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高中语文校本研修成果范文

    校本研修-校本研修活动的成果展示形式有哪些

    校本研修方式的选择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设计体现灵活性、特色化、多元化的研修方式。

    这里列举八种校本研修方式,旨在为学校提供开展校本研修的工作思路和参考样例。 1。

    基于课堂教学研究的校本研修 【释义】基于课堂教学研究的校本研修是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实施有效教学为研究目的,通过观摩、分析、评价、探究等方式,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方式】 (1)集体磨课 一般以学科组(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就某一教学内容集体研究、确定方案、观摩教学、组内评议、修订方案、二次教学的持续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的过程,通过集体的智慧碰撞,互相启发,既锻造教师个体教学素养,又形成教学合力。

    (2)课堂观察 根据教学需要,确定课堂观察主题,落实观察对象、人员分工、信息记录方式等,通过对师生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获取相关信息,课后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形成简洁的课堂观察报告,从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3)虚拟上课 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教师、专家)上课。

    虚拟上课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教学研究型,指通过虚拟上课,研究教学环节,引导教师高效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施水平。二是选拔评比型,学校在评比教学能手时,为了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集中进行虚拟教学实践,这种教学实践还可以和教学答辩相结合。

    (4)同题异教 同一课题不同教法,由几位教师同一天执教公开课,全组或全校观摩、评课、比较、总结,也可以聘请专家点评,在有效、高效的标杆下,择优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常态下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同教法的确定,可以根据学校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教师的教学特色而确定。

    (5)案例研究 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案例分析。即向教师呈现常态教学中出现的不同案例,引导教师用新课标和新课程理念分析、解读,再通过教师间的交流、骨干教师的理性剖析,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评判能力、认识能力和有效教学的实施水平。

    二是观摩研讨。即组织教师观摩研究课,或安排教师观看录像课,人人参与评课研讨。

    (6)匿名评课 设计好《课堂教学评价表》,听课教师不具名对课堂教学进行书面评价,讲真话,讲实话,学科或学校负责人收齐《课堂教学评价表》,并对评课意见归纳分析,形成反馈意见。 也可以通过bbs论坛、群体博客和qq群等方式组织研讨。

    (7)家校联动观摩 固定教学观摩课开放日,每次开课2节,邀请2~3名关心学校、了解教学的家长参与听课,同学科所有教师和全校无课的教师都同步参加听课、评课、交流。 (8)系列课堂展示 对新从事某一学科教学或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教师,组织开展系列课堂展示活动。

    青年教师分阶段执教见面课、研究课、过关课、汇报课,逐步形成阶梯上升的展示状态。 (9)核心组集体备课 办学规模大的学校,备课组人数多,教学研究常常难以深入。

    可以在备课组中产生3~5人的核心备课组,先行研究,形成方案,全组集体备课时进一步补充、完善备课成果,共同分享。 (10)借鉴光盘资源 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优质教育资源光盘,探究借鉴方式,明确借鉴思路,撰写观后心得。

    组织教师观看光盘后进行教学尝试,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再进行对比研究,重视、借鉴、拓展优质教学资源,丰富常态下的课堂教学,真正使他人的先进经验成为教师个人成长的优质资源。 (11)学科中心组研修 以校为单位建立学科中心组,将各学科的优秀教师分别组织起来,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活动、送教活动,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和专题沙龙研讨等,既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又促进学科中心组成员自身提高和发展。

    同时,在某一区域内形成某一个(或几个)特色学科团队。 2。

    基于专题(科研课题)研究的校本研修 【释义】“专题”是指基于教育科学研究层面的、能统领学校多方面工作的综合性课题(不包括基于特定学科的课题),“专题研究”是指围绕某一综合性课题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活动。 “基于专题研究的校本研修”是指学校自主开展的、以综合性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教师研修活动。

    学校根据研究专题,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交流研讨、成果总结等活动。通过专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研究素养,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方式】 (1)立项课题研究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炼形成课题向科研部门申报,经过评审,批准立项,组织开题论证,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部署等逐步实施,提出结题申请,组织课题鉴定与成果推广。 (2)“网络课题” 学校(或跨区域进行)组织研究团队利用网络进行课题研究。

    网络平台可以作为学习理论、研究方案和阶段成果发布的平台和研究的档案夹。借助网络使课题研究呈开放性,使资源积累有更强的组织性。

    通过网络,可以使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请更多专家、同行予以指点。 研究者要及时定期整理研究过程资料,使研究积累更丰富、研究的生成更有建设性。

