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古诗鉴赏范文

    古诗鉴赏范文

    古代诗歌鉴赏五篇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分析] 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

    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

    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分析] 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尺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分析] 虞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借蝉“垂緌”状和“流响”声:“清露”之洁、“疏桐”之高挺来喻其不与流俗相同的高洁品格。这样,“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寄托之笔,便水到渠成了。

    骆宾王的《咏蝉》则由蝉及人,由人到蝉,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既是指蝉,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

    我们自是不难从“露重”、“风多”中窥见作者那因环境窘迫而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恻苦楚的心境。至此,“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李商隐的《蝉》则情调与前两首相异,李诗借“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的蝉的处境来抒写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无告的凄苦之情。

    “高难饱”和“很费声”哀中有恨,“疏欲断”之声和“碧无情”之树两两相对,无理反衬,这哪是咏蝉呢,简直是述说自己的身世遭际嘛!至此,“我亦举家清”的长叹才会令人扼腕。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分析] 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抓人物语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

    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可以吗?看看会有帮助的……我古诗鉴赏也挺差的,就就常常看……。

    古诗鉴赏范文-初中作文古诗鉴赏请以一首古诗写一篇500字的鉴赏文

    摄神理而遗貌 调感怆于融会——从张炎《解连环·孤雁》词看其“清空”本色 作者:王运思 张炎,宋季元初词人。

    论词尚“清空”,他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 《词源·清空》)何谓“清空”?摄其要者,其意大抵是说,词“要能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夏承焘《词源注·清空》),而且要有言外意,即要有含蓄深婉的寄托;而这一切,又须以浑化无迹的自然之笔出之。

    这种理论主张在他的咏物词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其《解连环·孤雁》一词即堪称代表这种风格的绝唱。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漫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作者揉咏雁、怀人、自怜而为一,抒发了他的家国之痛,漂泊之苦,凄婉动人。

    “楚江空晚”,境界暗淡、空旷、寂寥、肃杀。 作者把雁置于这空阔的空间,不惟反衬雁之“孤”“小”,且为全词定下低沉的基调。

    惟其“空”,才愈见离群雁之“孤”;惟其“晚”,才更显离群雁之“凄冷”:可谓景中含情。这特定的审美感受,却是通过自然而平常的四个字,由视觉贯通了我们的触觉来传达的,下笔不可谓不“空”。

    以下,转入对孤雁形象的刻划。 “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离群而“散”,已觉“恍然”,而“万里”,更足可悲,这怎能不使孤雁在“惊”悸之余感到“怅”然若失呢?仅一传神之“怅”字,写事更写情,它把“离”前之可恋,“离”时之痛苦,“离”后之茫然的复杂的感情,曲折婉转地表达出来了。 既离群万里,则渺渺天地间惟一孤雁而已,自顾其影则不免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感,故只有另寻栖身之所,“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是这种孤栖自爱神态的写照,特别是一“欲”字,更是对这种想下未下、犹豫迟疑的神态的深刻把握和维妙维肖的刻划。

    那么,另寻栖身之所又将如何呢?“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只有寒水暮天相接,漠漠荒沙、瑟瑟衰草,依然荒寥而已。

    如果说,“恍然”离散已使孤雁怅然若失因而无奈去别寻栖所的话;如果说,依然荒寥更足以使之凄怆伤神的话,那么,“写不”两句所表达的那种痛苦竟无人可告之情则转而化为某种程度的悲壮了:雁既失群于万里之外,不能和同伴共排雁字,只有向他们遥寄一片相思之情了,此其一;因此,违误了久困于胡地的“故人”的凝盼之情(“故”人殆指沦于北人之手切盼南归的故园父老),此其二;联系作为宋朝遗民的张炎当时朋友散失、家国破碎、孤身一人、满目凄凉的处境,可以想见,即使有书可传,那“故人”之愿又将告于何人?此其三。 然而这种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却是通过作者极疏淡自然之笔(两句用一事而又一气贯注)写出的。

    这正是“清空”特色的表现之一。 从对上片简单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作者无论写景还是状物,都能“不滞留于物”(《词源·咏物》),特别是对孤雁外部形象的描写和琐屑事件的叙述,即使是最简单的交代都省略了,而是摄神遗貌,紧紧抓住最能表现孤雁内心情感的神态(如“欲下”),把笔触伸向孤雁的内心世界(如“怅、惊、料”),栩栩如生地刻划出孤雁孤寂索漠的内心世界,给人一种艺术上的去芜存精的澄净感,而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在此得到了曲折委婉的表达,即所谓“调感怆于融会之中”。

    这种“清空”本色在词的下片,更以化实为虚的方式体现出来。 “谁怜旅愁荏苒?”这句承上片之意,在形容时间光阴之绵长的“荏苒”前面冠以“旅愁”,其旅途之劳顿和愁之绵绵可知,且作者并不正面说此愁无人怜而以反问出之曰“谁怜”,除更觉情切动人外,已微透“怨”的消息,故下面紧接写道:“漫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长门”所“弹”者,昔陈皇后之“怨”;而筝柱斜列如雁行,故在此又是孤雁之“怨”。作者以“浑化无迹”之笔,借陈皇后之事,将人、雁之“怨”一起写出,从而抒发了自己亡国之思家破之愁无人可告亦无人怜之的一片愁怨之情。

