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十佳民警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2014公安巡逻民警先进个人事迹

    该同志自参警以来,16年如一日,把根深深扎在社区,把情源源融入社区,无怨无悔,孜孜以求,凭着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在平凡岗位上,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忠实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展示了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崭新形象,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信赖和支持。

    近3年来,他先后荣立市政府个人二等功一次、市局个人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北省优秀责任区民警”、“XX市双创能手”、“XX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XX市公安局优秀党员标兵”、“XX市公安局十佳基层民警”、XX区“十佳文明公仆”,2005年荣获XX市“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06年荣获XX市“十佳政法干警”称号,并被申报省、市劳动模范。他曾先后10次被评为年度市局优秀公务员。

    2006年1月24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郑少三、省政法委副书记鲁志红、省厅副厅长周厚震、尚武、政治部主任杨传权等领导到新沟桥所亲切慰问彭涛时,郑厅长指出:“彭涛同志是基层派出所民警中的一面旗帜。”一、面对选择,他投身社区无怨无悔没有义薄云天的壮举,没有豪迈的誓言,也没有显赫的功绩,作为基层民警中的一员,彭涛无疑同其他民警一样默默无闻。

    然而,正是在日复一日的普通而又平凡的工作中,彭涛用他16年的从警生涯实践了一名公安民警对平凡的超越。从警以来,彭涛时刻牢记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模范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所难,帮群众之所需,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保持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他常说:“既然选择了搞公安,选择了当一名责任区民警,我就要把它干好。”1990年,22岁的彭涛大学毕业,怀着对公安工作的无比热爱投身警营,当上了一名普通的责任区民警,一干就是16年。

    在辖区里,他走家串户,与居民们谈心,拉家常,遇到熟悉的群众,他都关切的打个招呼,遇到矛盾纠纷他会迅速上前调解,遇到谁家有点难事,他都要伸手管一管,遇到可疑的人,他都要认真询问一番,从不让任何线索从自己身边溜过。从警16年来,他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家里,把政府的关怀送到居民心里,对群众一往情深,倾注了全部的爱。

    他帮助下岗职工、特困家庭、孤寡老人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作为一名责任区民警,社区就是他第二个“家”。

    每天早起,他都要到社区转上一圈;晚上,吃过饭后,他又悄悄地走进夜幕,来到辖区巡察一番,带领巡逻人员走街串巷落实好安全防范工作。《楚天都市报》记者到新沟桥所采访彭涛,从派出所随彭涛到社区警务室去时,短短一段不到15分钟的路程,他们竟然花了接近两个小时。

    因为一路上总不停有群众和彭涛打招呼,拉着他嗑家常,向他反映这反映那。碰到孩童,彭涛亲切地抚摸着他们的脑袋询问学习生活情况;碰到老人,彭涛关心地询问老人家身体好不好,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遇到门点,他都要走进去和店主交谈一下,询问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出现或者可疑的事情发生。

    其间,他还帮一位大妈将菜提到了她6楼的家中,帮一个副食店主卸下刚进的货物,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将她送到学校。仿佛整个新桥社区没有彭涛不认识的人,没有彭涛不管的事。

    记者觉得不可思议,小声询问旁边彭涛的同事:“难道他每天都是这样上班的么?”同事肯定地回答:“是的,他每天都是这样上班的。” 认识彭涛的人都知道,彭涛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打牌,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工作,他就是那种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的人,这一点从他脸上时刻挂着的微笑就可以看出来,那种微笑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满足的微笑。

    二、面对工作,他平凡之中锻造辉煌新桥社区是全区商业门点最多,人口流动量最大的社区之一。外来人口多,道口四通八达,治安状况十分复杂。

    彭涛接管段前,辖区违法犯罪活动比较猖獗,一些外来经商人员经常受到流氓地痞骚扰。他接管后,逐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治安巡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迅速扭转了这里的混乱状况。

    他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拘泥于传统工作方式,从基层实际出发,以“三基”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社区基础工作,大力营造“打、防、控”一体化格局,迅速扭转了这里的治安状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了整合社区治安防范力量,发挥作用,彭涛结合分局和所里的日常与专项工作部署,下大力气,积极发展治安防范队伍。他带领社区群干积极发动群众、认真宣传,在居民心中逐渐树立“社区是我家,安全靠大家”的观念,在广大居民的支持下,新桥社区从过去仅有十几个治安关照员,发展到现在由安保队员、物业保安、治安积极分子、低保人员等组成的100多人的群防群治队伍。