    (3)专业特长发展问题研究 教师。

    主题研修成果怎么写

    主题研修活动的要求与流程

    (一)根据需要,选好研修主题

    学员结合学习内容、教学的进度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专家发布的研修主题中任选一个开展研修活动。

    (二)行为跟进,推动研修活动

    围绕“主题要求”按研修方案进行,要注意与网上同伴的交流和校本的交流,以提高研修课例的质量。

    开展主题研修活动的流程如下:

    1.每个学员围绕培训课程中的“思考与活动”,在论坛中与同伴和辅导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2.根据学情和自身教学特点备课,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按研修主题确定的一节课,但要有一个简单说明,说明这一节课在单元中的位置)。

    3.积极参与论坛中或线下的研讨交流活动。

    4.在所教班级内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

    5.每位学员都要把实施教学活动中的点滴感悟、心得、收获及学生的反应记录在“研修工作室”内的“研修**志”中,为形成研修成果积累素材。

    6.学员在网上收集相应的资料,作为自己研修活动的支持。这些资料可放置在“研修工作室”的“研修**志”中,特别重要的可放置在“我的收藏”中。

    7.形成研修成果——“我的教学故事”,并发布在“研修工作室”的“我的主题研修成果”中。

    三、其它注意事项

    1.在写作“我的教学故事”中,要充分发掘和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要注意文章的叙事性和个性特色,切忌抄袭现象。

    2.可将教案、学案等做为“我的研修成果”的附件一同提交

    附件2:主题研修成果(教育叙事故事)范文

    随文舞蹈的荷花

    (小学语文)

    作者:王银花 文章来源:摘自麻城附小网站

    《荷花》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重点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荷花的美,并让学生投入到那种神奇的美景中。

    课上,气氛一直很活跃。当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时,学生各个深情并貌,摇头晃脑。

    读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时,突然,一个学生猛地站了起来,说:“我冒出来了。”其他学生也读起了这一句,也猛地站起来。我问:“你是怎么冒出来的?”“挺直了身体。”“很用力的。”“很快的。”“我很想看到外面的世界,很急切的。”“不顾一切的。”

    我追问:“这么急切地要出来干什么呀?”

    “看看外面美丽的世界。”

    “我想快点儿开花。”

    “因为我很美,我要让大家早点看到。”

    ……

    “多么有生命力的‘荷花’啊!”我不禁赞叹到。

    当讲到“你看到了怎么样的荷花?”学生们读着他们找到的句子。读着,读着,一只小手高高举起,嘴里说“我有好方法。”我和学生们都想看看这好方法是怎样的,于是就请她读。只见她站起来,双手合拢,食指、无名指微曲着往外翘开,念到:“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接着,所有的手指都翘开了,非常高兴地念到:“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马上又双手合拢,手指向外凸出,很用力地念到:“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当我看完她的表演,心中激动不已:多么精彩的朗读!这是一朵舞蹈着的‘荷花’。学生们看完了,纷纷模仿。这时,我看到了一池舞动的‘荷花。’

    ……

    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于“变荷花”已水到渠成了。我轻轻地读着“看着,看着,……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学生中,有的轻轻摇晃着身体,有的轻摇着手臂,还有的站起来转圈。我想,这时的他们真的成了荷花,在微风中舞蹈着的荷花。那么文中省略号的补充也就丰富多彩了。“小鸟飞过来,停在我的肩膀上,唱着清脆的歌。”“小青蛙蹲在菏叶上,呱呱地对我说:“你真美。我要是白色的,那该有多好啊!”“一群小朋友跑过来,高兴地叫着:“多美的荷花啊!”……

    我们的学生是多么的富有生命力啊!

    求高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 字数3000字左右 要范文 急!急!-百

    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社会。

    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股强有力的信息技术之风,对传统教育也起着革命性的变革:过去是教师+教材+学生,现在是教师+教材+信息技术+学生;过去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课堂教学死板、僵化、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气氛沉闷,效率底下;现在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积极提倡创新教育,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特别是新课标的提出,要打破旧的学习模式,建立新型学习方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育思想。

    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与手段,它反对被动地接受、继承、记忆知识,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有必要开展相应的研究。

    我校是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着开展课题研究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先后投入1200万元用于硬件和软环境的建设,电教设施堪称省内领先,全国一流,400台方正品牌电脑,100套多媒体演示系统,价值百万的专业级演播系统,千兆以太网百兆交换到桌面。同时我们还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在“九五”期间,“利用校园电视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获江苏省电教馆“九五”优秀电教课题成果奖。