    孤雁之哀愁既无人可告,那么雁之凝盼思归的急切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它多么盼望自己早一天飞到同伴身旁啊!可它不说自己身落寒塘之实境,却首先代同伴着想:“想伴侣、犹宿芦花。”

    不说眼前自己思念同伴之实情,却透过一层,言伙伴曾念自己在来年春前“去程应转”。这又是化实为虚,使虚中有实,虚实相生,既婉转又空灵,它比正面诉说更能见孤雁之一往之深情。

    以上,孤雁由“离群”之“怅”而生“谁怜”之“怨”,以下,则由“怨”而生“暮雨”中之“呼”,从“呼”又生“怕”,于是读“暮雨”二句,我们脑海里会出现这样一幅动人的情景:瑟瑟秋风、潇潇暮雨中,望伴情切的空中孤雁,一声又一声呼叫,找寻着同伴,它要尽最后一丝力量飞到它们身边,倾诉离后之情。 它坚信,同伴们就在不远的前方。

    然而,突然之间它又由“呼”而“怕”了:是怕见同伴于忽然之间,“怕”自己不胜那突如其来的巨大的喜悦和幸福潮流的冲击。一。

    诗歌的赏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把酝酿已久的思念交给秋风,让明月演绎相思的旋律,将期待团圆的心放飞到天空,在异乡斑驳的夜空下又想起你-----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东仰绿春。座落在哀牢山脚下,李仙江畔,那里风景奇特,环境优美,民风纯朴。那里有我心爱的父母和儿时的伙伴。

    为了求学,我远离家乡来到锡都个旧,每个学期最多回两次家,不离乡不知思乡何滋味,每到周末看到舍友们一个个高高兴兴地回家,我很是羡慕,周末的宿舍空荡荡的毫无生气,夜晚一个人在空寂的宿舍里连个讲话的人都没有,唯一可做的就是给家里人打电话来缓解心中的落寂,或打给朋友聊一聊近况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孤独的人儿。夜很漫长,思乡的情绪也正在滋长,我没有任何的一丝睡意,我的思绪会去追逐家乡亘古灿烂的太阳,泪水悄然而逝。我想家了。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路遥千里,不断相思,人虽不至。心向往之,故乡我和你貌似隔着千山万水,却从不曾远离,我想念外婆的茅草房,东一座西一栋,就像大山里的蘑菇丛,密密麻麻,自然,纯朴,可爱。我想念外公的藤格子椅,小时候坐在上面玩,阳光照在掌心,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当我握紧拳头时,它却早已怃影无踪,那近在手中的感觉是一场美丽的幻觉。外公把它放到院子里的丰收瓜架下,沏上一杯茶,他坐在上面,在一旁玩的我看着外公的神态,就如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人生感慨。

    每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是最令我向往的时候。通常在放假前的一周我就按奈不住情感。,这一周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学年中最漫长也是最幸福的一周,我沉浸在回家的幸福之中,别提好好复习功课了。这也是我最烦闷的一点,意念总是战胜理志,每每我拿起书要好好复习,临时抱一下佛脚时,那种高兴劲又涌上心头,课本当然也是丢在一边,去收拾行李,即使我的行李已被我收了好多遍……

    故乡,多少个夜里我面向西而驻立在宿舍走廊里,仰望夜空,思念向故乡生长,遥想每一颗繁星上都藏有一个笑脸,让人望眼欲穿,心动欲摘。

    求几个诗歌的赏析``

    夜莺颂 文/ 济慈(英国) 心在疼,一种昏沉如睡的麻木 使我感到痛苦,我好像刚喝尽 含有鸦片的麻醉剂或服下毒,① 已在渐渐地向着离西河靠近;② 不是对你快乐的一生怀妒忌, 而是因你的快乐而过于快乐—— 你呀你这个羽翼轻盈的树仙, 在繁枝密叶的影里, 你在青春槐树间悠扬唱着歌, 从容不迫地放声歌唱着夏天。

    但愿哪,来些陈年好酒喝个畅! 这酒取自于阴凉的深深地窖, 能让人领略绿野和百花芬芳、 普罗旺斯歌舞和阳光下欢笑!③ 但愿来一杯温煦南国的美酒, 一满杯真正灵泉的绯红泉水,④ 杯沿上密密的泡沫闪烁明灭, 紫红色染满了杯口; 喝下了这酒我就能把你追随, 隐入这幽暗树林,离开了世界: 远远地隐去并消散,全然忘掉 繁叶间的你决不知道的事情: 在这里只有困乏、不安和焦躁, 坐着的人们听着彼此的呻吟; 瘫痪者抖着仅剩的可悲白发, 年轻人瘦得像鬼,憔悴得死去; 这里,只一想便使人愁得绝望, 眼呆滞得可怜巴巴; 美既不能让眼中的光彩保持, 新生的爱明日后便为之哀伤。 远远地离去;因为我要飞向你—— 不是乘酒神用花豹拉的云车, 而是凭无形无迹的诗歌之翼, 尽管我麻木的头脑迟缓困惑; 已经同你在一起!夜色多温柔, 巧的是月后已登上她的宝座, 周围聚着她全部的星星仙女; 但这儿,光竟然没有, 只有同清风一起的朦胧月色 从苍郁树荫和蜿蜒曲径飘去。