    2003年10月,彭涛积极贯彻上级统一部署,在所支部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XX区第一支自行车巡逻队。自行车巡逻队统一服装,统一装备,灵活机动。

    公安执法办案标兵先进事迹材料如何写

    在刑事侦查工作的岗位上,**同志从一名普通刑事技术员成长为业务骨干和基层领导干部,十八年如一日,始终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务实奉献、以实际行动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履行新时期公安“执法为民、服务发展”的工作职责,在维护**市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先后参与千余起重特大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年平均出差办案超过200天,加班加点超过500小时,在全市大部分有影响的大要案侦查中,从现场勘查、物证检验到调查取证的每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三次,获得了全省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系统模范人民警察,**市劳动模范,市十佳优秀党员,省优秀青年卫士等多项荣誉。

    刑警,作为与刑事犯罪斗争的专业力量和前沿阵地,它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击犯罪、侦查破案,近年来一批影响**市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案件相继告破,在这些案件的侦破中,**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2004年11月8日,在**市阳信县公安局巡警姚衍庆同志在抓捕一名持枪抢劫的歹徒时,被歹徒开枪打死,市委领导要求公安机关迅速破案。

    为了查找现场可能遗留下来的痕迹线索,**带着专案组的同志们一道连夜开展现场勘查,部署全市设卡堵截工作。他冒着浓雾,一夜奔波100余公里,督导检查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带领侦查员住到了案发现场乡镇办公室里,对相邻的惠民、阳信两个县五个乡镇的200多个村进行挨家挨户的访问和摸排,农村办案条件差,没有吃饭的地方就自己带着方便面,大雪封路通不了车,就步行调查,一走就是一天。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连续工作18天,通过大量工作,线索逐渐集中到惠民县麻店镇一抢劫出租车负案在逃的朱合军身上。

    该朱1994年就负案在逃,抓捕难度很大,**带领专案组的同志,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决心尽快将朱抓获归案。他们内查外调,对朱合军的所有社会关系进行摸排,又经过5天的紧张工作,在山东**市一劳务市场将朱合军生擒,经连夜突审,朱合军供述了枪杀姚衍庆的犯罪事实,另外还供认入室q####j、抢劫作案8起。

    此案的侦破,告慰了烈士英灵。 2004年1、2月间,**市惠民、阳信、沾化、滨城等地发生系列抢劫加油站案件,**同志身先士卒,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连续十几天战斗在侦查破案的第一线,历尽艰辛,一举摧毁了一个抢劫加油站团伙,破获案件14起,抓获犯罪分子6名。

    另外,在**浦湖公园无名女尸案、邹平县“2.9”特大杀人案等等许多案件的侦破中,**同志都起了关键作用,为维护全市社会治安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分管大要案侦查工作以来,面对案件多发的形势,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刑事发案的规律特点,适时组织专项打击行动和破案会战。

    2002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全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盗抢机动车犯罪、农村盗抢耕牛犯罪等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先后打掉了危害一方的**史建东黑恶势力犯罪团伙等一系列重、特大恶性案件,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2004年的侦破命案专项行动中,在**的带领下,全市刑侦破案战果卓著,发生的74起命案,破获70起,命案破案率连续两年达到94%以上,列全省第二位。

    2002年9月,党的“十六大”前夕,惠民县李庄镇发生一起投放炸弹敲诈勒索案,**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将炸弹排除后,立即投入案件的侦破工作中,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摸排,终将两名犯罪分子抓获归案。 **同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亨乐主义、自由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和不正之风的侵袭,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艰苦奋斗,廉洁自律,自觉树立群众观念,走群众路线,切实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当做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把人民群众的情绪变化当成工作成功与否的晴雨表。

    他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和基层的欢迎。他认真学习法律,熟知法律规定,严格依法办事,公正执法,文明办案,恪守警察道德,遵守警察纪律,维护警察形象,从警多年从未发生违法违纪现象,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2014公安巡逻民警先进个人事迹

    该同志自参警以来,16年如一日,把根深深扎在社区,把情源源融入社区,无怨无悔,孜孜以求,凭着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在平凡岗位上,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忠实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展示了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崭新形象,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信赖和支持。