    “学习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获常州市“九五”课题成果一等奖,并已被推荐参评江苏省优秀课题成果奖。我们还有着较为广泛的学生基础,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连续3次在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中获一等奖,获奖人数及名次均列前茅。

    基于以上优势,我们选择“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作为研究课题。二、三、研究目标1、形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模式。

    2、促使学生全面提高信息素养,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3、培养锻炼一批素质过硬、具有科研能力,能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秀师资队伍。

    四、研究的措施(一)作好研究准备1、学生层面:课堂教学改革+课外活动辅助开展本课题研究,我们始终立足于把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放在前列,因为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与保障。我们首先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在充分保证师资力量的情况下,我们首先优选教材,因为好的教材不仅充分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更考虑到学生的学;第二,我们加强学生的基础实践操作,特别是汉字输入、文字编排、电脑绘画、演示文稿制作、上网浏览搜索下载信息、电子邮件收发、留言板论坛的应用等。

    第三,我们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充分渗透学科内容、思想,比如学习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我们要求学生设计学科封面为内容,要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以及美术效果、合理性;第四,注重软硬件的相互应用,同时渗透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是以硬件和软件为载体的,在利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故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故障和分析故障、解决故障的能力。如《电脑的研究》基于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根据平时实践应用的体会,研究分析总结常见问题。

    第五,课外拓展延伸,分两方面:一、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特长;二、开放网络教室。开展本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坚持开放网络教师,给学生提供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场所与环境。

    目前我校学生非常自觉而且主动课余来上网搜集信息查找资料,我们刚刚毕业的学生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撰写了一本《毕业小论文集》,题材来源于INTERNET网络,通过电脑输入,word编排,最后打印装订全过程都是学生亲手实践出来的。2、师资层面:自学+辅导学者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研究的方向,从理论上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而校内的精英人物或团队可以更贴近我们的教学,我们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

    为此,我们在首先加强了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支撑信息技术教育的建构主义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包括主体教育论、多元智能和研究性学习理论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教学设计方法培训、“INTEL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培训。

    每学期坚持邀请至少两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从理论上帮助我们提高理论素养,规范我们的研究行为。同时我们还积极利用校内的精英资源,如在电教课题研究方面,陆一平校长一直是我们的领路人和开拓者,他本身具备扎实的课题研究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是全国科研型教师,还有严晓东校长、韩玉宇主任、何江燕主任等校内专家都是我们学习的资源,每一次研究活动,我们都邀请他们参加我们的的活动,对我们的研究过程给予指导和帮助,这一点也是我们觉得做的比较成功的方面之一。

    国培计划研修成果如何写,小学语文的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设计在远程培训研修的日子里,观看专家与老师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更加贴近了课堂;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们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需要扬弃,哪些地方需要改正。

    特别是在语文作业布置、批改上我有更深刻的认识。作业的布置对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情况,并以此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弥补教师教学的不足有一定的意义。

    但整个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教师对学生知识理解的反馈,而对学生解题思路、方法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却很少理会,这样的过程所强调的只是教师主体评价和导向作用,忽略了学生在作业中的主体地位,导致某些学生对作业产生消极心理,把作业当作是“应尽义务”,消极应对,严重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而且作业的发展功能消失殆尽。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观要求在语文学习中,把语文作业当作是课程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语文作业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密切联系实际,在形式上要追求活泼多样,在内容上要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同时,整个语文作业过程要注重互动性的多元评价机制(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评价促进教师、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控制的调节,不断改进教学、学习方法和策略,调整和端正心态,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新课程下的数学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1.作业形式的多样化;2.作业目标的综合化;3.作业内容的生活化;4.作业发展的时代化。使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得以有效的提高,作业的多样化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学生作业的评价上,应注重于过程性和主体性,切忌只注重结果。

    总之,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实践与思考并行——谈写字教学的目标、方法 如何让学生在书写字做到横平竖直、工整大方、赏心悦目呢?你一定觉得很简单,谁都可以做到。

    实际上要达到这样要求,对学生有一定难度。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新课程注重的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对话交流,所以语文课堂中较少有时间进行练字。

    另一方面,现在学科设置比较多,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写字课甚至书法课,即使有专门的练习写字的时间,也因为作业多等原因不容易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所以造成到真正写字的时候特别是考试的时候又回到了老路上来,字迹潦草不能辨认。目前对学生来说,整体干净的卷面、工整大方的字就显得尤为重要。