    我无法看清哪些花在我脚边 或是在树上散发柔美的香味, 只能在这满是清香的幽暗间, 猜想这月份把哪些芬芳赐给 草地、丛丛的灌木、野生的果树; 开遍白花的山楂、牧野的蔷薇, 绿叶丛中最易凋零的紫罗兰 和缀满酒似的露珠、 五月中最早开放的麝香玫瑰—— 夏夜的嗡嗡飞虫爱在那儿转。 我在黑暗中倾听;以前多少次 我对安温地死去曾产生好感, 曾细酌诗句,轻唤死神的名字, 要他带我微弱的气息进苍天; 眼下,死看来比往常更富情趣: 听着你欢天喜地倾吐着衷肠, 在这种午夜时分又一无痛苦, 就在这天空下逝去! 虽从此听不见你的无尽歌唱, 却在你高妙挽歌下化作坟土。

    永生的鸟啊,你不是为死而生! 你不受人间世代的饥饿作践; 夜正在流逝,而我听着的歌声 古时的帝王、乡民也都曾听见: 也许当那位怀念家乡的路得⑤ 站在异乡的麦田里流泪之时, 这歌声也曾透进她哀伤的心; 也许常就是这支歌 让俯视惊涛的窗边美人着迷—— 任她处身的魔境缥缈又凄清。⑥ 凄清!这词像一声钟把我敲醒, 使我离开你,意识到自己孤寂! 别了;幻想虽号称骗人的精灵, 但欺瞒的本领不全名副其实。

    别了,别了!你那哀怨的歌声 飞过近旁的草地、静静的河沟, 上了山坡,如今已深深隐入了 山谷里另一处树丛: 这是幻觉呢还是醒时的神游? 乐声已消逝:我醒着还是睡着? 注: ①这种毒药指的是从一种叫芹叶钩吻的植物提炼的剧毒物质,服后先使人全身麻木,然后死亡。据说古代雅典人对判处死刑的人就给他服这药,而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服此药而死的。

    ②离西河是忘川的音译。这是希腊神话中冥府的一条界河,据说去世者的魂喝了它的水便忘记了人间的一切(一说鬼魂在投生前喝了就忘掉冥府的一切)。

    ③普罗旺斯是法国东南一地区名,濒地中海,气候温暖,尤以其中古时期行吟诗人的爱情诗闻名。 ④灵泉本指希腊埃利孔山的泉水,因为据希腊神话,文艺女神缪斯们常来此山,而人们饮了这山上的泉水就可获得诗才。

    这里,作者把南国美酒比作灵泉之水,因为他认为酒能激发人们写诗的灵感。 ⑤路得是《圣经》中的人物。

    据《旧约全书·路得记》,她是大卫王的祖先,以对婆母的献身精神而著称。丈夫死后,她不肯离开婆母,随她去了伯利恒,在波阿斯的地里拾麦穗,后来嫁给了他。

    有关她拾麦穗的事,英国诗人托马斯·胡德(1799—1845)曾写有一首《路得》。至于她因思乡而在麦田落泪闻夜莺的事,则未见于《圣经》。

    ⑥在欧洲中古时期的传奇文学中,常说到有的公主被囚禁在施了魔法的城堡中(城堡也常傍水而筑),待某个忠勇的骑士来解除魔法后,就能娶公主为妻。诗人在这里用的就是传奇中的那些形象。

    在这首名句极多的诗中,这三行尤以其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为特点而脍炙人口。 作者简介 济慈(1795 - 1821),英国浪漫派诗人。

    生于伦敦。父母早逝,由外祖母抚养。

    曾学医,并考得内科医生执照,但很快放弃医学,专心从事文学创作。1816年在亨特主编的《检察者》先后刊载十四行诗《孤寂》和《初读查普译荷马史诗》。

    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其中有《睡眠与诗》等佳篇。1818年在照料患肺病的弟弟托姆期间写成取材薄伽丘《十日谈》的叙事诗《伊萨贝拉》。

    同年5月发表《恩底弥翁》,长诗描写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与凡人恩底弥翁相爱的故事。 因他与亨特关系甚密,长诗受到反对亨特的三家杂志的攻击,但他自信死后“定能名居英国诗人之列”,遂开始写作以希腊神话中新、旧神争斗为题材的史诗《许佩里翁》。

    1819年写成长诗《圣爱格尼斯之歌》,表达了对弟弟托姆去世的哀悼和对与女友芳妮·布劳恩关系的忧虑,同时写出《夜莺》、《心灵》、《哀感》、。

    古代诗歌赏析

    杜甫《望岳》

    栏目:唐诗鉴赏 作者:情诗网 2004-9-14 23:59:00 浏览:1692 相关信息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赏析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

    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

    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

    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