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总结

在书法世界中感悟作文
书法,是汉字的传承,中华的文化;是汉字的哲学,人生的感悟。
——题记我非常自豪自己的“母亲”是中国,她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从仓颉造字开始,我们出现了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再到后来的楷书、隶书、草书、篆书……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
我有幸成为了一名文化的传播者,在书法中我发现,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人生的感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写书法的基础就是写笔划,看似容易,实则很难。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有它的技巧,用力过猛则太硬、太强,毫无美感可言;用力过弱则又太柔,毫无刚劲可言。
所以说,用力的大小实则就是动静的大小,既不让人觉得太过于零乱,也不会显得太过于死板。只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字才会写的好看,其实,见字如见人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的生活中就应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不死板也不圆滑,应恪尽职守,随机应变。
仔细观察,用心书写临摹字帖的秘诀就在于用心书写,仔细观察。仔细观察字在格子中所占位置,要“留天留地留左留右”,要看它笔划的顺序,笔划的书写,凡这个字有的部分,都应该仔细观察。
观察过后,默记于心,在自己写的时候,用心去写,用心去想。这样写出来的字,就会有美感可言,有动有静。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都需要我们的仔细观察,然后亲力亲为,用心去做。这也是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刻苦多练,好事多磨想要写好字,最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刻苦练,而且要多练,俗话常说“熟能生巧”,多练才能更加掌握,更加灵活运用,如果不刻苦,那么再多的练也都是无用功。我们所遇到的事不可能件件都完美,件件都顺心,好事多磨,也需要经常实践。
事和字是一样的,想要写一手好字,就需得多练;想要遇到一件好事,就得多刻苦,才能成功。看似写字,实则看人生,在书法的世界中,我会越走越远。
大学书法课后感想
我自幼喜欢书法和绘画。
入伍后,虽然忙于军政训练和其他工作,但是,这种爱好一直没有间断。一有机会就读帖、习帖练上一番。
进入中年以后,利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的闲暇时间,比较系统地读了一些有关书法方面的书,也认真地临了一些碑帖,如楷书、魏碑、篆书、隶书、行书和草书等帖,有古人的,也有现代人的,只要认为好帖就临写一番。尤其是退休以后,潜心学习和研究书法,使自己对书法方面的知识、认识和欣赏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自己创作的一些书法作品也多次在全国、全军和本省区获奖。 我学习书法的粗浅感想和体会是: 一、以临为先 会写字不等于掌握了书法艺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书法的技法和知识,才能从一般实用写字提高到以观赏为主的书法艺术创作高度。
我学习书法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书法首先是从临帖开始。既要临古人帖,拜古人为师,也要临现代人的帖。
但是,为主的应临古帖、名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纵向取古,横向取今”。
在这方面先贤和当代大师们都论述得很清楚,我们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照着做就行了。例如,明代倪苏门在《书法论》中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务使笔笔俏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
启功大师在给书法爱好者的信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也不知道是谁的话,因为他有理,就得听他的。
这并不是我自己谦逊,因为咱们如果共同学习一些古代高手,岂不更好。学现在人最容易象,但一象了,一辈子脱不掉,以后悔之晚矣。
我常教一些最初入门的青少年,索兴把我的字让他临,只一有些‘得劲’了,立刻停止。”又说:“写帖主要抓结构,结构对了,点划的姿态即使全都删除,人家也会说象某家、似某帖。”
启功先生对临古、临今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临帖还有个“入帖”和“出帖”的问题。
《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竞似古人,何处着我。”应该说,临帖只是学习书法的前提和方法,是过河的“桥”和“船”,一旦过了河,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留在“桥”和“船”上。
帖临的象了,即“入帖”了,怎样才能“出帖”呢?个人体会到,在“入帖”的基础上,多选几家名帖进行临习研究,取其长去其短,为我所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就是“出帖”了。 二、以勤为径 学习书法有“苦”、有“乐”,是苦中求乐。
清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比较形象深刻地说出了勤学苦练的道理。书法家冯国语先生的名言“无情何必来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深刻地揭示了书法家的博大胸怀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
他说:我练书法,经过的是“五步炼狱”。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神剑森列,无羁走马,皆以临为先。
帖拜名师,不慕虚名,凝神锤造。此为一。
心慕手追,别开蹊径,独创一格。此为二。
广纳、博取、能容,天地为师,人人为师。此为三。
