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粉尘防爆总结

    粉尘防爆总结

    如何加强粉尘防爆安全管理

    一是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安全自查。要重点检查除尘房及除尘管道、沉降室、除尘通风设施区域及保养时段车间高浓度粉尘环境,做到检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

    二是评价重点区域爆炸风险,落实安全技术措施。要认真落实防范烟草粉尘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撰写形成风险评价报告和隐患整改计划,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三是切实加强职业卫生管理,降低烟草工业粉尘职业危害。要认真推进职业卫生专项达标以及现场职业卫生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作业场所安全评价,定期组织粉尘场所职业病检测。

    四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要对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定期组织开展包括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粉尘防爆、应急措施等在内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

    关于粉尘爆炸的作文

    27年前,哈尔滨亚麻厂的亚麻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轻重伤177人的惨痛教训让大多数人第一次认识到了粉尘爆炸,而今,8月2日,在昆山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目前已造成68死、187伤。

    又将我们的目光拉到了粉尘爆炸上面。作为爆炸的一种形式,粉尘爆炸因其特殊性一直没有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但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粉尘爆炸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安全发展的一大障碍。

    粉尘爆炸伴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越来越频繁。资料统计显示,美国1900~1956年共发生粉尘爆炸事故1000余起,日本1952~1979年也发生此类事故200余起;美国仅在1965年一年中,就发生工业粉尘爆炸事故1173次,损失达1194万美元,死亡681人,受伤1791人。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粉尘爆炸事故次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事故平均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据不完全统计,光2014年以来公开报道的粉尘爆炸致伤亡事件,已发生7起。

    以下为我国进入新千年以来的粉尘爆炸事故一览:2002年11月22日,广州禺桃山食品有限公司发生原料粉尘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2人被爆炸中的砖石砸伤。2005年发生的黑龙江“七台河”煤粉爆炸,导致171人死亡。

    2008年1月13日凌晨,昆明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硫酸厂发生爆炸,事故原因系硫磺粉尘发生爆炸引起火灾所致,造成7人死亡,33人受伤。2009年8月9日下午,浙江开化元通硅业有限公司新制粉车间发生硅粉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两名当班员工烧伤,其中一人烧伤面积达81%。

    2010年2月24日,中国淀粉行业著名企业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4号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事故原因是车间粉尘爆炸所致。2011年5月20日,成都富士康产业基地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5人受伤。

    事故原因为抛光车间收尘风管可燃粉尘意外爆炸所致。2014年粉尘爆炸事故:1月20日,常州新北区新桥镇史墅村华达化工厂发生金属粉尘爆炸,造成1人受伤,2名参加救援的人员轻微受伤。

    2月5日,黑龙江青冈县龙凤玉米有限公司淀粉包装车间爆炸,初步认定系粉尘飞扬引发,事故造成1名职工死亡,1名职工重伤和8名职工轻伤。2月8日,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史墅村华达化工厂在20天前发生金属粉尘爆炸后,再次发生爆炸。

    4月16日,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东陈镇双马化工有限公司硬脂酸造粒塔正常生产过程中,发生硬脂酸粉尘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9人受伤。5月27日下午4时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辅料包装厂车纽车间除尘室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5人受伤。

    6月21日17时15分左右,乌苏市新疆天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个生产车间发生粉尘爆炸,引发该车间失火,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8月2日,昆山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目前已造成68死、187伤。

    我们将从这些事故中选取几个典型的粉尘爆炸事故案列进行分析总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最大限度的降低粉尘爆炸发生的可能,更好的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

    由于工业粉尘源的多种多样,对于粉尘爆炸事故的研究不宜一概而论,总体上来说,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其反应机理一般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

    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这种爆炸反应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跃式的发展。

    掌握了粉尘爆炸的机理以及条件,对于粉尘爆炸的防治就是有的放矢。如采用有效的通风和除尘措施,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

    在设备外壳设泄压活门或其他装置,采用爆炸遏制系统等。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必须严格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并单独设置通风、排尘系统。

    要经常湿式打扫车间地面和设备,防止粉尘飞扬和聚集。保证系统要有很好的密闭性,必要时对密闭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尘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

    这些都可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应用。随着生产技术向均质化、流态化发展,出现可燃性粉尘的行业越来越多。

    如:金属:镁粉、铝粉、锌粉;碳素:活性炭、电炭、煤;粮食:面粉、淀粉、玉米面;饲料:鱼粉;农产品:棉花、亚麻、烟草、糖;林产品:木粉、纸粉;合成材料:塑料、染料;火药、炸药:黑火药、TNT。与爆炸性气体一样,可燃性粉尘也按其电花试验结果将其进行危险性分类、分级和分组。