    近3年来,他先后荣立市政府个人二等功一次、市局个人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北省优秀责任区民警”、“XX市双创能手”、“XX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XX市公安局优秀党员标兵”、“XX市公安局十佳基层民警”、XX区“十佳文明公仆”,2005年荣获XX市“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06年荣获XX市“十佳政法干警”称号,并被申报省、市劳动模范。他曾先后10次被评为年度市局优秀公务员。

    2006年1月24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郑少三、省政法委副书记鲁志红、省厅副厅长周厚震、尚武、政治部主任杨传权等领导到新沟桥所亲切慰问彭涛时,郑厅长指出:“彭涛同志是基层派出所民警中的一面旗帜。” 一、面对选择,他投身社区无怨无悔 没有义薄云天的壮举,没有豪迈的誓言,也没有显赫的功绩,作为基层民警中的一员,彭涛无疑同其他民警一样默默无闻。

    然而,正是在日复一日的普通而又平凡的工作中,彭涛用他16年的从警生涯实践了一名公安民警对平凡的超越。从警以来,彭涛时刻牢记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模范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所难,帮群众之所需,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保持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他常说:“既然选择了搞公安,选择了当一名责任区民警,我就要把它干好。” 1990年,22岁的彭涛大学毕业,怀着对公安工作的无比热爱投身警营,当上了一名普通的责任区民警,一干就是16年。

    在辖区里,他走家串户,与居民们谈心,拉家常,遇到熟悉的群众,他都关切的打个招呼,遇到矛盾纠纷他会迅速上前调解,遇到谁家有点难事,他都要伸手管一管,遇到可疑的人,他都要认真询问一番,从不让任何线索从自己身边溜过。从警16年来,他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家里,把政府的关怀送到居民心里,对群众一往情深,倾注了全部的爱。

    他帮助下岗职工、特困家庭、孤寡老人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作为一名责任区民警,社区就是他第二个“家”。

    每天早起,他都要到社区转上一圈;晚上,吃过饭后,他又悄悄地走进夜幕,来到辖区巡察一番,带领巡逻人员走街串巷落实好安全防范工作。《楚天都市报》记者到新沟桥所采访彭涛,从派出所随彭涛到社区警务室去时,短短一段不到15分钟的路程,他们竟然花了接近两个小时。

    因为一路上总不停有群众和彭涛打招呼,拉着他嗑家常,向他反映这反映那。碰到孩童,彭涛亲切地抚摸着他们的脑袋询问学习生活情况;碰到老人,彭涛关心地询问老人家身体好不好,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遇到门点,他都要走进去和店主交谈一下,询问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出现或者可疑的事情发生。

    其间,他还帮一位大妈将菜提到了她6楼的家中,帮一个副食店主卸下刚进的货物,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将她送到学校。仿佛整个新桥社区没有彭涛不认识的人,没有彭涛不管的事。

    记者觉得不可思议,小声询问旁边彭涛的同事:“难道他每天都是这样上班的么?”同事肯定地回答:“是的,他每天都是这样上班的。” 认识彭涛的人都知道,彭涛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打牌,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工作,他就是那种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的人,这一点从他脸上时刻挂着的微笑就可以看出来,那种微笑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满足的微笑。

    二、面对工作,他平凡之中锻造辉煌 新桥社区是全区商业门点最多,人口流动量最大的社区之一。外来人口多,道口四通八达,治安状况十分复杂。

    彭涛接管段前,辖区违法犯罪活动比较猖獗,一些外来经商人员经常受到流氓地痞骚扰。他接管后,逐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治安巡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迅速扭转了这里的混乱状况。

    他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拘泥于传统工作方式,从基层实际出发,以“三基”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社区基础工作,大力营造“打、防、控”一体化格局,迅速扭转了这里的治安状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了整合社区治安防范力量,发挥作用,彭涛结合分局和所里的日常与专项工作部署,下大力气,积极发展治安防范队伍。他带领社区群干积极发动群众、认真宣传,在居民心中逐渐树立“社区是我家,安全靠大家”的观念,在广大居民的支持下,新桥社区从过去仅有十几个治安关照员,发展到现在由安保队员、物业保安、治安积极分子、低保人员等组成的100多人的群防群治队伍。

    2003年10月,彭涛积极贯彻上级统一部署,在所支部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XX区第一支自行车巡逻队。自行车巡逻队统一服装,统一装备,灵活机动,极大。