知识、人品、涵养与之并辉。此为四。
悟性为第五。何为悟性?“都道悟性为第一,我言悟性是忘机。
疾风骤雨张长史,落花飞雪僧布衣,得骨得髓承前训,古风古貌不随俗。顿悟本来勤中生,胸纳百川笔自逸。”
可见,要想在书法艺术方面有所成就,不经过勤学苦练,不经过深钻细研和认真地体验醒悟是不可能的。但是,光靠“闷着头”苦练也是不行的,还有一个学练的方法、窍门问题。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说:字不是“练”好的,是“学”好的。学就是拿,拿就是学。
要想着自己是“写字”的,而“字”写得最好的是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古人,如果不老老实实地向先贤们学习,不坚持到传统宝库中去拿宝,“字”是写不好的。又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
就学习书法来说,“外财”就是向外人学习,向外人的优点学习,把外人的好东西都吸收甚至“抢”过来。不向外人学习,就不能丰富和造就自己。
在“发外财”中,传统宝库里的外财最丰富,这个宝库对谁都是敞开大门的,就看你去不去拿,是拿一件还是许多件,是拿一次还是经常拿。人,不从别人那里拿来宝物是富不了的!由此看来,只有把人的天赋和好学、善学的刻苦钻研精神结合起来,做到有才华而不浅尝辄止,以全身心的投入,废寝忘食的苦练,“退笔成山”的毅力,博学深思的悟性,才能在书法艺术方面才思敏捷,得心应手,刚柔相济,创作出气势恢弘,潇洒神飞,具有自己特点和风格的好作品来。
三、以情为基 对书法艺术的喜欢和爱好,是学好书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一种好的书法碑帖、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常常是百看不厌,百练不厌,爱不释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获,练一次有一次的提高。
这就是感情所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没有这种爱好和感情,是无法学好书法艺术的。
书法是表现情感的艺术。不仅在学习和欣赏书法艺术中要倾注人们的情感,而且在书法创作中同样地表现出人们的强烈情感。
元人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说:“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
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
写书法心得,1500字左右
浅谈书法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征。书法艺术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迄今考古文物发掘的情况判断为始于八千年前的中华黄河流域的古陶器文,再经由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书法有益健康---“作书能养气,也能助气。”练书时,须绝虑疑神,全躯启动,力送毫端,注于纸上,抒胸中气,散心中郁。这样,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调节和锻炼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灵心焕发,无疾而寿。即便不幸患病,也可通过练习写字,养心愈疾,畅达延年。古往今来说书法能使人健康长寿,并非虚传。如历史上欧阳询、颜真卿、大书法家平均寿命79.2岁,其中颜真卿76岁时遭杀害,不然寿命会更长。另据资料介绍,明清两代著名书画家(书画相通)同高僧比较,28人中,书画家比高僧长寿12.7岁,说明书画活动可能比高僧修行还有利健康,己为世人共识。现己76岁高龄的“将军书法家”李真先生,通过练习写字,心脏病好转,并不再为失眠而苦恼。他深有体会地说,学习书法,“时间一久,必有所得。这“得”不仅在书法上,对身体健康尤为有益”。可见临池泼墨,确属健身之功,只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便可变“书法”为美妙的“养生之道”。
书法可陶冶情操---情操是感情和思维的综合,书法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书法的特点、技巧、理论、表达意境极其广泛。“胸中有书,下笔不俗。”学习书法,对文学、哲学、美学、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无所不及。很显然,我们不能把书法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写字。书法家吴善茂先生说得好:“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都是书法。”书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习书的严肃性。这就要求习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高度的学习热情,旺盛的进取精神科学的思维活动,俨然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必须勤奋不息,孜孜不倦,防止心血来潮,半途而废;必须深入生活,扩大视野,防止狂妄虚伪,恃才傲物;必须加强修养,拓宽意境,防止墨守成规,舍本逐末。总之,临池泼墨,快乐无涯!
书法己是民族艺术中一枝永开不败的鲜花,世人赏以欣慰,可从中领略其精神风度,心灵意境,生活情趣,审美追求,时代气息。。。。。。这样一种观之激人感奋,聊以励精自慰的艺术,何乐而不为呢!
大学书法展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
本着唤醒手写乐趣,提高思考能力,寻找中华文化的宗旨,我们开展了首届“太湖杯”书法比赛。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引起大家对手写艺术的重新关注。本次活动受到了院领导和团委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兄弟社团的帮助。在比赛前夕我们收到了蔡院长的贺信和为获奖者书写的书法作品。在比赛之时,艺术系曾主任还为大赛作了题词。
这次比赛让同学们重拾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对祖国文化瑰宝的热爱。宣传书法的重要性,让每个同学知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是我们本次活动的重点之一。这次活动也使书法协会这个团队更加团结,更加紧密协作!
