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考察小数民族报告范文

    关于少数民族节日风俗的调查报告5000字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守 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

    "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

    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

    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

    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

    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

    "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贴 窗 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

    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拜 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放 爆 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

    怎样写考察报告?步骤,急需,来篇范文也可

    如何写考察报告

    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等都是接近散文体的考察报告。有些到国外访问考察的同志写成的考察报告,如李国山等人写的《考察归来——少数民族畜牧业考察团记问新西兰》,又如陈有为、安建国写的《青山翠竹行思——康塞普西翁林区考察记》,则更明显地具有“游记”的一些特点,所以往往被误认为是游记。事实上概貌介绍型考察报告,只具有“记游性”,但并不是游记。它们的最大区别是写作宗旨不同。概貌介绍型考察报告,是为有关决策部门开发各种资源,制定有关发展计划提供科学资料与依据,实用性极强,而游记的主要目的,则是通过作者对游览地各类情况的特点的记叙,来抒发作者个人的情怀,折射时代的特征。抒情性浓郁。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融合”调查报告1、不少于600字2、以调查

    根据语言发展的历史和语言之间语言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可以把语言划分为语族、语支等各种类别.若把历史同出一个“基础语”(即母语)的许多语言归为一大类,则称为“语系”;同一语系的语言,根据语言之间的异同,又分为若干“语族”;语族之下分为“语支”;同语支的语言关系最密切,保留的共同点也最多.语支之下又包括若干语言. 按照语言的分类法,云南境内的25个少数民族语言可划分为2个语系、4个语族、11个语支.现将这些民族语言系属分类及其有关历史文化介绍如下.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民族 云南境内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民族有13个,即彝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拉枯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藏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独龙族.此外,还有一些小族群未被识别.藏缅语族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一带.这里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土地广阔、江河密布、峡谷纵深,地形地脉及气候条件复杂,自然资源富集,人文环境多样性特征显著. 汉藏语系诸语言的共同特点是其基本词汇以单音节为主,而且每个音节有固定的声调,在短语中有丰富的类别词.藏缅语族语言的语法次序是先主语,次宾语,又次动词,以及先名词次形容词的结构.该语族中属于藏语支的民族有藏族;彝语支的民族有彝族、哈尼族、僳僳族、拉枯族、纳西族、基诺族、怒族的一部分;羌语支有普米族;景颇语支有景颇族;缅语支有阿昌族;白语支有白族;另外独龙族语言的语支未定.各民族内部不同支系之间有比较大的方言土语差别. 民族间的语言关系越接近,他们在历史上的文化联系就越密切.藏缅语族诸民族的历史渊源与上古时期活动在西北地区的氏羌人有密切关系.有的是在向西南地区迁徙、流动、定居的过程中,融合当地百濮或百越族系的部众形成的新的共同体.有的是在本土兴起,征服许多氏羌部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民族集体.因此,古代氏羌人的一些文化特征,如耕牧经济、火葬习俗、父子连名制、转房婚姻、原始宗教信仰等,在藏缅语族民族特别是在彝语支民族中仍有延续. 藏缅语族诸民族不但在语言关系上最接近,有着一系列共同的文化特征,更在族源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都是古代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古羌人亦称氏羌或西羌,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一带.约在4000年至5000年以前,羌人早期南下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为棘(濮).棘系“羌之别种”,因其所居平坝地区,自然条件较优越,早已发展了农耕.西汉时期及其以前,活动于今西昌地区的“邛棘”和滇池地区的“滇焚”,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公元前4世纪初,羌人自甘、宁、青一带河湟地区南下,到岷江以东至金沙江畔,发展为武都、广汉、越诸羌,与《史记》所载的禽、昆明相接,是羌人南下的较晚支系.在古羌人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为v的基础上,昆明人与濮的融合是形成藏缅语族民族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发展.魏晋以后,昆明人与棘(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隋唐以来,有乌蛮和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藏缅语族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形成与融合发展过程中,活动范围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藏缅语族内部形成了三大文化区.青藏高原是藏文化区,以高原草场畜牧型经济和信仰藏传佛教为主要特征;云贵高原是彝语支民族文化区,以山地混合农业经济和信仰原始宗教为主要特征;而横断山脉则是这两大文化与汉文化互动形成的一条民族走廊,普米、纳西、怒、独龙等人口较少民族就是这条被称为“藏彝民族走廊”中的族群,他们以山地耕牧经济和信仰多种宗教为特征.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民族 云南境内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民族共有4个,即壮族、傣族、布依族、水族.包括了两个语支的民族及其语言,即属于壮傣语支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水语支的水族.从历史源流上看,壮侗语族各民族与我国古代南方的最大一个族群“百越”或称“越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族因其支系繁多、各有种姓,在战国、秦汉时期被统称为“百越”.其中,较大的支系有于越、扬越、南越、闽越、骆越、东瓯、山越、滇越、西瓯等. 百越由于分布很广,各地所处历史条件不同,因而发展演变各异.东南越人早在先秦时期即与中原的华夏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联系密切,互相影响,随着自身政权组织的消亡,加快了与华夏族或后来汉族的融合.岭南和西南地区的越人,有的较早与汉族融合,有的已经演变,形成今天的一些兄弟民族.由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族属渊源、相似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仍然具有亲缘关系.可以这样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民族迁徙与分化融合,居住在不同地区的越人产生了不同的族名,而过去曾普遍使用的“越”这个族称也渐渐不见于史籍,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越人后裔有了不同的族称,至宋明时期,逐渐形成了现在。