    油房街小学把写字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提出的口号是:一手好字,终生受益。学校每周一节写字教育课,每天安排有写字练习,每次40分钟,并选用名家的楷书字帖作为指定的字帖,这样为学生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如何有效地辅导学生练习钢笔字呢?愿把我的一点实践与思考与大家分享。实践与思考并行——谈写字教学的目标、方法(之二)实践:笔无弹性也生情 首先教师辅导要有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我的目标就是在养成良好书写的习惯,并在学习写字中领略到做人的道理,体会中国文字的优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并在考试中不因为写字而失分。那么,什么样的字最养眼?我个人认为是工整大方,字迹排列整体匀称大方、看起来安全可靠既有整体美又有参差美的字。

    要做到以上的目标,那就要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写字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只有热爱写字才能把字写好。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说说道理,讲讲故事,叫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字如其人”,写字就是要写出修养,写出自己的气质、写出格调、写出境界来。

    指导中我对学生的整体要求是横平竖直,我把这一点作为重点来辅导。为什么要强调横也平来竖也直?对学生来说不是太简单?其实这样的要求一点也不简单,因为本子的方格里没有横线和竖线(实际常用的写字纸多数也没有),写字的时候就没有绳墨可依,所以首先要保证写字的横平竖直,要求字四平八稳、安全可靠。

    别小看是这样简单的要求要做到还真要一番工夫呢。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并在指导中注意纠正学生的握笔的方法和坐姿。

    因此我就提出:提笔就练字,提起笔来的时候要求学生能够安排自己的书写版面,可以不拘一格,最终目标是工整大方。对于写不好的同学的作业就要求重新抄写,不心慈手软。

    强调写字留天不留地。在写字时,这样的要求就是绘画艺术中所说的“留白”,在做人中要求学生顶天立地,可在写字中我要求立地不顶天,“有天”字才可以自由地“呼吸”,如果一张纸密度很大地排满了字,那么读字的人就有一种压抑感觉。

    字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写给读的人,读的人读起来有一种危机感,那在考试中分数能高吗?这样在我的一次次讲述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快乐,学生乐写,而不把写字当作任务来看。 书写辅导中我利用通俗易懂的讲故事等方法叫学生在理解字的书写后再去写。

    要求学生先去读帖,读字形、结构、笔画,分析揣摩汉字的笔画特。

    什么是校本研修成果

    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的成果展示。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此外,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

    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 扩展资料: 一、教学特征 1、 立足于工作岗位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

    2、 针对性是校本培训的生命。 3、 校本培训是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二、发展情况 我国“校本培训”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广,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保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等实际情况,成为一种与离职培训优势互补的运作方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重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本培训。

    对该教师教学的评价(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百

    现将本次的学习收获做以下小结。

    本次培训共分五个模块:预热模块,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能力,校本研修与岗位实践,学习总结。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模块二专业理念与师德和模块三专业知识与能力。

    师德这块的学习,虽然内容简短,但给我感触最深,我深深地记得小李老师的一举一动,还记得她的无悔选择,我也把她的精神和她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我也试着给孩子们写悄悄话,她将一直是我师德榜样。还有伟大的宋玉刚老师,他感染着我,指引着我的教师生涯。

    其次,便是专业知识能力模块的学习,第一课是关于教材研读,该课里有很多实用知识,还可以积累当作资料,运用到平时教学。我逐渐明白:语文姓“语”,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练习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

    “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

    阅读教学重视“表达”,最好的方法是结合课文教学,设计各种形式的表达练习,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使理解和表达、积累和表达获得多赢。本模块里的选修课,我选的是“小学生批判思维与有效沟通能力的教学研究”,在选课前只看标题,我只理解到批判思维多偏负面,学习了后,深深反思到人不学,要落后。

    该选修课给了我很大启发,在以后教学中,我应多运用批判思维,多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启发他们,引导他们,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培训平台的网络视频聆听专家讲座,在培训论坛上发帖回帖,撰写研修日志,提交教学设计与反思,提交学科专辑布置的作业,等等,培训、工作两不误,参加远程培训,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每当听了专家的讲座,反思自己的教学,都能有所收获;从开始进入平台的生疏,到逐渐熟练完成作业的程序,到丰富自己的教学,每一天都有一种成就感。都是自己编的,有些都不通,你看着编。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