    求份某位派出所民警在严打整治过程中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因为要写

    人民的好警察-李勇今年38岁的车排子垦区公安局五五派出所所长李勇,可以说是兵团公安系统的一名年轻的老兵。

    他22岁参加工作,32岁便走上了领导岗位,从一个热血青年到人民警察,从一名普通干警到基层领导,多年来,他先后荣获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户籍民警、兵团“十佳”民警等十多项荣誉,用一颗赤诚的心诠释一个人民警察,对社会、对人民、对事业的高度负责和执着的追求。一2002年初时任苏兴滩派出所指导员的李勇,调任五五派出所担任所长工作,他也知道组织上调他来的用意。

    面对一个人生地疏的工作环境,一向雷厉风行的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跑单位、下基层、走小家,到车间,了解掌握情况,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他发现了问题的疥症,他及时召开支部会议,决定要把工作的重点定位在如何提高民警服务群众的意识上,提出了“弘扬正气向我看齐、树立形象人人努力”的工作目标,他知道:人人的心里都有杆称,秤砣就是老百姓。五五派出所是一个辖区点多面广、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大、管理困难的单位,为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更好的服务辖区职工群众,他带领全所民警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立足工作实际,致力为职工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

    2003年3月的一天凌晨,李勇和值班民警巡逻至61公里时,忽然看到一男子在路边焦急的拦车,当他得知该男子得妻子由于煤气中毒需要送往医院急救时,他二话没说拉起病人直奔医院,经及时抢救脱离了危险。几天后,夫妻俩将一面写有“人民警察为人民,危难之际见真情”的锦旗送到派出所。

    针对派出所户口管理中存在的暂住人员流动性强、常住人口因工作调动长期不归造成人户分离、一址多户、多址无户等现象,他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上,要求户籍管理人员,要时刻本着按章办事的原则,对符合政策的及时办理,对存在问题、不符合政策的要解释清楚、坚决不开绿灯,几年来,五五派出所从没有发生一起户口漏办、错办、缓办现象。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他每天坚持上班第一个出勤,出警第一个上车,困难第一个先上,荣誉第一个先让,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大家,激励大家。

    在他的模范带动下,五五派出所全体干警的精神面貌在变,服务群众的意识在变,然而始终没变的是李勇那颗对警察事业执着追求的心。二李勇在辖区职工群众的眼里他待人和气,一接触便有了份亲近的感觉,在同事的心里他既是生活中的大哥、又是工作上的亲密战友,事事想的周全,面面具到。

    2002年,派出所治安队员杨亚迪要结婚,由于小杨家在内地,父母不在身边,所长自然成了婚礼的主角,既当家长、又当主持人,把个婚礼办得热热闹闹,使这个身在异乡得青年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2004年三秋,由于团场三防形势严峻,忙于工作的他连续两个月时间没有顾上回家。

    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的父亲整日躺在床上,总想着儿子能够抽出点时间陪自己到乌鲁木齐看病,然而这小小的愿望在李勇工作太忙的情况下始终没能让父亲如愿。每日靠胰岛素维持生命、生活难以自理的母亲心里更能理解,她常劝老伴,不要给孩子添麻烦,让孩子能够安心工作。

    每每想到这些,这个七尺男儿却忍不住眼中掉泪,只有他自己内心知道,自己欠父母、家人的实在太多太多。有道是忠孝难两全。

    然而在家庭与事业上李勇选择了前者2004年10月8日,是李勇儿子11岁生日,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见到爸爸的儿子,三天两头打电话缠着爸爸给自己买生日蛋糕。听着孩子苦苦的哀求,李勇恨不能插上翅膀立刻回到亲人身旁。

    就在他刚刚要回家的节骨眼上,局里的一个紧急任务打乱了自己的计划,看着给儿子买来的蛋糕,他在心里对儿子说了一句对不起。在生活中,他从自己身上真正体会到了一个人民警察家庭的困难,便把关心下属作为自己的一种情感释放,每逢节假日,他便主动在所里值班。

    凡是同事过生日、下属结婚等事情,他都尽其所能、热心帮忙,一张贺卡、一份薄礼,点点滴滴融入了战友之间的情感。三派出所作为一个为辖区民众服务得窗口,处处都能体现出单位的精神面貌。

    如何管好、带好、用好这只队伍,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成为李勇上任后想的最多的一件事。工作中,他坚持从抓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为契机,以改善服务为重点,以提高队伍素质为目标,率先带头执行周一例会、理论学习、外出请销假、案例分析、领导谈话等各项规章制度,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规范全体干警的执法从政行为。