    少数民族民歌文化及如何保护

    我国传统民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处于困境当中.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转型,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前所未有的变化.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改变,不少民歌种类已经失传.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拉开了距离,使很多年轻人不会讲本民族语言、民歌滋衍的环境日益恶化,伴随民歌生长的民俗事象已不复存在.如广西一些地区的壮族歌场、瑶族坐歌堂等民歌的传承活动早已终止.妇果不对这些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将会有更多的优秀民歌与我们失之交臂. 在祖国的版图上,青海地处大西北,但从她上空传出的民歌,却传遍世界;在历史的行程里,民歌手如同沧海遗珠,但从他们唇齿间飞出的故事,却丰富着世界文化的宝库。

    而今,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提速,传统民歌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令人忧心的处境,而是濒临消亡的险境。在青海,除了“花儿”传统演唱形式和环境还保存较为完整、有一定的传承条件外,其他民歌因歌手年龄大且后继乏人而日渐式微的;因民族语言教育的淡化而致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会使用本民族语言唱歌的;因交往方式改变、文化生活丰富、现代文明普及而使民歌的娱情叙事作用被取代的……凡此种种现状,无不反映出民歌抢救迫在眉睫的事实。

    据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郭晋渊介绍,2002年7月8日至8月5 日,保护少数民族民歌行动考察组在青海、甘肃采访的91位民间歌手中,50岁以上的有32位,占35%;在广西采录的67位歌手中,50岁以上的有36位,占50%以上,年龄最大的93岁。有的民歌手在初次寻访时还健在,但等考察组二次赶到,已然作古……我们已经无法追回消失的歌谣,我们能做的,就是留住今天还能听到的歌声。

    青海民间 存遗多种少数民族民歌 青海东高西低的地势特点、东农西牧的生产布局,使青海民间文化相对而言出现了农业文化、牧业文化(即农耕文化与狩猎游牧文化)相依相辅、并肩而存的特点。历史上,青海曾是古羌人活动的中心,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原文化、羌人文化在这里相融相合,西域文化、藏族文化落地生根,从而构成了青海民间文化的多元特征,青海民歌就是这多元文化的载体之一。

    以昆仑山为中心的古羌人文化 ,曾是青海的主体文化,但是随着古羌人东渐南移,昆仑山古羌人文化东渐南移,仅保留了一些远古的传说。有些民歌因缺乏科学的记录而消失殆尽,偶尔有历史典籍零星记录有某一历史时期的歌谣,显得弥足珍贵。