    不过对于可燃性粉尘国内外做的试验不如对爆炸性气体做得多,故数据较少,目前还难以做出科学的划分,暂时将其划分为第III类(第I、Ⅱ类是爆炸性气体)分为a、。

    化工厂明火遇粉尘爆炸读后感

    在获悉江苏昆山爆炸事故后,我十分震惊迅速收集了相关信息和事故状况,事故的发生原因和伤亡情况,首先想到了公司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生物工业园液氨储存和科技公司的三甲胺、环氧储存其次是公司涉及的粉尘车间﹙提取二车间、提取一车间、老厂二氧化硅车间及烘干米心米糠投料口﹚的巡检和物料爆炸信息搜集,针对昆山爆炸事故所做的工作:

    1、安全科迅速对老厂和新目环氧乙烷的储存做了相关巡检和储存数据比对,督促相关生产主管人员严格按照一用一备储存方式,尽量不储存或少储存避免环氧乙烷因储存时间较长气温较高而造成环氧乙烷发生聚合事故.

    2对重大危险源液氨储存进行巡检的重点是压力,温度和液位的管控,协助生物工业园重大危险源值班人员对相关压力表做了限压指示标志,在巡检中督促相关值班人员加大对液氨管道的压力巡检,开启储罐和管道的常开阀门以减少管道中压力避免管道因涉压较高而发生管道法兰对接触泄漏事故.

    3、对提取二车间的苏氨酸包装离心处巡检,由于在停产中员工都分流到其他岗位,为此通过网上资料收集苏氨酸粉剂、核黄素粉剂、二氧化硅的相关信息和现场的防爆设施检查,目前苏氨酸的爆炸极限不确定,主要为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根据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其进行分析,本次评价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为53.2,其危险度均为“最轻”,可见本次评价的火灾、爆炸危险度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现场装有通风设施避免了爆炸极限的形成

    平板玻璃、浮法玻璃、玻璃制品(玻璃罐、玻璃瓶、玻璃管等)、光学玻璃、玻璃纤维、玻璃仪器、导电玻璃、玻璃布及防射线特种玻璃等的主要原料陶瓷及耐火材料瓷器的胚料和釉料,窑炉用高硅砖、普通硅砖以及碳化硅等的原料可以作为不燃材料.

    4、排除了现场的隐患后,安全科制作了专项培训材料,通过网络所了解到事故是今年来粉尘爆炸的特大伤亡事故截止8.3日晚5:28分遇难者已增至71人,伤186人.针对本次事故的恶劣性组织全员培训

    在车间进行粉尘治理时设备会遇到哪些问题

    针对一些相关的事故,我们都知道会爆炸的粉尘不胜枚举,包括煤尘、木尘、塑料粉尘等,就连面粉、糖粉、淀粉也可能爆炸。镁、铝、铁等金属材料成为粉尘之后,也很容易快速燃烧爆炸。特定条件下,粉尘爆炸威力不亚于炸药。而对于一些工厂环境造成的安全隐患,许多环保公司也提除了相关治理措施。例如粉尘防爆治理等等。但是在治理的同时,也要根据该车间相关的一些定性因素,比如说该企业车间产生的粉尘就很易燃易爆,根据粉尘不同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更加细致的了解到很多种类粉尘治理的处理方式。矿山破碎车间粉尘治理就容易出现很多在治理方面的问题:

    (一)除尘系统易出现的问题

    1、系统总风量选取不合理,系统总风量过大,则设备投资大,设备运行耗电多,运行成本高;系统总风量过小,则吸尘不彻底,粉尘治理效果差。

    2、粉尘治理点选取不合理,粉尘治理点选取不合理、不全面,尘源有遗漏;吸尘罩大小、形状、位置不合适等都会影响粉尘治理效果。

    3、管道风速选取不合理,管道风速过低,粉尘容易在管道内沉积,影响设备运行;管道风速过高,容易造成管道磨蚀。

    4、管网内压力不平衡,系统未进行合理压力平衡计算,各粉尘点风量和压力分配不平衡,各粉尘点的吸尘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二)布袋除尘器本体易出现的问题

    1、布袋除尘器过滤风速选取不合理,过滤风速选取过低,设备造价高;过滤风速选取过高,则除尘布袋容易损坏,滤袋更换频繁,增加维修费用。如破损的滤袋更换不及时,还会损坏后面的风机等设备。

    2、除尘器灰斗设计制作不合理,致使卸灰困难,使除尘器出现堵塞现象。

    3、除尘器清灰方式落后,易产生滤袋清灰不彻底,增加风机能耗。

    选矿厂破碎车间的除尘,不是简单安装一台除尘器,而是要根据除尘理论、更重要的是结合矿山粉尘治理经验,制定一整套合理的除尘系统技术方案。如果方案制定不合理,将直接影响使用效果。我公司总结多年矿山粉尘治理经验,总结出了以下选矿厂破碎车间除尘系统设计要点:

    1、细小的粉尘较难收集,应采用袋式除尘器,采用过滤效果较好的涤纶针刺毡滤布;采用压缩空气脉冲清灰方式,清灰效果较好。

    2、每个粉尘点设一吸尘罩,罩口向下正对粉尘扩散方向,对粉尘的捕集有利,尘点周围缝隙应尽量密封,以尽可能减少用于粉尘捕集的风量,从而降低设备投资及能耗。

    3、除尘器底部安装螺旋输送机及卸料时具有锁风功能的星型卸料器,将收集在除尘器中的粉尘汇集到一处,便于回收利用。

    4、收尘罩在不影响生产和检修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尘源,并尽可能做到密闭。

    5、振筛吸尘罩采用振筛上部密封罩。密封罩与振筛的间隙用橡胶板密封。吸尘罩前部和顶部设置活动检修门,以方便检修。

    6、各吸尘罩距尘源距离高度要合理,吸尘口设置防护网,以避免塑料瓶等异物进入除尘器,卡死星型回转卸料器。

    7、根据收集的矿物粉尘硬度、离散性等物理性能,结合专业标准要求及实践经验,综合考虑设备投资及电机功率、检修费用等因素,除尘器过滤速度应

    谁有关于防爆方面的知识给提供一点好吗?谢谢了

    第一章 防爆技术基础 石油、化工、煤炭和国防等许多工业部门,在生产、加工、运输和贮存的各个过程中,经常可能泄露或溢散出各种各样的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和各种粉尘及纤维。

    这类物质与空气混合后,可能成为具有爆炸危险的混合物,当混合物的浓度达到爆炸浓度范围时,一旦出现火源即会引起爆炸和发生火灾等严重事故。因此在这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都必须时经过专业机构认证的具有防爆性能的产品。

    1.1 危险场所的划分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关于危险环境的划分中明确规定,在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在点燃后燃烧传至未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为爆炸性粉尘环境,称为I类环境;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薄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在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为爆炸性气体环境,称为II类环境。危险场所是指危险环境出现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用专门措施的区域,根据爆炸性环境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把危险场所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1.1.1 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 根据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的厚度进行分类,可分为20区、21区和22区。 20区:zone 20,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1区:zone 21,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2区:zone 22,在异常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分未21区。

    1.1.2 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危险区域划分 根据可燃性气体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将危险场所划分为0区、1区和2区。 0区:zone 0,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危险环境存在的时间大于1000小时/年。

    1区:zone 1,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危险环境存在的时间在10~1000小时/年之间。 2区:zone 2,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时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危险环境存在的时间少于10小时/年。

    在此,“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 1.2 气体组别与温度组别 对于II类爆炸性气体环境来说,按照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将爆炸性气体分为A、B、C三个组别。

    气体分组和点燃温度在一定环境温度和压力下与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浓度有关。温度组别是在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来划分的,最高表面温度时电气设备在规定范围内的最不利运行条件下工作时,可能引起周围爆炸性环境点燃的电气设备任何不见或电气设备的任何表面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温度组别分为T1至T6 六组,在假定基础环境温度为40℃时,各组别的温度为 T1—450℃、T2—300℃、T3—200℃、T4—135℃、T5—100℃、T6—85℃。下面就是一些典型的爆炸性气体对应的气体组别和温度组别。

    对于电压不超过1.2V、电流不超过0.1A,且能量不超过20微焦或功率不超过25mw的电气设备,在经过防爆检验部门认可后,可直接使用于工厂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和煤矿井下。 1.3 爆炸防护的基本原理现代用于工业生产的可燃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生产过程情况复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采取各种相应的防护措施。

    从爆炸破坏力的形成来看,爆炸一般需要具备5个条件:⑴提供能量的可燃性物质(释放源);⑵辅助燃烧的助燃剂(氧化剂);⑶可燃物质与助燃剂的均匀混合;⑷混合物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包围体);⑸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上述条件中的点火源、可燃物质和助燃剂是燃烧爆炸的三要素,防爆技术就是根据这些爆炸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1.3.1 可燃物浓度的抑制爆炸强度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有密切关系,爆炸强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近似于正办周期的正弦曲线,浓度国低或过高都不能发生爆炸,这两个点称为爆炸下限浓度和爆炸上限浓度。在爆炸下限浓度以下,由于可燃性物质的发热量已经低到不能维持火焰在混合物中传播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因而该混合物不能被点燃;若浓度逐渐增加而超过爆炸上限浓度时,虽然可燃物质增加,但助燃的氧气浓度低于化学当量值,不能满足混合物完全燃烧的需要,也不会发生爆炸。

    因此可以通过可燃物浓度的控制来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或者把爆炸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力降到最小限度。 1.3.2 氧浓度的控制在爆炸气氛中加入惰化介质时,一方面可以使爆炸气氛中氧组分被稀释,减少了可。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