当然我们在比赛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困难被一一击破.这也为我们以后的活动积累了不少经验.相信早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书法协会一定发展的更好.我校的社团建设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练书法有什么心得
我自己总结的,你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先看你有没有下面四样东西,其他的字帖呀什么的都不是重要的部分.以下四点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第一.你有没有兴趣 第二.你有没有耐心 第三.你悟性高不高 第四.你能不能坚持 上面四项中只有"第三"可以不高,但是其他三项必须有.没有这三项别指望能很快的练好字.如果有了上面四项,那你练字就变的很容易了.具体方法很多.下面我以最常见的练字方式讲: 1.选本好的字帖(我个人认为司马彦司马东父子的字可以选择,字体不错,最重要的是练起来容易上手.推荐你买那种8元/本的中间夹有白纸的字帖练习,方便使用,并且经济实惠) 2.每天印着白纸写1~2页,不需要写太多(重要的是一定要慢,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细细的体会,琢磨字的运笔方式,可以记成顺口溜“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琢磨细体会”). 3.写完了开始读帖(看字帖上的字,一类字的偏旁的布局怎样,怎样摆放?体会它的运笔方向,在脑子里写) 说到读帖再说一下.你除了看字帖,在大街上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看到有些店铺的招牌,牌匾什么的,只要觉得那字好就可以看一看.很有效果。
“周末无聊没事干,走到街上转一转,有事没事看牌匾,不用动笔把字练” 4.这个时候是你已经写完字帖中的白纸的时候,你自我评价一下,感觉自己的字有没有长进,长进大不大,是否能让自己满意,如果长进不大那你可以买点薄白纸裁小再印着字帖写一段时间.如果已经很有效果了,你这时候就没必要再印着字帖写了.可以照着字帖模仿.照着字帖上的字写.这个时侯应该很熟练了,可以加快速度,加大书写量. 5.这个时期你的字已经很有长进了,就可以扔开字帖了.呵呵.当然不能把字帖也扔了哦.有兴趣的话还要看看,矫正你写的字.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练习硬笔书法的经验,有兴趣可以借鉴一下,希望能对你书法 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
学书法的心得体会(不少于400字)
学习颜体楷书感言
我很早就喜欢写书法,但因为没有时间去学习。那次,我有幸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了两年的楷书,使我的晚年过的十分充分。
在老年大学两年多的学习里,我不但学会了颜体楷书,还参加了国庆书法展、宝坻区首届临帖展。成为了区书法协会的会员。并被评为区级优秀学员。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要感谢区政府举办了老年大学,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更要感谢校领导的关怀和老师的淳淳教导,更要感谢同学的帮助给了我信心。
回顾两年的楷书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一: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看示范。
二:课后认真练习,追求完美,认真完成作业,多写多练。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三:掌握颜体字的特点。认真阅读字帖上对字的要求,争取和字帖上的一样。
四:每天刻苦练习。坚持练字2—3个小时。每幅作品都是经过上百遍修改而成的。
五:掌握笔法是写好毛笔的关键,我就是通过老师的指导才学会了写颜体楷书的笔法。
学书法的感悟
我学书法的感悟
楷书最为难学难掌握,但是楷书是书法规律的基础典范,所以从目前学习者绝大多数是从学楷书开始。当你感觉怎么写也写不好的时候,一方面是楷书难写,另一方面是你在不断地进步着,你感觉写的不好,就会努力地去写好,因为你看到了差距。这是一个痛苦的而且是必须经过的过程,有的人时间经历的短,有的人时间经历的长,时间的长短一看悟性,二看造化。有的人没有熬过这段时光,最终与书法擦肩而过。如果你感觉写的不错了,这反而是你进步将会减慢的征兆,许多貌似写书法的行家,为什么成不了大家,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感觉自己写的不错了。
我们在学习楷书时候也可以练习着行书、隶书、篆书等,这样可以有助于更好的练习楷书,也可以减少练习中的疲劳感。
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体,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将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谈练字心得
以你的情况来看,不要把目标定为把字写好!这个目标是任何人短期内都难以实现的!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方能达到!而且要求前提条件是兴趣爱好才可以!对你而言根本就不必要过高要求的。
最实际而且最有效并且在短期内就可以达到并且足以应付任何考试以及其他正规书写场合的实用方法是:把每个字写得清晰,整齐,卷面整洁,少有修改就可以了!很多女孩子虽然单个字写得很差,但是卷面照样可以整洁美观,原因就在于此!另外一个小技巧是要用笔尖比较细的笔书写,并且字和字之间不能过于拥挤,要有比较合适的间距和行距。这样下来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以练字心得为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练字心得
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人。培养学习态度、习惯的过程,情感也会从中得到熏陶。经过这学期在湘农学堂的学习,我对练字有了新的体会,即,练字就是磨炼一个人的品性,练就一种处事之道。我把我的练字心得归结为以下两点:
一、练字需临帖。一本好的字帖就相当于随身的书法老师一样。我们可以时刻从它那里学到一笔一划该如何运笔,一间一架该如何掌握。比如,“盘”字要写成“且”字状才能灵动,避免臃肿;上中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中线;半包结构的字要写的匀称不可偏向。这些我们大都可以从字帖中发现,但如果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练字,既容易浪费时间又容易走入练字误区。
二、每天进步一小点。想要练好书法决不是件简单的事,最重要的是,它不是件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可能你天天坚持练习但是却不见有多大长进,让好多人灰心丧气因此而停止练习,这样就半途而废,最终难以有所成就。所以,在每天每次的练习中,给自己提一点要求,让自己达到一个或多或少有进步,能给自己继续坚持的动力的水平,这样才能越练越有劲,越练越有动力。这也让我懂得,字想要进步,人必须进步。人不能只停在之前的阶段,新的阶段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另外,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练字是慢慢磨性子的过程,在处理其他事情的同时,也要有种不怕麻烦,不怕吃苦的精神。同时也知道,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要树立“提笔就是练字”的观念,写字由课内向生活之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