    时至今日,青海的主体民族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青海藏族民歌因有文字可供记录,再加上人口总量较大,其强势文化特征十分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并为其他民族自然而然地吸收致用。

    土族民歌依所用语言来划分,有土语、汉语、藏语民歌三大部分,在传唱中,有时会有三种语言同在一首歌中出现的情况,民间俗称为“风搅雪”。尤值一提的是,土族民歌中有一部十分短小的《格萨尔》,全诗1300行,没有散说部分。

    这部叙事诗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被学术界认为是分章本的《贵法分章本》十分相似,而《贵法分章本》是以散说为主,而这部作品却全部为诗,也许这就是《贵法分章本》原生态的作品形式。最近有学者去乐都县达拉乡的土族聚居区调查,发现了大量原生态的民歌及其他文艺形式。

    青海少数民族民歌入选联合国抢救保护项目 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民歌行动要追溯到2000年12月,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签署了为保留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及口述传说的行动计划,抢救的大幕由此拉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日本政府资助的这次行动,说明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保护已引起了世界上的广泛关注,呼应了正在展开的“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程”。

    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组成考察组,由中国民协副主席、秘书长刘春香负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行任顾问,对各省上报推荐地赴实地调查筛选,最后确定了青海、甘肃和广西三地。青海省的互助、平安、循化、同仁、尖扎五县,土族、藏族、撒拉族三个民族被引入采录内容,青海的入选,再次体现了青海人口小省、民歌大省的优势,也为青海少数民族民歌的搜集、整理、抢救和保护提供了良好契机。

    抢救背后的思量…… 本次保护行动2001年开始,2004年3月结束,考察组行程两万多公里。按田野调查方式,采取面对面、现场采录以确保资料真实;运用以往少见的录音录像以保存演唱时的原始风貌;记录、整理采用民族语言、汉语、英语、国际音标同步标注和互译以利于多层次、多范围的文化交流。

    行动历时三年,共采访歌手235人,搜集到10个民族的民歌385首,录音2520分钟,录像3420分钟。其中采访青海歌手31位,采录各类民歌141首,录像540分钟,录音180分钟。

    2004年6月考察组赴互助、平安举行了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民歌行动采录地授牌仪式,同时为互助姚马小学、平安角加村小学赠送本次成果结集成书三百余本。 青海丰富多样的民歌种类,尽管有时是超出我们想象的,但在欣喜之余,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目前不为我们所知但有可能存在的漏失,。

    父母一方是小数民族,女儿的民族写的是汉族

    政策规定

    1、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任何人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作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2、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

    3、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满18周岁以前由父或母或养父养母商定,满18岁者由本人确定,年满20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4、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如系幼儿,其民族成份在18周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18周岁的,不改变原来的民族成份。

    5、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关系、婚姻关系,不改变各自的民族成份。

    6、原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的,不得随意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7、随父或母更改民族成份的,必须以其父母第三次人口普查或经省政府确认的民族成份为依据。

    8、年满20周岁,本人民族成份为汉族,而父母双方是少数民族的,可以随父母恢复少数民族,由于迁移、招工、招干、入学、参军、工作调动或户籍部门换发新旧《居民户口》本时,上网操作错登了民族成份的,可以更正为原来的民族成份。

    三、程序手续

    1、更改手续:A、申请人书面报告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民委进行初审,领取《湖南省个别公民更改民族成份申请表》;B、申请人按表格要求填表和履行有关手续;C、到市民委终审,符合政策规定的执市民委证明单和审定的表格到户口所在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的手续。

    2、更改民族成份须携带的证件材料,A、户口原件和复印件,其户口复印件须加盖户籍管理单位公章和签署经办人签名,并注明与原件无误字样;B、申请人与父母户口分立的,须出具本人与父母相关联的具有法定效力的文件材料。