    在2004年全国公安系统组织开展大练兵活动中。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他亲自制定了详细的练兵计划,结合工作实际,组织民警在体能、警务技能、业务知识、计算机操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学习,切实解决“追不上、打不赢”问题。

    面对高强度的体能素训练,他克服自己体重超标、腰椎间盘突出的困难,每天抽出时间坚持五公里长跑、跳绳、俯卧撑等训练项目,增强了自身体能素质,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察缉战术本领,为全体干警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下一页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样。2004年3月18日,一二九团一连发生一起。

    求一篇公安民警破案能手先进事迹材料

    面对困难他无所畏惧,尽显男儿豪情;面对成绩他绝不自满,继续埋头苦干;面对荣誉他戒骄戒躁,仍旧一如既往地热爱工作、甘于奉献;他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他就是被同事们尊称为“工作狂”的XXX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XXX。

    勤奋好学 新警变身成主力

    XXXX年X月,XXX从警察学院毕业参加公安工作,被安排到XXX派出所,正式成为刑侦组里一名负责打击破案的刑警。那时的XXX就像是初生牛犊,对工作满怀激情,每遇到一起案件,他便第一个主动请战。

    案例XXX

    一件普通的盗窃案件表面看虽然简单,但如何获得线索去侦破,里面学问可大了。村民家的盗窃案件顺利破掉了,可XXX就是开心不起来,一连几天老是在琢磨着其中的奥妙。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断总结,终于悟出了办案的一些基本道理:要想侦破案件,就需要在工作中细中再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抓住难点、疑点不放,才能有所突破。

    XXX暗暗下定了决心:踏实工作干出个样子来。此后在办案中,他不耻下问,不断钻研和丰富自己的刑侦业务知识。只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就从一名新警成为所里的破案主力。

    身手矫健 以快制胜擒凶徒

    第二年,XXX被调到XXX工作,负责城区侵财型案件的侦破,刑事案件占全县总量的70%以上,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在这里,XXX成了一名没有编制的领导,被冠为探长,带领小组同事办案。

    当刑警,免不了同持刀、持械歹徒面对面的交锋,抓捕行动时刻充满危险,可XXX没有退缩。

    案例XXX

    磨砺心志 吃苦耐劳不言悔

    每遇到案子发生,XXX就顾不上回家,接到家人的电话时,总是那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我是探长,应该带头做好工作”。

    有一次,XXX在侦办一起案件时,由于案件一时无法突破,他十多天里都扑在工作上没回过一次家。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加上案件侦破的压力,XXX感到疲惫不堪,可他仍负重前行,直到爱人找到单位来,才不得不跟着回家。一进家门,陈俊突然眼前一黑,昏倒在家门口的地上,家人急忙将他送往医院。清醒过来的XXX不愿住院,坚持回家休养,可第二天他又背着家人回到了单位。

    XXX的爱人是一名XXX,她十分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在怀孕期间,她每次都是独自一人去医院做健康检查,看到别的孕妇都是爱人陪同,XXX的妻子很是羡慕。说好要陪爱人坐月子,但在分娩时,一起突发的案件把XXX拉回到单位,女儿出生半个月后,他才回到家享受初为人父的这份喜悦。面对妻女,XXX一脸的愧疚,可爱人非但没有怨言,反而安慰他:“我们都很好,放心吧,你工作忙自己多注意身体。”听到亲人这充满理解和关心的话语,XXX泪满眼眶,哽咽无语。

    工作中,XXX把侦破案件作为乐趣,既享受着其中的快乐,也体味着其中的艰难。几年来,他不知道自己主办和协破过多少案件。翻看XXX的办案记录,能够清楚地显示出他的工作量。去年他带领探组共破获各类案件XXX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XXX名,摧毁犯罪团伙X个,追回逃犯X名。

    而立之年的XXX从警至今,屈指算来只有X年多时间,但凭着过硬的本领,他每年办理的案件数量高居全队第一,业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由于工作出色,他荣立X等功X次,受到X次嘉奖,连续X年荣获全局“十佳办案能手”称号。

    为了守护一方平安和群众的安宁,XXX始终站在打击违法犯罪的最前沿,用满腔的热情照亮青春,用信念、人格谱写着人民警察的无限忠诚。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