和高纬.南北半球划分.(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二)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中学生常见的经纬网图(图1)有以下三种形式:①确定纬线与纬度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②确定经线与经度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三)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四)时区与日界线问题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度.各时区内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称区时,相邻两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日界线与180º经线并不完全重合.①地方时和区时的关系某时区的区时实际上就是该地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如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采用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知道了这个关系就可以进行地方时与区时之间的换算.②日期变更线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图2):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0点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五)日照图上地方时的确定基本规律是: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6 时 ,昏线与赤道上的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是18 时;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12 时,和正午相对的另一条经线地方时是24时或 0 时;③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1º,地方时增加4分钟;④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六)昼夜长短的计算在日照图上,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孤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弧长15º为 1 小 时.求昼长一般从晨线与经线的交点起到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止之间的弧度就是昼长 , 即昼弧÷15º = 昼长时数 ,24 小时 -昼长时数 = 夜长. (七)太阳高度角的确定①正午太阳高度在直射点为90º,由直射点向南、北逐渐降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②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º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差.三、重难点知识解析1.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殊性是贵在它是惟一一颗适于生物生存的行星.究其原因,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因素和地球自身条件去分析.从恒星际空间看,太阳周围的恒星际空间比较有利于太阳的稳定,太阳的稳定又有利于地球生命的出现.从行星际空间看,大小行星的共面性、同向性公转特征,使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在地球自身的条件中,除从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体积、质量、内部物质运动等方面分析外,还要考虑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和地球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表面温度的影响,地球昼夜更替。

    高中地理总结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单元 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 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 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 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32、高原上第一条铁路— 从西宁到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加速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和建设. 33、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拉萨. 34、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35、我国正在建设的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羊卓雍湖.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是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36、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在青藏地区. 37、台湾省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 38、台湾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的宝岛”. 39、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40、台湾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樟树最为著名,樟脑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41、台湾已形成“进口— 加工— 出口”型的经济.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42、台湾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平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43、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北是人口最多的城市,第二大城市是高雄,最大的港口是高雄. 44、台湾享有“祖国东南盐仓”美称的地方是台湾西海岸. 45、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樟脑. 46、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份是福建. 47、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的200多个岛屿组成. 48、香港人多地狭,工业多属加工工业,以出口外销为主,对外贸易是本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49、香港的旅游业很发达,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和“东方明珠”. 50、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 51、澳门现在成为以赌场收入维持其经济的旅游城市.70年代后,加工工业兴起,产品主要出口美国、香港和西欧. 52、我国北方“黄土地”的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棉花、花生和谷子. 53、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是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54、我国四大区域中,降水量少,沙漠广布的是西北地区. 55、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分布在察尔汗盐湖附近. 56、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57、位于黄河下游的两大油田是胜利油田和华北油田. 58、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血统居民中,祖籍最多的是广东. 二、 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2、方向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经纬法 3、图例和注记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山脊与山谷②陡坡与缓坡③断崖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这是我班主任高考前给我资料~本人是读地理的刚高考完~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高中地理知识总结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

    谁能把高中地理总结的规律信的东西总结给我例如影响温度的是纬度,

    地理答题思路集锦 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天气状况. 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4、天气状况. 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五、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六、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 ①流域广,支流多;②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③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七、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一凌汛的形成条件: 凌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纬.在我国凌汛最严重的是黄河,主要发生在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即山东河段). 二潜水等水位线的应用: 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为潜水流向. 潜水面的坡度(潜水水力坡度):确定潜水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潜水面的坡度. 潜水埋藏深度: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点,二者高程差即为潜水埋藏深度.若所求地点的位置不在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交点处,则可用内插法求出该点地面与潜水面的高程,潜水的埋藏深度即可求得. 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根据潜水流向来判定. 利用等水位图合理地布设取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水位线布设水井和排水沟. 三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 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控制人口增长. 八、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存在冰雪下线的海拔高度)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风坡降水量大),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注:可根据该特点来判断迎风坡或背风坡. 九、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一是山地所处的纬度(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二是山地的海拔(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另外,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主要取决于热量(即阳坡和阴坡)十、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地形平坦开阔);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十一、开凿隧道问题: 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十二、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十三、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注: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5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

    【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对农业:长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长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对商业: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遥感 RS,主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目标物 →传感器(最重要)→ 遥感地面系统 → 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全球定位系统 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我国西北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古代:唐宋——明 塔里木盆地南缘,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近代:清 ——内蒙古东南部,因为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力强于牧业现代:20世纪50年代 人口激增,管理失误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森林分布 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