    3、更正手续:A、申请更正的个别公民,须持个别公民申请人的《居民户口簿》、《民族身份证》、申请报告和其它有关原始证据材料及复印件,所有复印件均应由有关的责任人签注“此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无误”并签名,同时加盖公章;B、由本人向户口所在地户籍管理部门申请,领取有关表格,并由所辖公安派出所经办人、所领导核实签署意见,加盖公安户籍管理专用章;C、到市民委盖章认定后,返回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更正手续。

    四、责任追究

    凡搞假报告、假证明和其它不正当手段骗取准许更正民族成份的,一经发现应立即纠正。因骗改民族成份而享受招干、招工、升学以及其他优惠待遇的,一律取消,将对有关当事人给予严肃处理。

    论云南少数民族多远文化与社会和谐建设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现状是形态各异的,这既有内在制度结构差异的原因,又有外在的社会交往情况、自然条件不同等原因。

    总体上看,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很难肩负起民族地区发展的重任,单一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也是难于解决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严重不足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问题的。云南省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云南省民族旅游开发已经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绩,对民族旅游进行理论思考及对云南特色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对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路径及意义的考察以及未来发展需要注意问题的理解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也是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该课题组按原计划完成了公开发表三篇论文及一个研究报告的任务,就研究计划中提出的“民族旅游的政治—经济分析”、“文化差异与文化产业”及“乡村文化业发展的道路”等三个问题做出深入研究,并公开发表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紧密相关的三篇学术论文:(1)“民族旅游的政治—经济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6期;作者:马翀炜。

    (2)“'云南十八怪'与民族文化产品开发”,载《文化遗产》2009年第3期;作者:孙信茹。(3)“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以云南省为例”,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cssci来源期刊)第6辑。

    作者:马翀炜、孙美璆、李德建。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该课题认为,云南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能够在近年来获得较快的发展,是与云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的。

    基于此,要真正理解云南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问题就有必要对民族旅游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民族旅游的政治—经济分析》一文认为:追求自由的旅游与现代社会建构的强调控制以及牟利的旅游业之间的冲突是民族旅游中具有根本性的矛盾,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旅游中的重新编码是民族文化产生变化的一个直接原因。

    民族文化产品进入主流文化消费系统的意义则在于通过交往而使不同文化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文化价值的相互承认。改变现实交往活动中的不合理性的可能路径在于文化拥有者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参与旅游业的行为能力,并参与到交往制度的修改与制定中。

    《“云南十八怪”与民族文化产品开发》一文以独具特色的“云南十八怪”文化现象及围绕“云南十八怪”进行的民族文化产品开发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云南十八怪”是外地人贬抑云南地方性文化的形象表达。近二十年来,“云南十八怪”以商品符号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云南十八怪”所包含的文化意蕴随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从“云南十八怪”文化符号效应经历的有轰动到平淡的变化过程中可以发现,地方性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有可能通过积极的参与而获得进入主流社会及主流经济活动的机会。而这些地方性文化以及以这些文化为核心价值的民族文化产品要改变其边缘性的地位,就必须努力使这些地方性文化逐步成为主流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结构性要素。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以云南省为例》一文从大量的田野调查材料的研究入手,对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得出如下认识: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现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在依托旅游业发展、开拓市场的过程中,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化逐步探索出了如下几种路径:日常生活用品向民族工艺品转化;民族歌舞转化为民族歌舞演艺业;独特的民俗风情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结合开发;传统民族艺术品转化为文化产品;传统的民居的开发利用等。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提高了村民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而且使社区的组织结构得到了改善。乡村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研究报告《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在大量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点面结合的介绍。认为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

    到目前为止,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是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或者说是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对这一个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认识。

    其次,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出了多样化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在走过了村民自发性参与、政府倡导发展和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发展的20年的乡村文化业发展历程后,乡村文化产业已经探索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路径:日常生活用品向民族工艺产品的转化。

    云南少数民族的许多日常生活用品,因其具有较为浓厚的民族审美文化特色,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其实用功能逐步被审美功能所取代而开始转化为旅游工艺品;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将民族歌舞转化为民族歌舞演艺业;利用特有的民族民俗风情,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开发乡村旅游;对传统民族艺术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引导这些艺术品走向市场是一些地区进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